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子锁紧机构及模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716523阅读:439来源:国知局
端子锁紧机构及模具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连接器加工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端子锁紧机构及模具。



背景技术:

连接器包括端子和胶壳,连接器在加工时通常将端子放置在注塑模具中,再采用注塑方法直接在端子上注塑成型胶壳,以加工出连接器。现有技术在上述注塑过程中,由于端子不能得到有效的固定,使得端子在注塑过程中容易产生偏移,从而导致连接器的加工质量较低,容易产生次品;且在注塑完成后,成型的连接器也不易脱模。



技术实现要素:

鉴于以上所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的端子锁紧机构。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端子锁紧机构,包括滑动块、与滑动块铰接的锁紧块、以及推动组件,所述锁紧块一端与滑动块之间具有可调间隙,所述可调间隙用于嵌入端子,所述推动组件可给锁紧块施加锁紧力。

进一步地,所述锁紧块与滑动块的铰接位置邻近锁紧块的中部处;所述推动组件包括安装在锁紧块另一端的预紧弹性元件,所述预紧弹性元件两端分别与锁紧块和滑动块相抵靠。

进一步地,所述锁紧块另一端设有第一定位槽,所述预紧弹性元件嵌在第一定位槽中。

进一步地,所述端子锁紧机构还包括具有滑槽的外壳,所述滑动块和锁紧块嵌在滑槽中,所述推动组件包括安装在外壳上的主压件,所述主压件可沿靠近和远离锁紧块方向移动;当主压件向靠近锁紧块方向移动时,主压件推动锁紧块相对于滑动块转动,可调间隙缩小,端子被锁紧。

进一步地,所述主压件上设有被动凸缘,所述被动凸缘的一端与安装在外壳上的压板相抵靠,所述被动凸缘的另一端与安装在外壳上的复位弹性元件相抵靠。

进一步地,所述锁紧块上设有锁紧块凸缘;当主压件向靠近锁紧块方向移动时,主压件通过推动锁紧块凸缘来推动锁紧块相对于滑动块转动。

进一步地,所述外壳安装在下模中,所述推动组件还包括安装在上模上的压杆,所述压杆与主压件相抵靠,所述压杆可推动主压件向靠近锁紧块方向移动。

进一步地,所述外壳上安装有第一限位柱和与第一限位柱相抵靠的限位弹性元件,所述滑动块上设有被限位槽;在滑动块嵌入滑槽过程中,限位弹性元件推动第一限位柱嵌入被限位槽中。

进一步地,所述外壳上安装有第二限位柱,所述滑动块上设有被限位长孔,所述第二限位柱穿过被限位长孔,所述被限位长孔的沿长度方向上的两侧壁用于与第二限位柱相抵靠。

进一步地,所述端子锁紧机构还包括位于可调间隙内端的端子定位块,所述端子定位块用于与端子的一端相抵靠。

如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涉及的端子锁紧机构,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中端子锁紧机构的工作原理如下:将端子插入可调间隙中;推动组件给锁紧块施加锁紧力,在该锁紧力的作用下,锁紧块相对于滑动块转动,使得可调间隙缩小,端子被锁紧,从而实现对端子的有效固定,以保证后续在端子上进行注塑加工过程中,加工质量更高。同时,本明中端子锁紧机构的整体结构简单,生产成本较低。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的模具。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模具,包括上模和下模,所述模具还包括所述端子锁紧机构。

如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涉及的模具,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中模具在使用时,利用上述端子锁紧机构对端子进行有效固定,从而保证其在端子上进行注塑加工过程中,其加工质量更高。同时,本实用新型中模具基于上述端子锁紧机构,使得其整体结构简单,生产成本较低。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加工质量更高的连接器的加工方法。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采用所述端子锁紧机构的连接器的加工方法,用于加工连接器,所述连接器包括端子和胶壳,所述连接器的加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将端子插入可调间隙中;

S2、推动组件给锁紧块施加锁紧力,锁紧块相对于滑动块转动,所述可调间隙缩小,端子被锁紧;

