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汽车零部件生产用快速成型模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6858262发布日期:2021-10-09 09:06阅读:60来源:国知局
一种汽车零部件生产用快速成型模具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零部件生产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汽车零部件生产用快速成型模具。


背景技术:

2.汽车配件加工是构成汽车配件加工整体的各单元及服务于汽车配件加工的产品,在汽车零部件的生产加工中,通过模具对汽车零部件进行制造成型,同时也通过不同的模具制造出不同形状的汽车零配件。
3.在进行汽车零配件的制造中,通过模具对不同形状的汽车零配件进行加工,但是在进行加工时,模型在进行脱模时直接沾附在模具的内壁,这样在进行脱模时,就十分的困难,进而导致加工效率的降低。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汽车零部件生产用快速成型模具,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脱模难度大的问题。
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汽车零部件生产用快速成型模具,包括模具本体,所述模具本体包括模具外壳,所述模具外壳的内壁连接有内嵌壁,所述模具外壳的内部设置有成型成品本体,所述模具外壳的内部嵌入连接有调节脱模组件,所述调节脱模组件包括调节板,所述模具外壳的内部嵌入连接有调节板,所述调节板的顶端连接有连接块,所述调节板的一侧连接有内衬板,所述内衬板的一侧连接有转动杆,所述模具外壳的底端连接有齿条,所述调节板的底端连接有齿轮,所述调节板的一侧连接有密封条,所述内衬板的内部开设有冷却机构,所述内衬板的内部开设有空腔体,所述空腔体的顶端连接有连通管,所述连通管的上端连接有通口。
6.优选的,所述齿轮和齿条设置在调节板底端的边缘位置,所述齿轮和齿条相配适。
7.优选的,所述连接块的嵌入在模具外壳的内部,所述调节板的内侧和密封条通过焊接相连接,所述密封条的中端设置有铰接轴。
8.优选的,所述转动杆贯穿模具外壳的底端,所述转动杆的上端开设有外螺纹,所述内衬板和调节板之间连接有转动轴。
9.优选的,所述空腔体的底端固定连接有齿连通管和通口,所述空腔体的内部设置成中空状。
10.优选的,所述连通管设置成l形,所述连通管共设置有四组,两组所述连通管安装在空腔体的顶端,两组所述连通管设置在空腔体的底端。
1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2.1、该汽车零部件生产用快速成型模具在进行使用的时候,通过调整内衬板和调节板之间的角度,实现了快速脱模,使得在操作上更加的吧连接,因此在模具外壳的设计下,使得模具成型更加的便捷,因此减轻了工作人员的劳动负担。
13.2、该汽车零部件生产用快速成型模具通过设置有空腔体、连通管和通口之间的相互配合,在进行使用时,能加快对模具的冷却,进而加快了模具成型的速度,使得速度能得到显著的提升。
附图说明
14.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仰视结构示意图;
15.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正视示意图;
16.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图2中a处的结构放大示意图;
17.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调节板和内衬板结构立体示意图。
18.图中:1、模具本体;110、模具外壳;120、内嵌壁;130、成型产品本体;2、调节脱模组件;210、调节板;220、连接块;230、内衬板;240、转动杆;250、齿轮;260、齿条;270、密封条;3、冷却机构;310、空腔体;320、连通管;330、通口。
具体实施方式
19.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0.请参阅图1

