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式塑料硬管对焊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484713阅读:47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移动式塑料硬管对焊机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焊接农田灌溉用的塑料硬管,在施工埋设现场进行热熔焊接的装置。
农田灌溉埋设塑料管道即可减少地上渠道的耗水,又可节省土地,是我国北方近几年来大力推广应用的一项高效益水利设施。目前埋设塑料输水管道是用每根长5m的塑料硬管,将其端部用热油煮到软化程度,然后套接在另一根塑料管的端部,经考查,此种施工方法在套接温度和技巧上难以定量,套接处不是实质结合容易渗水,而且不能承受原管可承受的水压,同时每根管子因为套接,长度将缩短4%,这是一项巨大的损失。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具有自动控温功能的热熔型塑料硬管对焊机,它能在施工埋设现场操作,有效地保证焊接后不降低管道整体承压强度,不缩短管道的有效长度。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在机架上设有活动夹具和固定夹具,被焊接塑料管端部放置在两个夹具中压紧,在活动夹具一侧的机架上设有活动夹具导轨,该导轨上联接有滑板,该滑板与活动夹具的侧面固接,在活动夹具与固定夹具之间设有活动热源板,在机架上横向设有热源板导轨,导轨的两端装有滚轮,热源板设置在热源板导轨上,滚轮可带动热源板导轨沿纵向移动,在热源板内部设有燃气燃烧室,在机架上设有操作一个燃气控制阀门的控制器,该燃气燃烧室通过输气管与燃气控制阀门联接;为保持两焊接管的同心度,固定夹具与活动夹具恒定保持在同轴线上。
实际使用时,将被焊塑管端部放置在两个夹具中压紧,用燃气活动热源板将两个管端加热达到预置的熔化温度后,移开活动热源板,在活动夹具的导向作用下,两只被活动热源板溶化的管端对碰,熔焊在一起,从而保证了焊接的同心度和承压强度。
本实用新型与已有技术相比具有结构简单、使用方便、管道整体承压强度高、不缩短管道焊接后的长度等优点。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以描述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参见附图在机架16上设置活动夹具11和固定夹具15,在活动夹具11一侧的机架16上设有活动夹具导轨10,该导轨10上联接有滑板12,该滑板12与活动夹具11的侧面固接,在活动夹具11与固定夹具16之间设有活动热源板7,在机架16上设有操作一个燃气控制阀门3的控制器1;在机架16上横向设有热源板导轨14,导轨14的两端装有滚轮13,活动热源板7安装在热源板导轨14上,在热源板7内部设有燃气燃烧室6,该燃烧室6通过输气管5与燃气控制阀门3联接,为保证焊接的同心度,该固定夹具15与活动夹具11恒定保持在同轴线17上(见
图1)。
实际工作时,活动热源板7内部的燃气燃烧室6是由液化石油气罐8通过输气软管5供给石油气燃烧加热,作为焊接热源,它由铂电阻4测温,并将数据送至运算监测器2进行比较运算,当活动热源板7温度达到运算监测器2的定值时,输出控制信号,使控制器1指令石油气控制阀门3工作,减少石油气的供气量,使它维持到定值的恒温,此时将被焊管9端部分别夹紧在活动夹具11和固定夹具15中间,推动活动夹具11,使其沿活动夹具导轨10向活动热源板7挤压,则活动热源板7在活动热源板导轨14两端滚轮13的带动下,向固定夹具15的管端挤压,使被焊管9端部紧压在活动热源板7的两侧,待两个管端加热到定值的熔化温度后,则反向移动活动夹具11,使其脱离活动热源板7,然后推动活动热源板7使其沿导轨14横向移动,退出被焊管端中间位置,然后推动活动夹具10,使两被焊管端相对挤压,则两只已加热到熔化温度的管端熔合在一起,待焊口冷却后,放松打开两只夹具,使被焊管脱离对焊机完成焊接。
权利要求1.一种移动式塑料硬管对焊机,是塑料硬管在输水施工埋设现场进行热熔焊接时使用,其特征在于,在机架上设有活动夹具和固定夹具,在活动夹具一侧的机架上设有活动夹具导轨,该导轨上联接有滑板,该滑板与活动夹具的侧面固接,在活动夹具与固定夹具之间设有活动热源板,在机架上设有操作一个燃气控制阀门的控制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对焊机,其特征在于,在机架上横向设有热源板导轨,导轨的两端装有滚轮,热源板设置在热源板导轨上,在热源板内部设有燃气燃烧室,该燃烧室通过输气管与燃气控制阀门联接。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对焊机,其特征在于,固定夹具与活动夹具恒定保持在同轴线上。
专利摘要一种移动式塑料硬管对焊机,属于农田灌溉用的输水管在施工埋设现场进行热熔焊接的装置,它主要由活动夹具、固定夹具、活动热源板、控制器组成,由控制器操作燃气控制阀门,用来限定活动热源板内燃气燃烧室的供气量,用以维持活动热源板上设定的恒定温度。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简单、使用方便、管道整体承压强度高、不缩短管道焊接后的长度等优点,能够在露天的施工埋设现场全天候的实现塑料输水硬管的连续焊接。
文档编号B29C65/20GK2233830SQ95221940
公开日1996年8月28日 申请日期1995年9月21日 优先权日1995年9月21日
发明者张学锋, 赵永魁 申请人:张学锋, 张卫群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