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泡去除工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844439发布日期:2019-10-09 08:54阅读:1272来源:国知局
气泡去除工具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气泡去除工具,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用于去除在膜与膜贴合时在膜间产生的气泡的气泡去除工具。



背景技术:

目前,随着显示器的发展,偏光板的制造技术也越发受到关注。

例如,专利文献1记载了一种从偏光片原材制造偏光板的制造工序的一个例子。在专利文献1中,如图12所示,从供料辊OR放出的偏光片原材GF首先利用未图示的供料切割工具切去宽度方向两端侧的不能使用的部分(料耳),接着依次在膨润浴槽A中例如通过浸泡于纯净水浴中而进行清洗和膨润,在染色浴槽B中例如通过浸泡于含碘等二向色性物质的染色浴中而吸收上述二向色性物质,在交联浴槽C中例如通过浸泡于含交联剂的交联浴中而进行交联,在拉伸浴槽D中例如在浸泡于含硼酸的拉伸浴中的状态下拉伸至所希望的总拉伸倍率,在清洗浴槽E中例如浸泡于水浴中而洗掉在此前的处理中附着的硼酸等不需要的残留物,然后,在经由UV粘接剂贴合保护膜HF之后,通过UV照射而使UV粘接剂凝固,最后向上表面侧的保护膜HF上贴合表面保护膜SF而形成偏光板PO,卷绕在卷料辊MR上。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4-341515号公报

然而,在贴合保护膜时,特别是在向从清洗浴槽E放出的处理完的偏光片原反(偏光片)上贴合保护膜HF时,有可能在膜间夹入气泡BU(鼓突)而鼓起(参见图13)。

若不除去气泡(鼓突)就继续对膜进行输送,则存在如下问题:气泡(鼓突)会被输送辊挡住,导致发生膜出现褶皱的不良情况。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是鉴于上述问题而作出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容易地去除夹入膜间的气泡的气泡去除工具。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气泡去除工具如下:

(1)本实用新型一方式的气泡去除工具去除贴合在一起的膜间产生的气泡,具有:把持部;旋转辊,其可旋转地设于把持部的端部;在旋转辊的外周面沿周向设有多个针。

这样一来,仅通过使旋转辊在膜的产生气泡(鼓突)的部分上滚动,就能够将膜戳破而开孔。由此,容易使夹入膜间的气泡逸出,能够容易地去除气泡。

(2)在本实用新型一方式的气泡去除工具中,优选地,针从旋转辊的外周面的突出长度为0.5mm~5mm。

这样一来,能够切实地将膜戳破而开孔,因此能够更容易去除气泡。

(3)在本实用新型一方式的气泡去除工具中,优选地,针在旋转辊的周向上的间隔为1mm~15mm。

这样一来,能够将针的周向密度设定为必要水平。由此,针能够无死角地覆盖膜的气泡产生部分,能够抑制气泡产生部分进入到相邻的针之间的间隙内,因此能够切实地在膜的气泡产生部分开孔。

(4)在本实用新型一方式的气泡去除工具中,优选地,针沿旋转辊的周向设有5~30个。

这样一来,能够切实地在膜的气泡产生部分开孔。

(5)在本实用新型一方式的气泡去除工具中,优选地,针在旋转辊的轴向上设有多列。

这样一来,仅使旋转辊滚动一次就能形成多列孔。由此,尤其是在气泡为纵长形状(在膜的输送方向上较长)的情况下,作业性好。

(6)在本实用新型一方式的气泡去除工具中,优选地,把持部的长度为100mm以上。

作业员通常是在膜的输送过程中实施开孔作业。根据这样的结构,若将把持部的长度设定在100mm以上,则作业员在进行作业时能够与膜离开安全距离以上的距离,能够防止作业员被卷入到对膜进行输送的输送辊中,因此能够确保安全性。

(7)在本实用新型一方式的气泡去除工具中,优选地,把持部的长度为1000mm以下。

作业员离开膜进行作业虽然重要,但若离得太远,则难以看到气泡(鼓突),操作气泡去除工具也非常费力,作业性反倒有可能变差。根据这样的结构,若将把持部的长度设定在1000mm以下,则能够避免作业员离膜过远,能够解决以上的问题。

(8)在本实用新型一方式的气泡去除工具中,优选地,所述气泡去除工具还具有设于把持部的端部且具有开口部的保护罩,旋转辊以至少多个针比开口部更靠外侧的方式可旋转地设于保护罩内。

