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角胶贴合装置及三角胶与钢圈贴合的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9735666发布日期:2020-01-18 04:26阅读:641来源:国知局
三角胶贴合装置及三角胶与钢圈贴合的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三角胶贴合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三角胶贴合装置及三角胶与钢圈贴合的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大多数轮胎厂三角胶胶条根部与钢圈贴合都是卧式贴合,卧式贴合的三角胶胶条根部与钢圈容易脱落,贴合不紧,且三角胶胶条根部与钢圈对中性也不好,由于结构问题不易实现自动化,需要人工完成拿成品放钢圈,对操作者的技术要求高,劳动强度大,不能满足质量需求,不能实现后续结构的连续性、自动化。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三角胶贴合装置及三角胶与钢圈贴合的方法,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三角胶与钢圈贴合质量较差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三角胶贴合装置,包括:机架;撑起装置,撑起装置与机架连接,且撑起装置的至少一部分相对于机架活动设置并由钢圈内侧撑起钢圈;压紧装置,压紧装置与机架连接,并将三角胶压紧到钢圈上;第一止挡装置;第二止挡装置,第一止挡装置和第二止挡装置与机架连接,且分别位于钢圈的两侧,并阻碍钢圈轴向运动和/或三角胶翻转。

进一步地,撑起装置包括:撑起驱动件,撑起驱动件与机架连接;支撑组件,支撑组件与撑起驱动件驱动连接,支撑组件具有多个支撑块,各支撑块沿钢圈的周向设置,并在撑起驱动件的驱动下向彼此远离或靠近的方向运动,以支撑或释放钢圈。

进一步地,支撑组件还包括传动件,支撑块与撑起驱动件之间通过传动件连接,且撑起驱动件通过传动件驱动所有支撑块同步向内或向外运动。

进一步地,压紧装置包括:支架;至少两个成对设置的伸出臂,伸出臂与支架活动连接,伸出臂的端部具有压辊,成对设置的伸出臂分别设置在钢圈的两侧,并向靠近钢圈的方向运动,以将三角胶压紧在钢圈上。

进一步地,伸出臂相对于钢圈倾斜设置,沿靠近钢圈的方向,成对的伸出臂之间向彼此靠近的方向倾斜。

进一步地,沿钢圈的轴向且由钢圈安装到撑起装置上的方向,第一止挡装置和第二止挡装置依次设置,且第一止挡装置与机架活动连接。

进一步地,第一止挡装置包括:止挡驱动件;挡辊,挡辊与止挡驱动件驱动连接,且挡辊相对于机架活动设置,挡辊在止挡驱动件的驱动下在止挡三角胶的位置和避让三角胶的位置之间运动。

进一步地,挡辊相对于机架翻转设置,当挡辊位于止挡三角胶的位置时,挡辊与钢圈表面平行,当挡辊位于避让三角胶的位置时,挡辊与钢圈表面垂直。

进一步地,第一止挡装置和/或第二止挡装置为多个,且沿钢圈的周向设置。

进一步地,三角胶贴合装置还包括至少一个调整装置,调整装置设置在压紧装置与机架之间,和/或设置在第一止挡装置与机架之间,以调整压紧装置和/或第一止挡装置在机架上的位置。

进一步地,调整装置包括:丝杠,丝杠与机架连接;螺母,螺母与丝杠螺纹配合,螺母与压紧装置或第一止挡装置连接,以调整压紧装置和/或第一止挡装置在机架上的位置。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三角胶与钢圈贴合的方法,采用上述的三角胶贴合装置,方法包括:将钢圈放置到三角胶贴合装置的撑起装置外,并使撑起装置支撑住钢圈;三角胶翻到钢圈上;调整三角胶贴合装置的第一止挡装置,使得第一止挡装置与第二止挡装置配合将三角胶止挡,避免三角胶翻转;撑起装置在外部驱动装置的作用下带动钢圈及三角胶绕其轴线旋转,在旋转过程中通过压紧装置将三角胶压紧到钢圈上;调整第一止挡装置和压紧装置,使得第一止挡装置和压紧装置避让三角胶,调整撑起装置,并释放贴合有三角胶的钢圈,将钢圈取下。

