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状赋予辊以及装置、薄膜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10638203阅读:543来源:国知局
形状赋予辊以及装置、薄膜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提供一种形状赋予辊以及装置、薄膜制造方法,容易且高效地制造形成有期望的形状的棱镜的光学薄膜。通过从行进的传送带(46)剥离流延膜(50)来形成湿润薄膜(43)。在形状赋予辊(68)的周面上,形成有多个凹部与凸部。通过由形状赋予辊(68)按压溶剂含有率为50~350%的湿润薄膜(43),来顺次形成棱镜。通过干燥湿润薄膜(43)得到光学薄膜(32)。若设形状赋予辊(68)的凸部的高度为HR、设光学薄膜(32)的棱镜的高度为HW、设按压中的湿润薄膜(43)的溶剂含有率为CS%,则形状赋予辊(68)满足0.9×HW×{(CS/100)+1}≤HR≤1.1×HW×{(CS/100)+1}。
【专利说明】
形状赋予辊以及装置、薄膜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一种形状赋予辊以及装置、薄膜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0002] 近年,液晶显示装置(LCD,liquid crystal display)得以普及。该液晶显示装置 具有低耗电、薄型等特征,应用到从家用电视机那样的大型设备到笔记本计算机的监视器、 数码相机、便携电话等小型设备这样各种各样的设备中。在这样的液晶显示装置中,通过背 光对液晶面板进行照明的背光方式的装置得以普及。
[0003] 背光方式的液晶显示装置其一般的构成具备:液晶面板,根据电信号,使光的透射 率变化;以及光源模块(背光灯),从其背后照射光。液晶面板由正交尼科尔配置的一对偏振 片、以及被夹在其间并使透射的光的偏振状态变化的液晶单元构成。此外,光源模块由荧光 管、LED等光源、以及为了均匀地对液晶面板的整个面进行照明而使来自光源的光散射及/ 或扩散的扩散片和提高正面亮度的所谓"BEF(Brightness Enhancement Film:增亮薄膜) 的增亮片中的至少某一方等构成。
[0004] 大多采用棱镜片作为增亮片。该棱镜片使从光源斜向射出的光向液晶面板的法线 方向偏转。作为在一方的面上以固定间距形成截面为三角形的多个棱镜的棱镜片,分类为 使形成棱镜的面(以下称作"棱镜面")的朝向朝液晶面板侧(光源的相反侧)配置的折射型 棱镜片(所谓"朝上棱镜片")、以及使棱镜面朝向光源侧的全反射型棱镜片(所谓"朝下棱镜 片")。在从棱镜面的相反侧的面入射的光线从棱镜的斜面射出时,朝上棱镜片将该光线朝 向液晶面板的法线方向折射。另一方面,朝下棱镜片使从棱镜的一方的斜面入射而在棱镜 内部前进的来自光源的光线经另一方的斜面朝向液晶面板的法线方向全反射地射出。
[0005] 作为棱镜片的制造方法,已知日本特开2014-178689号公报所述的方法。在该制造 方法中,在作为载体的薄膜上,层叠作为棱镜层的层,并将棱镜的形状转印到该层上,从而 制造由棱镜层与载体构成的棱镜片。此外,作为通过三醋酸纤维素(以下称作"TAC")制造棱 镜片的方法,已知日本特表2009-501360号公报所述的方法。在该制造方法中,具有将使TAC 溶解到溶剂中而得的胶浆流延在载体上来形成流延膜的工序、使流延膜干燥到TAC的15~ 40重量%的工序、以及形成棱镜的工序。并且,在形成棱镜的工序中,将形成有与所形成的 棱镜的形状相应的凹凸的压花辊压在干燥到TAC的15~40重量%的流延膜上,从而形成多 个棱镜。
[0006] 可是,在日本特开2014-178689号公报的制造方法中,在载体上进行层叠的工序与 转印棱镜的形状的工序等工序数量多,制造效率差。此外,在日本特表2009-501360号公报 的制造方法中,存在棱镜的形状难以形成的问题。若棱镜的形状难以形成,则需要增大压花 辊对流延膜的按压力,或延长按压时间。增大按压力成为使薄膜产生破损等的原因,此外, 延长按压时间对提高制造效率等造成障碍。再有,在棱镜片上,若棱镜未形成为期望的形 状,则不能得到期望的聚光功能等。

【发明内容】

[0007]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溶液制膜方法,形成期望的棱镜的形状,容易且高效 地制造光学薄膜。
[0008] 本发明的形状赋予辊在周面上形成有多个凹部以及凸部,通过从一方的表面侧按 压含有聚合物与溶剂的搬运中的片材,从而在一方的表面上连续形成通过使入射光折射而 进行聚光或扩散的多个凹凸,若设凸部的高度为HRWI1,设在一方的表面上形成的凹凸的顶 部的高度为HWmi,设片材中的溶剂含有率为CS%,则满足,
[0009] 0.9XHWX {(CS/100)+1} < HR < 1.1 XHff X {(CS/100)+1},
[0010] 对溶剂含有率在50%以上且350%以下的范围内的片材进行按压。
[0011] 优选的是,若设相邻的凸部与凸部的间距为PRwn,则HR/PR为0.3以上且2.0以下。 [0012]优选的是,多个凹部以及凸部沿周向交替地形成,沿片材的宽度方向延伸且截面 为三角形状,片材的凹凸为棱镜。
[0013]优选的是,具备调节周面的温度的第1控温机,通过第1控温机使周面的温度在5°C 以上且35°C以下的范围内。
[0014]优选的是,具备调整对片材的按压力的压力调整器,以在1.5MPa以上且15MPa以下 的范围内的按压力按压片材。
[0015]优选的是,本发明的形状赋予装置具备旋转辊、以及设为旋转自如的上述形状赋 予辊。旋转辊设为旋转轴与形状赋予辊彼此平行且旋转自如,与形状赋予辊夹持搬运中的 片材。
[0016] 优选的是,旋转辊具备调节周面的温度的第2控温机,通过第2控温机使周面的温 度在-25°C以上且10°C以下的范围内。
[0017] 本发明的薄膜制造方法具有流延工序、剥离工序、形状赋予工序以及干燥工序,制 造在一方的薄膜面上具有通过使入射的入射光折射从而进行聚光或扩散的多个凹凸的光 学薄膜。在流延工序中,将聚合物被溶解在溶剂中而成的胶浆连续流延在行进的流延载体 上,从而形成流延膜。在剥离工序中,在溶剂残存的状态下从流延载体剥下流延膜,从而形 成湿润薄膜。在形状赋予工序中,在溶剂含有率在50%以上且350%的范围内的状态下,将 在周面上形成有多个凹部以及凸部的形状赋予辊从一方的表面侧按压到搬运中的流延膜 或湿润薄膜上,从而在流延膜或湿润薄膜的一方的表面上连续形成多个凹凸。在干燥工序 中,对经过形状赋予工序的流延膜或湿润薄膜进行干燥。若设形状赋予辊的凸部的高度为 HRwn,设一方的薄膜面上的凹凸的顶部的高度为HWwn,设流延膜或湿润薄膜受形状赋予辊 按压时的溶剂含有率为CS%,则形状赋予辊满足0.9XHWX {(CS/100) + 1:K HR < 1.1 XHWX {(CS/100)+1}〇
