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氟龙押出机入线活动机头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0684306发布日期:2022-07-09 02:45阅读:158来源:国知局
铁氟龙押出机入线活动机头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漆包线生产技术领域,尤其是铁氟龙押出机入线活动机头装置。


背景技术:

2.在漆包线的漆层挤出工艺中,押出机的注塑模具(也就是机头)通常是固定在机台上的。在长期的实践中发现,不同批次的线材因为在放卷、收卷、储线架等过程中张力变化相差较大,最终导致不同批次的线材即使在同一套生产线上其穿过机头的位置也会稍微出现不同。公知的,铁氟龙涂层厚度通常为5-50微米,故其机头的入口处设置精度较高,当线材偏差达到一定程度后,那么机头的锥筒状入口处容易与线材发生剐蹭,且这种剐蹭目前只能通过重新调整整台押出机位置来消除,工作量巨大。


技术实现要素:

3.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铁氟龙押出机入线活动机头装置。
4.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
5.铁氟龙押出机入线活动机头装置,它包括机箱、减速电机、送料斗、螺杆挤出机和活动机头,机箱上依次安装有减速电机、送料斗、螺杆挤出机,机箱左端设置有安装座,安装座上安装有第一滑轨,第一滑轨上通过第一滑块安装有第二滑轨,第二滑轨上通过第二滑块安装有螺杆式伸缩杆,螺杆式伸缩杆顶部安装有活动机头,螺杆挤出机的挤出端与活动机头的注射入口通过高压管连接。活动机头可以通过两个滑轨及其配套的滑块实现左右前后微调,并通过螺杆式伸缩杆实现上下微调,从而避免为了使得线材顺利通过机头而将整台押出机进行位置调整,大幅降低了劳动强度。
6.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滑轨成对设置,第二滑轨也是成对设置,使得活动机头的移动更加平稳。
7.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滑轨与第二滑轨相互垂直设置。
8.进一步地,所述机箱底部设置有脚杯,用于手动调整整个设备的水平。
9.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活动机头通过第一滑轨、第二滑轨以及螺杆式伸缩杆进行各个方向的微调,从而使得活动机头上的锥筒状入口基本对准线材的前进方向,减少线材与活动机头的剐蹭。
附图说明
10.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11.图中,1、机箱;2、减速电机;3、送料斗;4、螺杆挤出机;5、高压管;6、活动机头;7、安装座;8、第一滑轨;9、第一滑块;10、第二滑轨;11、第二滑块;12、螺杆式伸缩杆。
具体实施方式
12.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说明:
13.如图1所示,铁氟龙押出机入线活动机头装置,它包括机箱1、减速电机2、送料斗3、螺杆挤出机4和活动机头6,机箱1上依次安装有减速电机2、送料斗3、螺杆挤出机4,机箱1左端设置有安装座7,安装座7上安装有第一滑轨8,第一滑轨8上通过第一滑块9安装有第二滑轨10,第二滑轨10上通过第二滑块11安装有螺杆式伸缩杆12,螺杆式伸缩杆12顶部安装有活动机头6,螺杆挤出机4的挤出端与活动机头6的注射入口通过高压管5连接。
14.所述第一滑轨8成对设置,第二滑轨10也是成对设置。
15.所述第一滑轨8与第二滑轨10相互垂直设置。
16.所述机箱1底部设置有脚杯。
17.本实施例中,第一滑块、第二滑块以及螺杆式伸缩杆均自带锁止机构,用于调整好位置后的锁定。
18.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最佳实施例,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


技术特征:
1.铁氟龙押出机入线活动机头装置,其特征在于:它包括机箱、减速电机、送料斗、螺杆挤出机和活动机头,机箱上依次安装有减速电机、送料斗、螺杆挤出机,机箱左端设置有安装座,安装座上安装有第一滑轨,第一滑轨上通过第一滑块安装有第二滑轨,第二滑轨上通过第二滑块安装有螺杆式伸缩杆,螺杆式伸缩杆顶部安装有活动机头,螺杆挤出机的挤出端与活动机头的注射入口通过高压管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铁氟龙押出机入线活动机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滑轨成对设置,第二滑轨也是成对设置。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铁氟龙押出机入线活动机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滑轨与第二滑轨相互垂直设置。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铁氟龙押出机入线活动机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机箱底部设置有脚杯。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涉及漆包线生产技术领域,尤其是铁氟龙押出机入线活动机头装置;它包括机箱、减速电机、送料斗、螺杆挤出机和活动机头,机箱上依次安装有减速电机、送料斗、螺杆挤出机,机箱左端设置有安装座,安装座上安装有第一滑轨,第一滑轨上通过第一滑块安装有第二滑轨,第二滑轨上通过第二滑块安装有螺杆式伸缩杆,螺杆式伸缩杆顶部安装有活动机头,螺杆挤出机的挤出端与活动机头的注射入口通过高压管连接。活动机头可以通过两个滑轨及其配套的滑块实现左右前后微调,并通过螺杆式伸缩杆实现上下微调,从而避免为了使得线材顺利通过机头而将整台押出机进行位置调整,大幅降低了劳动强度。动强度。动强度。


技术研发人员:徐天鵬 游丞凯 陈德贵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东莞市广鼎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12.28
技术公布日:2022/7/8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