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塑模具三套筒拉杆脱模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187905发布日期:2018-08-17 19:32阅读:174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注塑模具,特别是涉及注塑模具三套筒拉杆脱模机构。



背景技术:

注塑模具对塑料件注塑成型后,若塑料件的前侧、后侧、左侧、右侧以及上侧都制有壁面,且各壁面的外壁分别制有凸筋,在开模时需要先将模具从下复板与型芯处开模,再将侧抽芯滑块向下移动的同时向四面抽出,然后由下复板继续带动型芯和塑料件向后移动,避免四面的侧抽芯滑块挡住塑料件脱模,给塑料件向下脱模留出足够空间,最后将塑料件顶出脱模,因此该模具的开模行程十分长,已有技术通常采用限位拉杆的结构,通过在型腔上设置限位拉杆,限位拉杆下端外壁制有限位环,限位拉杆穿过垫板与下复板相配合,由于限位拉杆为直杆结构,无法伸缩,而开模行程又很长,因此限位拉杆根据开模行程,也需要制造为很长一根,其占用模具空间,需要更大吨位注塑模具,提高模具的开发成本。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克服已有技术存在的缺点,提供一种结构简单,适用于模具开模行程长,占用模具空间小,制造方便的注塑模具三套筒拉杆脱模机构。

本实用新型注塑模具三套筒拉杆脱模机构的技术方案是:包括上复板和下复板,上复板下设置流道板,流道板下设置型腔,型腔中设置斜导杆,下复板上设置垫板,垫板上设置型芯和前后左右四面的侧抽芯滑块,侧抽芯滑块中开有斜导孔,斜导孔与斜导杆相配合,在四面的侧抽芯滑块、型腔、型芯之间有注塑成型的塑料件,在塑料件的四面外壁和上端分别制有凸筋,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型腔中设置外套筒,外套筒的上部外壁制有第一外限位环,第一外限位环与型腔相配合,外套筒下部内壁制有第一内限位环,在外套筒中设置中套筒,中套筒上部外壁制有第二外限位环,第二外限位环与第一内限位环相配合,中套筒下部内壁制有第二内限位环,在中套筒中设置内杆,内杆上部外壁制有第三外限位环,第三外限位环与第二内限位环相配合,内杆下端与垫板螺纹连接,所述的侧抽芯滑块外壁设置斜顶油缸和限位拉钩,斜顶油缸的活塞杆与型腔相连接,在垫板外壁设置限位拉板,限位拉板与限位拉钩相配合。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注塑模具三套筒拉杆脱模机构,当塑料件注塑成型后,由注塑机带动下复板向后移动,下复板带动垫板和内杆向后移动,模具先从下复板和型芯处开模,当下复板外壁的限位拉板与侧抽芯滑块外壁的限位拉钩相接触时,下复板经限位拉板和限位拉钩带动侧抽芯滑块向后移动,侧抽芯滑块带动塑料件和型芯向后移动,侧抽芯滑块在向后移动的同时沿着斜导杆向外移动,使侧抽芯滑块逐渐向外脱出塑料件的凸筋,并且侧抽芯滑块带动限位拉钩向外与限位拉板脱离接触,而斜顶油缸的活塞杆拉住型腔,斜顶油缸与侧抽芯滑块相固定,直至斜顶油缸的活塞杆伸长至最长距离后,斜顶油缸对侧抽芯滑块起到限位作用,此时侧抽芯滑块停止移动,而下复板带动垫板、型芯、塑料件和内杆继续向后移动,当内杆的第三外限位环与中套筒的第二内限位环相接触时,内杆带动中套筒一起向后移动,而中套筒的第二外限位环与外套筒的第一内限位环相接触时,中套筒和内杆伸长至最长距离,此时内杆对垫板和下复板起到限位作用,垫板、下复板、型芯和塑料件停止移动,此时的模具已开模至最长距离,并给塑料件留出足够的脱模空间,最后可通过顶出机构使塑料件脱出型芯后自动向下落入收集箱中。本方案注塑模具三套筒拉杆脱模机构,利用外套筒、中套筒和内杆的三套筒结构,合模时三者收缩体积小,占用空间少,开模时三者伸长,可对较长的开模距离起到限位作用,结构简单,制造方便,降低了模具的开发成本。