[0018] 优选的是,形状赋予辊若设相邻的凸部与凸部的间距为PR_,则HR/PR为0.3以上 且2.0以下。
[0019]优选的是,薄膜的凹凸为棱镜,形状赋予辊的多个凹部以及凸部沿周向交替地形 成,沿片材的宽度方向延伸且截面为三角形状。
[0020]优选的是,在形状赋予工序中,将周面的温度在5°C以上且35°C以下的范围内的形 状赋予辊按压到流延膜或湿润薄膜上。
[0021] 优选的是,在形状赋予工序中,以在1.5MPa以上且15MPa以下的范围内的按压力按 压流延膜或湿润薄膜。
[0022] 优选的是,在形状赋予工序中,通过被设为旋转轴与形状赋予辊彼此平行且旋转 自如的旋转辊、以及形状赋予辊,来夹持并按压流延膜或湿润薄膜。
[0023 ]优选的是,旋转辊的周面的温度在-25 °C以上且10 °C以下的范围内。
[0024]根据本发明,能够容易且高效地制造形成有期望的棱镜的形状的光学薄膜。
【附图说明】
[0025] 通过参照附图,阅读优选的实施例的详细说明,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容易地理解 上述目的、优点。
[0026] 图1为表示采用通过本发明的溶液制膜方法制造的棱镜片的液晶显示装置的构成 的一例的说明图。
[0027] 图2为表示棱镜片的外观的斜视图。
[0028]图3为棱镜片的截面图。
[0029]图4为表示实施了本发明的溶液制膜设备的概略的说明图。
[0030]图5为表示形状赋予装置的构成的说明图。
[0031]图6为表示形状赋予辊的凹部与凸部的截面图。
[0032] 标号说明:
[0033] 10液晶显示装置
[0034] 11液晶面板
[0035] 12 光源模块(unit)
[0036] 13 液晶单元(cell)
[0037] 14、15 偏振片
[0038] 14a、15a 偏振膜
[0039] 14b、14c、15b 保护膜
[0040] 16棱镜片
[0041 ] 16a 棱镜
[0042] 17光源灯
[0043] 17a反射板
[0044] 18导光板
[0045] 18a射出面
[0046] 19反射薄膜
[0047] 30溶液制膜设备
[0048] 31 胶楽_(dope)
[0049] 32光学薄膜
[0050] 34流延装置 [0051 ] 35形状赋予装置
[0052] 36干燥装置
[0053] 37第1切除装置
[0054] 40干燥室
[0055] 41第2切除装置
[0056] 42卷绕装置
[0057] 43湿润薄膜
[0058] 43a剥离面
[0059] 43b剥离面背面
[0060] 46传送带
[0061 ] 46a流延面
[0062] 47支承辊
[0063] 47a驱动轴
[0064] 48 流延模(die)
[0065] 49减压室
[0066] 50流延膜
[0067] 51控温机
[0068] 52吹风机
[0069] 52a 喷嘴
[0070] 53背面加热器
[0071] 56剥离辊
[0072] 57 腔室
[0073] 60 夹(clip)
[0074] 61空气供给部
[0075] 62空气吹出部
[0076] 63 辊
[0077] 64 卷芯
[0078] 68形状赋予辊
[0079] 68a 凹部
[0080] 68b 凸部
[0081] 69电动机
[0082] 70压力调整器
[0083] 73第1控温机
[0084] 74第2控温机
[0085] A1 周向
[0086] CL 切线
[0087] CR 圆
[0088] HR凸部高度
[0089] HW棱镜高度
[0090] P 16a棱镜间距
[0091] PL 垂线
[0092] PP剥离位置
[0093] PR凸部间距
[0094] T16 厚度
[0095] 01棱镜顶角
[0096] 02底部的张开角度。
【具体实施方式】
[0097] 在图1中,液晶显示装置10具备液晶面板11以及光源模块12。液晶面板11由液晶单 元13以及2片偏振片14、15构成。液晶单元13为在透明的玻璃基板之间封入液晶而得的单 元,通过在形成在各玻璃基板的内面的透明电极之间施加电压,从而使所透射的光的偏振 状态变化。偏振片14与偏振片15相互配置为正交尼科尔的状态,在二者之间配置液晶单元 13。据此,由液晶单元13使透射了偏振片15的直线偏振光的照明光的偏振状态按每个像素 变化,并调节透射了偏振片14的光量从而显示图像。
[0098] 偏振片14由偏振膜14a以及黏贴在其两面的一对保护膜14b、14c构成。偏振片15由 偏振膜15a、保护膜15b、以及棱镜片16构成。保护膜15b黏贴在偏振膜15a的液晶单元13侧的 面上。棱镜片16为从采用后述的溶液制膜方法制造的光学薄膜32(参照图4)中切出呈片状 的棱镜片。该棱镜片16黏贴在偏振膜15a的光源模块12侧的面上,作为偏振膜15a的保护膜 以及用于提高亮度的全反射型棱镜片(朝下棱镜片)来发挥功能。
[0099] 光源模块12为从背后对液晶面板11进行照明的模块,是由光源灯17、导光板18以 及反射薄膜19构成的边缘发光方式的模块。光源灯17采用例如棒状的荧光管或线状排列的 多个LED(发光二极管),以沿楔形状的导光板18的端部(边缘)的方式配置。另外,从该光源 灯17射出的照明光直接或经反射板17a反射,从导光板18的端部入射到内部。导光板18通过 在其内部反射入射而来的照明光,使之从与液晶面板11大致相同尺寸的射出面18a向相对 于液晶面板11的法线具有倾斜的斜向射出。反射薄膜19反射从导光板18的与液晶面板11相 反侧的面射出的照明光并使之返回到导光板18。
[0100]如图2所示,棱镜片16在其一方的面上,形成有多个截面为三角形的角柱形状的棱 镜16a。多个棱镜16a在与各棱镜16a所延伸的方向正交的方向上排列地形成。棱镜片16的形 成有棱镜16a的面(以下称作"棱镜面")的相反侧的面为平坦的平坦面。棱镜片16以使棱镜 面朝向光源模块12侧的姿态,使平坦面贴紧并黏贴到偏振膜15a上。另外,在图2中,以使棱 镜面朝上的状态来描绘。
[0101]棱镜片16使从导光板18斜向射出的照明光向液晶面板11的法线方向偏转,控制照 明光的分布,以使沿液晶面板11的法线方向射出的照明光的光量变大。具体而言,从导光板 18斜向射出的照明光通过入射到棱镜16a的一方的斜面,在棱镜16a的内部行进并经另一方 的斜面全反射,从而向法线方向偏转。棱镜片16的尺寸设为与液晶面板11的背面大致相同。 [0102] 在图3中,棱镜片16的厚度T16在75wii以上且200wii以下的范围内。棱镜16a的顶角 (以下称作"棱镜顶角") 91在80°以上且120°以下的范围内,底部的张开角度02在80°以上且 120°以下的范围内。棱镜16a的顶部的高度即从棱镜16a的底部到顶部的高度(以下称作"棱 镜高度")服(单位为M)在lMi以上且100M1以下的范围内,在本实施方式中设定为25wii。棱 镜16a的底部与底部的距离即间距(以下称作"棱镜间距")P16a在lOwii以上且lOOwii以下的 范围内,在本实施方式中设定为50mi。