这样一来,由于旋转辊设于保护罩内,针的至少一部分被隐藏在保护罩内,因此能够抑制针刺伤作业员。

(9)在本实用新型一方式的气泡去除工具中,优选地,所述气泡去除工具还具有能够开闭保护罩的开口部的活门。

这样一来,通过利用活门关闭保护罩的开口部,能够将全部的针都隐藏起来。由此,能够在工具保管等时切实地抑制由针导致的刺伤。

(10-1)在本实用新型一方式的气泡去除工具中,优选地,保护罩具有:一对第一扇形板,其可旋转地支承旋转辊的轴向两端部;第一弧形板,其连接在一对第一扇形板的径向外侧端部之间,具有与旋转辊的外周面的周向一部分对应的弧长;活门具有:一对第二扇形板,其支承于所述旋转辊的轴向两端部,以轴部为中心进行转动;第二弧形板,其连接在一对第二扇形板的径向外侧端部之间,具有与旋转辊的外周面对置的弧长;一对第二扇形板分别配置在一对第一扇形板与旋转辊之间,第二弧形板的半径小于第一弧形板的半径。

这样一来,能够通过简易的构造构成保护罩及活门。

(10-2)在本实用新型一方式的气泡去除工具中,优选地,保护罩具有:一对第一扇形板,其可旋转地支承旋转辊的轴向两端部;第一弧形板,其连接在一对第一扇形板的径向外侧端部之间,具有与旋转辊的外周面的周向一部分对应的弧长;活门具有:一对第二扇形板,其支承于旋转辊的轴向两端部,以轴部为中心进行转动;第二弧形板,其连接在一对第二扇形板的径向外侧端部之间,具有与旋转辊的外周面对置的弧长;一对第二扇形板与一对第一扇形板相比分别更靠旋转辊的轴向外侧配置,第二弧形板的半径大于第一弧形板的半径。

这样一来,能够通过简易的构造构成保护罩及活门。

(11)在本实用新型一方式的气泡去除工具中,优选地,互相贴合的膜中,一方是偏光片,另一方是保护膜。

这样一来,在向偏光片上贴合保护膜时,能够容易地去除夹入偏光片与保护膜之间的气泡(鼓突),因此能够解决偏光片、保护膜出现褶皱这种不良情况的问题,能够提高偏光板的成品率。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方式的气泡去除工具的结构的俯视图,是表示打开保护罩的开口部而露出旋转辊的状态的图。

图2是表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方式的气泡去除工具的结构的主视图,是表示打开保护罩的开口部而露出旋转辊的状态的图。

图3是表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方式的气泡去除工具的结构的主视图,是表示关闭保护罩的开口部而将整个旋转辊隐藏起来的状态的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方式的气泡去除工具的旋转辊的主视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方式的气泡去除工具的旋转辊的俯视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方式的气泡去除工具的保护罩的主视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方式的气泡去除工具的活门的主视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二实施方式的气泡去除工具的旋转辊的俯视图。

图9是表示本实用新型的第三实施方式的气泡去除工具的结构的主视图。

图10是表示本实用新型的第四实施方式的气泡去除工具的结构的主视图。

图11是表示本实用新型的第五实施方式的气泡去除工具的结构的主视图。

图12是表示从偏光片原材制造偏光板的流程的一个例子的说明图。

图13是表示在膜的贴合时产生的气泡(鼓突)的说明图。

具体实施方式

接下来,基于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第一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图1~图7对第一实施方式的气泡去除工具进行说明。

[气泡去除工具的结构]

首先,对本实施方式的气泡去除工具的结构进行说明。

如图1~图3所示,本实施方式的气泡去除工具具有把持部1、保护罩2、活门3和旋转辊4。

把持部1是作业员在利用气泡去除工具对膜开孔时手所握持的部分,如图1~图3所示,把持部1具有本体杆11和手握部12。

把持部1的长度从作业安全的角度优选为100mm以上。另外,把持部1从作业效率的角度优选为1000mm以下。

本体杆11例如是由不锈钢构成的长条状的棒部件。

手握部12是为了防止手滑而包覆本体杆11的一端部的、例如由塑料构成的部件。

旋转辊4用于通过在膜上滚动而利用外周面的针42戳破气泡产生部位的膜而开孔。如图4及图5所示,旋转辊4具有辊本体41和多个针42。

辊本体41是两个小径圆柱体412分别从大径圆柱体411的轴向两端侧沿轴向突出的结构的阶梯轴状部件,具有沿轴向贯通的中心孔413。辊本体41通过向其中心孔413中以间隙配合状态插入后述的支承轴O而可旋转地支承在保护罩2内。

