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软质纤维棉包覆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8727602发布日期:2022-01-29 16:01阅读:162来源:国知局
一种软质纤维棉包覆机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玻璃棉生产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软质纤维棉包覆机。


背景技术:

2.现代社会的不断发展,汽车、铁路等交通工具的不断增多,工业的快速发展,噪声也随之越来越多,噪声污染对人类的影响越来越严重,成为现阶段主要的环境污染之一,尤其以大、中城市更为严重。这些污染愈来愈影响人们的正常生活,严重的更影响人类心理健康,以至吸隔声产品的需求逐年递增,所以需要不断的改进生产工艺、提高生产效率,以满足社会的需求量。
3.现有技术的不足:
4.1、作为吸声效果很好的玻璃棉,使用过程中外层需要纤维布包裹,以防止纤维飞扬,目前均为人工手工包覆,生产效率较低;
5.2、玻璃棉人工包裹过程中,纤维漂浮物对人体有一定的伤害。


技术实现要素:

6.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软质纤维棉包覆机,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7.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8.一种软质纤维棉包覆机,包括玻璃棉和传送带输送机,所述传送带输送机等距离设置有四个,四个所述传送带输送机之间依次设置有第三支撑架、第四支撑架和第二支撑架,所述第二支撑架的顶端固定安装有超声波缝合设备,所述第二支撑架的顶端固定安装有裁切设备,所述第三支撑架的一侧外部设置有第一支撑架,所述第三支撑架上设置有第一卷绕机构和第二卷绕机构,所述第一卷绕机构设置于玻璃棉的上方,所述第二卷绕机构设置于玻璃棉的下方,所述第一卷绕机构包括卷绕盘、压紧辊、纤维布、电机和传动皮带,所述卷绕盘转动连接于第一支撑架上,所述压紧辊转动连接于第三支撑架上,所述纤维布卷绕于卷绕盘上,所述纤维布绕过压紧辊后覆盖于玻璃棉的表面,所述卷绕盘的一端穿过第一支撑架的侧壁后固定套设有第一皮带轮,所述压紧辊的一端穿过第三支撑架后固定套设有第二皮带轮,所述传动皮带套设于第一皮带轮和第二皮带轮上。
9.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第一皮带轮和第二皮带轮通过传动皮带传动连接。
10.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第二卷绕机构与第一卷绕机构的各部件规格均相同。
11.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电机通过导线与外接控制开关电连接。
12.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超声波缝合设备和裁切设备均通过导线与外接控制开关电连接。
1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4.1、本实用新型通过第一卷绕机构和第二卷绕机构的电机带动压紧辊进行转动,同时通过第一皮带轮、第二皮带轮和传动皮带的传动配合,压紧辊转动带动卷绕盘同步转动,进行实现将纤维布包覆在玻璃棉的表面,进而不需要纯手工包覆,节省了人力,提高了生产效率。
15.2、与传统纯手工包覆纤维布的方式相比,本实用新型在加工的过程中无需人员长时间与纤维布接触,进而降低纤维布周边的纤维漂浮物对人体造成伤害的风险。
附图说明
16.图1为软质纤维棉包覆机的结构示意图。
17.图2为软质纤维棉包覆机中的局部俯视图。
18.图中所示:卷绕盘1、第一卷绕机构2、压紧辊3、第一支撑架4、玻璃棉5、纤维布6、超声波缝合设备7、裁切设备8、传送带输送机9、第二支撑架10、电机11、传动皮带12、第三支撑架13、第二卷绕机构14、第四支撑架15。
具体实施方式
19.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0.请参阅图1~2,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一种软质纤维棉包覆机,包括玻璃棉5和传送带输送机9,所述传送带输送机9等距离设置有四个,四个所述传送带输送机9之间依次设置有第三支撑架13、第四支撑架15和第二支撑架10,所述第二支撑架10的顶端固定安装有超声波缝合设备7,所述超声波缝合设备7为超声波缝合机,为现有市面在售设备,所述第二支撑架10的顶端固定安装有裁切设备8,裁切设备8为裁切机,为现有市面在售设备,所述第三支撑架13的一侧外部设置有第一支撑架4,所述第三支撑架13上设置有第一卷绕机构2和第二卷绕机构14,所述第一卷绕机构2设置于玻璃棉5的上方,所述第二卷绕机构14设置于玻璃棉5的下方,所述第一卷绕机构2包括卷绕盘1、压紧辊3、纤维布6、电机11和传动皮带12,所述卷绕盘1转动连接于第一支撑架4上,所述压紧辊3转动连接于第三支撑架13上,所述纤维布6卷绕于卷绕盘1上,所述纤维布6绕过压紧辊3后覆盖于玻璃棉5的表面,所述卷绕盘1的一端穿过第一支撑架4的侧壁后固定套设有第一皮带轮,所述压紧辊3的一端穿过第三支撑架13后固定套设有第二皮带轮,所述传动皮带12套设于第一皮带轮和第二皮带轮上,第一皮带轮和第二皮带轮通过传动皮带12传动连接,所述第二卷绕机构14与第一卷绕机构2的各部件规格均相同,所述电机11通过导线与外接控制开关电连接,所述超声波缝合设备7和裁切设备8均通过导线与外接控制开关电连接。
