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改进整流桥塑封模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5963371发布日期:2021-07-23 14:08阅读:62来源:国知局
一种改进整流桥塑封模具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塑封模具的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改进整流桥塑封模具。



背景技术:

整流桥就是将整流管塑封在一个壳体内,整流桥包括全桥和半桥,全桥是将连接好的桥式整流电路的四个二极管塑封在一起,半桥是将四个二极管桥式整流的一半塑封在一起。传统的塑封模具浇口两侧对称设计,浇口位于腔体中线部位,树脂从中间浇口均匀进入腔体,最终塑封成型。为了便于成品和料道之间断胶,塑封浇口位置往往做得很薄,压力很大,存在以下不足之处:(一)传统塑封模具的塑封浇口和整流桥模组的单体塑封模腔为一体式,任何一个浇口破损都需要更换整条整流桥模组,维修成本高。(二)传统塑封模具的塑封浇口容易破损,寿命短。因此,现有的塑封模具的浇口需要作进一步改进。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浇口容易破损,寿命短及维修成本高的不足,而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合理、塑封浇口维修、更换容易、维修成本低的改进型整流桥塑封模具。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改进整流桥塑封模具,包括塑封模具本体,所述塑封模具本体上设有树脂注入口、整流桥塑封模组和分流浇道,树脂注入口与分流浇道连通,所述分流浇道位于整流桥塑封模组的一侧,所述整流桥塑封模组上设有多个单体塑封模盒,每个单体塑封模盒与分流浇道之间可拆卸设有浇口件,所述浇口件上设有浇道口,浇道口连通单体塑封模盒和分流浇道。

本实用新型还可以作以下进一步改进。

所述浇道口位于浇口件的顶部。

所述单体塑封模盒上对应浇口件的位置设有卡紧口,所述浇口件卡设于卡紧口上,浇口件与卡紧口过盈配合,从而实现浇口件固定在单体塑封模盒。

所述分流浇道的侧壁上设有支撑凸台,所述浇口件的侧壁上对应支撑凸台的位置设有支撑凹槽,支撑凸台与支撑凹槽凹凸配合,从而实现进一步固定浇口件。

所述浇口件为硬质合金件,硬质合金的硬度高、耐磨损,能延长浇口件的使用寿命。

所述整流桥塑封模组上沿整流桥塑封模组的长度方向设有多个单体塑封模盒,所述分流浇道上对应每个单体塑封模盒设有出料口,出料口位于卡紧口的上方,所述多个单体塑封模盒上设有进料口,浇道口连通出料口与进料口。

所述浇道口的前侧与出料口连通,所述浇道口的后侧与进料口连通,所述浇道口呈前侧宽、后侧窄状。

所述浇道口是直角三棱柱状的缺口。

所述浇口件呈板状,所述浇道口贯穿浇口件。

所述浇道口的上部呈敞开状。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一)本实用新型的浇口件是可拆卸设于单体塑封模盒上,因此,工人可将已损坏的浇口件,从而便于工人拆卸、更换、维修浇口件,因此本实用新型,后续维修只需要更换破损的单个浇口件,无需更换整条整流桥塑封模组,避免成本的浪费。本实用新型具有加工及维修简便,成本低,寿命长等特点。

(二)本实用新型的浇口件采用硬质合金制成,硬质合金的硬度高、耐磨损,能延长浇口件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改进整流桥塑封模具的俯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浇口件的主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浇口件的侧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浇口件与单体塑封模盒、分流浇道的组装示意图(图4中的箭头表示为环氧树脂的流动方向)。

图5是图1中a处的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实施例一,如图1至图5所示,一种改进整流桥塑封模具,包括塑封模具本体1,所述塑封模具本体1的中央位置设有树脂注入口3,所述塑封模具本体1上设有多个整流桥塑封模组2和多条分流浇道5,树脂注入口3与分流浇道5连通,所述分流浇道5位于整流桥塑封模组2的一侧,所述整流桥塑封模组2上沿整流桥塑封模组2的长度方向设有多个单体塑封模盒41,每个单体塑封模盒41与分流浇道5之间可拆卸设有浇口件42,所述浇口件42上设有浇道口43,浇道口43连通单体塑封模盒41和分流浇道5。