应用本发明的技术方案,通过设置有撑起装置、压紧装置、第一止挡装置和第二止挡装置且各装置之间相互配合、共同作用,实现将三角胶高质量地贴合到钢圈上。撑起装置主要起到支撑钢圈的作用,保证钢圈的稳定性,由于三角胶会沿着钢圈的周向延伸一定的长度,因而将撑起装置设置成可转动的,通过撑起装置的转动带动钢圈和三角胶转动,从而使得压紧装置能够将各个位置的三角胶均压紧到钢圈上,保证三角胶根部与钢圈贴合紧实,第一止挡装置和第二止挡装置从钢圈的两侧对三角胶的位置进行止挡,避免翻到钢圈上的三角胶再次翻转导致贴合失败的情况,三角胶根部与钢圈对中性也符合要求,提高贴合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并且整个贴合过程可以自动化进行,将钢圈放置到撑起装置上和从撑起装置上取下的动作可以依靠额外设置的机械爪操作,整个过程可以不需要人工操作,极大降低了劳动强度,提高了自动化程度,结构上留出空间易于操作,以便于设备后续的连续性、自动化。

附图说明

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示出了本发明的三角胶贴合装置的主视图;

图2示出了图1中的三角胶贴合装置的侧视图;

图3示出了图1中的三角胶贴合装置的撑起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4示出了图1中的三角胶贴合装置的压紧装置的结构示意图;以及

图5示出了图1中的三角胶贴合装置的第一止挡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上述附图包括以下附图标记:

10、机架;20、撑起装置;21、撑起驱动件;22、支撑组件;221、支撑块;30、压紧装置;31、支架;32、伸出臂;40、第一止挡装置;41、止挡驱动件;42、挡辊;50、第二止挡装置;60、调整装置;61、丝杠;62、螺母。

具体实施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发明。

需要指出的是,除非另有指明,本申请使用的所有技术和科学术语具有与本申请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相同含义。

在本发明中,在未作相反说明的情况下,使用的方位词如“上、下、顶、底”通常是针对附图所示的方向而言的,或者是针对部件本身在竖直、垂直或重力方向上而言的;同样地,为便于理解和描述,“内、外”是指相对于各部件本身的轮廓的内、外,但上述方位词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三角胶与钢圈贴合质量较差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三角胶贴合装置及三角胶与钢圈贴合的方法。

如图1和图2所示的一种三角胶贴合装置,包括机架10、撑起装置20、压紧装置30、第一止挡装置40和第二止挡装置50,撑起装置20与机架10连接,且撑起装置20的至少一部分相对于机架10活动设置并由钢圈内侧撑起钢圈;压紧装置30与机架10连接,并将三角胶压紧到钢圈上;第一止挡装置40和第二止挡装置50与机架10连接,且分别位于钢圈的两侧,并阻碍钢圈轴向运动和/或三角胶翻转。

本实施例通过设置有撑起装置20、压紧装置30、第一止挡装置40和第二止挡装置50且各装置之间相互配合、共同作用,实现将三角胶高质量地贴合到钢圈上。撑起装置20主要起到支撑钢圈的作用,保证钢圈的稳定性,由于三角胶会沿着钢圈的周向延伸一定的长度,因而将撑起装置20设置成可转动的,通过撑起装置20的转动带动钢圈和三角胶转动,从而使得压紧装置30能够将各个位置的三角胶均压紧到钢圈上,保证三角胶根部与钢圈贴合紧实,第一止挡装置40和第二止挡装置50从钢圈的两侧对三角胶的位置进行止挡,避免翻到钢圈上的三角胶再次翻转导致贴合失败的情况,三角胶根部与钢圈对中性也符合要求,提高贴合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并且整个贴合过程可以自动化进行,将钢圈放置到撑起装置20上和从撑起装置20上取下的动作可以依靠额外设置的机械爪操作,整个过程可以不需要人工操作,极大降低了劳动强度,提高了自动化程度,结构上留出空间易于操作,以便于设备后续的连续性、自动化。

如图3所示,撑起装置20包括撑起驱动件21和支撑组件22,撑起驱动件21与机架10连接,支撑组件22与撑起驱动件21驱动连接,本实施例优选撑起驱动件21为气缸,通过气动方式驱动支撑组件22的动作,支撑组件22具有多个支撑块221,各支撑块221沿钢圈的周向设置,当需要支撑起钢圈时,通过撑起驱动件21驱动支撑块221向彼此远离的方向运动,即向远离钢圈中心的方向运动,从而使得各支撑块221与钢圈的内壁接触,起到对钢圈的支撑作用,当需要释放钢圈时,通过撑起驱动件21驱动支撑块221向彼此靠近的方向运动,即向靠近钢圈中心的方向运动,从而使得各支撑块221与钢圈的内壁分离,钢圈能够被取下。

