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模具顶块进胶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503572发布日期:2021-04-02 09:17阅读:196来源:国知局
一种模具顶块进胶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注塑模具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模具顶块进胶结构。



背景技术:

模具的顶出结构用于将产品从模具中顶出。现有的具有顶出结构的模具包括一定模、一动模及顶出结构。定模包括模仁固定板、固定于模仁固定板下方的下固定板、设置于模仁固定板及下固定板之间的一对间隔块,模仁固定板上固定设有一定模仁,模仁固定板、下固定板和两间隔块之间形成一收容空间。顶出结构包括上顶出板、下顶出板及若干顶出件。上顶出板与下顶出板固定成一体并可上下活动地收容于收容空间内。顶出件装设于上顶出板上并通过上顶出板及下顶出板共同固定。顶出件的上端面可伸出至定模的分型面,从而在开模时可将产品顶出。

然而,上述具有顶出结构的模具在合模时,会出现顶出结构未完全复位时,动模即闭合至抵触到顶出件,从而导致顶出件及动模的合模面受到直接撞击损坏,且完全闭合瞬随着对汽车格栅外观造型要求越来越美观,尺寸越来越大,当遇到大尺寸、造型复杂、弧度陡峭格栅制品注射成型时,普通侧进胶方式无法保证格栅质量要求,通常采用格栅背部热嘴倾斜直接进胶或斜顶进胶两种方式,但是存在局限性,拆装繁琐,模具成本高,维护性差,对操作人员要求较高。

现有技术采用背面热嘴倾斜直接进胶方式实现,拆装繁琐效率低,模具成本高,维护性差。采用斜顶进胶方式实现,需要格栅背部有足够大的空间,但对于日趋复杂的格栅,空间都局促,此结构局限性太大,成本高,效率底,耗时间。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结构简便,易于加工,使用方便,且注塑完成后产品表面不会留下浇口印痕的模具顶块进胶结构。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模具顶块进胶结构,包括:后模、顶块、顶块杆、热嘴、斜顶机构,所述后模上设有凹腔,所述顶块活动设置在所述凹腔内,所述热嘴嵌入设置在所述后模中,所述顶块杆贯穿所述后模设置,所述顶块杆位于所述热嘴的一侧,所述顶块的一侧活动设有流道,所述斜顶机构活动设置在所述流道的一侧。

优选地,所述顶块杆半嵌入设置在所述顶块的内部,所述顶块与所述后模通过所述顶块杆活动连接。

优选地,所述热嘴贯穿所述后模设置,所述热嘴与所述流道相匹配,所述热嘴将所述后模的外部与所述流道连通,所述流道从所述后模的外部穿过所述后模后延伸到所述顶块。

优选地,还包括油缸,所述油缸设置在所述后模的外部,所述油缸与所述顶块杆的一端活动连接,所述顶块通过所述油缸带动所述顶块杆相对于所述后模滑动。

优选地,所述流道活动设置在所述凹腔与所述顶块之间,所述流道的一端与所述斜顶机构活动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本实用新型极大的降低了模具制造成本,提高拆装简便性,增加效率,打破原有技术局限性,保证格栅制品外观质量,刚度要求,使格栅制品造型设计更加宽泛,提高制品美观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模具顶块进胶结构实施例中合模状态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模具顶块进胶结构实施例中开模状态示意图。

图中,1-顶块,2-顶块杆,3-热嘴,4-斜顶机构,5-后模,6-流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说明。在此需要说明的是,对于这些实施方式的说明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但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此外,下面所描述的本实用新型各个实施方式中所涉及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组合。

如图1-2所示,一种模具顶块进胶结构,包括:后模5、顶块1、顶块杆2、热嘴3、斜顶机构4,后模5上设有凹腔,顶块1活动设置在凹腔内,热嘴3嵌入设置在后模5中,顶块杆2贯穿后模5设置,顶块杆2位于热嘴3的一侧,顶块1的一侧活动设有流道,斜顶机构4活动设置在流道6的一侧。

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中,顶块杆2半嵌入设置在顶块1的内部,顶块1与后模5通过顶块杆2活动连接。

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中,热嘴3贯穿后模5设置,热嘴3与流道6相匹配,热嘴3将后模5的外部与流道6连通,流道6从后模5的外部穿过后模5后延伸到顶块1。

具体的,本实施例中,流道6通过斜顶机构4脱离顶块1,并且与制品依旧保持有效连接,便于机械手抓取。

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中,还包括油缸,油缸设置在后模5的外部,油缸与顶块杆2的一端活动连接,顶块1通过油缸带动顶块杆2相对于后模5滑动。

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中,流道6活动设置在凹腔与顶块1之间,流道6的一端与斜顶机构4活动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

本实用新型制品通过背部流道进胶注射成型后,模具开模,顶块1在顶出油缸力驱动下一级顶出产品及流道6,同时斜顶机构4横向运动推动流道6脱离顶块1,此时制品抱紧于顶块1上,顶块1止动后模具继续二级顶出制品及流道6脱离顶块1完成顶出。

以上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作了详细说明,但本实用新型不限于所描述的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而言,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对这些实施方式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仍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技术特征:

1.一种模具顶块进胶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后模、顶块、顶块杆、热嘴、斜顶机构,所述后模上设有凹腔,所述顶块活动设置在所述凹腔内,所述热嘴嵌入设置在所述后模中,所述顶块杆贯穿所述后模设置,所述顶块杆位于所述热嘴的一侧,所述顶块的一侧活动设有流道,所述斜顶机构活动设置在所述流道的一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模具顶块进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顶块杆半嵌入设置在所述顶块的内部,所述顶块与所述后模通过所述顶块杆活动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模具顶块进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热嘴贯穿所述后模设置,所述热嘴与所述流道相匹配,所述热嘴将所述后模的外部与所述流道连通,所述流道从所述后模的外部穿过所述后模后延伸到所述顶块。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模具顶块进胶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油缸,所述油缸设置在所述后模的外部,所述油缸与所述顶块杆的一端活动连接,所述顶块通过所述油缸带动所述顶块杆相对于所述后模滑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模具顶块进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流道活动设置在所述凹腔与所述顶块之间,所述流道的一端与所述斜顶机构活动连接。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模具顶块进胶结构,包括:后模、顶块、顶块杆、热嘴、斜顶机构,所述后模上设有凹腔,所述顶块活动设置在所述凹腔内,所述热嘴嵌入设置在所述后模中,所述顶块杆贯穿所述后模设置,所述顶块杆位于所述热嘴的一侧,所述顶块的一侧活动设有流道,所述斜顶机构活动设置在所述流道的一侧,所述顶块杆半嵌入设置在所述顶块的内部,所述顶块与所述后模通过所述顶块杆活动连接。本实用新型极大的降低了模具制造成本,提高拆装简便性,增加效率,打破原有技术局限性,保证格栅制品外观质量,刚度要求,使格栅制品造型设计更加宽泛,提高制品美观度。

技术研发人员:郭汉翔;唐洪荣;刘强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青岛海瑞德模具制品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04.28
技术公布日:2021.04.0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