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转换进胶形式的双色注塑模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480712阅读:513来源:国知局
可转换进胶形式的双色注塑模具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提出一种可转换进胶形式的双色注塑模具,其定模底板上设置有第一平行式进胶口和第二平行式进胶口,定模底板上朝向注塑机定模板侧可拆卸地固连有热流道转换装置,热流道转换装置包括与第一平行式进胶口同轴设置且连通于所述第一平行式进胶口的第一角式进胶口,以及与第二平行式进胶口轴线垂直且连通于第二平行式进胶口的第二角式进胶口。本发明可使原有仅实现平行式进胶的模具适用于角式双色注塑机实现角式进胶,且平行式进胶与角式进胶之间转换易于操作,效率高,对操作人员的操作水平要求低。
【专利说明】
可转换进胶形式的双色注塑模具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可转换进胶形式的双色注塑模具,具体涉及一种在适用于平行式注塑机和角式注塑机之间转换时转换操作效率高、成本低、易操作、对操作人员操作水平要求低的双色注塑模具。
【背景技术】
[0002]为降低模具成本,满足客户对模具通用性的需求,目前双色模具可以同时适用于平行式双色注塑机和角式双色注塑机两种设备。常规做法是制作两套热流道系统(包括分流板及分流板固定板),以分别适用于平行式和角式双色注塑机,采用这种做法,在转换所适用的注塑机时,需深度拆模才能更换热流道分流板,具体地,需依次拆除气缸盖、活塞、阀针、定模底板、分流板连同热嘴,之后还需将热嘴从分流板上拆除,再安装到另一分流板上,再按顺序组装模具,此种做法转换操作耗时长(热嘴需要加热塑料至融化才能拆除)、效率低、成本高,还需要热流道专业工程人员操作,造成模具成本上升的同时,又严重影响了生产效率。

【发明内容】

[0003]本发明提出一种可转换进胶形式的双色注塑模具,转换操作效率高、成本低、易操作、对操作人员操作水平要求低。
[0004]为了达到上述技术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可转换进胶形式的双色注塑模具,其定模的底板上设置有第一平行式进胶口和第二平行式进胶口,所述第一平行式进胶口与所述第二平行式进胶口的轴线平行且垂直于所述定模的底板板面;所述定模的底板上朝向注塑机定模板侧可拆卸地固连有热流道转换装置,所述热流道转换装置包括与所述第一平行式进胶口同轴设置且连通于所述第一平行式进胶口的第一角式进胶口,以及与所述第二平行式进胶口轴线垂直且连通于所述第二平行式进胶口的第二角式进胶口。
[000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和积极效果:
1、本发明通过设置热流道转换装置,可使原有仅实现平行式进胶的模具适用于角式双色注塑机实现角式进胶,且若要转换成与平行式双色注塑机对接实现平行式进胶,只需拆卸掉热流道转换装置即可,需要角式进胶时,再次安装上热流道转换装置即可;由于热流道转换装置位于定模的底板上朝向注塑机定模板侧,即位于定模底板与注塑机定模板之间,则拆卸和安装热流道转换装置时不会影响模具原有的流道结构和其他结构,易于操作,大大方便了这种可转换进胶形式的双色注塑模具的转换,提高了转换效率,模具使用方即可自行拆卸转换,无需专业的模具人员,即降低了对操作人员的操作水平要求;模具使用方可根据实际生产需要随意转换,提高生产效率并降低设备闲置率;
2、在原有适用于平行式双色注塑机的双色注塑模具加装该热流道转换装置即可使其适用于角式双色注塑机,易于实现;
3、热流道转换装置可以有多种型号,以便适用多种空闲设备,可避免因设备调用导致中断其他模具生产造成生产效率降低。
【附图说明】
[0006]图1为本发明可转换进胶形式的双色注塑模具的立体结构图;
图2为图1中将热流道转换装置分解后可转换进胶形式的双色注塑模具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可转换进胶形式的双色注塑模具的热流道转换装置的整体结构图;
图4为本发明可转换进胶形式的双色注塑模具的热流道转换装置与模具原有热流道系统对接结构剖视图;
图5为本发明可转换进胶形式的双色注塑模具的热流道转换装置与模具原有热流道系统对接结构立体图(省略转换板);
图6为当本发明可转换进胶形式的双色注塑模具适用于平行式双色注塑机时的立体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07]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地说明。
[0008]参照图1至图5,本实施例可转换进胶形式的双色注塑模具,包括定模10和动模20,定模10和动模20的结构同现有技术中适用于平行式双色注塑机的双色注塑模具,由于实施例双色注塑模具的改进主要涉及在定模10侧,则对于动模20的结构不再赘述;具体地,定模底板13上设置有第一平行式进胶口 131和第二平行式进胶口 132,第一平行式进胶口 131为定模10上的第一打热流道系统11的进胶口,第二平行式进胶口 132为定模10上的第二打热流道系统12的进胶口,第一平行式进胶口 131与第二平行式进胶口 132的轴线平行且垂直于定模底板13板面;与现有技术不同的是,本实施例中在定模底板13上朝向注塑机定模板侧可拆卸地固连有热流道转换装置30,热流道转换装置30包括与第一平行式进胶口 131同轴设置且连通于第一平行式进胶口 131的第一角式进胶口 311,以及与第二平行式进胶口 132轴线垂直且连通于第二平行式进胶口 132的第二角式进胶口 331。