S3、在端子上注塑加工出胶壳,并获得连接器。

如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涉及的连接器的加工方法,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中连接器的加工方法,利用端子锁紧机构对端子进行有效固定,从而保证后续在端子上准确注塑加工出胶壳,并保证本实用新型加工出的连接器质量更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中模具在合模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模具在开模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端子锁紧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元件标号说明

1 滑动块

11 被限位槽

12 被限位长孔

13 第二定位槽

2 锁紧块

21 第一定位槽

22 端子定位块

23 销轴

24 锁紧块凸缘

3 推动组件

31 预紧弹性元件

32 主压件

321 被动凸缘

33 压板

331 螺钉

34 复位弹性元件

36 压杆

361 压杆凸台

4 可调间隙

5 端子

6 外壳

61 滑槽

62 第一限位柱

63 限位弹性元件

64 第二限位柱

65 第三定位槽

7 下模

8 上模

81 压块

10 活动模块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由特定的具体实施例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熟悉此技术的人士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其他优点及功效。

须知,本说明书附图所绘示的结构、比例、大小等,均仅用以配合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以供熟悉此技术的人士了解与阅读,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限定条件,故不具技术上的实质意义,任何结构的修饰、比例关系的改变或大小的调整,在不影响本实用新型所能产生的功效及所能达成的目的下,均应仍落在本实用新型所揭示的技术内容所能涵盖的范围内。同时,本说明书中所引用的如“上”、“下”、“左”、“右”、“中间”及“一”等用语,亦仅为便于叙述明了,而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范围,其相对关系的改变或调整,在无实质变更技术内容下,当亦视为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范畴。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将锁紧块2上安装有端子5的一端定义为左端,将锁紧块2的另一端定义为右端;并将上模8所在位置定义为上方,将下模7所在位置定义为下方。

如图1至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端子锁紧机构,包括滑动块1、与滑动块1铰接的锁紧块2、以及推动组件3,锁紧块2左端与滑动块1间具有可调间隙4,可调间隙4用于嵌入端子5,推动组件3可给锁紧块2施加锁紧力。本实用新型中端子锁紧机构的工作原理如下:将端子5插入可调间隙4中;推动组件3给锁紧块2施加锁紧力,在该锁紧力的作用下,锁紧块2相对于滑动块1转动,使得可调间隙4缩小,端子5被锁紧,从而实现对端子5的有效固定,以保证后续在端子5上进行注塑加工过程中,加工质量更高。同时,本明中端子锁紧机构的整体结构简单,生产成本较低。

同时,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模具,包括上模8和下模7;且该模具还包括上述端子锁紧机构。本实用新型中模具使用时,利用上述端子锁紧机构对端子5进行有效固定,从而保证其在端子5上进行注塑加工过程中,其加工质量更高。同时,本实用新型中模具基于上述端子锁紧机构,使得其整体结构简单,生产成本较低。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采用上述端子锁紧机构的连接器的加工方法,该加工方法用于加工连接器。本实施例中连接器包括端子5和胶壳。如图1至图3所示,上述连接器的加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将端子5插入可调间隙4中;

S2、推动组件3给锁紧块2施加锁紧力,锁紧块2相对于滑动块1转动,可调间隙4缩小,端子5被锁紧;