在本实施例中,支撑组件22还包括传动件,本实施例的传动件为多组传动杆,撑起驱动件21设置有一个,该撑起驱动件21通过传动杆与所有支撑块221均连接,这样撑起驱动件21就能够驱动所有支撑块221同步向内或向外运动,使得支撑块221同时与钢圈的内壁接触或分离,从而保证各支撑块221均对钢圈起到可靠地支撑作用。当然,撑起驱动件21也可以设置有多个,每个撑起驱动件21分别通过传动杆与一个或几个支撑块221连接,各撑起驱动件21通过控制器的控制实现同步运动。

如图4所示,压紧装置30设置在机架10的下部,压紧装置30包括支架31和至少两个成对设置的伸出臂32,支架31与机架10之间固定或者可调节地连接,伸出臂32与支架31活动连接,伸出臂32包括小气缸,小气缸与支架31连接,伸出臂32远离小气缸的端部具有压辊,小气缸驱动压辊向靠近钢圈的方向即向上运动,从而使得压辊挤压三角胶,将三角胶压紧在钢圈上。

优选地,考虑到压辊挤压在三角胶的一个斜面上,因而将成对设置的伸出臂32分别设置在钢圈的两侧,即三角胶位于成对的两个伸出臂32之间,这样,两个伸出臂32上的压辊挤压三角胶相对的两个斜面,使得三角胶受到沿钢圈径向的力,避免再次发生翻转。

可选地,伸出臂32相对于钢圈倾斜设置,沿靠近钢圈的方向,成对的伸出臂32之间向彼此靠近的方向倾斜,以保证压紧装置30将三角胶压紧到钢圈上的可靠性。

在本实施例中,沿钢圈的轴向且由钢圈安装到撑起装置20上的方向,第一止挡装置40和第二止挡装置50依次设置,也就是说,第一止挡装置40设置在外侧,第二止挡装置50设置在内侧,且第一止挡装置40与机架10活动连接,之所以这样设置是因为第一止挡装置40不但会在钢圈贴合三角胶条时止挡三角胶,当贴合完成后依然会止挡三角胶,造成钢圈无法顺利取下,因而将第一止挡装置40活动设置,当需要其止挡三角胶时切换到止挡的位置,当不需要时切换到避让的位置,而第二止挡装置50由于设置在内侧,其不会阻碍到钢圈的取下,因而第二止挡装置50可以相对机架10固定设置即可。

需要说明的是,第一止挡装置40和第二止挡装置50主要是用于止挡三角胶,实质上其对于钢圈也有一定的止挡作用,避免钢圈的轴向运动。

如图5所示,第一止挡装置40包括止挡驱动件41和挡辊42,挡辊42与止挡驱动件41驱动连接,且挡辊42相对于机架10活动设置,挡辊42在止挡驱动件41的驱动下在止挡三角胶的位置和避让三角胶的位置之间运动。本实施例的止挡驱动件41优选为气缸,挡辊42相对于机架10翻转设置,当挡辊42位于止挡三角胶的位置时,挡辊42运动到三角胶的翻转路径上,从而实现止挡作用,当挡辊42位于避让三角胶的位置时,挡辊42退出钢圈和三角胶的取下路径,以实现避让效果。优选地,本实施例的挡辊42整体能够翻转90度,当挡辊42位于止挡三角胶的位置时,挡辊42向靠近钢圈的方向翻转,挡辊42与钢圈表面平行,当挡辊42位于避让三角胶的位置时,挡辊42向远离钢圈的方向翻转,挡辊42与钢圈表面垂直。

可选地,第一止挡装置40和第二止挡装置50均设置有多个,且沿钢圈的周向设置。本实施例设置有三个第一止挡装置40和六个第二止挡装置50,其中,相邻的两个第一止挡结构之间间隔120度,相邻的两个第二止挡结构之间间隔60度。当然,第一止挡装置40和第二止挡装置50的具体设置数量和分布方式也可以根据需要进行相应改变。