[0103] 图4所示的溶液制膜设备30通过胶浆31制造前述的光学薄膜32。胶浆31通过将聚 合物溶解到溶剂中而得。在本实施方式中,将作为透明的热可塑性聚合物的三醋酸纤维素 (以下称作"TAC")溶解到溶剂而得胶浆31。但是,热可塑性聚合物也可以是与TAC不同的其 他纤维素酰化物。也就是说,也可以是与乙酰基不同的其他酰基。在纤维素酰化物之中,若 酰基对纤维素的羟基(hydroxy group)的取代度还满足下式(I)~(III),则本发明尤其有 效。在式(I)~(III)中,A以及B表示酰基对纤维素的羟基中的氢原子的取代度,其中,A为乙 酰基的取代度,B是碳原子数为3~22的酰基的取代度。另外,纤维素酰化物的总酰基取代度 Z为通过A+B求得的值。
[0104] (1)2.7 <A+B< 3.0
[0105] (II)0<A<3.0
[0106] (III)〇<B<2.9
[0107]此外,若采用TAC、及/或如酰基对纤维素的羟基的取代度满足下式(IV)那样的DAC (二酰基纤维素),本发明也尤其有效。
[0108] (IV)2.0<A+B<2.7
[0109] 从延迟的色散的观点出发,优选的是,满足式(IV),并且DAC的乙酰基的取代度A以 及碳数为3以上且22以下的酰基的取代度的总计B满足下式(V)以及(VI)。
[0110] (V)1.0<A<2.7
[0111] (VI)0<B<1.5
[0112] 构成纤维素的0-1,4键合的葡萄糖单位在其2位、3位以及6位上具有游离的羟基 (hydroxyl group)。纤维素酰化物为通过碳数为2以上的酰基对这些羟基的一部分或全部 进行酯化而得的聚合物(polymer)。酰基取代度指的是针对2位、3位以及6位分别纤维素的 羟基酯化的比例(设100%酯化时取代度为1)。
[0113] 有关纤维素酰化物的细节,记载于日本特开2005-104148号公报的第0140段到第 0195段,这些记载也能够适用于本发明。此外,溶剂以及塑化剂、抗降解剂、紫外线吸收剂 (UV absorbent )、光学各向异性控制剂、延迟控制剂、染料、消光剂、脱模剂、脱模促进剂等 添加剂同样也详细地记载在日本特开2005-104148号公报的第0196段到第0516段,这些记 载也能够适用于本发明。
[0114] 在胶浆31中使用的聚合物不限于纤维素酰化物,只要是能够在溶液制膜方法中使 用的透明的热可塑性的聚合物即可。例如也可以是PMMA(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C(聚碳酸 酯)等。
[0115] 溶液制膜设备30具备流延装置34、形状赋予装置35,干燥装置36、第1切除装置37、 干燥室40、第2切除装置41、卷绕装置42。
[0116] 流延装置34通过胶浆31形成作为含溶剂状态的片材的湿润薄膜43。该流延装置34 具备传送带46、一对支承辑47、以及流延模48等。传送带46为环状且连续的流延载体,架设 在一对支承辊47上,支承辊47之间为水平。在一对支承辊47中一方的驱动轴47a上连接有驱 动部(省略图示),通过该驱动部,沿箭头A1所示的周向旋转。通过该支承辊47的旋转,传送 带46循环行进。
[0117] 流延模48将胶浆31连续喷出到行进中的传送带46的表面上。据此,在传送带46的 表面上连续形成流延膜50。流延膜50由于如此被连续形成,因此也是长形物即片材(web)。 减压室49对从流延模48的喷嘴起直到传送带46的表面之间的胶浆31的部分的背面侧(传送 带46的行进方向的上游侧)进行减压,防止上述部分的振动与断裂。
[0118] 控温机51将温度调节后的热媒供给到各支承辊47内。据此,经由各支承辊47、传送 带46控制流延膜50的温度。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干燥流延即仅通过干燥来使流延膜凝胶 化,控温机51控制温度,以便促进流延膜50的溶剂的蒸发。干燥仅通过吹风也能推进,但也 可以不仅吹风而且进行加热。通过加热,凝胶化能更快速地推进。
[0119] 另外,流延方式不限于干燥流延,也可以通过干燥以及冷却流延膜50来使之凝胶 化即所谓冷却流延。在该情况下,控温机51通过将冷却后的热媒供给到支承辊47,从而冷却 传送带46以使流延膜50的流动性与仅干燥时相比降低。此外,作为流延载体,不限于传送带 46。例如也可以利用流延鼓,将胶浆31喷出到正在旋转的流延鼓的周面上来进行流延。在干 燥流延膜并使之固化的所谓干燥流延时,多采用传送带46,而在冷却流延时,多采用流延 鼓,但在干燥流延中采用流延鼓、或在冷却流延中采用传送带皆可。在采用流延鼓作为冷却 流延中的流延载体来控制流延膜的温度时,通过在该流延鼓内使冷却后的热媒流动,从而 降低流延鼓的周面的温度即可。
[0120]沿着由传送带46形成的流延膜50的搬运路径,配置有吹风机52与背面加热器53, 其调整流延膜50的干燥速度。流延装置34具备吹风机52与背面加热器53这两方,但也可以 是具备任一方的方式。吹风机52与供胶浆31流延来形成流延膜50的传送带46的流延面46a (参照图5)对置地配置,将调节至规定温度的干燥气体(例如干燥后的空气)从各喷嘴52a吹 出到流延膜50附近。在本实施方式中,沿传送带46的行进方向设置2台吹风机52,但吹风机 52的台数不特别加以限定,也可以是1台或3台以上。背面加热器53与传送带46的与流延面 46a相反侧的面对置地配置,隔着传送带46加热流延膜50。在本实施方式中,设置1台背面加 热器53,但背面加热器53的台数不特别加以限定,也可以是1台或3台以上。
[0121] 此外,流延装置34还具备剥离辊56 (参照图5)与腔室57。传送带46、流延模48、减压 室49等收容在腔室57内。在腔室57内,配置有对分别从胶浆31、流延膜50、湿润薄膜43蒸发 而成为气体的溶剂进行冷凝的冷凝器(condensation)。经该冷凝器液化后的溶剂送往回收 装置加以回收。另外,省略冷凝器与回收装置的图示。
[0122] 流延膜50在由传送带46搬运时干燥推进,以含有溶剂但丧失了流动性的凝胶状态 从传送带46被剥离并向下游搬运。在从传送带46剥离流延膜50的剥离位置PP(参照图5)附 近配置有形状赋予装置35。此外,在该形状赋予装置35与支承辊47之间配置有吹风机58。