作为本实用新型更具体的技术方案。

所述浇道口43位于浇口件42的顶部。

所述单体塑封模盒41上对应浇口件42的位置设有卡紧口47,所述浇口件42卡设于卡紧口47上,浇口件42与卡紧口47过盈配合,从而实现浇口件42固定在单体塑封模盒。

所述分流浇道5的侧壁上设有支撑凸台46,所述浇口件42的侧壁上对应支撑凸台的位置设有支撑凹槽48,支撑凸台46与支撑凹槽48凹凸配合,从而实现进一步固定浇口件42。

所述浇口件42为硬质合金件。

所述分流浇道5上对应每个单体塑封模盒41设有出料口44,出料口位于卡紧口的上方,所述多个单体塑封模盒41上设有进料口45,浇道口连通出料口与进料口。

所述浇道口43的前侧与出料口44连通,所述浇道口43的后侧与进料口45连通,所述浇道口43呈前侧宽、后侧窄状。

所述浇道口43是直角三棱柱状的缺口。

所述浇口件42呈板状,所述浇道口43贯穿浇口件42。

所述浇道口43的上部呈敞开状。

所述树脂注入口3位于塑封模具本体1的中央位置。



技术特征:

1.一种改进整流桥塑封模具,包括塑封模具本体,所述塑封模具本体上设有树脂注入口、整流桥塑封模组和分流浇道,树脂注入口与分流浇道连通,所述分流浇道位于整流桥塑封模组的一侧,所述整流桥塑封模组上设有多个单体塑封模盒,每个单体塑封模盒与分流浇道之间可拆卸设有浇口件,所述浇口件上设有浇道口,浇道口连通单体塑封模盒和分流浇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改进整流桥塑封模具,其特征是,所述浇道口位于浇口件的顶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改进整流桥塑封模具,其特征是,所述单体塑封模盒上对应浇口件的位置设有卡紧口,所述浇口件卡设于卡紧口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改进整流桥塑封模具,其特征是,所述分流浇道的侧壁上设有支撑凸台,所述浇口件的侧壁上对应支撑凸台的位置设有支撑凹槽,支撑凸台与支撑凹槽凹凸配合。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改进整流桥塑封模具,其特征是,所述浇口件为硬质合金件。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改进整流桥塑封模具,其特征是,所述整流桥塑封模组上沿整流桥塑封模组的长度方向设有多个单体塑封模盒,所述分流浇道上对应每个单体塑封模盒设有出料口,所述多个单体塑封模盒设有进料口,出料口位于卡紧口的上方,浇道口连通出料口与进料口。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改进整流桥塑封模具,其特征是,所述浇道口的前侧与出料口连通,所述浇道口的后侧与进料口连通,所述浇道口呈前侧宽、后侧窄状。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改进整流桥塑封模具,其特征是,所述浇道口是直角三棱柱状的缺口。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改进整流桥塑封模具,其特征是,所述浇口件呈板状,所述浇道口贯穿浇口件。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改进整流桥塑封模具。它包括塑封模具本体,所述塑封模具本体上设有树脂注入口、整流桥塑封模组和分流浇道,树脂注入口与分流浇道连通,所述分流浇道位于整流桥塑封模组的一侧,所述整流桥塑封模组上设有多个单体塑封模盒,每个单体塑封模盒与分流浇道之间可拆卸设有浇口件,所述浇口件上设有浇道口,浇道口连通单体塑封模盒和分流浇道。本实用新型的浇口件是可拆卸设于单体塑封模盒上,因此,工人可将已损坏的浇口件,从而便于工人拆卸、更换、维修浇口件,因此本实用新型,后续维修只需要更换破损的单个浇口件,无需更换整条整流桥塑封模组,避免成本的浪费。本实用新型具有加工及维修简便,成本低,寿命长等特点。

技术研发人员:李泽文;徐海洪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佛山市顺德区瑞淞电子实业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10.27
技术公布日:2021.07.2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