[0009]这样一来,通过设置热流道转换装置30,相连通的第一角式进胶口311和第一平行式进胶口 131形成角式进胶的第一打胶料通路,第二角式进胶口 331和第二平行式进胶口132形成角式进胶的第二打胶料通路,使现有技术适用于平行式双色注塑机的双色注塑模具很方便地实现平行式进胶向角式进胶形式的转换,热流道转换装置30可采用螺丝固定的方式固定在定模底板13上,可轻松拆卸,并位于定模底板13上朝向注塑机定模板侧,在其拆卸或安装的过程中,都不会影响原有定模10和动模20的结构,易于操作,提高生产效率。若要采用平行式进胶时,只需拆卸掉热流道转换装置30,并在第一平行式进胶口 131上安装第一定位环50,在第二平行式进胶口 132上安装第二定位环60,保证模具的浇口套与注塑机喷嘴位置水平和完全重合。第一定位环50、第二定位环60的结构同现有技术平行式进胶双色注塑模具上的定位环结构,便于定位,保证模具浇口套和注塑机喷嘴位置一致,在此不再赘述,参照图6,此时模具结构同现有技术平行式进胶双色注塑模具。
[0010]具体地,对于第一角式进胶口311和第二角式进胶口 331的具体设置结构如图1和图5所示,即在本实施例中热流道转换装置30还包括转换板31、热嘴32、具有分流道(位于分流板33内部,图中未示出)的分流板33和安装在转换板31上的加热插头34,加热插头34用于外接电源对热嘴32及分流板33加热,保证胶料熔融;第一角式进胶口 311设置在转换板31上,第一角式进胶口 311与第一平行式进胶口 131通过热嘴32连通;第二角式进胶口 331设置在分流板33上,第二角式进胶口 331与第二平行式进胶口 132通过分流道连通。本实施例中,热流道转换装置30由转换板31采用螺丝固定的方式固定在定模底板13上。当然,第一角式进胶口 311和第二角式进胶口 331的具体设置结构也可采用其他可能方式,在此不再赘述。[0011 ]为避免改变原有适用于平行式双色注塑机的双色注塑模具的结构,降低加工成本和加工难度,在分流板33与第二平行式进胶口 132之间设有连接件40,如图4所示,连接件40可通过螺丝固设在定模底板13上,且其一端抵靠在分流板33上,另一端抵靠在第二平行式进胶口 132上;且连接件40具有与分流板33的分流道及第二平行式进胶口 132连通的连通通路,即由连接件40在中间连接分流板33的分流道及第二平行式进胶口 132。连接件40为金属件,通常为钢制件,通过在中间设置连接件40,只需采用合适厚度的连接件40,则无需改变模具原有第二平行式进胶口 132的位置,同时分流板33采用较小的厚度,即可使分流板33的分流道与第二平行式进胶口 132顺利连通,连接件40体积小,便于加工和安装,则不会增大整个模具的加工量,也不会提高模具的加工成本。
[0012]由于当模具固定在注塑机上时,要保证模具的浇口套与注塑机喷嘴位置水平和完全重合,此时优选在模具上设置定位部件,则在本实施例中双色注塑模具还包括用于安装在第一平行式进胶口 131上的第一定位环50和用于安装在第二平行式进胶口 132上的第二定位环60。第一定位环50、第二定位环60的结构同现有技术平行式进胶双色注塑模具上的定位环结构,便于定位,保证模具浇口套和注塑机喷嘴位置一致。由于定位环在定模底板13上是凸起的,为避免与转换板31干涉,当安装热流道转换装置30用于角式进胶时,第一平行式进胶口 131上不安装第一定位环50,第二平行式进胶阔132上也不安装第二定位环60,如图2所示;当拆卸掉热流道转换装置30使模具用于平行式进胶时,将第一定位环50对应安装在第一平行式进胶口 131上,将第二定位环60对应安装在第二平行式进胶口 132上,保证模具浇口套与注塑机喷嘴的定位,参照图6,此时模具结构同现有技术平行式进胶双色注塑模具。
[0013]为便于将本实施例可转换进胶形式的双色注塑模具固定在注塑机上,在转换板31上与注塑机操作面板同侧的侧面及相对的另一侧面上均设有码模槽312,如图1至图3所示。通常,在模具领域中将与注塑机操作面板同侧的这一侧称为模具的操作侧,即操作人员所处侧,则相对的另一侧为非操作侧。
[0014]由于通常模具本身热流道系统的热嘴是阀式热嘴,可以控制流道开关,则热流道转换装置30的热嘴32则无需具有开关作用,只要保证塑料胶料在流道内能够保持流动状态即可,则热嘴32优选开放式热嘴,结构简单,安装方便。
[0015]对于分流板33的安装,是在转换板31上朝向定模底板13侧开设有与分流板33形状相适配的容置槽313,如图3所示,容置槽313的一端(本实施例中称为容置槽313的外端,以转换板31的中心点为参照,远离转换板31中心的一端称为外端,靠近转换板31中心的一端称为内端)贯穿转换板31的侧面,分流板33内嵌固定于容置槽313内,第二角式进胶口331位于容置槽313的外端上,即贯穿转换板31侧面的该端,此端可作为分流板33的一固定处,将分流板33通过螺丝固定在转换板31的该侧面上。采用内嵌式固定结构,可减小模具的整体厚度,且利于保温,减小能耗。
