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止注塑产品成型困气的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591041发布日期:2020-10-23 12:10阅读:297来源:国知局
一种防止注塑产品成型困气的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胶注工艺成型类产品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防止注塑产品成型困气的结构。



背景技术:

目前,随着科技的进步,人们对汽车的品位也越来越高,汽车的产品造型、内部结构也越来越复杂,为确保塑件制品的强度和刚度,又不致使塑件的壁厚增大,而在塑件的适当部位设置加强筋或结构筋,不仅可以避免塑件的变形,还可以充当内部流道,有助模腔充填,改善塑件成型中的塑料流动情况。随着加强筋、结构筋的设置越来越多,且深度较深,后期注塑产品时容易在排气不足或封闭的位置上发生困气的情况。最常见的方法是在模具上增加排气结构、做镶件排气等,但做镶件排气花费成本较大,而且镶块过多,模具结构会更复杂,且容易出现飞边。因此,在不改变产品强度和功能的情况下,亟需设计一种防止注塑产品成型困气的结构,通过排气引流的方式来防止产品在注塑过程中出现困气,从而使产品满足客户要求。



技术实现要素:

鉴于以上所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防止注塑产品成型困气的结构,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注塑产品在成型过程中易出现困气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及其他相关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防止注塑产品成型困气的结构,包括模具本体,所述模具本体上具有筋条结构,所述筋条结构的末端设置成弧形的全圆角结构或者向靠近所述模具本体方向倾斜的斜角结构。

进一步,所述全圆角结构的圆角半径大于或等于所述筋条结构的深度。

进一步,所述斜角结构的一端与所述筋条结构的侧边圆滑过渡。

进一步,所述斜角结构与所述模具本体之间的夹角为30°~60°。

进一步,所述筋条结构的深度大于或等于5mm。

如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防止注塑产品成型困气的结构,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通过加强筋末端设置的全圆角结构或者斜角结构,能够使产品在注塑过程中,模具型腔的气体得以有效地排出,达到排气引流的效果,减少注塑工艺难度,保证产品外观质量;并且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成本低廉,不改变产品自身强度,同时可以减少产品的应力集中。

附图说明

图1为某注塑产品的筋条结构示意图;

图2为某注塑产品的另一筋条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防止注塑产品成型困气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的防止注塑产品成型困气的结构示意图;

零件标号说明

1-模具本体;11-模具型腔;12-筋条结构;13-小圆角结构;14-尖角结构;

2-模具本体;21-模具型腔;22-筋条结构;23-全圆角结构;24-斜角结构;25-弧形结构。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由特定的具体实施例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熟悉此技术的人士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其他优点及功效。

须知,本说明书所附图式所绘示的结构、比例、大小等,均仅用以配合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以供熟悉此技术的人士了解与阅读,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限定条件,故不具技术上的实质意义,任何结构的修饰、比例关系的改变或大小的调整,在不影响本实用新型所能产生的功效及所能达成的目的下,均应仍落在本实用新型所揭示的技术内容得能涵盖的范围内。同时,本说明书中所引用的如“上”、“下”、“左”、“右”、“中间”及“一”等的用语,亦仅为便于叙述的明了,而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范围,其相对关系的改变或调整,在无实质变更技术内容下,当亦视为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范畴。

图1为某注塑产品的筋条结构示意图,图2为某注塑产品的另一筋条结构示意图,参阅图1及图2,模具本体1内具有模具型腔11,材料按图中箭头流动方向流动时,在模具型腔11中流动到筋条结构12时,会使筋条结构12内的模具型腔11中的气体排除。然而由于材料流动速度快,导致气体不容易排除,或者排不净,就会造成产品表面困气、冷料等缺陷。如图1中筋条结构12的末端为小圆角结构13,图2中筋条结构12的末端为尖角结构14,这两种情况均容易形成“死角”,就会导致材料在型腔中流动时,气体不能通过型腔有效的排除,从而在型腔表面形成困气、冷料等缺陷。

基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防止注塑产品成型困气的结构,请结合图3和图4所示,所述防止注塑产品成型困气的结构包括模具本体2,所述模具本体2上具有筋条结构22,所述筋条结构22的末端设置成弧形的全圆角结构23或者向靠近所述模具本体2方向倾斜的斜角结构24。

具体的,图3和图4中箭头所指方向为材料流动方向,通过所述全圆角结构23或者斜角结构24,使得所述筋条结构22的末端与所述筋条结构22的侧边能够圆滑过渡,从而避免在模具型腔21中出现“死角”,使气体能够通过模具型腔21有效的排除,避免在模具型腔21表面形成困气、冷料等缺陷。

具体的,参阅图3,所述全圆角结构23的圆角半径大于或等于所述筋条结构22的深度。本实施例中,所述全圆角结构23的圆角半径等于所述筋条结构22的深度,使筋条结构22的末端呈现平缓的过渡形式,材料在进入筋条结构22末端时便会随着全圆角结构23流动,逐渐排出筋条结构22中的气体。

或者,参阅图4,所述筋条结构22的末端设置成斜角结构24,其倾斜方向从所述筋条结构22的侧边朝向靠近所述模具本体2的方向延伸,直到连接至所述模具本体2,且所述斜角结构24的一端与所述筋条结构22的侧边圆滑过渡。即所述斜角结构24与所述筋条结构22的侧边的连接处设置弧形结构25,使斜角结构24与筋条结构22的连接处平滑,避免出现棱角而导致困气缺陷。

并且,所述斜角结构24与所述模具本体2之间的夹角为30°~60°,这样,可以使材料在模具型腔21中流动时随着斜角结构24流动,从而对材料起到排气引流的作用。

所述防止注塑产品成型困气的结构,适用于注塑产品筋条较深的情况,尤其适用于所述筋条结构22的深度大于或等于5mm的情况。

综上,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防止注塑产品成型困气的结构中,通过加强筋末端设置的全圆角结构或者斜角结构,能够使产品在注塑过程中,模具型腔的气体得以有效地排出,达到排气引流的效果,减少注塑工艺难度,保证产品外观质量;并且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成本低廉,不改变产品自身强度,同时可以减少产品的应力集中。

上述实施例仅例示性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及其功效,而非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任何熟悉此技术的人士皆可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及范畴下,对上述实施例进行修饰或改变。因此,举凡所属技术领域中具有通常知识者在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所揭示的精神与技术思想下所完成的一切等效修饰或改变,仍应由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所涵盖。



技术特征:

1.一种防止注塑产品成型困气的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模具本体,所述模具本体上具有筋条结构,所述筋条结构的末端设置成弧形的全圆角结构或者向靠近所述模具本体方向倾斜的斜角结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止注塑产品成型困气的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全圆角结构的圆角半径大于或等于所述筋条结构的深度。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止注塑产品成型困气的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斜角结构的一端与所述筋条结构的侧边圆滑过渡。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止注塑产品成型困气的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斜角结构与所述模具本体之间的夹角为30°~60°。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止注塑产品成型困气的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筋条结构的深度大于或等于5mm。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防止注塑产品成型困气的结构,包括模具本体,所述模具本体上具有筋条结构,所述筋条结构的末端设置成弧形的全圆角结构或者向靠近所述模具本体方向倾斜的斜角结构。本实用新型能够使产品在注塑过程中,模具型腔的气体得以有效地排出,达到排气引流的效果,减少注塑工艺难度,保证产品外观质量,并且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成本低廉,不改变产品自身强度,同时可以减少产品的应力集中。

技术研发人员:刘鹏;刘富裕;周建军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重庆平伟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02.04
技术公布日:2020.10.2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