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注塑机的进料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5829071发布日期:2021-07-13 15:06阅读:84来源:国知局
一种注塑机的进料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注塑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注塑机的进料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我国对注塑机的需求也越来越多了。注塑机又名注射成型机或注射机。它是将热塑性塑料或热固性塑料利用塑料成型模具制成各种形状的塑料制品的主要成型设备,分为立式、卧式、全电式,在塑料成型领域被广泛应用。注塑机具有一个进料机构,塑料原料通过进料机构被送入料筒内,从而在料筒内硫化并被注射进模具内,但为了防止原料散落,进料装置一般都会密封设置,这样就很难看到进料装置内部的余料情况,无法及时加料。从而

本技术:
文件中提出了一种注塑机的进料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为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注塑机的进料装置。

一种注塑机的进料装置,包括进料装置本体1,所述进料装置本体包括进料料斗2、搅拌腔3、挤压腔4,所述进料装置本体上设置有进料料斗,所述进料料斗下方设置有搅拌腔,所述搅拌腔右侧设置有挤压腔,所述进料料斗上方设置有防尘罩,进料料斗上方设置有开合挡板21,所述进料料斗下方设置有过滤网22,所述搅拌腔中间位置上设置有可视观察窗5,所述搅拌腔下方设置有搅拌装置,所述搅拌腔与挤压腔之间设置有分隔板6,所述挤压腔外侧设置有加热机构7。

在上述注塑机的进料装置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中,所述防尘罩设置包括防尘支架81和防尘板,所述防尘板大于进料斗的大小,所述防尘板包括遮挡部83、折弯部83,所述折弯部下方与防尘支架固定连接,所述防尘支架与进料装置本体的右侧固定连接,所述防尘板上均设有透气孔,所述透气孔为圆形设置,所述透气孔上设置有防尘漏网。

在上述注塑机的进料装置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中,所述可视观察窗为椭圆形设置,所述可视观察窗为钢化玻璃,所述钢化玻璃与进料装置本体密封固定连接,所述钢化玻璃内部设置有纳米保护膜层。

在上述注塑机的进料装置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中,所述开合挡板包括第一转动挡板、第二转动挡板、第一传动机构、第二传动机构,所述第一转动挡板通过第一传动机构与进料料斗相连接,所述第二转动挡板通过第二传动机构与进料料斗相连接,所述第一传动机构、第二传动机构与驱动机构相连接,由驱动机构为第一传动机构以及第二传动机构提供动力。

在上述注塑机的进料装置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中,所述进料装置还包括控制装置,所述控制装置与搅拌装置、加热机构、驱动机构相连接,由控制装置控制搅拌装置、加热机构、驱动机构的开启与关闭。

在上述注塑机的进料装置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中,所述搅拌装置设置为相同结构的2个搅拌装置,每个搅拌装置包括搅拌轴91和搅拌叶片,所述搅拌轴上设置有驱动电机,每个搅拌装置上的搅拌叶片设置为4片,所述搅拌叶片包括第一叶片92和第二叶片93,所述第二叶片设置为尾端向上结构。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制作成本低;

2、本实用新型设置有可视观察窗可以及时查看进料装置中的余料状况,便于及时加料;

3、本实用新型设置开合挡板,不需要进料时关闭开合挡板,使进料装置中处于密封状态,避免灰尘进入。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一种注塑机的进料装置,包括进料装置本体1,所述进料装置本体包括进料料斗2、搅拌腔3、挤压腔4,所述进料装置本体上设置有进料料斗,所述进料料斗下方设置有搅拌腔,所述搅拌腔右侧设置有挤压腔,所述进料料斗上方设置有防尘罩,进料料斗上方设置有开合挡板21,所述进料料斗下方设置有过滤网22,所述搅拌腔中间位置上设置有可视观察窗5,所述搅拌腔下方设置有搅拌装置,所述搅拌腔与挤压腔之间设置有分隔板6,所述挤压腔外侧设置有加热机构7。加热机构使进料的物质处于熔融状态,方便使用。

在上述注塑机的进料装置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中,所述防尘罩设置包括防尘支架81和防尘板,所述防尘板大于进料斗的大小,所述防尘板包括遮挡部83、折弯部82,所述折弯部下方与防尘支架固定连接,所述防尘支架与进料装置本体的右侧固定连接,所述防尘板上均设有透气孔,所述透气孔为圆形设置,所述透气孔上设置有防尘漏网。