[0016]由于适用于平行式双色注塑机的双色注塑模具,其第一平行式进胶口131和第二平行式进胶口 132通常有两种位置状态,一种是第一平行式进胶口 131与第二平行式进胶口132位于不同高度位置上,即上下间隔设置,一种是第一平行式进胶口 131与第二平行式进胶口 132位于同一高度位置上,即左右并排设置。当第一平行式进胶口 131与第二平行式进胶口 132位于不同高度位置上时,分流板33呈Z字形,以利于第一角式进胶口 311、热嘴32及第一平行式进胶口 131的连通,以及第二角式进胶口 331、分流道及第二平行式进胶口 132的连通。
[0017]当第一平行式进胶口131与第二平行式进胶口 132位于同一高度位置上时,分流板33可以为“一”字形板。
[0018]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是对本发明作其它形式的限制,任何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可能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加以变更或改型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但是凡是未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内容,依据本发明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改型,仍属于本发明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
【主权项】
1.一种可转换进胶形式的双色注塑模具,其定模的底板上设置有第一平行式进胶口和第二平行式进胶口,所述第一平行式进胶口与所述第二平行式进胶口的轴线平行且垂直于所述定模的底板板面;其特征在于:所述定模的底板上朝向注塑机定模板侧可拆卸地固连有热流道转换装置,所述热流道转换装置包括与所述第一平行式进胶口同轴设置且连通于所述第一平行式进胶口的第一角式进胶口,以及与所述第二平行式进胶口轴线垂直且连通于所述第二平行式进胶口的第二角式进胶口。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转换进胶形式的双色注塑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热流道转换装置还包括转换板、热嘴、具有分流道的分流板和安装在转换板上的加热插头;所述第一角式进胶口设置在所述转换板上,所述第一角式进胶口与所述第一平行式进胶口之间由所述热嘴连通;所述第二角式进胶口设置在所述分流板上,所述第二角式进胶口与所述第二平行式进胶口之间由所述分流道连通。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转换进胶形式的双色注塑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流板与所述第二平行式进胶口之间设有连接件,所述连接件固设在所述定模内,且其一端抵靠在所述分流板上,另一端抵靠在所述第二平行式进胶口上;所述连接件设有与所述分流道及所述第二平行式进胶口连通的连通通路。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转换进胶形式的双色注塑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转换板上与注塑机操作面板同侧的侧面及相对的另一侧面上均设有码模槽。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转换进胶形式的双色注塑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热嘴为开放式热嘴。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转换进胶形式的双色注塑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转换板上朝向所述定模的底板侧开设有与所述分流板形状相适配的容置槽,所述容置槽的一端贯穿所述转换板的侧面,所述分流板内嵌固定于所述容置槽内,所述第二角式进胶口露出于所述容置槽的贯穿所述转换板侧面的一端。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转换进胶形式的双色注塑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平行式进胶口和第二平行式进胶口位于不同高度位置上,所述分流板呈Z字形。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转换进胶形式的双色注塑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平行式进胶口和第二平行式进胶口位于同一高度位置上,所述分流板呈“一”字形。
【文档编号】B29C45/26GK105835314SQ201610310414
【公开日】2016年8月10日
【申请日】2016年5月12日
【发明人】王磊磊, 张进, 秦冠宇, 徐佳驹, 贾可斌
【申请人】青岛海信模具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