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塑胶刀套变形修复工装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9132438阅读:284来源:国知局
一种塑胶刀套变形修复工装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刀具修复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塑胶刀套变形修复工装。
【背景技术】
[0002]通常我们在维修进口某加工中心掉刀时,一般都是塑胶刀套磨损或者是刀套机械疲劳变大原因导致。要保证机床正常加工,这时我们就要更换刀套,然而一年更换刀套的费用就高达约100万元(2000元一个),提高了加工成本。
[0003]目前塑胶刀套损坏多是刀套内孔磨损尺寸变大,致使塑胶刀套不能使用,现有没有专用的修复工装对其变形修复,通过购买更换,此刀套是进口备件,购买周期长,可能会因无备件导致机床无法正常加工。
【实用新型内容】
[0004]针对现有技术不足,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塑胶刀套变形修复工装。
[0005]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0006]—种塑胶刀套变形修复工装,包括相配合的两半圆结构,所述两半圆结构相配合后形成的内圆与塑胶刀套本体外圆相适配,两半圆结构配合后内圆上设有与塑胶刀套本体外圆上的定位凸起相适配的凹槽。
[0007]进一步的,所述两半圆结构的外部设有一对相对的定位平面。
[0008]所述凹槽为三角形凹槽。
[0009]所述两半圆结构包括第一半圆体和第二半圆体,一对定位平面分别设在第一半圆体和第二半圆体上。
[0010]所述一对定位平面相平行。
[0011]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本修复工装结构简单,其可快速对塑胶刀套进行修复,从而把塑胶刀套的寿命延长了 2至3倍,提高了加工效率,降低了加工成本。
【附图说明】
[0012]下面对本说明书各幅附图所表达的内容及图中的标记作简要说明:
[0013]图1为本实用新型修复工装结构示意图。
[0014]图2为塑胶刀套结构示意图。
[0015]图中:1.第一半圆体、2.第二半圆体、3.定位平面、4.凹槽、5.塑胶刀套本体、
6.定位凸起。
【具体实施方式】
[0016]下面对照附图,通过对实施例的描述,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0017]如图1和图2所示,该塑胶刀套变形修复工装,包括相配合的两半圆结构,两半圆结构包括相适配的第一半圆体I和第二半圆体2,第一半圆体I和第二半圆体2相配合后形成的内圆与塑胶刀套本体外圆相适配。
[0018]第一半圆体I和第二半圆体2相配合后内圆上设有与塑胶刀套本体5外圆上的定位凸起6相适配的凹槽4。优选的,凹槽为三角形凹槽。
[0019]两半圆结构的外部设有一对相对的定位平面3 ;两个定位平面分别设在第一半圆体I和第二半圆体2的外部,定位平面位于每个半圆结构的外部中间位置处,两个定位平面相平行。
[0020]修复工装加工方法为:通过机床加工出外径为90mm、内孔为60.5mm、高度为29mm的圆柱体,把圆柱体从中间锯开分成两个半圆体,用钢锯在其中一个半圆体内孔1/4出锯一个底长11mm、高5.5mm的三角形凹槽;再把两个半圆体外径中间用铣床往下铣5mm铣出一个平面。
[0021]利用该修复工装对塑胶刀套内孔膨胀变形进行修复的方法:先用热风枪将塑胶刀套加热到50°?65°左右;利用该修复工装把加热后的刀套夹在虎钳上,通过修复工装对塑胶刀套进行夹紧变形修复,将塑胶刀套内孔修复到标准值。其中,刀套内孔膨胀变形量不一样,加热的温度就不同。
[0022]上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示例性描述,显然本实用新型具体实现并不受上述方式的限制,只要采用了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和技术方案进行的各种非实质性的改进,或未经改进将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和技术方案直接应用于其它场合的,均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主权项】
1.一种塑胶刀套变形修复工装,其特征在于:包括相配合的两半圆结构,所述两半圆结构相配合后形成的内圆与塑胶刀套本体外圆相适配,两半圆结构配合后内圆上设有与塑胶刀套本体外圆上的定位凸起相适配的凹槽。2.如权利要求1所述塑胶刀套变形修复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两半圆结构的外部设有一对相对的定位平面。3.如权利要求1所述塑胶刀套变形修复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为三角形凹槽。4.如权利要求2所述塑胶刀套变形修复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两半圆结构包括第一半圆体和第二半圆体,一对定位平面分别设在第一半圆体和第二半圆体上。5.如权利要求4所述塑胶刀套变形修复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一对定位平面相平行。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塑胶刀套变形修复工装,包括相配合的两半圆结构,所述两半圆结构相配合后形成的内圆与塑胶刀套本体外圆相适配,两半圆结构配合后内圆上设有与塑胶刀套本体外圆上的定位凸起相适配的凹槽。本修复工装结构简单,其可快速对塑胶刀套进行修复,从而把塑胶刀套的寿命延长了2至3倍,提高了加工效率,降低了加工成本。
【IPC分类】B29C73/28
【公开号】CN204801070
【申请号】CN201520486261
【发明人】王建伟
【申请人】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5年11月25日
【申请日】2015年7月6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