[0123] 本实施方式的形状赋予装置35具有:从传送带46剥离流延膜50的功能、以及在通 过该功能以含有溶剂的状态剥离而得的流延膜50即湿润薄膜43上形成棱镜16a的功能。另 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将形状赋予装置35设置在包围传送带46、流延模48、减压室49等的腔 室57的内部,但也可以设置在腔室57之外即流延装置34与干燥装置36之间。关于形状赋予 装置35以及吹风机52的细节后述。
[0124] 来自形状赋予装置35的湿润薄膜43被送往干燥装置36。干燥装置36以限制宽度的 状态搬运湿润薄膜43,并且推进湿润薄膜43的干燥。干燥装置36具备多个夹60、空气供给部 61、以及空气吹出部62。各夹60分别握持湿润薄膜43的侧部。多个夹60以规定间隔安装在环 状的链(未图示)上,链设为沿配置在湿润薄膜43的搬运路径的两侧的轨道移动自如,其移 动方向由轨道规定。据此,各夹60沿轨道移动。在本例中,一方的轨道与另一方的轨道各自 配置为直线状,相互的间隔固定,但不限于此。例如,通过朝向搬运路径的下游扩展一方的 轨道与另一方的轨道的间隔,能够将湿润薄膜43沿与搬运路径正交的方向延伸。空气供给 部61将调整到各种温度的干燥气体供给到空气吹出部62,将干燥气体从该空气吹出部62吹 到干燥装置36内的湿润薄膜43上。通过该干燥装置36,在将宽度保持固定的状态下进一步 推进湿润薄膜43的干燥。另外,优选的是,在该干燥装置36中,湿润薄膜43的剥离面43a(参 照图5)以及剥离面背面43b(参照图5)这两面的温度为(溶剂的沸点+50°C)以下。
[0125] 在本例中,夹60为保持湿润薄膜43的保持部件。但是,保持部件不限于夹60,例如 也可以是在湿润薄膜43的侧部贯穿多根针(pin)来进行保持的针板(枢板)。若由于湿润薄 膜43的溶剂含有率非常高导致湿润薄膜43因夹60的保持而破裂,则采用针板为佳。
[0126] 第1切除装置37从湿润薄膜43上切除留有夹60的夹痕的侧端部。第1切除装置37具 备作为切断刃的上刃与下刃,这些切断刃配置在湿润薄膜43的各侧部的经过位置。
[0127] 干燥室40在内部配置有多个辊63,被供给加热后的干燥气体。湿润薄膜43在经过 干燥室40期间被进一步推进干燥而成为光学薄膜32。另外,优选的是,在该干燥室40中,湿 润薄膜43的剥离面43a以及剥离面背面43b这两面的温度为(溶剂的沸点+50°C)以下。第2切 除装置41用于将光学薄膜32的两侧部连续切断并使其成为规定宽度。第2切除装置为与第1 切除装置37相同的构成。卷绕装置42用于将成为规定宽度的光学薄膜32卷绕成滚筒状,安 装有供光学薄膜32缠绕的卷芯64。
[0128] 另外,在流延装置34与干燥装置36之间,也可以配置有与第1切除装置37的构成相 同的切除装置(未图示)。该切除装置用于将变形了的两侧部从湿润薄膜43切除,通过该切 除,能够使干燥装置36的夹60的保持变得更加可靠。
[0129] 如图5所示,形状赋予装置35具备上述的剥离辊56、以及形状赋予辊68。剥离辊56 其旋转轴与支承辊47的旋转轴平行地配置。相对于湿润薄膜43的搬运路径,剥离辊56配置 在传送带46的相反侧,在其周面上卷挂有湿润薄膜43。剥离辊56伴随湿润薄膜43的搬运进 行从动旋转。在将湿润薄膜43卷挂在剥离辊56上的状态下,朝向溶液制膜设备30的下游拉 伸湿润薄膜43,据此在规定的剥离位置PP从传送带46上剥去流延膜50。另外,也可以通过电 动机使剥离辊56与湿润薄膜的搬运同步地进行旋转。如此地,剥离辊56为旋转自如地设置 的旋转辊即可。
[0130]形状赋予辊68以成为旋转轴与剥离辊56相互平行的姿态的方式,设为与剥离辊56 对置且旋转自如,与剥离辊56协作地形成棱镜16a。也就是说,剥离辊56作为用于剥离流延 膜50来形成湿润薄膜43的剥离部件发挥功能,并且也作为用于针对湿润薄膜43形成棱镜 16a的形状赋予部件发挥功能。
[0131]在形状赋予辊68的周面上,分别形成有多个截面三角形状的凹部68a、凸部68b,以 使在湿润薄膜43形成棱镜16a。凹部68a、凸部68b沿形状赋予辑68的旋转轴方向即湿润薄膜 43的宽度方向延伸,沿形状赋予辊68的周向交替地形成。该形状赋予辊68在将湿润薄膜43 夹持在其与剥离辊56之间的状态下,通过电动机69进行旋转。形状赋予辊68的旋转方向为 搬运湿润薄膜43的方向(在图5中为逆时针方向)。在剥离辊56上,该形状赋予辊68从自传送 带46剥离的剥离面43a侧按压搬运中的湿润薄膜43,据此将凹部68a与凸部68b的形状转印 到该剥离面43a上。如此地,形状赋予辊68连续形成多个棱镜16a。
[0132] 本例的形状赋予辊68其凹部68a与凸部68b分别沿湿润薄膜43的宽度方向延伸,沿 形状赋予辊68的周向交替地形成,但不限于此。例如,也可以为三角形状截面的凹部与凸部 分别沿形状赋予辊的周向延伸,且沿湿润薄膜43的宽度方向交替地形成的形状赋予辊。
[0133] 优选的是,在设形状赋予辊68的圆周速度为V(单位;m/秒),设湿润薄膜43朝向该 形状赋予辊68的搬运速度为W(单位;m/秒)时,满足0.9W < V < 1. 1W。通过满足0.9W < V < 1.1W,能够更为可靠地形成形状以及大小均匀的多个棱镜16a。另外,圆周速度V为形状赋予 辊68的凹部68a的最深位置(谷底)处的速度。
[0134] 对溶剂含有率相对于含有作为聚合物的三醋酸纤维素的固体成分在50%以上且 350%以下的范围内的湿润薄膜43,按压形状赋予辊68,据此转印凹部68a与凸部68b的形状 来形成多个棱镜16a。也就是说,支承辊47的温度、来自吹风机52的干燥气体的温度或风速、 背面加热器53的温度分别被控制,使得流延膜50凝胶化到可从传送带46剥离的程度,且使 得与形状赋予辊68接触期间的湿润薄膜43的溶剂含有率在50%以上且350%以下的范围 内。在进行该控制时,考虑流延膜50的搬运速度或搬运长度。
[0135] 另外,在本说明书中,为了求出溶剂含有率,在设测量对象的湿润薄膜43或流延膜 50的厚度为Tl(单位为mi)、设该湿润薄膜43或流延膜50完全干燥后的厚度为T2(单位为mi) 时,溶剂含有率CS为通过式(1)求出的所谓干基的值(单位为%)。所谓"完全干燥"无需溶剂 残留量严格为"0"。在本实施方式中,设针对测量对象的湿润薄膜43,在120°C以上、相对湿 度10%以下的恒温槽内进行3小时以上的干燥处理后的质量为T2。作为上述的固体成分,除 了聚合物成分(三醋酸纤维素)之外,还能包括例如消光剂、光学控制剂、塑化剂等,但不限 于此。
[0136] CS={(T1-T2)/T2} X100……(1)
