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带有装饰膜片的转台式双色注塑模具及其注塑工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9854953阅读:633来源:国知局
一种带有装饰膜片的转台式双色注塑模具及其注塑工艺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转台式双色注塑对射模具的结构改进,具体涉及一种能够成型带有中间装饰膜片层的双侧注塑产品,且成型时装饰膜片层平整,能够保证双色注塑产品成型质量的转台式双色注塑模具。
【背景技术】
[0002]双色注塑是指将两种不同颜色的同种类塑料,通过注塑机按照一定的生产工序进行注塑,将两种塑料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成为一件产品。双色注塑主要用于制作电视机等产品的外壳。目前双色注塑产品通常是由转台式对射注塑机,其配套的模具具体结构可参见专利号为2009202389381的实用新型专利“用于转台式对射注塑机的双色注塑模具”,可大大提高生产效率。双色注塑产品通常包括下层的有色层和上层的透明层,然而双色注塑只能通过两种不同颜色塑料的组合,实现一定的产品表面装饰效果,而不能像模内装饰技术似的在产品上形成显示花纹或图案效果的薄膜层,提高产品的外观效果。
[0003]为解决上述问题,以提高双色注塑产品的外观效果,出现了在有色层和透明层之间夹设有装饰膜片层的双色注塑产品,如图1所示,透明层10作为产品的外侧层,有色层20作为产品的内侧层,装饰膜片层30位于透明层10和有色层20的中间,装饰膜片层30由模内注塑工艺印刷成型。在双色注塑产品中间夹上印刷好的装饰膜片后,一方面可以实现多种图样变化、具有清晰、可拓展性及可变性强的特点,可以通过调整膜片层的图案外观来体现双色注塑产品的多样性;另一方面,可以通过外层透明层的厚度,来进一步增强装饰图案的视觉效果,尤其是对印刷的3D效果装饰膜片能够增强其立体效果。
[0004]现有技术中,采用转台式双色注塑模具来成型带有装饰膜片的双色注塑产品的工艺过程大致如下:
1、将膜片裁切至合适尺寸,并进一步采用热成型模或采用气体高压将膜片压制成合适的形状;
2、利用第一打模具由模具静模侧进胶注塑成型产品的外侧透明层,开模后置入加工后的膜片;
3、注塑完成后,产品冷确定型,之后模具打开,注塑机转台旋转180度,利用第二打模具再次注塑成型双色注塑件的内侧有色层;
4、开模顶出最终产品。
[0005]采用现有技术成型工艺,具有以下缺点和不足:
1、现有技术成型工艺其所用到的双色注塑模具带有型腔的母模固定在转台上,为模具动模,带有型芯的公模固定在注塑机静模板上,为模具静模,并采用从静模侧进胶,且第一次进胶为透明料成型作为外观面的透明层,由于是母模旋转,也即模具型腔旋转,而型腔内成型的透明层,透明层作为外观面,难以在其上成型防粘结构,则第一打透明层很容易粘到型芯侧而不能随型腔及转台旋转,若做防粘结构,则会影响外观;
2、同样为避免影响外观质量,第一打透明层时通常要从产品侧面进胶,而侧面也会有明显的浇口痕迹,难以彻底避免对产品外观质量的影响;
3、第一打透明层从侧面进胶,若在成型透明层后放置好膜片,再注射有色料时,有色料会使膜片偏移或冲皱膜片,影响膜片的平整度,此时需设置专门的膜片定位结构或油缸抽芯机构来定位膜片;
4、由于膜片表面(含膜片正面及反面)印刷的是热熔胶,料流只有在熔融状态才能将热熔胶融化,进而与产品有色层和透明层完全贴合,而现有技术是在成型产品的透明层之后再放置膜片,放置膜片与第一次打胶存在时间差,则膜片与透明层贴合质量欠佳。

【发明内容】

[0006]本发明提出一种带有装饰膜片的转台式双色注塑模具及其注塑工艺,模具结构简单,无需额外设置防粘结构即可使制品顺利随转台旋转,且产品侧面和外观面均无浇口痕迹,同时,无需设置膜片定位结构即可使膜片在产品内贴合平整,大大提高产品的成型质量,提高市场竞争力。
[0007]为了达到上述技术目的,本发明所提出的一种带有装饰膜片的转台式双色注塑模具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带有装饰膜片的转台式双色注塑模具,用于转台式对射注塑机,包括第一打母模、第二打母模和对称设置在转台式对射注塑机转台的相对两个工位上的转台公模A和转台公模B,转台公模A和转台公模B可互换调整;所述第一打母模内设置有第一打母模热流道,第二打母模内设置有第二打母模热流道,转台公模A和转台公模B内均设置有转台公模热流道;所述第一打母模热流道包括主喷嘴、分流板、对接套筒和套筒移动驱动部件,其对接套筒位于所述第一打母模的型腔外侧;所述转台公模热流道包括分流板、对接套筒、进胶套筒和套筒移动驱动部件,其对接套筒位于其所在转台公模的型芯外侧,其进胶套筒正对其所在转台公模的型芯背面;当所述第一打母模和其中一转台公模合模进行第一打产品时,所述第一打母模热流道的对接套筒与所述其中一转台公模上的对接套筒对接连通;所述第二打母模热流道包括主喷嘴、分流板和侧进胶套筒,所述侧进胶套筒位于所述第二打母模的型腔边缘处。
[0008]本发明还提出了一种采用上述带有装饰膜片的转台式双色注塑模具的注塑工艺,包括如下步骤:
1)、第一打母模相对转台式对射注塑机喷嘴静止,第二打母模及转台式对射注塑机转台带动转台公模A和转台公模B向远离第一打母模的方向移动进行开模,将尺寸与第一打母模的型腔一致的印刷好的膜片放置于第一打母模的型腔内;