S3、在端子5上注塑加工出胶壳,并获得连接器。

本实用新型中连接器的加工方法,利用端子锁紧机构对端子5进行有效固定,从而保证后续在端子5上准确注塑加工出胶壳,并保证本实用新型加工出的连接器质量更高。

如图1至图3所示,本实施例中锁紧块2通过销轴23与滑动块1铰接,且铰接位置邻近锁紧块2的中部处。锁紧块2位于滑动块1的下方。上述可调间隙4位于锁紧块2的左端。上述推动组件3包括安装在锁紧块2右端的预紧弹性元件31,该预紧弹性元件31两端分别与锁紧块2和滑动块1相抵靠。本实施例利用预紧弹性元件31给锁紧块2的右端施加向下的弹力,且利用杠杆原理,使得锁紧块2左端具有绕销轴23向上转动的趋势。本实施例中上述步骤S2具体包括如下步骤:S21、预紧弹性元件31给锁紧块2的右端施加向下的弹力,该弹力即为锁紧力,使得锁紧块2相对于滑动块1沿顺时针转动,可调间隙4自动缩小、并保持锁紧状态,此时滑动块1左端的下表面和锁紧块2左端的上表面将位于可调间隙4中的端子5紧紧夹持住,从而实现对端子5的有效固定。本实施例采用上述锁紧方式达到对端子5预锁紧的目的。本实施例中预紧弹性元件31为压簧。同时,如图1至图3所示,锁紧块2的右端设有第一定位槽21,上述预紧弹性元件31嵌在第一定位槽21中。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施例中端子锁紧机构还包括具有滑槽61的外壳6。同时,推动组件3包括安装在外壳6上的主压件32,该主压件32可沿靠近和远离锁紧块2方向移动,即主压件32可沿上下方向移动。在上述步骤S21中利用预紧弹性元件31实现对端子5的预锁紧后;上述步骤S2还依次包括步骤S22:将上述滑动块1和锁紧块2嵌在滑槽61中的设定位置。且上述步骤S2还依次包括步骤S23:在外力作用下主压件32向靠近锁紧块2方向移动、即主压件32向下移动,主压件32与锁紧块2右端相抵靠、并推动锁紧块2相对于滑动块1顺时针转动,可调间隙4进一步缩小,端子5被进一步锁紧,从而将端子5牢牢固定住。

同时,如图1至图3所示,主压件32上设有被动凸缘321,该被动凸缘321的上端与安装在外壳6上的压板33相抵靠,而该被动凸缘321的下端与安装在外壳6上的复位弹性元件34相抵靠。上述步骤S23中,在外力作用下主压件32向下移动、并脱离与压板33的抵靠作用。而当上述作用于主压件32上的外力消失后,在该复位弹性元件34施加给被动凸缘321的弹力作用下,主压件32将向上移动,直至被动凸缘321与压板33相抵靠,从而使主压件32恢复至初始位置。本实施例中压板33通过两个螺钉331固定在外壳6上;上述复位弹性元件34为压簧。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施例中外壳6在对应于主压件32处设有通孔,且滑动块1在对应于主压件32处设有缺口,以保证上述步骤S23中,主压件32在向下移动过程中,能依次通过该通孔和缺口,推动锁紧块2转动。同时,如图1至图3所示,本实施例中锁紧块2上设有锁紧块凸缘24,该锁紧块凸缘24位于锁紧块2的上表面上、且嵌在滑动块1的缺口中。在上述步骤S23中,当主压件32向靠近锁紧块2方向移动时,主压件32先穿过通孔,再伸入滑动块1的缺口中、并与缺口中的锁紧块凸缘24相抵靠,从而通过推动锁紧块凸缘24来推动锁紧块2相对于滑动块1转动。本实施例中通过设置上述锁紧块凸缘24,缩短了在上述步骤S23中所需主压件32向下移动的行程。另外,外壳6在通孔上端的外围处设有第三定位槽65,上述复位弹性元件34套设在主压件32下端,且复位弹性元件34的上端与被动凸缘321相抵靠,复位弹性元件34的下端与第三定位槽65的底部相抵靠。

如图1至图3所示,本实施例中推动组件3还包括安装在上模8上的压杆36。该压杆36上端设有压杆凸台361;压杆凸台361的下端面与上模8相抵靠,而该压杆凸台361的上端面与安装在上模8上的压块81相抵靠,从而实现将压杆36固定在上模8中。本实施例中压块81通过螺钉331固定在上模8中;该压块81由硬度较高的材料制成,不仅起到固定压杆36的作用,且起到耐压作用。上述滑动块1、锁紧块2、端子5、外壳6、以及位于外壳6中的部分推动组件3构成活动模块10。上述步骤S23依次包括如下步骤:

