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压延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638046阅读:569来源:国知局
一种压延系统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公开一种压延系统,包括支架、至少两个给料装置、至少一个压合装置、收料装置以及温度调节装置。其中,至少两个给料装置分别用于连续地输出基底和第一薄膜;至少一个压合装置设置在支架上,用于将来自给料装置上的第一薄膜压在基底上;收料装置用于连续地收集压合装置压合后形成的第二薄膜;温度调节装置设置在给料装置与压合装置之间,用于调节来自给料装置上的第一薄膜的温度。此结构的压延系统,在给料装置与合装置之间设置温度调节装置,来调整压合处理之前第一薄膜的物理性能,使得第一薄膜的热膨胀性、延展性、柔韧性得到改善,提高薄膜的压延质量,整个压延系统的结构简单、便于操作。
【专利说明】
一种压延系统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薄膜的压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压延系统。
【背景技术】
[0002]压延机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辊筒,按一定形式排列,在一定温度下,将橡胶、碳材料或高分子薄膜原料压制展延成一定厚度和表面形状的膜,并可通过贴合辊覆膜形成多层材料。
[0003]普通压延机主要由辊筒、机架、辊距调节装置、传动装置、润滑系统和控制系统等组成。由于材料在不同的温度和湿度条件下,其热膨胀型、延展性、柔韧性、以及分子定向排列等特性相差明显,从而直接影响其压延成型的质量,因此在其压延之前,对压延材料进行温度和湿度合理调控,以达到其最佳压延效果。同时,压延产品有单多层覆膜、正反面背胶等要求,需进行多重压延贴合工序,这也对设备集成性要求更高。

【发明内容】

[0004]因此,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现有技术中的压合装置不能够对材料进行温度的在先调节。
[0005]为此,本发明提供一种压延系统,包括
[0006]支架;
[0007]给料装置,至少为两个,分别用于连续地输出基底和第一薄膜;
[0008]压合装置,至少为一个,设置在所述支架上,用于将来自所述给料装置上的第一薄膜压在所述基底上;
[0009]收料装置,用于连续地收集所述压合装置压合后形成的第二薄膜;
[0010]温度调节装置,设置在所述给料装置与所述压合装置之间,用于调节来自所述给料装置上的第一薄膜的温度。
[0011 ]上述的压延系统,所述温度调节装置包括
[0012]第一滚轮,可转动地设置在所述支架上;
[0013]第二滚轮,可转动地设置在所述支架上,位于所述第一滚轮下方并与所述第一滚轮啮合,以形成供所述第一薄膜穿过的间隙;
[0014]加热装置和/或冷却装置,用于给所述第一滚轮和/或第二滚轮进行加热或冷却。
[0015]上述的压延系统,所述温度调节装置还包括
[0016]温度检测器,用于检测所述第一薄膜的温度;
[0017]第一控制器,根据所述温度检测器的数据,控制所述加热装置和/或冷却装置的开启与关闭。
[0018]上述的压延系统,还包括湿度调节装置,设置在所述温度调节装置与所述压合装置之间,或者所述温度调节装置与所述给料装置之间,用于调节所述第一薄膜所处环境的湿度。
[0019]上述的压延系统,所述湿度调节装置包括加湿器和/或除湿器;
[0020]湿度检测器,用于检测所述第一薄膜所处环境的湿度;
[0021]第二控制器,根据所述湿度检测器的数据,控制所述加湿器和/或除湿器的开启与关闭。
[0022]上述的压延系统,所述压合装置包括
[0023]第三滚轮,可转动地设置在所述支架上;
[0024]第四滚轮,可转动地设置在所述支架上,位于所述第三滚轮的下方并与所述第三滚轮啮合,以形成供所述第一薄膜和基底穿过的间隙。
[0025]上述的压延系统,还包括纠偏装置,用于检测所述第一薄膜和/或基底的移动路径是否在预设的轨迹上,以调整所述第一薄膜和/或基底的移动路径在所述预设轨迹上。
[0026]上述的压延系统,所述给料装置为至少三个,分别用于输送所述基底、所述第一薄膜以及保护膜;
[0027]所述压合装置至少为两个,分别用于将所述第一薄膜压合在所述基底上,和将所述保护膜压合在所述第一薄膜上。
[0028]上述的压延系统,还包括至少两个角度调节装置,可滑动地设置在所述支架上,至少一个所述角度调节装置位于所述给料装置与所述压合装置之间,用于改变经所述给料装置输送至所述压合装置上的所述第一薄膜或保护膜与所述基底之间形成的角度的大小;
[0029]至少一个所述角度调节装置设置在所述收料装置与所述压合装置之间,以使压延后形成的薄膜处于张紧状态。
[0030]上述的压延系统,所述角度调节装置包括至少一个过渡轮。
[0031]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具有如下优点:
[0032]1.本发明提供的压延系统,包括支架、至少两个给料装置、至少一个压合装置、收料装置以及温度调节装置。其中,至少两个给料装置分别用于连续地输出基底和第一薄膜;至少一个压合装置设置在支架上,用于将来自给料装置上的第一薄膜压在基底上;收料装置用于连续地收集压合装置压合后形成的第二薄膜;温度调节装置设置在给料装置与压合装置之间,用于调节来自给料装置上的第一薄膜的温度。
[0033]此结构的压延系统,在给料装置与合装置之间设置温度调节装置,来调整压合处理之前第一薄膜的物理性能,使得第一薄膜的热膨胀性、延展性、柔韧性得到改善,提高薄膜的压延质量,整个压延系统的结构简单、便于操作。