[0137] 如上述,通过控制与形状赋予辊68接触期间的湿润薄膜43的溶剂含有率而使湿润 薄膜整体处于柔软的状态,据此,容易且可靠地转印凹部68a与凸部68b的形状,从而形成棱 镜16a。另外,从可靠地形成形状以及大小均匀的多个棱镜16a这一观点出发,更优选的是, 与形状赋予辊68接触期间的湿润薄膜43的溶剂含有率在100%以上且300%以下的范围内, 进一步优选的是,在150%以上且250%以下的范围内。
[0138] 在湿润薄膜43的溶剂含有率如前述高而薄膜整体柔软的状态下形成棱镜16a时, 形状赋予后的湿润薄膜43伴随干燥而沿厚度方向收缩。于是,形状赋予辊68的凹部68a、凸 部68b的形状根据应形成的棱镜以及与形状赋予辊接触期间的湿润薄膜43的溶剂含有率来 决定。通过采用如此决定了凹部68a与凸部68b的形状而得的形状赋予辊68,考虑形状赋予 后的干燥所致的收缩,以期望的形状以及大小可靠地形成均匀的多个棱镜16a。形状赋予辊 68的凹部68a、凸部68b的形状的细节利用其他附图后述。
[0139] 此外,优选的是,在形状赋予辊68中,如本实施方式那样地设置压力调整器70。该 压力调整器70调整在转印凹部68a、凸部68b的形状时的形状赋予辊68对湿润薄膜43的按压 力。通过该压力调整器70调整按压力,在湿润薄膜43上更可靠地形成棱镜16a。
[0140]基于压力调整器70的形状赋予辊68的按压力从针对湿润薄膜43均匀施加按压力 的观点出发,优选的是在1.5MPa以上15MPa以下的范围内。在此,与形状赋予辊68接触期间 的湿润薄膜43如前述含有大量溶剂因而湿润薄膜整体柔软,形状赋予辊68的按压力向湿润 薄膜43沿其宽度方向局部地施加。因此,若按压力相对于湿润薄膜43的硬度过大,则有时在 形状赋予辊68与湿润薄膜43开始接触的部分的上游侧,会产生含溶剂状态的聚合物堆起即 所谓"树脂堆积"。若产生树脂堆积,则有时在解除形状赋予辊68的按压时,转印到湿润薄膜 43上的形状凌乱,棱镜片16的形状的精度变差。与超过15MPa时相比,通过设按压力为15MPa 以下,能够可靠地抑制这样的树脂堆积的产生。此外,若按压力相对于湿润薄膜43的硬度过 低,则有时不能转印期望的形状。与小于1.5Mpa时相比,通过设按压力为1.5MPa以上,能可 靠地避免这样的转印不充分。形状赋予辊68的按压力优选的是在2. OMPa以上且lOMPa以下 的范围内,进一步优选的是在2.5MPa以上且5.OMPa以下的范围内。
[0141]优选的是,在形状赋予辊68中,如本实施方式那样地设置有调节周面的温度的第1 控温机73。该第1控温机73调节形状赋予辊68的周面的温度,以使凝胶化的湿润薄膜43的剥 离面43a侧变为对赋予形状赋予辊68的凹部68a与凸部68b的形状而言具有足够的流动性的 状态。如此地,调节形状赋予辊68的周面的温度,以使湿润薄膜43的剥离面43a侧处于具有 流动性的状态,据此在与形状赋予辊68接触期间,湿润薄膜43的剥离面43a侧进入到形状赋 予辊68的凹部68a的谷底,能更可靠地转印凹部68a与凸部68b的形状。
[0142] 如此地,从湿润薄膜43的剥离面43a侧更可靠地进入到形状赋予辊68的凹部68a的 谷底为止的观点出发,优选的是,形状赋予辊68的周面的温度为5°C以上。此外,从更可靠地 防止与湿润薄膜43所包含的溶剂成分的急剧蒸发相伴的湿润薄膜43的发泡的观点出发,优 选的是,形状赋予辊68的周面的温度为低于溶剂的沸点的温度,在溶剂为由多种成分组成 的混合物时,视该混合物的沸点为溶剂的沸点即可。在为混合物且其沸点有多个时,视多个 沸点之中最低的温度为混合物的沸点即可。从抑制如上述那样的发泡的观点出发,更优选 的是,形状赋予辊68的周面的温度为35°C以下。若在溶剂成分中含有二氯甲烷,则如此地将 形状赋予辊68的周面的温度设为35°C以下来防止发泡的效果特别显著。如此地,关于形状 赋予辊68的周面的温度,优选的是,为5°C以上且小于溶剂的沸点的范围内,更优选的是,为 5°C以上且35°C以下的范围内,进一步优选的是,为7.5°C以上且30°C以下的范围内,特别优 选的是,为l〇°C以上且25°C以下的范围内。
[0143] 在本例中,不将湿润薄膜43卷挂在形状赋予辊68上,而使形状赋予辊68与湿润薄 膜43大致呈线接触。可是,不限于本方式,从如上述湿润薄膜43的剥离面43a侧更可靠地进 入到形状赋予辊68的凹部68a的谷底为止的观点出发,优选的是,将湿润薄膜43卷挂在形状 赋予辊68上,使与形状赋予辊68的接触时间变得更长。越加快制造速度,其效果越好。也就 是说,越加快制造速度,则使湿润薄膜43相对于形状赋予辊68的卷挂角度越大为佳。
[0144] 优选的是,在剥离辊56中也如本实施方式那样地设置有调节周面的温度的第2控 温机74。该第2控温机74调节剥离辊56的周面的温度,以使湿润薄膜43的剥离面43a的相反 侧的剥离面背面43b侧维持凝胶状态。据此,在由形状赋予辊68按压期间的湿润薄膜43的剥 离面背面43b侧比剥离面43a硬,形状赋予辊68的凸部68b从剥离面43a侧以更为均匀的深度 进入到湿润薄膜43内,以更高精度转印凹部68a以及凸部68b。如此地,从精度较好地进行转 印这一观点出发,优选的是,剥离辊56的周面的温度为10°C以下。此外,从不使周面彼此对 置的形状赋予辊68的周面的温度隔着湿润薄膜43过于降低的观点出发,优选的是,剥离辊 56的周面的温度为-25°C以上。如此地,优选的是,剥离辊56的周面的温度在-25°C以上且10 °C以下的范围内,在本实施方式中设为-20°C。关于剥离辊56的周面的温度,更优选的是, 为-20°C以上且5°C以下的范围内,进一步优选的是,为-15°C以上且0°C以下的范围内。
[0145] 此外,从如上述那样高精度地进行转印这一观点出发,优选的是,使湿润薄膜43相 对于剥离辊56的卷挂角度变得更大,使湿润薄膜43与剥离辊56的接触时间变得更长。越加 快制造速度,其效果越好。也就是说,越加快制造速度,则使湿润薄膜43相对于剥离辊56的 卷挂角度越大为佳。
[0146] 如以上那样地,分别调节形状赋予辊68与剥离辊56的各周面温度,据此形状赋予 辊68的凹部68a与凸部68b的形状更容易且可靠地被转印到湿润薄膜43的剥离面43a侧。
[0147] 形状赋予辊68如前述,其凹部68a、凸部68b的形状根据应形成的棱镜以及与形状 赋予辊接触期间的湿润薄膜43的溶剂含有率来决定。在此,设凸部68b的高度(以下称作"凸 部高度")为HR(单位为_)。如图6所示,凸部高度HR为在从圆形端面侧观察形状赋予辊68 时,针对经凹部68a的最深位置(谷底)的圆CR从凸部68b的顶点引下的垂线PL的长度。另外, 图6中的标有符号CL的双点划线为该垂线PL的垂足处的圆CR的切线。形状赋予辊68形成为 满足式(2)。也就是说,凸部高度HR在0.9XHWX {(CS/100)+1}以上且1.1XHWX{(CS/100) + 1}以下的范围内。