多个针42是用于在开孔时刺破膜的部分,沿周向隔开间隔地设于辊本体41的大径圆柱体411的外周面。针42的周向间隔优选为1mm~15mm。另外,针42从大径圆柱体411的外周面的突出长度优选为0.5mm~5mm。另外,针42优选沿周向设置5~30个。

保护罩2固定在本体杆11的另一端部,是可旋转地收纳后述旋转辊4的、例如由不锈钢构成的壳体部件,如图1~图3、图6所示,保护罩2具有一对第一扇形板22和第一弧形板21。

一对第一扇形板22分别具有比旋转辊4的半径(从辊本体41的圆心到针42的前端的尺寸)稍大的半径以及与旋转辊4的外周面的周向一部分对应的弧长。另外,一对第一扇形板22分别在其圆心位置附近具有从外表面向外突出的凸台部23,凸台部23形成有将支承轴O插入固定的固定孔24。一对第一扇形板22以相互分离且相对的方式配置,一对第一扇形板22利用插入到凸台部23的固定孔24中的支承轴O可旋转地支承配置在该一对第一扇形板22之间的旋转辊4的轴向两端部。

第一弧形板21形成为具有与第一扇形板22大致相同的半径以及大致相同的弧长。如图1~图3、图6所示,第一弧形板21连接在一对第一扇形板22的径向外侧端部之间而与第一弧形板21共同形成收纳空间,且第一弧形板21配置为从径向外侧覆盖旋转辊4的外周面。另外,第一弧形板21在其外周面处固定于本体杆11的另一端部。

活门3构成为相对于保护罩2能够转动,是通过改变转动位置而开闭保护罩2的收纳空间的开口部的盖部件,如图1~图3、图7所示,活门3具有一对第二扇形板32和第二弧形板31。

一对第二扇形板32分别具有比旋转辊4的半径(从辊本体41的圆心到针42的前端的尺寸)稍大且比第一扇形板22的半径稍小的半径以及与旋转辊4的外周面的周向剩余部分对应的弧长。一对第二扇形板32分别在其圆心位置附近形成有插入支承轴O的支承孔34。一对第二扇形板32以相互分离且相对的方式配置。具体而言,一对第二扇形板32中,一方的第二扇形板32在一方的第一扇形板22与旋转辊4之间经由支承孔34可旋转地支承于支承轴O的一端部,另一方的第二扇形板32在另一方的第一扇形板22与旋转辊4之间经由支承孔34可旋转地支承于支承轴O的另一端部。

第二弧形板31形成为具有与第二扇形板32大致相同的半径以及大致相同的弧长。如图1~图3、图7所示,第二弧形板31连接在一对第二扇形板32的径向外侧端部之间而与第二扇形板32共同形成收纳空间,且第二弧形板31配置为从径向外侧覆盖旋转辊4的外周面。另外,第二弧形板31在其周向的一端部具有向径向外侧突出的舌板33。

这样,活门3通过绕支承轴O进行转动,能够在进入保护罩2的收纳空间内而敞开保护罩2的收纳空间的开口部以便使旋转辊4露出的状态(图2)和离开保护罩2的收纳空间而关闭保护罩2的收纳空间的开口部以便使旋转辊4不露出的状态(图3)之间切换。

[利用气泡去除工具实施的开孔作业]

接着,对利用本实施方式的气泡去除工具实施的开孔作业进行说明。

作业员在比偏光片与保护膜的贴合装置(输送辊)更靠下游侧的作业位置观察确认在偏光片与保护膜之间是否出现了气泡(鼓突)。

若发现了气泡,则作业员扳动舌板33,打开活门3,使旋转辊4从保护罩2的收纳空间的开口部露出,在保持对膜进行输送的状态下,使旋转辊4从气泡的产生位置向膜的宽度方向外侧滚动。由此,利用在气泡上滚动的针42将膜戳破,在膜上开设孔。

若完成了开孔作业,则作业员扳动舌板33而关闭活门3,将旋转辊4收纳在保护罩2与活门3的收纳空间内。

[效果]