[0034]2.本发明提供的压延系统,还包括湿度调节装置,设置在温度调节装置与压合装置之间,或者温度调节装置与给料装置之间,用于调节第一薄膜所处环境的湿度。在压合第一薄膜之前对第一报薄膜所处的环境湿度进行调节,使第一薄膜的在所需湿度和温度调节下,其延展性更好,便于后续再压合装置将第一薄膜压合在基底上,确保第一薄膜在压合过程中不会出现断裂现象,从而提高压延系统的压延处的薄膜的质量。
[0035]3.本发明提供的压延系统,还包括纠偏装置,用于检测第一薄膜和/或基底的移动路径是否在预设的轨迹上,以调整第一薄膜和/或基底的移动路径在所述预设轨迹上,确保第一薄膜压合在基底上是处于所需的中间位置,沿第一薄膜的长度方向上,第一薄膜与基底处于平行状态,防止第一薄膜呈倾斜状态压合在基底上,影响后续压延后形成薄膜的所需尺寸宽度。
【附图说明】
[0036]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37]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压延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0038]附图标记说明:1_给料装置;2-压合装置;21-第三滚轮;22-第四滚轮;3-收料装置;4-温度调节装置;5-温度检测器;6-湿度调节装置;7-纠偏装置;8-角度调节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0039]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0040]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0041]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0042]此外,下面所描述的本发明不同实施方式中所涉及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结合。
[0043]实施例1
[0044]如图1所示,本发明提供一种压延系统,包括
[0045]支架;
[0046]两个给料装置I,分别用于连续地输出基底和第一薄膜;
[0047]一个压合装置2,设置在支架上,用于将来自给料装置I上的第一薄膜压在基底上;
[0048]收料装置3,用于连续地收集压合装置2压合后形成的第二薄膜;
[0049]温度调节装置4,设置在给料装置I与压合装置2之间,用于调节来自给料装置I上的第一薄膜的温度。
[0050]上述结构的压延系统,在给料装置I与压合装置2之间设置温度调节装置4,来调整压延处理之前第一薄膜的物理性能,使得第一薄膜的热膨胀性、延展性、柔韧性得到改善,提高薄膜的压延质量,整个压延系统的结构简单、便于操作。
[0051 ]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温度调节装置4包括
[0052]第一滚轮,可转动地设置在支架上;
[0053]第二滚轮,可转动地设置在支架上,位于第一滚轮下方并与第一滚轮啮合,以形成供第一薄膜穿过的间隙;
[0054]加热装置和冷却装置,用于给第一滚轮或第二滚轮进行加热或冷却。
[0055]此实施方式中,采用加热装置或冷却装置对第一滚轮或者第二滚轮进行加热或冷却处理,通过第一滚轮和第二滚轮的温度变化来对穿过第一滚轮与第二滚轮间隙的第一薄膜进行加热处理,使得第一薄膜受热或冷却的更均匀。
[0056]作为变形,还可以单独设置一个加热装置,或者一个冷却装置,对第一滚轮或第二滚轮进行加热或冷却处理,使得第一薄膜在压延之前能够达到所需温度,使得压延过程中的延展性、初性更好。
[0057]进一步优选地,上述的温度调节装置4还包括用于检测第一薄膜的温度的温度检测器5,和根据温度检测器5的数据,控制加热装置和/或冷却装置的开启与关闭的第一控制器,使得对第一薄膜加热或冷却的时候,实现全自动化,提供压延系统的工作效率。
[0058]优选地,温度检测器5为红外温度传感器,或者现有技术中的其他温度传感器。
[0059]作为进一步优选的实施方式,上述的压延系统还包括湿度调节装置6,设置在温度调节装置4与压合装置2之间,或者温度调节装置4与给料装置I之间,用于调节第一薄膜所处环境的湿度,使得第一薄膜在压延时达到所需湿度的要求,进一步提高压延系统压延处薄膜的质量。
[0060]优选地,湿度调节装置6为加湿器,或者除湿器。进一步地,还包括湿度检测器和第二控制器。其中,湿度检测器用于检测第一薄膜所处环境的湿度;第二控制器根据湿度检测器的数据,控制加湿器和/或除湿器的开启与关闭,实现对第一薄膜所处环境湿度调节的自动化,提高压延后薄膜质量的同时,也提高压延系统的工作效率。
[0061]作为压合装置2的优选,压合装置2包括第三滚轮21,可转动地设置在支架上;第四滚轮22可转动地设置在支架上,位于第三滚轮21的下方并与第三滚轮21啮合,以形成供第一薄膜和基底穿过的间隙。此实施方式中,两个配合的滚轮,通过位于上方滚轮的重量,来将经过两个滚轮压合面处的第一薄膜和基底压合在一起。进一步地,压合装置2优选为压延机,或者其他的压延设备。
[0062]作为进一步优选的实施方式,上述的压延系统还包括纠偏装置7,用于检测第一薄膜和/或基底的移动路径是否在预设的轨迹上,以调整第一薄膜和/或基底的移动路径在预设轨迹上,使第一薄膜与基底处于平行状态,防止第一薄膜在基底上处于倾斜状态,影响后续形成薄膜的质量。
[0063]更佳优选的实施方式,上述的压延系统中包括三个给料装置I,分别用于输送基底、第一薄膜以及保护膜;
[0064]两个压合装置2,分别用于将第一薄膜压合在基底上,和将保护膜压合在第一薄膜上。
[0065]此实施方式中,采用三个给料装置I和两个压合装置2,先将第一薄膜压合在基底上,形成所需第二薄膜,但防止第二薄膜的上表面被损坏,就在第二薄膜的上表面再压合一层保护膜,对第二薄膜起到保护作用。
[0066]更佳优选地,上述的压延系统还包括两个角度调节装置8,可滑动地设置在支架上,一个角度调节装置8位于给料装置I与压合装置2之间,用于改变经给料装置I输送至压合装置2上的第一薄膜或保护膜与基底之间形成的角度的大小;另一个角度调节装置8设置在收料装置3与压合装置2之间,以使压延后形成的薄膜处于张紧状态。