2)、转台式对射注塑机转台带动转台公模A和转台公模B向第一打母模方向移动进行合模,第一打母模热流道的对接套筒和转台公模A的转台公模热流道对接套筒对接连通,转台公模A的进胶套筒的浇口由转台公模A的型芯背面穿过型芯伸入第一打母模的型腔;
3)、与第一打母模同侧的转台式对射注塑机的喷嘴连通第一打母模热流道的主喷嘴,将有色料由该主喷嘴经第一打母模热流道的分流板、对接套筒、转台公模A的对接套筒、分流板、进胶套筒向第一打母模的型腔内注入有色料,成型产品的内侧有色层;
4)、转台式对射注塑机转台带动转台公模A和转台公模B向远离第一打母模方向移动进行开模,有色层连同膜片一并留在转台公模A的型芯上转台式对射注塑机转台旋转180°,使转台公模A和转台公模B的位置对换; 5)、第二打母模连同与其同侧的转台式对射注塑机的喷嘴向转台公模A方向移动进行合模,通过第二打母模热流道的主喷嘴、分流板和侧进胶套筒向第二打母模的型腔内进行侧进胶注入透明料,成型产品的外侧透明层;
6)、第二打母模向远离转台公模A的方向移动进行开模,顶出最终产品。
[0009]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和积极效果:
1、本发明第一打进胶时胶料为有色料,且由第一打母模的热流道系统对接套筒与转台公模A的对接套筒通过对接的方式将料流引到转台公模A的热流道系统内,最后通过转台公模A的热流道分流板将料流引到制品背面,实现由动模侧从制品背面进胶,则最终形成的产品浇口痕迹在产品有色层背面上,在其侧面和外层外观面均无浇口痕迹,且浇口痕迹在产品有色层背面上,则从外层外观面向内层看也看不浇口痕迹,保证了外观质量;
2、本发明转台上是转台公模,即转台公模型芯旋转,且第一打进胶成型的是内侧有色层,有色层背面通常会有若干卡扣及装配筋位,则得以保证第一打有色层一定不会粘在型腔侧,而会跟随型芯一起旋转,在模具上可无需额外设计防粘结构,简化了模具结构;即使为进一步保证第一打有色层不会粘腔而在型芯侧壁周圈做一圈防粘腔皮纹,因为有色层非透明且做在产品背部,也不会影响外观;
3、本发明在第一打进胶之前已经在第一打母模型腔内覆膜,则第一打合模进胶时有色料的高温会有利于膜片与第一打制品贴合面印刷的热熔胶熔融,则有利于膜片与第一打制品完全贴合,则再进行第二打进胶时,打入的透明料不会冲走或冲皱膜片,且透明料的高温可将膜片另一面的热熔胶熔融,使膜片与第二打制品完全贴合,则本发明能够保证膜片与制品完全贴合,防止膜片错位或起皱;
4、本发明第一打是在转台公模A型芯背部进胶,而膜片已贴覆在第一打母模型腔内,进胶时产生的注射压力会使膜片紧紧贴合在型腔侧,不会产生偏移或褶皱,也进一步起到防止膜片错位或起皱的作用;若要进一步保证膜片的定位,可在覆膜前仅需在膜片上刷上一层静电以保证膜片吸附到模具腔侧即可,无需其它油缸抽芯的结构或在产品上设计定位结构来定位膜片,进一步简化了模具结构。
【附图说明】
[0010]图1为双色注塑产品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一种带有装饰膜片的转台式双色注塑模具在注塑机上安装部分的立体结构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中第一打母模与转台公模A合模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中第一打母模与转台公模A合模时二者热流道系统与产品内侧有色层的位置关系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中第二打母模与转台公模A合模时的纵向剖视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中第二打母模与转台公模A合模时第二打母模热流道系统与产品外侧透明层的位置关系图。
[0011 ]图中,10、第一打母模;11、第一打母模热流道;111、主喷嘴;112、分流板;113、对接套筒;12、型腔;20、第二打母模;21、第二打母模热流道;211、主喷嘴;212、分流板;213、侧进胶套筒;22、型腔;30、转台公模A;31、转台公模热流道;311、分流板;312、对接套筒;313、进胶套筒;32、型芯;40、转台公模B;411、分流板;412、对接套筒;413、进胶套筒;42、型芯;50、转台式对射注塑机转台;60、内侧有色层;70、外侧透明层;80、膜片。
【具体实施方式】
[0012]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地说明。
[0013]参照图2至图6,本实施例一种带有装饰膜片的转台式双色注塑模具,用于转台式对射注塑机,包括第一打母模10、第二打母模20和对称设置在转台式对射注塑机转台50的相对两个工位上的转台公模A30和转台公模MO,两个转台公模对称,则其完全相同,可互换调整;第一打母模10内设置有第一打母模热流道11,第二打母模20内设置有第二打母模热流道21,转台公模A30和转台公模MO内均设置有转台公模热流道,其中转台公模A30内的热流道为转台公模热流道31,转台公模MO内的热流道为转台公模热流道41,由于转台公模A30和转台公模MO对称,则转台公模热流道31和转台公模热流道41对称,完全相同;第一打母模热流道11包括主喷嘴111、分流板112、对接套筒113和套筒移动驱动部件(同现有技术,图中未示出),其对接套筒位于第一打母模10的型腔12外侧;转台公模A30来说,其转台公模热流道31包括分流板311、对接套筒312、进胶套筒313和套筒移动驱动部件(同现有技术,图中未示出),对接套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