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主动标识的模具运行监测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31125518发布日期:2022-08-13 03:14阅读:45来源:国知局

1.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主动标识的模具运行监测方法。


背景技术:

2.近年来,汽车,建筑、家用电器、食品、医药等产业对注塑制品日益增长的需要,推动了整个注塑、成型技术水准的发展和提高,也带动了注塑加工业的发展。在注塑加工生产中,注塑模具作为注塑制品加工最重要的成型设备,其质量优劣直接关系到制品质量优劣。而且由于模具在注塑加工企业生产成本中占据较大的比例,其使用寿命直接左右注塑制品成本。目前在注塑成型车间中,为了降低修模成本,提升模具的使用率,大部分的厂家采用人工倒班的作业方式,由作业人员通过目视、探头、手摸的方式进行模具状态及产品质量的监测,效率极其低下劳动强度高,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而且容易在人员作业疲劳时发生漏检,甚至因为探头而产生不安全的人身事故。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主动标识的模具运行监测方法,其能够有效的对模具运行状态进行监测,避免模具在出现故障时继续工作,在保护模具的同时,提高了生产效率。
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设计一种基于主动标识的模具运行监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将内置主动标识载体的工业相机安装于注塑模具,为所述主动标识载体分配唯一的标识id;步骤二,当所述注塑模具开模到位时,触发所述工业相机对注塑模具拍照获取产品结构完整性图像,通过所述主动标识载体将获取的产品结构完整性图像发送至本地服务器,且产品结构完整性图像中携带有标识id;步骤三,本地服务器通过目标检测算法对产品结构完整性图像进行检测,并输出检测结果,当检测结果为正常时,注塑模具的顶出机构进行顶出动作,当检测结果为异常时,生成相应的报警信息并发送至管理人员的智能终端,同时,根据标识id控制对应注塑模具的顶出机构停止顶出动作;步骤四,当所述注塑模具的顶出机构复位时,触发所述工业相机对注塑模具拍照获取产品脱模完成度图像,通过所述主动标识载体将获取的产品脱模完成度图像发送至本地服务器,且产品脱模完成度图像中携带有标识id;步骤五,本地服务器通过目标检测算法对产品脱模完成度图像进行检测,并输出检测结果,当检测结果为正常时,注塑模具进行合模动作,当检测结果为异常时,生成相应的报警信息并发送至管理人员的终端设备,同时,根据标识id控制对应注塑模具停止合模动作。
5.优选的,在所述步骤一中,为所述主动标识载体分配唯一的标识id具体包括:
主动标识载体上电激活后,主动向工业互联网递归节点发起标识注册请求,由工业互联网递归节点根据接收到的注册请求进行审核,审核通过后生成唯一的标识id并写入主动标识载体。
6.优选的,在所述步骤三中,还包括以下步骤:本地服务器对接收到产品结构完整性图像的次数进行累计计数,并对累计计数的计数值进行存储。
7.优选的,在所述步骤三和步骤五中,所述报警信息中均携带有标识id。
8.优选的,所述标识id与对应注塑模具的编号相关联。
9.优选的,所述智能终端为手机或平板电脑。
10.本发明的优点和有益效果在于:提供一种基于主动标识的模具运行监测方法,其能够有效的对模具运行状态进行监测,避免模具在出现故障时继续工作,从而保护模具,降低了模具维修及更换成本,同时,能够降低次品率,降低了生产成本,有效提高了生产效率;并且,无需工作人员现场监测,减少了人力投入,同时提高了生产安全性。
具体实施方式
11.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描述。以下实施例仅用于更加清楚地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不能以此来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12.本发明具体实施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基于主动标识的模具运行监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将内置主动标识载体的工业相机安装于注塑模具,为所述主动标识载体分配唯一的标识id;步骤二,当所述注塑模具开模到位时,触发所述工业相机对注塑模具拍照获取产品结构完整性图像,之后通过所述主动标识载体将获取的产品结构完整性图像发送至本地服务器,且产品结构完整性图像中携带有标识id;步骤三,本地服务器将接收到的产品结构完整性图像进行保存,并通过目标检测算法对产品结构完整性图像进行检测,具体为对模具型腔中产品结构的完整性进行检测,当检测结果表明产品结构完整性正常时,则输出检测结果正常的信号,此时注塑模具的顶出机构进行顶出动作,当检测结果表明产品结构完整性异常时,则输出检测结果异常的信号,并生成相应的报警信息发送至管理人员的智能终端,从而及时的通知管理人员进行处理,同时,将根据标识id控制对应注塑模具的顶出机构停止顶出动作;步骤四,当所述注塑模具的顶出机构复位时,触发所述工业相机对注塑模具拍照获取产品脱模完成度图像,之后通过所述主动标识载体将获取的产品脱模完成度图像发送至本地服务器,且产品脱模完成度图像中携带有标识id;步骤五,本地服务器将接收到的产品脱模完成度图像进行保存,并通过目标检测算法对产品脱模完成度图像进行检测,具体为对产品脱模是否完全完成进行检测,当检测结果表明产品脱模完全完成时,则输出检测结果正常的信号,此时注塑模具进行合模动作,当检测结果表明产品脱模未完全完成时,则输出检测结果异常的信号,并生成相应的报警信息发送至管理人员的终端设备,从而及时的通知管理人员进行处理,同时,根据标识id控制对应注塑模具停止合模动作。在上述方案中,通过获取注塑模具在开模及顶出阶段相应