4,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实施例:
21.一种汽车零部件生产用快速成型模具,包括模具本体1,模具本体1包括模具外壳110,模具外壳110的内壁连接有内嵌壁120,模具外壳110的内部设置有成型成品本体130,模具外壳110的内部嵌入连接有调节脱模组件2,调节脱模组件2包括调节板210,模具外壳110的内部嵌入连接有调节板210,调节板210的顶端连接有连接块220,调节板210的一侧连接有内衬板230,内衬板230的一侧连接有转动杆240,模具外壳110的底端连接有齿条260,调节板210的底端连接有齿轮250,调节板210的一侧连接有密封条270,内衬板230的内部开设有冷却机构3,内衬板230的内部开设有空腔体310,空腔体310的顶端连接有连通管320,连通管320的上端连接有通口330。
22.进一步的,齿轮250和齿条260设置在调节板210底端的边缘位置,齿轮250和齿条260相配适,通过齿轮250和齿条260的设计,使得调节板210的角度能进行调整,当下端的直径大于上端的直径时,在进行脱模的时候也会更加的简单便捷。
23.进一步的,连接块220的嵌入在模具外壳110的内部,调节板210的内侧和密封条270通过焊接相连接,密封条270的中端设置有铰接轴,通过密封条270的铰结的连接,在连接后角度发生偏转以及能保证内部的密封。
24.进一步的,转动杆240贯穿模具外壳110的底端,转动杆240的上端开设有外螺纹,内衬板230和调节板210之间连接有转动轴,通过螺纹的设计,在转动杆240发生转动时推动了调节板210向内或向外端移动,进而便于成型后的脱模。
25.进一步的,空腔体310的底端固定连接有齿连通管320和通口330,空腔体310的内部设置成中空状,内部中空状的设计能通过底端灌输冷却液对内部进行降温,进而使得温度的快速降低。
26.进一步的,连通管320设置成l形,连通管320共设置有四组,两组连通管320安装在空腔体310的顶端,两组连通管320设置在空腔体310的底端,通过l形的设计,另外通过下进下出的方式,实现了对模具外壳110进行降温,通过冷却降温使得模型快速成型。
27.工作原理:在进行汽车零件的制造中,通过将原料注入到模具外壳110的内部,在成品成型后通过转动转动杆240带动了调节板210的角度发生偏转,当调节板210的底端大,这时在脱模时也会更加的便捷,进入加快了工作效率,另外在进行冷却操作时,通过连通管320的连接,通过通口330将冷却液灌输到空腔体310的内部,进而加快了空腔体310的冷却,使得冷却效果更加的优异,同时使得产品成型更加的迅速。
28.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技术特征:
1.一种汽车零部件生产用快速成型模具,包括模具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模具本体(1)包括模具外壳(110),所述模具外壳(110)的内壁连接有内嵌壁(120),所述模具外壳(110)的内部设置有成型成品本体(130),所述模具外壳(110)的内部嵌入连接有调节脱模组件(2),所述调节脱模组件(2)包括调节板(210),所述模具外壳(110)的内部嵌入连接有调节板(210),所述调节板(210)的顶端连接有连接块(220),所述调节板(210)的一侧连接有内衬板(230),所述内衬板(230)的一侧连接有转动杆(240),所述模具外壳(110)的底端连接有齿条(260),所述调节板(210)的底端连接有齿轮(250),所述调节板(210)的一侧连接有密封条(270),所述内衬板(230)的内部开设有冷却机构(3),所述内衬板(230)的内部开设有空腔体(310),所述空腔体(310)的顶端连接有连通管(320),所述连通管(320)的上端连接有通口(330)。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零部件生产用快速成型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齿轮(250)和齿条(260)设置在调节板(210)底端的边缘位置,所述齿轮(250)和齿条(260)相配适。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零部件生产用快速成型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块(220)的嵌入在模具外壳(110)的内部,所述调节板(210)的内侧和密封条(270)通过焊接相连接,所述密封条(270)的中端设置有铰接轴。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零部件生产用快速成型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杆(240)贯穿模具外壳(110)的底端,所述转动杆(240)的上端开设有外螺纹,所述内衬板(230)和调节板(210)之间连接有转动轴。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零部件生产用快速成型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空腔体(310)的底端固定连接有齿连通管(320)和通口(330),所述空腔体(310)的内部设置成中空状。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零部件生产用快速成型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连通管(320)设置成l形,所述连通管(320)共设置有四组,两组所述连通管(320)安装在空腔体(310)的顶端,两组所述连通管(320)设置在空腔体(310)的底端。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零部件生产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汽车零部件生产用快速成型模具,包括模具本体,所述模具本体包括模具外壳,所述模具外壳的内壁连接有内嵌壁,所述模具外壳的内部设置有成型成品本体,所述模具外壳的内部嵌入连接有调节脱模组件,所述调节脱模组件包括调节板,所述模具外壳的内部嵌入连接有调节板,所述调节板的顶端连接有连接块,所述调节板的一侧连接有内衬板。本实用新型实现了快速脱模,使得在操作上更加的吧连接,因此在模具外壳的设计下,使得模具成型更加的便捷,因此减轻了工作人员的劳动负担,在进行使用时,能加快对模具的冷却,进而加快了模具成型的速度,使得速度能得到显著的提升。使得速度能得到显著的提升。使得速度能得到显著的提升。


技术研发人员:王进彬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昆山市跨能模具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01.07
技术公布日:2021/10/8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