[0148] 0.9XHWX {(CS/100)+1} < HR < 1.1 XHff X {(CS/100)+1} ??? (2)
[0149] 通过以下导出式(2)。考虑到湿润薄膜43的厚度因为经按压解除后的干燥而逐渐 减少,所以经按压而形成的棱镜16a的高度也以与薄膜整体的厚度变化率相同的变化率而 减少,以式(3)表达凸部高度HR的基准值HR(S)。考虑到凸部高度HR只要处于一定范围内便 能够形成期望的棱镜16a,而无需其为一个值,设定用于求出上述的一定范围的基准值HR (S)。在此,设式(3)的T1为按压中即与形状赋予辊68接触期间的湿润薄膜43的厚度。在本实 施方式中,因为湿润薄膜43未卷挂在形状赋予辊68上,所以形状赋予辊68与湿润薄膜43为 线接触(参照图5),因此与形状赋予辊68的接触开始时以及接触结束时能够视为一致,求出 式(3)的T1时的"接触中"可作为接触时。在将湿润薄膜43卷挂在形状赋予辊68上时,在向形 状赋予辊68卷挂的卷挂区域的上游端开始接触,在下游端结束接触。在该情况下,设与形状 赋予辊68的接触结束时为求出式(3)的II时的上述"接触中"。此外,设该式(3)中的H、T2为 未赋予棱镜16a时即处于两薄膜面平滑的所谓"平膜状态"时的薄膜的厚度,而非赋予了棱 镜16a的状态下的湿润薄膜43的厚度。
[0150] HR(S)=HWX(T1/T2). . .(3)
[0151]此外,若对式(1)进行变形,得到下式(la)。该式中T1与式(3)中T1相同,为与形状 赋予辊68接触中的湿润薄膜43的厚度。
[0152] T1 = {(CS/100) XT2}+T2. . .(la)
[0153]若将式(3)代入到式(la)中,则得到式(4)。
[0154] HR(S) =Hff X [ {(CS/100) XT2}+T2]/T2
[0155] =HWX{(CS/100)+1}. . .(4)
[0156] 并且,可知只要是从HR(S)减去HR(S)的10%而得的值到对HR(S)加上HR(S)的10% 而得的值这一范围内,棱镜16a都形成为期望的棱镜高度HW。即、凸部高度HR在{HR(S)X 0.9}以上且{HR(S)X 1.1}以下的范围内即可,此由下式(5)表达。通过将式(4)代入该式(5) 便能够得到式(2)。如此地,凸部高度HR基于接触解除后的干燥所致的厚度的变化而求出。
[0157] 〇.9XHR(S) <HR< 1.1XHR(S). . .(5)
[0158] 凸部高度HR在小于0.9XHWX {(CS/100) + 1}时以及大于1.1XHWX {(CS/100) + 1} 时,难以高精度地发现期望的棱镜高度HW。关于形状赋予辊68,更优选的是,凸部高度HR满 足0.95XHWX {(CS/100)+1} 1.05XHWX {(CS/100)+1},进一步优选的是,满足0.98 XHWX {(CS/100) + 1} 1.02XHWX {(CS/100) + 1},凸部高度越接近HWX {(CS/100) + 1},将棱镜16a形成为期望的形状的效果越可靠。
[0159] 若设在周向上相邻的凸部68b与凸部68b的间距(以下称作"凸部间距")为PR(单位 为Mi ),则优选的是,通过HR/PR求出的深宽比在0.3以上且2.0以下的范围内,更优选的是, 在0.4以上且1.75以下的范围内,进一步优选的是,在0.5以上且1.5以下的范围内。另外,凸 部间距PR为凸部68b彼此的顶点间的距离,例如与棱镜间距P16a相同,设为lOOwii以下。关于 凸部68b的顶角(以下称作"辊顶角"),考虑到形状赋予辊68的按压解除后的干燥所引起的 收缩,优选的是,在20°以上且100°以下的范围内。关于凹部68a的张开角度,考虑到形状赋 予辊68的按压解除后的干燥所引起的收缩,优选的是,在20°以上且100°以下的范围内。
[0160] 另外,本例的形状赋予辊68在其周面整体上形成有凹部68a与凸部68b,但不限于 此。例如,若不在流延膜50或湿润薄膜43的宽度方向上的两侧形成棱镜16a,而只在两侧部 间的中央部形成棱镜16a,则也可以只在形状赋予辊的周面之中的轴向的中央部形成有凹 部68a与凸部68b。在该情况下,更优选的是,与形成有凹部68a与凸部68b的区域相比为外侧 的区域设为其直径小于形成有凹部68a和凸部68b的区域的小径区域,以使其不与流延膜50 或湿润薄膜43接触。通过设置这样的小径区域来形成不与流延膜50或湿润薄膜43接触的非 接触部,能够进一步抑制按压力来可靠地形成凹部68a与凸部68b。通过抑制按压力从而减 轻机械性负荷,所以能够进一步提尚制造速度地制造光学薄I吴32,因此制造效率进一步提 高。此外,通过抑制按压力,进一步抑制形状赋予辊的凹部68a与凸部68b的磨损,形状赋予 车昆的耐久性提尚。
[0161] 说明上述构成的作用。对流延模48供给胶浆31,并朝向行进的传送带46喷出。据 此,在由支承辊47控制温度的传送带46上形成流延膜50。从流延模48连续地喷出胶浆31,传 送带46持续行进,由此连续地形成流延膜50。
[0162] 形成的流延膜50伴随传送带46的行进而被搬运。在该搬运中,通过由支承辊47加 热、由吹风机52供给干燥气体以及由背面加热器53加热,流延膜50中的溶剂蒸发而流延膜 50的干燥推进并凝胶化。另外,在冷却流延时,在该搬运中,通过由支承辊47冷却、由吹风机 52供给干燥气体以及由背面加热器53冷却,随着溶剂蒸发而干燥推进,流延膜50降温而凝 胶化。
[0163] 干燥推进而凝胶化的流延膜50由剥离辊56保持凝胶状态在剥离位置PP从传送带 46剥离。剥离的流延膜50即湿润薄膜43被朝向形状赋予装置35搬运。通过剥离辊56的周面 温度的控制,即使湿润薄膜43的剥离面背面43b侧与剥离辊56接触,其凝胶状态也得以维 持。
[0164] 湿润薄膜43若被搬运到形状赋予辊68的位置,则被夹持在正在旋转的形状赋予辊 68与剥离辊56之间,被形状赋予辊68从剥离面43a侧按压。据此,在夹持的湿润薄膜43的部 分,凹部68a或凸部68b的形状转印到剥离面43a上。因为形状赋予辊68随着湿润薄膜43的搬 运而旋转,所以在湿润薄膜43的剥离面43a上顺次形成多个棱镜16a。
[0165] 在由形状赋予辊68按压溶剂含有率小于50%的湿润薄膜43时,湿润薄膜43难以进 入到凹部68a的最深的部分,从而凹部68a与凸部68b的形状难以转印。此外,在通过形状赋 予辊68按压溶剂含有率高于350%的湿润薄膜43时,解除按压后的干燥所致的收缩量过大, 难以发现期望的棱镜高度HW。于是,如前述,将形状赋予辊68按压湿润薄膜43时湿润薄膜43 的溶剂含有率设为在50%以上且350%以下的范围内,所以湿润薄膜43柔软,以较小的按压 力便能容易地使湿润薄膜43按照凹部68a、凸部68b的形状产生变形。