如图4和图5所示,三角胶贴合装置还包括至少一个调整装置60,调整装置60设置在压紧装置30与机架10之间,和/或设置在第一止挡装置40与机架10之间,以调整压紧装置30和/或第一止挡装置40在机架10上的位置。

具体地,本实施例设置有四个调节装置,其中三个分别设置在三个第一止挡装置40和机架10之间,用于调节第一止挡装置40与机架10之间的位置关系,剩余一个设置在压紧装置30与机架10之间,用于调节压紧装置30与机架10之间的位置关系,由于钢圈和三角胶的规格有多种,因而设置有调节装置,使得第一止挡装置40和压紧装置30的位置可以根据钢圈和三角胶的规格进行相应调整,从而使得三角胶贴合装置适用于各种规格的钢圈和三角胶,提高三角胶贴合装置的适应性。调节装置的具体调节方式可以采用手动调节或者通过控制器自动调节均可,优选通过控制器自动调节,以实现自动化。图4中设置在压紧装置30与机架10之间的调整装置是通过伺服电机带动的,为了避让三角胶,不同的三角胶规格行程设置不同,每一个周期需运行一次,而图5中设置在第一止挡装置40和机架10之间的调整装置是通过丝杠手动调整的,在不更换三角胶规格的前提下是不用再次调整的。

本实施例的调节装置采用的是丝杠螺母装置,其包括丝杠61和螺母62,其中,丝杠61与机架10连接,丝杠61沿钢圈的径向延伸,螺母62与丝杠61螺纹配合,螺母62与压紧装置30或第一止挡装置40连接,通过改变螺母62在丝杠61上的位置即可调整压紧装置30和第一止挡装置40在机架10上的位置,使得压紧装置30和第一止挡装置40的位置符合钢圈和三角胶的规格。优选地,图4中设置在压紧装置30与机架10之间的调整装置的丝杠61为滚珠丝杠,而图5中设置在第一止挡装置40和机架10之间的调整装置的丝杠61为梯形丝杠。

本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三角胶与钢圈贴合的方法,采用了上述的三角胶贴合装置对三角胶和钢圈进行贴合操作,方法包括:通过机械爪或者人工的方式将钢圈放置到三角胶贴合装置的撑起装置20外,然后控制撑起装置20的支撑块221向外运动,使得支撑块221与钢圈内壁抵接,撑起装置20支撑住钢圈;将三角胶翻到钢圈上;调整三角胶贴合装置的第一止挡装置40的位置,使得第一止挡装置40的挡辊42能够遮挡住三角胶,然后将挡辊42翻转到止挡三角胶的位置,使得第一止挡装置40与第二止挡装置50配合将三角胶止挡,避免三角胶再次翻转;撑起装置20在外部驱动装置的作用下带动钢圈及三角胶绕撑起装置20的轴线旋转,在旋转过程中调整压紧装置30的位置,使其符合钢圈和三角胶的规格,然后通过压紧装置30将三角胶压紧到钢圈上;压紧完成后取下钢圈时,先调整第一止挡装置40和压紧装置30,使得挡辊42翻转到避让三角胶的位置并且伸出臂32远离避让三角胶,然后机械爪或人工抓紧钢圈,调整撑起装置20,使得支撑块221与钢圈内壁分离,撑起装置20释放贴合有三角胶的钢圈,即可将钢圈取下。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实施例中的多个指的是至少两个。

从以上的描述中,可以看出,本发明上述的实施例实现了如下技术效果:

1、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三角胶与钢圈贴合质量较差的问题;

2、三角胶根部与钢圈对中性符合要求,提高贴合的准确性;

3、三角胶根部与钢圈贴合紧实;

4、避免翻到钢圈上的三角胶再次翻转导致贴合失败的情况,提高贴合可靠性;

5、自动化程度高,整个过程可以不需要人工操作,极大降低了劳动强度,提高了自动化程度;

6、结构上留出空间易于操作,以便于设备后续的连续性、自动化。

显然,上述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的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应当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需要注意的是,这里所使用的术语仅是为了描述具体实施方式,而非意图限制根据本申请的示例性实施方式。如在这里所使用的,除非上下文另外明确指出,否则单数形式也意图包括复数形式,此外,还应当理解的是,当在本说明书中使用术语“包含”和/或“包括”时,其指明存在特征、步骤、工作、器件、组件和/或它们的组合。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数据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这里描述的本申请的实施方式能够以除了在这里图示或描述的那些以外的顺序实施。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