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鞋底注塑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956433发布日期:2020-02-18 12:48阅读:415来源:国知局
一种鞋底注塑设备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鞋底注塑装置,尤其涉及的是一种鞋底注塑设备。



背景技术:

鞋底,如橡胶鞋底,工业化生产均是采用注塑的方式进行,即将溶液装状态下的橡胶溶液,注入到模具中,待橡胶溶液冷却后,成型,等到鞋底。

现有技术中注塑生产鞋底往往是在环形的传输带上进行,即多个注塑模具装配在环形的传输带上(传输带为传输板),传输带将模具转动至操作人员所在位置。

然而,现有技术公开的注塑模具采用单一装配方式装配到传输带上,即传输带上一个注塑模具装配位置仅能装配一个注塑模具。

然而,采用上述装置结构的缺陷在于:由于传输带装配注塑模具的装配位置有限,现有技术中为了获得在一个传输带上装配更多的注塑模具以增大生产量,往往是通过增加传输带的环半径,即增大传输带。增大传输带不仅需要增加空间,同时,传输带过大,传输带的惯性增大,难以实时停下进行操作。

同时,现有技术公开的传输带因采用单一的一个注塑模具装配位置仅能装配一个注塑模具的方式,造成一个操作位点只能安排一个操作工人,生产效率不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了一种鞋底注塑设备。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

一种鞋底注塑设备,包括环形传输带,所述环形传输带上对称设置有若干个注塑装置,所述注塑装置用于注塑生产鞋底;

所述注塑装置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顶部连接有转盘,所述转盘连接有若干个注塑模具;

所述转盘的顶部连通有加料管,所述加料管的一端管口贯穿转盘的顶部位于转盘内,所述加料管的一端管连通有与注塑模具对应的若干个进料管;

所述进料管贯穿转盘的侧壁后连通至注塑模具上;

所述注塑模具的底部连接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杆一端的端部固定在转盘的底部;

所述注塑模具内设置有注塑空腔,所述注塑空腔用于鞋底成型,所述注塑空腔连通加料管。

工作原理:

首先,由于,环形传输带具有6个注塑装置,即具有6个注塑装置装配点,而注塑装置又设计成可转动形式,因此,相比传统的设备,可以设置12位操作人员,即在环形传输带的外侧设置6位操作人员,环形传输带的内侧设置6位操作人员。

将橡胶溶液从加料管(在加料口的密封防护下,不会漏液),加入,并从进料管(每一个进料管上均设置有一个阀门)进入到模具内。(现有技术公开的鞋底注塑橡胶溶液采用是是注射加料的方式加注,因此,当环形传输带携带注塑装置转动到加料点时,加料装置对其进行注射加料)。

采用上述装置的优点在于:

充分利用了环形传输带的环形特性,增加了可操作人员的数量,增加了一条输送带生产总量和效率。而传统的设备因注塑装置以一个装配位置固定一个模具的方式,导致一条输送带可操作人员数量少,模具的设置数量少。因此上述装置大大提高了一条输送带的生产产品的重量。

优选地,所述环形传输带上对策设置有6-12个注塑装置;

所述环形传输带上开设有与底座配合的装配槽,所述底座安装在装配槽内。

优选地,所述注塑模具的底部中心固定连接l型的支撑杆,所述支撑杆的一端焊接在注塑模具的底部,所述支撑杆的另一端焊接在转盘底部的侧边部位。

优选地,所述加料管的另一端管口设置有加料口。

优选地,所述注塑模具包括模具本体,所述模具本体的顶部铰接有顶盖,所述注塑空腔位于模具本体内。

优选地,所述鞋底注塑设备还包括与注塑模具对应的散热装置,所述散热装置用于对注塑模具散热。

优选地,所述散热装置包括连杆,所述连杆的一端固定连接在环形传输带的内侧壁上,连杆的另一端固定连接顶盘,所述顶盘的底部安装有小型风扇,所述小型风扇用于向下吹风散热。

优选地,所述底座的顶部转动连接有转轴,所述转轴的顶部固定连接转盘,所述注塑模具与环形传输带间隔设置。

优选地,所述进料管上分别设置有阀门。

工作原理:

首先,由于,环形传输带具有6个注塑装置,即具有6个注塑装置装配点,而注塑装置又设计成可转动形式,因此,相比传统的设备,可以设置12位操作人员,即在环形传输带的外侧设置6位操作人员,环形传输带的内侧设置6位操作人员。

采用上述装置,充分利用了环形传输带的环形特性,增加了可操作人员的数量,增加了一条输送带生产总量和效率。而传统的设备因注塑装置以一个装配位置固定一个模具的方式,导致一条输送带可操作人员数量少,模具的设置数量少。

将橡胶溶液从加料管(在加料口的密封防护下,不会漏液),加入,并从进料管(每一个进料管上均设置有一个阀门)进入到模具内。(现有技术公开的鞋底注塑橡胶溶液采用是是注射加料的方式加注,因此,当环形传输带携带注塑装置转动到加料点时,加料装置对其进行注射加料)。

6个进料管将橡胶溶液分别输送至6个注塑模具中,同时进行成型鞋底,成型后,位于环形传输带内侧的操作人员和位于环形传输带外侧的操作人员,同时打开与其位置对应的注塑模具,取下鞋垫后,二人转动转盘,至下一轮打开注塑模具,取下鞋垫,直至该处注塑模具完全被处理。

同时,整个输送带上具有6个上述工作位点进行同时操作,采用上述方式,如果是相同大小的环形传输带(即只能设置6个模具位点),工作效率和产量能够显著提高。

为了增加成型鞋垫的速度,在每一个注塑装置都对应的设置一个散热装置(总共6个),具体是,小型风扇向下吹风,对注塑装置降温,加快成型速度。同时,在环形输送带转动时,散热装置跟随转动。