21.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是:
22.使用时,包覆玻璃棉的纤维布6采用卷材,并根据产品需求,选取适合宽度的纤维布6,对应安装于第一卷绕机构2和第二卷绕机构14上的卷绕盘1上,玻璃棉5由外界的玻璃棉切割设备切割后传送至本实用新型中的传送带输送机9的传送带上,通过传送带输送机9的传送带对玻璃棉5进行输送,如图1箭头所示的方向为输送方向,然后传送至第一卷绕机
构2和第二卷绕机构14中的压紧辊3位置处,第一卷绕机构2和第二卷绕机构14中的电机11转向相反,通过第一卷绕机构2和第二卷绕机构14的电机11带动压紧辊3进行转动,同时通过第一皮带轮、第二皮带轮和传动皮带12的传动配合,压紧辊3转动带动卷绕盘1同步转动,进而使第一卷绕机构2和第二卷绕机构14中的纤维布6分别附着于玻璃棉上下表面,进而不需要纯手工包覆,节省了人力,提高了生产效率,附着纤维布6的玻璃棉5通过传送带输送机9进行输送,到达超声波缝合设备7的缝合位置处时,超声波缝合设备7缝合两块玻璃棉中间空隙,缝合缝宽约2cm左右,已缝合的玻璃棉5继续通过传送带输送机9至裁切设备8,裁切设备8沿缝合缝中间裁断,至此,玻璃棉包覆工序完成。
23.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软质纤维棉包覆机,包括玻璃棉(5)和传送带输送机(9),其特征在于:所述传送带输送机(9)等距离设置有四个,四个所述传送带输送机(9)之间依次设置有第三支撑架(13)、第四支撑架(15)和第二支撑架(10),所述第二支撑架(10)的顶端固定安装有超声波缝合设备(7),所述第二支撑架(10)的顶端固定安装有裁切设备(8),所述第三支撑架(13)的一侧外部设置有第一支撑架(4),所述第三支撑架(13)上设置有第一卷绕机构(2)和第二卷绕机构(14),所述第一卷绕机构(2)设置于玻璃棉(5)的上方,所述第二卷绕机构(14)设置于玻璃棉(5)的下方,所述第一卷绕机构(2)包括卷绕盘(1)、压紧辊(3)、纤维布(6)、电机(11)和传动皮带(12),所述卷绕盘(1)转动连接于第一支撑架(4)上,所述压紧辊(3)转动连接于第三支撑架(13)上,所述纤维布(6)卷绕于卷绕盘(1)上,所述纤维布(6)绕过压紧辊(3)后覆盖于玻璃棉(5)的表面,所述卷绕盘(1)的一端穿过第一支撑架(4)的侧壁后固定套设有第一皮带轮,所述压紧辊(3)的一端穿过第三支撑架(13)后固定套设有第二皮带轮,所述传动皮带(12)套设于第一皮带轮和第二皮带轮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软质纤维棉包覆机,其特征在于:第一皮带轮和第二皮带轮通过传动皮带(12)传动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软质纤维棉包覆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卷绕机构(14)与第一卷绕机构(2)的各部件规格均相同。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软质纤维棉包覆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机(11)通过导线与外接控制开关电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软质纤维棉包覆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超声波缝合设备(7)和裁切设备(8)均通过导线与外接控制开关电连接。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软质纤维棉包覆机,包括卷绕盘、第一卷绕机构、压紧辊、第一支撑架、玻璃棉、纤维布、超声波缝合设备、裁切设备、传送带输送机、第二支撑架、电机、传动皮带、第三支撑架、第二卷绕机构和第四支撑架,本实用新型通过第一卷绕机构和第二卷绕机构的电机带动压紧辊进行转动,同时通过第一皮带轮、第二皮带轮和传动皮带的传动配合,压紧辊转动带动卷绕盘同步转动,进行实现将纤维布包覆在玻璃棉的表面,进而不需要纯手工包覆,节省了人力,提高了生产效率,与传统纯手工包覆纤维布的方式相比,本实用新型在加工的过程中无需人员长时间与纤维布接触,进而降低纤维布周边的纤维漂浮物对人体造成伤害的风险。纤维漂浮物对人体造成伤害的风险。纤维漂浮物对人体造成伤害的风险。


技术研发人员:付光明 吴书越 尹希庚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上海坦泽环保集团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09.25
技术公布日:2022/1/28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