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拉挤生产用快速浸胶槽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382445发布日期:2019-12-11 00:32阅读:550来源:国知局
一种拉挤生产用快速浸胶槽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复合材料成型工艺装置,具体地说,是一种拉挤生产用快速浸胶槽。



背景技术:

在复合材料拉挤工艺过程中所使用的设备主要包括纤维供给装置、树脂浸渍槽、预成型装置、加热成型模口、拉拔装置,切割装置等。

置于轴架上的连续纤维通过导向和排列装置引出,送至树脂浸溃单元,导向装置的设计要求是使纤维从轴架到口模保持平直,对所有纤维束施加的力相等,避免因纤维束间张力的变化导致拉挤制品扭曲变形。浸渍操作中,首先在树脂浸渍槽中精确地量入热固性树脂和固化剂等,将树脂、固化剂与脱模剂按一定质量比混合,搅拌均匀注入树脂浸渍槽。一般树脂厂家都会给出指导性的配比,其中少量的内脱模剂必不可少,防止在热固成型过程中堵塞模具。在整个浸渍过程中,纤维浸润要完全,不应存在干纤维,干纤维的存在会导致拉挤物产生缺陷,控制纤维浸润程度的一个重要工艺参数是树脂体系的粘度,该粘度成为初始粘度,其大小不仅与树脂本身有关,而且与添加剂、温度有关,同时浸胶槽的结构和浸胶方式对纤维浸润程度也会有很大影响,特别是在高速拉挤生产过程中。

常规拉挤工艺中,纤维通过浸胶槽时都是分层式的,在胶槽内纤维的堆积密度很大,同时每股纤维的浸胶轨迹不同、所受张力不一致,纤维在胶槽内有乱纱断纱情况出现。本发明使每股纤维纱各走各的路径,有效专利解决乱纱及张力不一致问题,使浸胶后的纤维走纱依然很顺畅。

在常规拉挤工艺下,随着拉挤生产的进行,树脂槽内树脂液面会不断下降;浸胶过程中的纤维所受压力会越来越小,当生产中未能及时补充树脂时会产生纤维浸胶不充分现象,从而影响产产品质量。本发明保证了纤维的浸胶长度不随树脂液面高低影响,使纤维浸胶充分。

在常规拉挤工艺下,树脂槽内总有两处死角树脂是很难流动起来的,长时间拉挤经常会产生树脂在树脂槽内凝胶现象。这不但影响生产,大量的树脂凝胶会产生爆聚、有很多的有毒气体方出,污染环境,对工厂的生产现场也是严重影响。在常规拉挤工艺下,所有的纤维通过压杆压入到树脂内,在低速拉挤是压杆和纤维的摩擦热不会很明显,但拉速提高到一定高度后纤维和压杆的摩擦热会很高,这也是普通树脂槽长时间生产时会有树脂凝胶产生的原因之一。本发明的树脂槽在整个的纤维浸胶过程中都无纤维与压杆的摩擦出现,即降低了纤维的磨损,更无摩擦热出现。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披露了一种拉挤生产用快速浸胶槽,本发明的树脂槽,纤维都是从树脂槽最底部开始排布,从而保证了生产过程中树脂不断地做翻滚运动,整个树脂槽内无死角,树脂无凝胶在树脂槽内的顾虑。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拉挤生产用快速浸胶槽,包括轴架、转轴和浸胶槽本体,轴架设置在浸胶槽本体的一侧,轴架上设置有转轴,转轴上缠绕有纤维材料,浸胶槽本体呈敞开设计,浸胶槽本体整体呈倒置等腰梯形设计,浸胶槽本体的两侧设置有压板。

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压板与浸胶槽本体采用不锈钢材料制成,压板与浸胶槽本体的底部之间的角度范围在90°到150°之间。

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压板与浸胶槽本体的底部之间的角度为135°。

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轴架采用双层设计,每层轴架上设置有两个转轴。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相对于现有的浸胶槽,本发明使用了新的拉挤浸胶方式,每股纤维纱各走各的路径,纤维浸胶距离不随树脂液面高低影响,在此浸胶槽内树脂流动无死角,能降低纤维的磨损、无摩擦热。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轴架,2-转轴,3-本体,4-压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加深对本发明的理解,下面将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详细描述,该实施例仅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对本发明的保护范围构成限定。

实施例:如图1所示,一种拉挤生产用快速浸胶槽,包括轴架1、转轴2和浸胶槽本体3,轴架1设置在浸胶槽本体3的一侧,轴架1上设置有转轴2,转轴2上缠绕有纤维材料,浸胶槽本体3呈敞开设计,浸胶槽本体3整体呈倒置等腰梯形设计,浸胶槽本体3的两侧设置有压板4,压板4与浸胶槽本体3采用不锈钢材料制成,压板4与浸胶槽本体3的底部之间的角度范围在90°到150°之间,优选地,压板4与浸胶槽本体3的底部之间的角度为135°,轴架1采用双层设计,每层轴架1上设置有两个转轴2。

本实施例披露的这种浸胶槽使得每股纤维纱各走各的路径,纤维浸胶距离不随树脂液面高低影响,在此浸胶槽内树脂流动无死角,能降低纤维的磨损、无摩擦热。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及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发明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发明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发明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发明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发明范围内。本发明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技术特征:

1.一种拉挤生产用快速浸胶槽,其特征在于,包括轴架、转轴和浸胶槽本体,所述轴架设置在所述浸胶槽本体的一侧,所述轴架上设置有转轴,所述转轴上缠绕有纤维材料,所述浸胶槽本体呈敞开设计,所述浸胶槽本体整体呈倒置等腰梯形设计,所述浸胶槽本体的两侧设置有压板。

2.根据要求1所述的拉挤生产用快速浸胶槽,其特征在于,所述压板与所述浸胶槽本体采用不锈钢材料制成,所述压板与所述浸胶槽本体的底部之间的角度范围在90°到150°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拉挤生产用快速浸胶槽,其特征在于,所述压板与所述浸胶槽本体的底部之间的角度为135°。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拉挤生产用快速浸胶槽,其特征在于,所述轴架采用双层设计,每层轴架上设置有两个转轴。


技术总结
本发明涉及复合材料成型工艺装置,具体地说,是一种拉挤生产用快速浸胶槽,包括轴架、转轴和浸胶槽本体,轴架设置在浸胶槽本体的一侧,轴架上设置有转轴,转轴上缠绕有纤维材料,浸胶槽本体呈敞开设计,浸胶槽本体整体呈倒置等腰梯形设计,浸胶槽本体的两侧设置有压板,压板与浸胶槽本体采用不锈钢材料制成,压板与浸胶槽本体的底部之间的角度范围在90°到50°之间,优选地,压板与浸胶槽本体的底部之间的角度为135°,轴架采用双层设计,每层轴架上设置有两个转轴。

技术研发人员:吴辉生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江苏海川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8.05.30
技术公布日:2019.12.1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