采用上述装置的优点在于:

增加了注塑成型鞋底的效率,以及成型的速度,提高了生产输送带的生产量。

本实用新型相比现有技术具有以下优点:

1、充分利用了环形传输带的环形特性,增加了可操作人员的数量,增加了一条输送带生产总量和效率。而传统的设备因注塑装置以一个装配位置固定一个模具的方式,导致一条输送带可操作人员数量少,模具的设置数量少。因此大大提高了一条输送带的生产产品的重量。

2、增加了注塑成型鞋底的效率,以及成型的速度,提高了生产输送带的生产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注塑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注塑装置的仰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注塑装置的俯视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进料管与加料管的连接关系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注塑模具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散热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作详细说明,本实施例在以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为前提下进行实施,给出了详细的实施方式和具体的操作过程,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不限于下述的实施例。

如图1-7所示,一种鞋底注塑设备,包括环形传输带1,环形传输带1为现有技术公开的鞋底注塑生产的常规生产设备,其主体结构包括环形的传输带,以及驱动传输带转动的驱动装置,如齿轮驱动。本领域技术人员通过查阅技术手册或者技术词典以及现有技术公开专利文献等均可或者本实用新型公开的环形传输带1的具体结构和工作原理,具体是环形传输带1如何在驱动装置的驱动下进行转动。

本实用新型的改进点在于:

在环形传输带1(环形传输带1多为金属材质)的顶部上对称设置有6个注塑装置2(塑装置以环形传输带1的环心为对称中心,对称分布在环形传输带1上)。注塑装置2用于注塑生产鞋底。

具体而言,注塑装置2包括底座233(环形传输带1上开设有与底座233配合的装配槽(图中未画出),底座233安装在装配槽内,如焊接在装配槽内),底座233的顶部转动连接有转轴,转轴的顶部固定连接转盘21,每一个转盘21的外侧壁上固定连接有6个注塑模具24(注塑模具24以转盘21的盘心为对称中心,对称分布在转盘21上)。注塑模具24与环形传输带1间隔设置。转动转盘21,注塑模具24转动。转盘21的顶部连通有一根加料管22,加料管22的顶部管口连接有一个加料口23(加料设备的输送口,卡入到加料口23上进行加料),加料口23上具有密封橡胶垫。

加料管22的底部管口贯穿转盘21的顶部位于转盘21内,且连通有与注塑模具24对应的6个进料管231(进料管231贯穿转盘21的侧壁后连通至注塑模具24上),即每一个进料管231连通到对应的注塑模具24中。

在每一个注塑模具24的底部均焊接一个支撑杆232(l型的支撑杆232),支撑杆232的另一端焊接在转盘21的底部,具体在转盘21底部的靠近侧边部位。

在支撑杆232的支撑紧固作用下,注塑模具24(注塑模具24为金属材质),能够能够支撑在转盘21上,减少了进料管231的负荷,保障了正常进料。

注塑模具24的具体结构为:

注塑模具24包括模具本体242,在模具本体242的顶部铰接有顶盖241,模具本体242内设置一个注塑空腔(图中未画出)。注塑空腔用于鞋底成型(注塑空腔的形状与需要注塑的鞋底对应),注塑空腔连通加料管22。

注塑过程:

首先,由于,环形传输带1具有6个注塑装置2,即具有6个注塑装置2装配点,而注塑装置2又设计成可转动形式,因此,相比传统的设备,可以设置12位操作人员,即在环形传输带1的外侧设置6位操作人员,环形传输带1的内侧设置6位操作人员。

采用上述装置,充分利用了环形传输带1的环形特性,增加了可操作人员的数量,增加了一条输送带生产总量和效率。而传统的设备因注塑设备以一个装配位置固定一个模具的方式,导致一条输送带可操作人员数量少,模具的设置数量少,进而一个输送带产量少。

将橡胶溶液从加料管22(在加料口23的密封防护下,不会漏液),加入,并从进料管231(每一个进料管231上均设置有一个阀门)进入到注塑模具24内。(现有技术公开的鞋底注塑橡胶溶液采用是是注射加料的方式加注,因此,当环形传输带1携带注塑装置2转动到加料点时,加料装置对其进行注射加料)。

6个进料管231将橡胶溶液分别输送至6个注塑模具24中,同时进行鞋底成型,成型后,位于环形传输带1内侧的操作人员和位于环形传输带1外侧的操作人员,同时打开与其位置对应的注塑模具24,取下鞋垫后,二人转动转盘21,至下一轮打开注塑模具24,取下鞋垫,直至该处注塑装置2上的注塑模具24完全被处理。

同时,整个输送带上具有6个上述工作位点进行同时操作,采用上述方式,如果是相同大小的环形传输带1(即只能设置6个模具位点),工作效率和产量能够显著提高。

为了增加成型鞋垫的速度,在每一个注塑装置2都对应的设置一个散热装置3(总共6个),散热装置3用于对注塑模具24散热。

散热装置3的具体结构为:散热装置3包括连杆33,连杆33的一端固定连接在环形传输带1的内侧壁上,连杆33的另一端固定连接顶盘31,顶盘31的底部安装有小型风扇32,小型风扇32用于向下吹风散热。具体是,在顶盘31的底部中心开设一个安装槽,安装槽安装上小型风扇32,每一个小型风扇32均各自单独的电连接一个电源,电源位于其对应的顶盘31内。

小型风扇32向下吹风,对注塑装置2降温,加快成型速度。同时,在环形输送带转动时,散热装置3跟随转动。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