在本实施方式中,气泡去除工具具有把持部1和可旋转地设于把持部1的另一端部的旋转辊4,旋转辊4沿周向设有多个针42,因此仅通过使旋转辊4在膜的产生气泡(鼓突)的部分上滚动,就能够戳破气泡产生部分的膜而开孔。由此,容易使夹入膜间的气泡逸出,能够容易地去除气泡。

作为上述偏光片,可以使用任何合适的偏光片。例如,可以举出使聚乙烯醇类膜、部分缩甲醛化聚乙烯醇类膜、乙烯-乙酸乙烯酯共聚物皂化膜等亲水性高分子膜吸附碘、二向色性染料等二向色性物质并进行单轴拉伸而成的偏光片、聚乙烯醇的脱水处理物、聚氯乙烯的脱盐酸处理物等多烯类取向膜等。其中,使聚乙烯醇类膜吸收碘等二向色性物质并进行单轴拉伸而成的偏光片由于偏光二色性比高,故而特别优选。偏光片的厚度优选为5μm~80μm。

对于使聚乙烯醇类膜吸收碘并进行单轴拉伸而成的偏光片,比较有代表性的是通过将聚乙烯醇浸泡在碘的水溶液中进行染色,并通过将其拉伸至原长的3~7倍而制作偏光片。拉伸既可以在染色之后进行,也可以一边染色一边拉伸,还可以在拉伸后再进行染色。除了拉伸、染色以外,例如还实施膨润、交联、调整、水洗、干燥等处理而制作偏光片。

作为上述保护膜,可以使用任何合适的膜。作为构成这种膜的主成分的材料的具体例子,可以举出三乙酰纤维素(TAC)等纤维素类树脂、(甲基)丙烯酸类、聚酯类、聚乙烯醇类、聚碳酸酯类、聚酰胺类、聚酰亚胺类、聚醚砜类、聚砜类、聚苯乙烯类、聚降冰片烯类、聚烯烃类、乙酸酯类等透明树脂等。

<第二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图8对第二实施方式的气泡去除工具进行说明。

第二实施方式与第一实施方式相比仅旋转辊4的结构不同,其他结构是相同的,因此仅对旋转辊4的结构进行说明。

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8所示,针42在旋转辊4的轴向上设有多列(例如两列)。具体而言,针42的多个列沿辊本体41的轴向隔开间隔地设于辊本体41的大径圆柱体411的外周面。针42的列与列之间的轴向间隔优选为1mm~15mm。

由此,能够起到与第一实施方式大致相同的效果。

<第三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图9对第三实施方式的气泡去除工具进行说明。

第三实施方式与第一实施方式相比不同之处仅在于将活门3配置在保护罩2的外侧,故而仅对这一点进行说明。

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9所示,一对第二扇形板32中的一方的第二扇形板32在比一方的第一扇形板22更靠旋转辊4的轴向外侧的位置可旋转地支承于支承轴O的一端部,另一方的第二扇形板32在比另一方的第一扇形板22更靠旋转辊4的轴向外侧的位置可旋转地支承于支承轴O的另一端部。并且,第二弧形板31的半径稍大于第一弧形板21的半径。

由此,能够起到与第一实施方式大致相同的效果。

<第四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图10对第四实施方式的气泡去除工具进行说明。

第四实施方式与第一实施方式相比不同之处仅在于不具有活门3。即,保护罩2的收纳空间的开口部始终敞开,旋转辊4始终从保护罩2露出。其他结构与第一实施方式相同。

由此,能够起到与第一实施方式大致相同的效果。

<第五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图11对第五实施方式的气泡去除工具进行说明。

第五实施方式与第一实施方式相比不同之处仅在于不具有保护罩2和活门3且旋转辊4直接可旋转地支承于把持部1的端部,其他结构是相同的,因此仅对旋转辊4的支承构造进行说明。

即,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11所示,支承轴O以横向姿态固定在本体杆11的另一端部,旋转辊4通过向中心孔413中以间隙配合状态插入支承轴O而直接可旋转地配置在本体杆11的另一端部。

由此,能够起到与第一实施方式大致相同的效果。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的几个优选实施方式进行了说明,但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这些实施方式。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主旨的范围内,能够将各实施方式之间组合或者对构成要素进行增加、省略、替换及其他变更。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将本实用新型应用到了对夹入偏光片与保护膜之间的气泡的去除中,但本实用新型能够应用于各种膜,只要是对夹入膜间的气泡的去除即可。例如,对于偏光片与保护膜以外的光学膜彼此贴合过程中产生的气泡,也可以使用本实用新型来去除。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