[0166] 并且,形状赋予辊68其凸部高度HR满足式(2),形成有考虑了按压解除后的干燥所 致的厚度方向的收缩而得的凹部68a以及凸部68b,所以在刚按压后的湿润薄膜43上,形成 高于期望的棱镜高度HW即光学薄膜32上的棱镜高度HW的棱镜16a。据此,厚度由于按压解除 后的干燥变薄而得的光学薄膜32为棱镜16a被形成为期望的形状的薄膜。
[0167] 如上述,以HR/PR求出的深宽比在0.3以上且2.0以下的范围内,所以形状赋予辊68 的凸部68b从剥离面43a侧以更均匀的深度进入到湿润薄膜43内,并且湿润薄膜43更可靠地 进入到凹部68a的最深位置,所以更高精度地转印凹部68a以及凸部68b。
[0168] 在如上述形成棱镜16a的期间,形状赋予辊68的周面的温度在5°C以上且35°C以下 的范围内,所以湿润薄膜43的剥离面43a侧处于具有流动性的状态。因此,湿润薄膜43进入 到凹部68a的最深部分,更可靠且容易地转印凹部68a与凸部68b的形状。
[0169] 如上述,剥离辊56的周面的温度在_25°C以上且10°C以下的范围内,所以形状赋予 辊68的凸部68b从剥离面43a侧以更均匀的深度进入到湿润薄膜43内,更高精度地转印凹部 68a以及凸部68b。
[0170] 如上述,因为形状赋予辊68对湿润薄膜43的按压力在1.5MPa以上且15MPa以下的 范围内,所以更可靠地防止按压解除后产生树脂堆积以及转印时转印不充分。
[0171]如上述,在由形状赋予辊68形成高于期望的棱镜高度HW的棱镜16a的状态下,湿润 薄膜43从形状赋予装置35送往干燥装置36。若向干燥装置36导引湿润薄膜43,则由夹60握 持其两侧部,通过该夹60的移动在保持宽度固定的状态下进行搬运。并且,在该搬运中,通 过从空气吹出部62喷吹干燥气体,湿润薄膜43在保持宽度固定的状态下进一步推进干燥, 随着厚度减少,所形成的棱镜16a的高度也减少。
[0172]由干燥装置36干燥后的湿润薄膜43被第1切除装置37切除两侧部,并被导引到干 燥室40。在经过该干燥室40的期间,湿润薄膜43进一步推进干燥,据此得到期望的棱镜高度 HW的光学薄膜32。光学薄膜32由卷绕装置42缠绕成滚筒状。缠绕成滚筒状的光学薄膜32经 后续工序切成规定的大小,作为棱镜片16来使用。
[0173] 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通过形状赋予辊68将棱镜16a的形状赋予到剥离辊56上 的湿润薄膜43上,但只要是湿润薄膜43的溶剂含有率在50%以上且350%以下的范围内,赋 予形状的位置也可以为其他位置。例如,也可以在剥离辊56与干燥装置36之间的搬运路径 上配置形状赋予辊68与乳辊(未图示),通过这些对湿润薄膜43赋予形状。此外,也可以对传 送带46或鼓等流延载体上的流延膜50按压形状赋予辊68来赋予形状。
[0174]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说明了将制造的光学薄膜32用作全反射型的棱镜片的例子, 但也能够用作折射型棱镜片。
[0175] 在上述的例子中,制造成为棱镜片16的光学薄膜32,但所制造的光学薄膜不限于 此,只要是在一方的表面上具备多个凹凸,据此使入射光折射来进行聚光或扩散的光学薄 膜即可。作为这样的光学薄膜,例如存在增亮薄膜、扩散薄膜、以及防反射薄膜。在这些光学 薄膜中,凹凸既可以如上述的光学薄膜32那样规则地排列,也可以不规则地形成。此外,凹 凸的形状既可以为角锥状、圆锥状等,也可以为不定形状。再有,这些形状的凹凸的大小也 可以不均匀。在如以上那样的情况下所采用的形状赋予辊只要在周面形成与期望的凹凸的 形状相应的凹部与凸部即可。
[0176] 在制造凹凸形成得不规则的光学薄膜时,也对溶剂含有率在50%以上且350%以 下的范围内的湿润薄膜43或流延膜50由形状赋予辊进行按压。此外,形状赋予辊的凹部与 凸部以满足式(2)的方式形成。若所形成的光学薄膜的凹凸的高度、即从在薄膜的厚度方向 上凹部的最深位置到形成该凹部的凸部的最高位置的距离不均匀,则以最高的凹凸的高度 为前述的HW,通过式(2)求出形状赋予辊的凸部高度HR。此外,关于在求出前述的深宽比时 的凸部间距PR,针对在周面上相邻的凸部与凸部之中的顶点的位置最近的2个凸部,求出顶 点之间的距离作为凸部间距PR。
[0177] 另外,举出蛾眼薄膜作为防反射薄膜的一例。蛾眼薄膜为其凸部或凹部按照可见 光的波长(380nm程度)以下的间距形成在一方的薄膜面上而得的薄膜。蛾眼薄膜的薄膜面 上的凹凸的配置形态既可以规则,也可以不规则。
[0178] [实施例]
[0179] [实施例1]~[实施例8]
[0180] 在表1所示的各条件下,通过溶液制膜设备30分别制造光学薄膜32,设为实施例1 ~8。设光学薄膜32的期望的棱镜高度HW为25mi,设棱镜间距P16a为50mi。
[0181] 关于胶浆31,将下记示出组成的固体成分添加到溶剂中搅拌并溶解,TAC的浓度设 为约19质量%。
[0182] [固体成分]
[0183] 三醋酸纤维素(取代度2.8) 89.3质量%
[0184] 塑化剂A(磷酸三苯酯) 7.1质量%
[0185] 塑化剂B(磷酸联苯基二苯酯)3.6质量%
[0186] 溶剂采用下记示出组成的混合液。
[0187] [溶剂]
[0188] 二氯甲烷 80质量%
[0189] 甲醇 13.5质量%
[0190] 正丁醇 6.5质量%
[0191] 胶浆31经滤纸(东洋滤纸(株)制,#63LB)过滤后,经烧结金属过滤器(日本精线 (株)制06N,公称孔径lOwii)过滤,再经网格过滤器过滤后临时储存到贮罐中。在流延时,从 贮罐将胶浆31供给到流延模48中。
[0192] 另外,使用的TAC其残留醋酸量为0.1质量%以下,Ca(钙)含有率为58ppm、Mg(镁) 含有率为42ppm、Fe (铁)含有率为0.5ppm,含有游离醋酸40ppm,还含有硫酸根离子15ppm。此 外,乙酰基对6位羟基的氢的取代度为0.91。此外,全部乙酰基中的32.5 %为置换了6位的羟 基的氢的乙酰基。此外,以丙酮萃取该TAC而得的丙酮萃取量为8质量%,TAC的重均分子量/ 数均分子量比为2.5。此外,该TAC的黄色指数为1.7,雾度为0.08,透明度为93.5%。该TAC以 从棉中采集到的纤维素为原料合成而得。
[0193] [形状赋予辊]
[0194] 实施例1~8的形状赋予辊68其辊的直径为150mm。表1分别示出了实施例1~8的形 状赋予辊68的辊顶角、凸部高度HR、凸部间距PR、深宽比HR/PR、周面的温度。实施例1~8的 形状赋予辊68均满足式(2)。
[0195] 在表1中,"溶剂含有率"、"按压力"、"剥离辊的周面的温度"分别为在由实施例1~ 8的形状赋予辊68按压期间的湿润薄膜43的溶剂含有率、对湿润薄膜43的按压力、剥离辊56 的周面的温度。
