安全气囊外壳模具的顶出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839887阅读:811来源:国知局
安全气囊外壳模具的顶出机构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安全气囊外壳模具,特别是涉及一种安全气囊外壳模具的顶出机构。



背景技术:

安全气囊一般安装在车内前方(正副驾驶位),侧方(车内前排和后排)和车顶三个方向,旨在减轻汽车碰撞后,乘员因惯性发生二次碰撞时的伤害程度。如图1-2所示的安全气囊K,其为软胶产品,在模具内注塑成型后需使用斜顶顶出,但由于安全气囊为软胶产品,包裹力大,斜顶在顶出安全气囊时,安全气囊仍然会包附在斜顶上,从而无法顺利脱模。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安全气囊外壳模具的顶出机构,以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安全气囊外壳模具的顶出机构,包括斜顶,所述斜顶插设于公模型芯中并与所述公模型芯一同成型产品,所述斜顶上设置有弹力顶出机构,所述弹力顶出机构用于在脱模力和弹力的作用从所述斜顶中伸出而顶撑所述产品。

优选的,所述弹力顶出机构包括弹针和套设于所述弹针上的弹簧,所述斜顶上开设有弹针孔,所述弹针和弹簧设置于所述弹针孔中,所述公模型芯上设置有滑动槽,所述弹针的尾部插设于所述滑动槽内,在脱模力的作用下沿所述滑动槽向上运动,所述弹针的头部用于伸出所述弹针孔而顶撑所述产品。

进一步的,所述弹针孔包括相连通的小孔和大孔,所述弹针包括第一杆部、第二杆部以及设于所述第一杆部和第二杆部之间的圆环块,所述第一杆部插设于所述大孔和小孔中,所述弹簧套设于所述第一杆部上,且所述弹簧位于所述大孔中,所述第一杆部的头部用于伸出所述弹针孔而顶撑所述产品,所述第二杆部的尾部插设于所述滑动槽中。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杆部的尾部为圆弧结构。

优选的,所述滑动槽的侧壁由下向上逐渐变窄。

优选的,所述斜顶中设置有循环水冷却管道。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至少在于:

开模时,斜顶向斜上方滑动将产品顶出,在此过程中,弹力顶出机构在脱模力和弹力的作用下从斜顶中伸出而顶撑产品,具体的,在脱模力和弹力的作用下弹针的尾部在滑动槽内滑动,弹针的头部逐渐从弹针孔中伸出,从而顶撑产品避免产品包裹斜顶而无法脱模。本实用新型通过斜顶和弹力顶出机构的共同作用从而实现的顺利脱模的目的,解决了现有技术的问题。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或现有技术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

图1为安全气囊的结构示意图一;

图2为安全气囊的结构示意图二;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公开的安全气囊外壳模具的顶出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公开的安全气囊外壳模具的顶出机构的制备方法;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公开的安全气囊外壳模具的顶出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公开的安全气囊外壳模具的顶出机构的制备方法;

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公开的安全气囊外壳模具的顶出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公开的安全气囊外壳模具的顶出机构的制备方法。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参见图3-8所示,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安全气囊外壳模具的顶出机构,包括斜顶1,斜顶1插设于公模型芯2中并与公模型芯2一同成型产品,斜顶1上设置有弹力顶出机构,弹力顶出机构用于在脱模力和弹力的作用从而斜顶1中伸出而顶撑产品。

具体的,弹力顶出机构包括弹针4和套设于弹针4上的弹簧5,斜顶1上开设有弹针孔11,弹针4和弹簧5设置于弹针孔11中,公模型芯2上设置有滑动槽21,弹针4的尾部插设于滑动槽21内,在脱模力的作用下沿滑动槽21向上运动,弹针4的头部用于伸出弹针孔11而顶撑产品。

更具体的,弹针孔11包括相连通的小孔111和大孔112,弹针4包括第一杆部41、第二杆部42以及设于第一杆部41和第二杆部42之间的圆环块43,第一杆部41插设于大孔112和小孔111中,弹簧5套设于第一杆部41上,且弹簧5位于大孔112中,第一杆部41的头部用于伸出弹针孔11而顶撑产品,第二杆部42的尾部插设于滑动槽21中。其中,第二杆部42的尾部为圆弧结构,滑动槽21的侧壁由下向上逐渐变窄。

优选的,斜顶1中设置有循环水冷却管道,循环水冷却管道用于冷却斜顶1。

综上所述,开模时,斜顶1向斜上方滑动将产品顶出,在此过程中,弹力顶出机构在脱模力和弹力的作用下从斜顶1中伸出而顶撑产品,具体的,在脱模力和弹力的作用下弹针4的尾部在滑动槽21内滑动,弹针4的头部逐渐从弹针孔11中伸出,从而顶撑产品避免产品包裹斜顶1而无法脱模。本实用新型通过斜顶1和弹力顶出机构的共同作用从而实现的顺利脱模的目的,解决了现有技术的问题。

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实用新型。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实用新型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