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透雷达波标牌模具防困气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6021300发布日期:2021-07-27 13:23阅读:76来源:国知局
一种透雷达波标牌模具防困气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标牌模具技术领域,涉及一种透雷达波标牌模具防困气装置。



背景技术:

透雷达波标牌为汽车智能化发展的新型产品,涉及雷达波的感应范围与感应灵敏度,影响着汽车智驾驶的安全性能。由于透雷达波的需求,对产品尺寸、外观都有较高的要求,常规注塑成形技术难以达到雷达透波需求。注塑成型产品时,由于注塑点位多,多股料流多次汇合,产品中部区域容易产生困气,困气导至产品烧伤及引发其它注塑不良,产品尺寸控制困难,成型的产品有气痕、飞边等缺陷,品质不稳定,影响产品品质。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的现状,而提供一种透雷达波标牌模具防困气装置,解决透雷达波产品中部区域困气导至产品烧伤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透雷达波标牌模具防困气装置,设置在模仁多个困气点处,其特征在于,该防困气装置为异形排气管路通道,包括排气槽、排气避空槽以及排气通道,所述的排气通道位于模仁内侧并与排气避空槽相通,排气避空槽与排气槽相通,排气槽与模具外围相通。

在上述的一种透雷达波标牌模具防困气装置中,所述的排气通道呈圆形,排气避空槽的两侧与排气槽连接为弧面线连接,排气槽为细长缝隙。

在上述的一种透雷达波标牌模具防困气装置中,所述的排气槽的缝隙宽度为0.03mm,排气槽的长度为3mm,排气通道的直径为5mm。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精准设计排气槽,通过异形排气管路通道将有害气体从零件内部引出排到模具外围,并利用3d金属打印技术克服零件结构限制,充分利用零件内部的空间进行排气系统的排布,改变传统多个零件镶拼式的结构形式,解决透雷达波产品中部区域困气导至产品烧伤的问题,产品尺寸控制困难更精准,解决成型产品气痕缺陷。

附图说明

图1是本透雷达波标牌模具防困气装置整体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a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是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描述,但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

图中,模仁1;异形排气管路通道2;排气槽3;排气避空槽4;排气通道5;弧面线6;排气槽的缝隙宽度7;排气槽的长度8;排气通道的直径9。

如图1所示,本透雷达波标牌模具防困气装置,设置在模仁1多个困气点处,因此首先需要找到困气点,第一首先利用熔体充填等值线计算料流熔合的区域与范围;第二利用moldflow气穴分析,找到困气的点、线、面分布点;第三利用moldflow熔接线分析,预测熔体结合线;基于以上塑料熔体困气点、线、面,在该区域设计防困气装置为异形排气管路通道2,常规的排气镶件设计时空间受限,无法实现排气镶件结构,本专利的异形排气管路通道2采用3d随形水路及3d异形排气系统,通过金属3d打印的方式加工而成。

这里如图2所示,整个异形排气管路通道2包括排气槽3、排气避空槽4以及排气通道5,排气通道5位于模仁1内侧并与排气避空槽4相通,排气避空槽4与排气槽3相通,排气槽3与模具外围相通,为了将有害气体从零件内部引出排到模具外围,排气通道5呈圆形,排气避空槽4的两侧与排气槽3连接为弧面线6连接,排气槽3为细长缝隙,另外排气槽的缝隙宽度为0.03mm,排气槽的长度8为3mm,排气通道的直径9为5mm,排气槽的缝隙宽度7取值需严格参照注塑材料的溢边值取数,否则过大容易产生注塑毛边缺陷,过小则无法正常有效排气,排气需通往模具外围,与大气相通,否则困于模具内部无法正常有效排气,影响产品品质,实现精准排气,从而解决注塑过程中的产品困气问题。

本文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精神作举例说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但并不会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所定义的范围。



技术特征:

1.一种透雷达波标牌模具防困气装置,设置在模仁多个困气点处,其特征在于,该防困气装置为异形排气管路通道,包括排气槽、排气避空槽以及排气通道,所述的排气通道位于模仁内侧并与排气避空槽相通,排气避空槽与排气槽相通,排气槽与模具外围相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透雷达波标牌模具防困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排气通道呈圆形,排气避空槽的两侧与排气槽连接为弧面线连接,排气槽为细长缝隙。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透雷达波标牌模具防困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排气槽的缝隙宽度为0.03mm,排气槽的长度为3mm,排气通道的直径为5mm。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属于标牌模具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透雷达波标牌模具防困气装置,设置在模仁多个困气点处,该防困气装置为异形排气管路通道,包括排气槽、排气避空槽以及排气通道,排气通道位于模仁内侧并与排气避空槽相通,排气避空槽与排气槽相通,排气槽与模具外围相通。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精准设计排气槽,通过异形排气管路通道将有害气体从零件内部引出排到模具外围,并利用3D金属打印技术克服零件结构限制,充分利用零件内部的空间进行排气系统的排布,改变传统多个零件镶拼式的结构形式,解决透雷达波产品中部区域困气导至产品烧伤的问题,产品尺寸控制困难更精准,解决成型产品气痕缺陷。

技术研发人员:刘黄军;蔺福志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嘉兴信元精密模具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06.17
技术公布日:2021.07.2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