[0196] 针对经上述实施例1~8得到的各光学薄膜32,在厚度方向上的截面处对棱镜16a 的形状进行评价。在评价中,首先通过光学显微镜观察各截面,求出光学薄膜32的棱镜高度 HW。设光学显微镜的倍率为1500倍。针对光学薄膜32,在观察图像中任选5个棱镜16a,测量 选出的每一棱镜的棱镜高度HW1~HW5,通过(HWl+HW2+HW3+HW4+HW5)/5这一计算公式求出 其平均值,设其平均值为棱镜高度HW。
[0197] 按照下记基准评价求出的棱镜高度HW,将该评价作为棱镜16a的形状的评价。另 外,在以下将期望的棱镜高度Hff(25_)称作"目标高度",将求出的棱镜高度HW称作"计算高 度"。A~C为合格,D为不合格。
[0198] A:计算高度为(目标高度X0.95)以上且(目标高度XI.05)以下
[0199] B:计算高度为(目标高度X0.90)以上且小于(目标高度X0.95),或者,为大于(目 标高度XI.05)且(目标高度XI. 10)以下
[0200] C:计算高度为(目标高度X0.85)以上且小于(目标高度X0.90),或者,大于(目标 高度XI. 10)且(目标高度XI. 15)以下
[0201] D:计算高度小于(目标高度0.85)或大于(目标高度XI.15)
[0202][表1]
[0203]
[0204][比较例1]~[比较例5]
[0205]在比较例1、2中,在表1所示的各条件下,通过溶液制膜设备30分别制造光学薄膜。 此外,在比较例3~5中,采用与溶液制膜设备30的形状赋予辊68不同的形状赋予辊。在比较 例3~5中的形状赋予辊上,形成有表1所示的凸部高度HR的凸部。这些比较例的其他条件与 上述实施例相同。
[0206]针对得到的光学薄膜,在厚度方向上的截面处按照与实施例相同的方法以及基准 对棱镜的形状进行评价,在表1中示出了评价结果。
【主权项】
1. 一种形状赋予辊,在周面上形成有多个凹部以及凸部,对含有聚合物和溶剂的搬运 中的片材从一方的表面侧进行按压,从而在所述一方的表面上连续形成使入射光折射从而 进行聚光或扩散的多个凹凸, 在设所述凸部的高度为HRym,设在所述一方的表面上形成的所述凹凸的顶部的高度为 Hffym,设所述片材中的溶剂含有率为CS%时,满足0.9 XHWX {(CS/100) + 1} < HR < 1.1 XHW X{(CS/100)+1}, 对所述溶剂含有率在50%以上且350%以下的范围内的所述片材进行按压。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形状赋予辊, 在设相邻的所述凸部与所述凸部的间距为PRym时,HR/PR为0.3以上且2.0以下。3. 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形状赋予辊, 多个所述凹部以及凸部沿周向交替地形成,沿所述片材的宽度方向延伸且截面为三角 形状, 所述片材的所述凹凸为棱镜。4. 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形状赋予辊, 该形状赋予辊具备调节所述周面的温度的第1控温机,通过所述第1控温机使所述周面 的温度在5°C以上且35°C以下的范围内。5. 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形状赋予辊, 该形状赋予辊具备调整对所述片材的按压力的压力调整器,以在1.5MPa以上且15MPa 以下的范围内的所述按压力按压所述片材。6. -种形状赋予装置,具备: 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被设为旋转自如的形状赋予辊;以及 旋转辊,被设为旋转轴与所述形状赋予辊彼此平行且旋转自如,与所述形状赋予辊夹 持搬运中的所述片材。7. 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形状赋予装置, 所述旋转辊具备调节周面的温度的第2控温机,通过所述第2控温机使所述周面的温度 在-25°C以上且10°C以下的范围内。8. -种薄膜制造方法,制造在一方的薄膜面上具有使入射的入射光折射从而进行聚光 或扩散的多个凹凸的光学薄膜,具有: 流延工序,使聚合物被溶解在溶剂中而成的胶浆连续流延在行进的流延载体上,从而 形成流延膜; 剥离工序,在所述溶剂残存的状态下从所述流延载体剥下所述流延膜,从而形成湿润 薄膜; 形状赋予工序,在溶剂含有率在50%以上且350%以下的范围内的状态下,向搬运中的 所述流延膜或所述湿润薄膜,将在周面上形成有多个凹部以及凸部的形状赋予辊从一方的 表面侧进行按压,从而在所述流延膜或所述湿润薄膜的所述一方的表面上连续形成所述多 个凹凸;以及 干燥工序,对经过形状赋予工序的所述流延膜或所述湿润薄膜进行干燥, 在设所述形状赋予辊的所述凸部的高度为HRym,设所述一方的薄膜面上的所述凹凸的 顶部的高度为Hffym,设所述流延膜或所述湿润薄膜被所述形状赋予辊按压时的溶剂含有率 为CS % 时,所述形状赋予辊满足Ο · 9 X Hff X {(CS/100)+1 HR < 1 · 1 X Hff X {(CS/100)+1}。9. 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薄膜制造方法, 所述形状赋予辊为:在设相邻的所述凸部与所述凸部的间距为PRym时,HR/PR为0.3以 上且2.0以下。10. 如权利要求8或9所述的薄膜制造方法, 所述薄膜的所述凹凸为棱镜, 所述形状赋予辊的多个所述凹部以及凸部沿周向交替地形成,沿所述薄膜的宽度方向 延伸且截面为三角形状。11. 如权利要求8或9所述的薄膜制造方法, 在所述形状赋予工序中,将所述周面的温度在5°C以上且35°C以下的范围内的所述形 状赋予辊按压到所述流延膜或所述湿润薄膜上。12. 如权利要求8或9所述的薄膜制造方法, 在所述形状赋予工序中,以在1.5MPa以上且15MPa以下的范围内的按压力按压所述流 延膜或所述湿润薄膜。13. 如权利要求8或9所述的薄膜制造方法, 在所述形状赋予工序中,通过被设为旋转轴与所述形状赋予辊彼此平行且旋转自如的 旋转辊、以及所述形状赋予辊,来夹持并按压所述流延膜或所述湿润薄膜。14. 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薄膜制造方法, 所述旋转辊的周面的温度在_25°C以上且10°C以下的范围内。
【文档编号】B29D7/01GK106003689SQ201610186644
【公开日】2016年10月12日
【申请日】2016年3月29日
【发明人】中村和晴, 中村直贵, 大谷进, 大谷进一
【申请人】富士胶片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