的图像信息,并对图像信息进行检测后执行相应的操作,能够避免模具在出现故障时继续工作,从而保护模具;同时,能够降低次品率,降低了生产成本,有效提高了生产效率。
13.进一步的,在所述步骤一中,为所述主动标识载体分配唯一的标识id具体包括:主动标识载体上电激活后,主动向工业互联网递归节点发起标识注册请求,由工业互联网递归节点根据接收到的注册请求进行审核,审核通过后生成唯一的标识id并写入主动标识载体。
14.进一步的,在所述步骤三中,还包括以下步骤:本地服务器对接收到产品结构完整性图像的次数进行累计计数,并对累计计数的计数值进行存储。在上述方案中,可通过所述计数值得到注塑模具的生产次数数据,以便判断注塑模具是否需要维护或更换。
15.进一步的,在所述步骤三和步骤五中,所述报警信息中均携带有标识id。通过采取上述方案,以便管理人员快速确定发生故障的注塑模具。
16.进一步的,所述标识id与对应注塑模具的编号相关联。
17.进一步的,所述智能终端为手机或平板电脑。
18.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技术特征:
1.一种基于主动标识的模具运行监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将内置主动标识载体的工业相机安装于注塑模具,为所述主动标识载体分配唯一的标识id;步骤二,当所述注塑模具开模到位时,触发所述工业相机对注塑模具拍照获取产品结构完整性图像,通过所述主动标识载体将获取的产品结构完整性图像发送至本地服务器,且产品结构完整性图像中携带有标识id;步骤三,本地服务器通过目标检测算法对产品结构完整性图像进行检测,并输出检测结果,当检测结果为正常时,注塑模具的顶出机构进行顶出动作,当检测结果为异常时,生成相应的报警信息并发送至管理人员的智能终端,同时,根据标识id控制对应注塑模具的顶出机构停止顶出动作;步骤四,当所述注塑模具的顶出机构复位时,触发所述工业相机对注塑模具拍照获取产品脱模完成度图像,通过所述主动标识载体将获取的产品脱模完成度图像发送至本地服务器,且产品脱模完成度图像中携带有标识id;步骤五,本地服务器通过目标检测算法对产品脱模完成度图像进行检测,并输出检测结果,当检测结果为正常时,注塑模具进行合模动作,当检测结果为异常时,生成相应的报警信息并发送至管理人员的终端设备,同时,根据标识id控制对应注塑模具停止合模动作。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主动标识的模具运行监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步骤一中,为所述主动标识载体分配唯一的标识id具体包括:主动标识载体上电激活后,主动向工业互联网递归节点发起标识注册请求,由工业互联网递归节点根据接收到的注册请求进行审核,审核通过后生成唯一的标识id并写入主动标识载体。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主动标识的模具运行监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步骤三中,还包括以下步骤:本地服务器对接收到产品结构完整性图像的次数进行累计计数,并对累计计数的计数值进行存储。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基于主动标识的模具运行监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步骤三和步骤五中,所述报警信息中均携带有标识id。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基于主动标识的模具运行监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标识id与对应注塑模具的编号相关联。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基于主动标识的模具运行监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智能终端为手机或平板电脑。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主动标识的模具运行监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为注塑模具的主动标识载体分配标识ID;步骤二,当注塑模具开模时,获取产品结构完整性图像并发送至本地服务器;步骤三,本地服务器对产品结构完整性图像进行检测,结果为正常时,顶出机构进行动作,结果为异常时,生成报警信息并控制顶出机构停止动作;步骤四,当顶出机构复位时,获取产品脱模完成度图像并发送至本地服务器;步骤五,本地服务器对产品脱模完成度图像进行检测,结果为正常时,注塑模具进行合模,结果为异常时,生成报警信息并控制注塑模具停止合模。本发明一种基于主动标识的模具运行监测方法,能够有效的对模具进行监测,避免模具出现故障时继续工作。时继续工作。


技术研发人员:陈国栋 袁雪腾 狄航 刘晓东 田劲松 倪浩钧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苏州协同创新智能制造装备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05.10
技术公布日:2022/8/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