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高分子量挤出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657759发布日期:2018-10-13 00:08阅读:316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塑料机械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超高分子量挤出系统。



背景技术:

挤塑机的挤出系统一般包括机筒和挤出螺杆,塑料通过挤塑机的挤出系统塑化成均匀的熔体。然而,现有的通用挤出系统应用于挤出超高分子量的高密度聚乙烯(HDPE)时,塑化质量差,未充分熔融的塑料容易卡在机筒和挤出螺杆之间,在挤出螺杆旋转过程中,未充分熔融的塑料不断与机筒发生摩擦,不仅导致机筒温升大幅上升,而且降低了挤出系统的塑化挤出量。为此,有必要对超高分子量挤出系统进行改良。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解决的技术问题是要提供一种超高分子量挤出系统,不仅能提高挤出系统的塑化质量和挤出量,还能降低机筒温升。

上述技术问题通过以下技术方案进行解决:一种超高分子量挤出系统,包括机筒和设置在机筒内的挤出螺杆,机筒设有进料口和出料口,挤出螺杆沿轴向设有主螺纹,挤出螺杆沿轴向依次设置有进料段、压缩段、屏障混炼段和均化段,屏障混炼段的螺棱与挤出螺杆的轴线夹角a为50度-60度。

本实用新型与背景技术相比所产生的有益效果:屏障混炼段的大角度设置不仅有助于截留固态物料,使固态物料进一步受螺纹剪切、挤压或加热而熔融,而且有助于促进物料层之间发生层间滑移而产生摩擦热,促进物料的塑化效果,从而减少进入均化段的固态物料,降低机筒温升,提高熔体的挤出量。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进料段设有附加螺纹,进料段的螺沟深度D2从机筒进料口向出料口逐渐变浅,螺沟深度D2为5-10mm。附加螺纹的设置使进料段形成主螺纹与附加螺纹组合的双螺纹结构,有效提高了挤出系统的进料性能,从而有助于提高挤出系统的熔体挤出量。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螺沟深度D2为7-8mm。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均化段在最靠近机筒进料口的第一螺沟、第二螺沟内分别均匀设置混合销钉,第一螺沟内的混合销钉数量多于第二螺沟两螺沟内的混合销钉数量。混合销钉的设置有助于打碎固态物料和分割塑料流体,改变塑料流体的方向,使塑料流体重新排列,经反复分流和汇合,使塑料熔体的组分和温度均匀化。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机筒在内壁面设有机筒槽,机筒槽沿挤出螺杆的轴向延伸且槽深逐渐变浅。机筒槽的设置有助于提高挤出系统的进料量,减少塑料熔体的气泡,提高塑化效果。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机筒槽的径向截面为矩形或三角形。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挤出螺杆偏心设置在机筒内,挤出螺杆与机筒之间的偏心距离D1为4-5 mm。挤出螺杆偏心设置在机筒内,增大了机筒进料口位置处机筒与挤出螺杆之间的间隙,有助于提高挤出系统的进料量,减少塑料熔体的气泡,提高塑化效果。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机筒的外表面在与进料段对应的部位设有冷却水套,冷却水套内设有冷却水道,冷却水道沿机筒轴向螺旋延伸。冷却水道的设置有助于降低机筒在进料口位置的温升,保证了高进料效率时的输送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中的挤出螺杆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截面结构示意图。

其中,1机筒,11机筒槽, 2挤出螺杆, 21进料段,22压缩段,23屏障混炼段,24均化段。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但不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施例的超高分子量挤出系统,包括机筒1和偏心设置在机筒1内的挤出螺杆2,挤出螺杆2与机筒1之间的偏心距离D1为4-5 mm。机筒1设有进料口和出料口,机筒1在内壁面设有机筒槽11,机筒槽11沿挤出螺杆2的轴向延伸且槽深逐渐变浅。机筒槽11的径向截面为矩形或三角形。机筒1的外表面在与进料段21对应的部位设有冷却水套(图未示),冷却水套内设有冷却水道,冷却水道沿机筒轴向螺旋延伸。

挤出螺杆2沿轴向设有主螺纹,挤出螺杆2沿轴向依次设置有进料段21、压缩段22、屏障混炼段23和均化段24。

进料段21设有附加螺纹,进料段21的螺沟深度D2从机筒1进料口向出料口逐渐变浅,螺沟深度D2为5-10mm,优选的螺沟深度D2为7-8mm。屏障混炼段23的螺棱与挤出螺杆2的轴线夹角a为50度-60度。均化段24在最靠近机筒1进料口的第一螺沟、第二螺沟内分别均匀设置混合销钉,第一螺沟内的混合销钉数量多于第二螺沟两螺沟内的混合销钉数量。

在本实用新型中,机筒1与挤出螺杆2偏心设置,进料段21采用双螺纹结构,而且机筒1外表面设置冷却水套,有效保证了挤出系统的高效进料。同时,挤出螺杆2的大角度屏障混炼段23有效截留固态物料,促使物料塑化,挤出螺杆2的均化段24设置混合销钉则有助于打碎固态物料,进一步促使物料塑化,高效进料量与高效塑化配合,从而有效提高了挤出系统的熔体挤出量。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替换,这些改进和替换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