在上述注塑机的进料装置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中,所述可视观察窗为椭圆形设置,所述可视观察窗为钢化玻璃,所述钢化玻璃与进料装置本体密封固定连接,所述钢化玻璃内部设置有纳米保护膜层。

在上述注塑机的进料装置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中,所述开合挡板包括第一转动挡板、第二转动挡板、第一传动机构、第二传动机构,所述第一转动挡板通过第一传动机构与进料料斗相连接,所述第二转动挡板通过第二传动机构与进料料斗相连接,所述第一传动机构、第二传动机构与驱动机构相连接,由驱动机构为第一传动机构以及第二传动机构提供动力。

在上述注塑机的进料装置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中,所述进料装置还包括控制装置,所述控制装置与搅拌装置、加热机构、驱动机构相连接,由控制装置控制搅拌装置、加热机构、驱动机构的开启与关闭。

在上述注塑机的进料装置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中,所述搅拌装置设置为相同结构的2个搅拌装置,每个搅拌装置包括搅拌轴91和搅拌叶片,所述搅拌轴上设置有驱动电机,每个搅拌装置上的搅拌叶片设置为4片,所述搅拌叶片包括第一叶片92和第二叶片93,所述第二叶片设置为尾端向上结构。

上述说明示出并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如前所述,应当理解本实用新型并非局限于本文所披露的形式,不应看作是对其他实施例的排除,而可用于各种其他组合、修改和环境,并能够在本文所述实用新型构想范围内,通过上述教导或相关领域的技术或知识进行改动。而本领域人员所进行的改动和变化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则都应在本实用新型所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技术特征:

1.一种注塑机的进料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进料装置本体(1),所述进料装置本体包括进料料斗(2)、搅拌腔(3)、挤压腔(4),所述进料装置本体上设置有进料料斗,所述进料料斗下方设置有搅拌腔,所述搅拌腔右侧设置有挤压腔,所述进料料斗上方设置有防尘罩,进料料斗上方设置有开合挡板(21),所述进料料斗下方设置有过滤网(22),所述搅拌腔中间位置上设置有可视观察窗(5),所述搅拌腔下方设置有搅拌装置,所述搅拌腔与挤压腔之间设置有分隔板(6),所述挤压腔外侧设置有加热机构(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注塑机的进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防尘罩设置包括防尘支架(81)和防尘板,所述防尘板大于进料斗的大小,所述防尘板包括遮挡部(83)、折弯部(82),所述折弯部下方与防尘支架固定连接,所述防尘支架与进料装置本体的右侧固定连接,所述防尘板上均设有透气孔,所述透气孔为圆形设置,所述透气孔上设置有防尘漏网。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注塑机的进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可视观察窗为椭圆形设置,所述可视观察窗为钢化玻璃,所述钢化玻璃与进料装置本体密封固定连接,所述钢化玻璃内部设置有纳米保护膜层。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注塑机的进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合挡板包括第一转动挡板、第二转动挡板、第一传动机构、第二传动机构,所述第一转动挡板通过第一传动机构与进料料斗相连接,所述第二转动挡板通过第二传动机构与进料料斗相连接,所述第一传动机构、第二传动机构与驱动机构相连接,由驱动机构为第一传动机构以及第二传动机构提供动力。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注塑机的进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料装置还包括控制装置,所述控制装置与搅拌装置、加热机构、驱动机构相连接,由控制装置控制搅拌装置、加热机构、驱动机构的开启与关闭。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注塑机的进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装置设置为相同结构的2个搅拌装置,每个搅拌装置包括搅拌轴(91)和搅拌叶片,所述搅拌轴上设置有驱动电机,每个搅拌装置上的搅拌叶片设置为4片,所述搅拌叶片包括第一叶片(92)和第二叶片(93),所述第二叶片设置为尾端向上结构。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注塑机的进料装置,包括进料装置本体(1),所述进料装置本体包括进料料斗(2)、搅拌腔(3)、挤压腔(4),所述进料装置本体上设置有进料料斗,所述进料料斗下方设置有搅拌腔,所述搅拌腔右侧设置有挤压腔,所述进料料斗上方设置有防尘罩,进料料斗上方设置有开合挡板(21),所述进料料斗下方设置有过滤网(22),所述搅拌腔中间位置上设置有可视观察窗(5),所述搅拌腔下方设置有搅拌装置,所述搅拌腔与挤压腔之间设置有分隔板(6),所述挤压腔外侧设置有加热机构(7)。

技术研发人员:邵于欢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南通市海锐实验器材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11.04
技术公布日:2021.07.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