S231、将嵌有滑动块1、锁紧块2及端子5的外壳6、即将上述活动模块10安装在下模7中;

S232、将上模8安装在下模7上、即合模,并使压杆36与主压件32相抵靠,且压杆36推动主压件32向靠近锁紧块2方向移动,主压件32先穿过通孔,再伸入滑动块1的缺口中、并与缺口中的锁紧块凸缘24相抵靠,从而通过推动锁紧块凸缘24来推动锁紧块2相对于滑动块1转动。

本实用新型巧妙地利用注塑成型过程中合模的动作,将端子5锁紧在模具中,从而有效防止在注塑成型时端子5产生移动,进而避免加工出端子5不齐的连接器。且本实用新型利用预紧弹性元件31在上述步骤S21先将端子5预锁紧在可调间隙4中,从而避免在上述步骤S231中,即在将活动模块10安装在下模7的过程中端子5相对于活动模块10产生移动。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施例中外壳6上安装有第一限位柱62和与第一限位柱62相抵靠的限位弹性元件63,且滑动块1上设有被限位槽11。上述步骤S22中,在滑动块1嵌入滑槽61过程中,限位弹性元件63推动第一限位柱62嵌入被限位槽11中,以限制滑动块1继续相对于滑槽61滑动,从而保证滑动块1嵌在外壳6中的设定位置。同时,如图1和图2所示,外壳6上还安装有第二限位柱64,滑动块1上设有沿左右方向延伸的被限位长孔12,第二限位柱64穿过被限位长孔12,被限位长孔12的沿长度方向上的两侧壁、即左右两侧壁用于与第二限位柱64相抵靠。上述步骤S22中当第一限位柱62嵌入被限位槽11中时,第二限位柱64与被限位长孔12的左侧壁相抵靠,同样达到限制滑动块1继续向右相对于外壳6滑动。而在滑动块1相对于外壳6向左滑动过程中,第二限位柱64与被限位长孔12的右侧壁相抵靠,以限制滑动块1继续相对于外壳6向左滑动。本实施例中限位弹性元件63为压簧。

如图1至图3所示,上述端子锁紧机构还包括位于可调间隙4内端的端子定位块22;在上述步骤S1中,将端子5插入可调间隙4过程中,端子5的右端与端子定位块22相抵靠,以保证端子5嵌入可调间隙4中的位置达到设定要求。同时,滑动块1上设有第二定位槽13,上述端子定位块22嵌在第二定位槽13中。本实施例中可调间隙4有多个,且可调间隙4均呈方孔形。在将多个端子5分别插入多个可调间隙4的过程中,多个端子5的右端均与端子定位块22相抵靠,以保证多个端子5的右端齐平。上述端子定位块22可有效控制端子5的高低尺寸。

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中连接器的加工方法还依次包括如下步骤:

S4、将上模8与下模7脱离,并使上模8上的压杆36脱离与主压件32的抵靠关系,即开模;在上述复位弹性元件34的作用下,主压件32向上移动,直至主压件32的被动凸缘321与压板33相抵靠,此时主压件32恢复至初始位置;同时,主压件32给锁紧块2施加的推力消除,端子5回到预锁紧状态,以便于后续将端子5从可调间隙4中脱离出;

S5、从下模7中取出活动模块10,并将活动模块10放置在相应的脱模机构上,利用该脱模机构、并利用下一次的合模把成型好的连接器从该活动模块10上脱离、即端子5从可调间隙4中脱离出,从而完成脱模,并完成一次加工工序。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有效克服了现有技术中的种种缺点而具高度产业利用价值。

上述实施例仅例示性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及其功效,而非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任何熟悉此技术的人士皆可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及范畴下,对上述实施例进行修饰或改变。因此,举凡所属技术领域中具有通常知识者在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所揭示的精神与技术思想下所完成的一切等效修饰或改变,仍应由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所涵盖。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