本实用新型注塑模具三套筒拉杆脱模机构,所述的下复板上设置导柱,导柱同时穿过垫板、型腔、流道板和上复板。有了导柱,对垫板、型腔起到导向作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注塑模具三套筒拉杆脱模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注塑模具三套筒拉杆脱模机构的立体示意图;

图3是外套筒、中套筒和内杆收缩状态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注塑模具三套筒拉杆脱模机构,如图1—图3所示,包括上复板1和下复板2,上复板下设置流道板3,流道板下设置型腔4,型腔中设置斜导杆5,下复板上设置垫板6,垫板上设置型芯7和前后左右四面的侧抽芯滑块8,侧抽芯滑块中开有斜导孔9,斜导孔与斜导杆5相配合,在四面的侧抽芯滑块8、型腔4、型芯7之间有注塑成型的塑料件10,在塑料件的四面外壁和上端分别制有凸筋11,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型腔4中设置外套筒12,外套筒的上部外壁制有第一外限位环13,第一外限位环与型腔4相配合,外套筒下部内壁制有第一内限位环14,在外套筒中设置中套筒15,中套筒上部外壁制有第二外限位环16,第二外限位环与第一内限位环相配合,中套筒下部内壁制有第二内限位环17,在中套筒中设置内杆18,内杆上部外壁制有第三外限位环19,第三外限位环与第二内限位环相配合,内杆下端与垫板6螺纹连接,所述的侧抽芯滑块8外壁设置斜顶油缸20和限位拉钩21,斜顶油缸的活塞杆与型腔4相连接,在垫板6外壁设置限位拉板22,限位拉板与限位拉钩相配合。当塑料件10注塑成型后,由注塑机带动下复板2向后移动,下复板带动垫板6和内杆18向后移动,模具先从下复板和型芯7处开模,当下复板2外壁的限位拉板22与侧抽芯滑块8外壁的限位拉钩21相接触时,下复板经限位拉板22和限位拉钩21带动侧抽芯滑块8向后移动,侧抽芯滑块带动塑料件10和型芯7向后移动,侧抽芯滑块8在向后移动的同时沿着斜导杆5向外移动,使侧抽芯滑块逐渐向外脱出塑料件10的凸筋11,并且侧抽芯滑块带动限位拉钩21向外与限位拉板22脱离接触,而斜顶油缸20的活塞杆拉住型腔4,斜顶油缸与侧抽芯滑块8相固定,直至斜顶油缸的活塞杆伸长至最长距离后,斜顶油缸20对侧抽芯滑块8起到限位作用,此时侧抽芯滑块停止移动,而下复板2带动垫板6、型芯7、塑料件10和内杆18继续向后移动,当内杆的第三外限位环19与中套筒15的第二内限位环17相接触时,内杆18带动中套筒15一起向后移动,而中套筒的第二外限位环16与外套筒12的第一内限位环14相接触时,中套筒15和内杆18伸长至最长距离,此时内杆对垫板6和下复板2起到限位作用,垫板6、下复板2、型芯7和塑料件10停止移动,此时的模具已开模至最长距离,并给塑料件留出足够的脱模空间,最后可通过顶出机构使塑料件10脱出型芯7后自动向下落入收集箱中。本方案注塑模具三套筒拉杆脱模机构,利用外套筒12、中套筒15和内杆18的三套筒结构,合模时三者收缩体积小,占用空间少,开模时三者伸长,可对较长的开模距离起到限位作用,结构简单,制造方便,降低了模具的开发成本。所述的下复板2上设置导柱23,导柱同时穿过垫板6、型腔4、流道板3和上复板1。有了导柱23,对垫板6、型腔4起到导向作用。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