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向拉伸聚丙烯薄膜生产线中纵向拉伸压辊装置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8876008阅读:457来源:国知局
双向拉伸聚丙烯薄膜生产线中纵向拉伸压辊装置的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双向拉伸聚丙烯薄膜生产线中纵向拉伸压辊装置,属于双向拉伸聚丙烯薄膜加工的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0002]在双向拉伸聚丙烯薄膜的生产中,纵向拉伸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工艺技术,决定了BOPP薄膜纵向的物理、力学性能差异以及后续横线拉伸的效果。在生产过程中经过纵向拉伸后,高分子链呈单轴纵向取向,随着分子链取向度的提高,薄膜中伸直链段数目增多,折叠链段数目相应减少,晶片之间的连接链段逐渐增加,材料的密度和强度都相应提高,最终薄膜的力学强度提高、模量增大、断裂伸长率减小,冲击强度、耐折性增大,透气、光泽性变好。
[0003]在三菱重工双向拉伸聚丙烯薄膜生产线的纵拉过程中压辊和纵拉拉伸辊之间的工作原理如图1所示:压辊Ia和纵拉拉伸辊2a之间采用的是曲轴角度压,压辊Ia压在薄膜和纵拉拉伸辊2a的侧面切点处。
[0004]这种方式的缺点:纵拉拉伸棍2a上的薄膜包卷范围较小,包卷角度小于180°。这是由于两方面原因:薄膜拉伸方向并非垂直向下;机械设计加上薄膜对压辊Ia的张力作用,压辊Ia把薄膜压在纵拉拉伸辊2a上部。高速运转时还会出现压辊Ia压不紧薄膜,出现抖动情况。
[0005]产生的不良后果:包卷的角度小导致薄膜和纵拉拉伸辊2a之间打滑,造成薄膜表面产生花斑。
[0006]除此之外,还存在拆装不方便,纵拉拉伸辊2a工作稳定性不好等缺点,影响了产品的外观和使用性能,给公司带来经济损失,需要对该装置进行改进。
【实用新型内容】
[0007]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双向拉伸聚丙烯薄膜生产线中纵向拉伸压辊装置,该装置的压辊和纵拉拉伸辊之间采用垂直向下的压力,改变了压辊和纵拉拉伸辊之间接触点达到改善效果。
[0008]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0009]一种双向拉伸聚丙烯薄膜生产线中纵向拉伸压辊装置,包括纵拉拉伸辊和由气缸驱动的压辊,所述压辊压在纵拉拉伸辊的正上方,压辊与纵拉拉伸辊同一截面的轴心在同一竖直线上。
[0010]所述气缸安装在压辊的正上方。
[0011]本实用新型中,压辊和纵拉拉伸辊之间采用的是垂直向下的压力,压辊压在纵拉拉伸辊垂直上方,并非薄膜和纵拉拉伸辊的切点处,改变了压辊和纵拉拉伸辊之间接触点达到改善效果。
[0012]本实用新型改进的压辊和纵拉拉伸辊之间工作方式与三菱重工双向拉伸聚丙烯薄膜生产线的对比,主要具有以下优点:纵拉拉伸辊上的薄膜包卷范围较大,包卷角度达到180° ;压辊在纵拉拉伸辊垂直上方,紧紧压住薄膜,不会减小包卷角度。
[0013]本实用新型这样的设计,使得薄膜和纵拉拉伸辊之间不会打滑,不会造成花斑,膜面质量提高,减少经济损失;而且拆装方便,方便维修检查,提高工作效率。
[0014]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附图说明】
[0015]图1为现有三菱重工双向拉伸聚丙烯薄膜生产线的纵向拉伸过程中,压辊和纵拉拉伸辊之间的工作原理示意图;
[0016]图2为本实用新型双向拉伸聚丙烯薄膜生产线中纵向拉伸压辊装置的工作原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7]如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双向拉伸聚丙烯薄膜生产线中纵向拉伸压辊装置,包括纵拉拉伸辊I和由气缸3驱动的压辊2,压辊2压在纵拉拉伸辊I的正上方,压辊2与纵拉拉伸辊I同一截面的轴心在同一竖直线上。气缸3安装在压辊2的正上方。
[0018]本实用新型中的纵拉拉伸辊I和压辊2在不同位置相切。
[0019]本实用新型通过改进压辊2和纵拉拉伸辊I之间的接触位置,优化了生产工艺,提高了生产效率,带来经济效益。
[0020]上述实施例仅用于解释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发明构思,而非对本实用新型权利保护的限定,凡利用此构思对本实用新型进行非实质性的改动,均应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主权项】
1.一种双向拉伸聚丙烯薄膜生产线中纵向拉伸压辊装置,包括纵拉拉伸辊和由气缸驱动的压辊,其特征在于:所述压辊压在纵拉拉伸辊的正上方,压辊与纵拉拉伸辊同一截面的轴心在同一竖直线上。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向拉伸聚丙烯薄膜生产线中纵向拉伸压辊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气缸安装在压辊的正上方。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双向拉伸聚丙烯薄膜生产线中纵向拉伸压辊装置,属于双向拉伸聚丙烯薄膜加工的技术领域,包括纵拉拉伸辊和由气缸驱动的压辊,所述压辊压在纵拉拉伸辊的正上方,压辊与纵拉拉伸辊同一截面的轴心在同一竖直线上。本实用新型使得薄膜和纵拉拉伸辊之间不会打滑,不会造成花斑,膜面质量提高,减少经济损失;而且拆装方便,方便维修检查,提高工作效率。
【IPC分类】B29C55-12
【公开号】CN204585814
【申请号】CN201420707697
【发明人】陈利红, 李洪文, 任通, 余序安, 陈华, 袁学明, 何权, 茹晓, 孙幼琴, 高建峰, 曹栋梁
【申请人】浙江凯利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5年8月26日
【申请日】2014年11月21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