[0067]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角度调节装置8包括至少一个过渡轮,由于基底始终沿着水平方向前进,通过一个过渡轮来改变第一薄膜或者形成的第二薄膜的移动角度,改变压合装置2对第一薄膜或者第二薄膜的角度进行改变。
[0068]作为变形,上述的给料装置I还可以为四个、五个、六个、七个等等,压合装置2可以为三个、四个、五个等等,对第一薄膜进行多次的压延处理。
[0069]显然,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所作的举例,而并非对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而由此所引伸出的显而易见的变化或变动仍处于本发明创造的保护范围之中。
【主权项】
1.一种压延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支架; 给料装置(I),至少为两个,分别用于连续地输出基底和第一薄膜; 压合装置(2),至少为一个,设置在所述支架上,用于将来自所述给料装置(I)上的第一薄膜压在所述基底上; 收料装置(3),用于连续地收集所述压合装置(2)压合后形成的第二薄膜; 温度调节装置(4),设置在所述给料装置(I)与所述压合装置(2)之间,用于调节来自所述给料装置(I)上的第一薄膜的温度。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温度调节装置(4)包括 第一滚轮,可转动地设置在所述支架上; 第二滚轮,可转动地设置在所述支架上,位于所述第一滚轮下方并与所述第一滚轮啮合,以形成供所述第一薄膜穿过的间隙; 加热装置和/或冷却装置,用于给所述第一滚轮和/或第二滚轮进行加热或冷却。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压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温度调节装置(4)还包括 温度检测器(5),用于检测所述第一薄膜的温度; 第一控制器,根据所述温度检测器(5)的数据,控制所述加热装置和/或冷却装置的开启与关闭。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压延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湿度调节装置(6),设置在所述温度调节装置(4)与所述压合装置(2)之间,或者所述温度调节装置(4)与所述给料装置(I)之间,用于调节所述第一薄膜所处环境的湿度。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压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湿度调节装置(6)包括加湿器和/或除湿器; 湿度检测器,用于检测所述第一薄膜所处环境的湿度; 第二控制器,根据所述湿度检测器的数据,控制所述加湿器和/或除湿器的开启与关闭。6.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压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压合装置(2)包括 第三滚轮(21),可转动地设置在所述支架上; 第四滚轮(22),可转动地设置在所述支架上,位于所述第三滚轮(21)的下方并与所述第三滚轮(21)啮合,以形成供所述第一薄膜和基底穿过的间隙。7.根据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压延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纠偏装置(7),用于检测所述第一薄膜和/或基底的移动路径是否在预设的轨迹上,以调整所述第一薄膜和/或基底的移动路径在所述预设轨迹上。8.根据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压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给料装置(I)为至少三个,分别用于输送所述基底、所述第一薄膜以及保护膜; 所述压合装置(2)至少为两个,分别用于将所述第一薄膜压合在所述基底上,和将所述保护膜压合在所述第一薄膜上。9.根据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压延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至少两个角度调节装置(8),可滑动地设置在所述支架上,至少一个所述角度调节装置(8)位于所述给料装置(I)与所述压合装置(2)之间,用于改变经所述给料装置(I)输送至所述压合装置(2)上的所述第一薄膜或保护膜与所述基底之间形成的角度的大小; 至少一个所述角度调节装置(8)设置在所述收料装置(3)与所述压合装置(2)之间,以使压延后形成的薄膜处于张紧状态。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压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角度调节装置(8)包括至少一个过渡轮。
【文档编号】B29C43/24GK106003517SQ201610621783
【公开日】2016年10月12日
【申请日】2016年8月1日
【发明人】闵永刚, 杨文斌, 宋建军, 彭莉, 闵功勋, 王春相
【申请人】盐城增材科技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