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测温双螺杆挤出机模头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111695阅读:268来源:国知局
一种可测温双螺杆挤出机模头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双螺杆挤出机模头,具体是一种可测温双螺杆挤出机模头。
【背景技术】
[0002]双螺杆挤出机是现今塑料工业中必不可少的设备,超过90%的塑胶粒子由双螺杆挤出机生产。由于不同的塑胶粒子对加工温度的要求差异很大,在双螺杆挤出造粒生产工艺中,对温度的控制显得至关重要。
[0003]当前对双螺杆挤出造粒生产工艺中温度的监测和控制主要有两种方法。第一种方法是通过设置在机筒上的温度传感器和加热装置进行检测和控制,这是目前所有双螺杆挤出机都会配置的设备,这种方法最大缺点在于所测温度和实际熔体温度存在巨大差异,在双螺杆挤出生产过程中,70%至80%的热量是由螺杆与树脂的剪切摩擦产生,仅有20%左右的热量由机筒加热装置提供,因此,熔体与机筒之间存在较大的温度差,实测显示该温度差通常在30摄氏度至50摄氏度之间;第二种方法是在机筒上进行开孔,并将热电偶插入机筒内,使热电偶与熔体直接接触进行温度测量,如图1所示,这种方法由于热电偶能够与熔体直接接触,准确度较第一种方法有所提高,但是,由于机筒内螺杆的存在,使得热电偶并不能深入熔体内部,仅能在靠近机筒内壁的地方与熔体进行少量接触,因此测量温度与实际温度仍然存在20摄氏度到30摄氏度的温差。
【实用新型内容】
[000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可测温双螺杆挤出机模头,热电偶可以通过该模头深入熔体内部,对熔体温度进行准确的测量,不会对造粒工艺产生任何影响。同时,该设计结构简单,成本低廉,适用性广。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0005]—种可测温双螺杆挤出机模头,所述可测温双螺杆挤出机模头内部具有空腔,该空腔设有用于熔体挤出的挤出孔以及用于与双螺杆挤出机机筒连接的开口,且所述空腔还设有用于插入热电偶的开孔。
[0006]优选的,所述空腔内径从所述开口至所述挤出孔逐渐变小。
[0007]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可测温双螺杆挤出机模头通过特殊的模头设计,实现了在生产过程中能够实时的准确监测熔体温度,能够提高现有生产工艺的准确性和可重复性。同时,设计结构简单,成本与现有设备相差无几,且不会对现有工艺产生任何不利影响。
【附图说明】
[0008]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0009]图1是现有技术结构示意图;
[0010]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1]下面将结合附图以及具体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在此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以及说明用来解释本实用新型,但并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
[0012]实施例:
[0013]如图2所示,一种可测温双螺杆挤出机模头1,所述可测温双螺杆挤出机模头1内部具有空腔10,即将现有技术中的模头沿螺杆3方向上加长,该空腔设有用于熔体挤出的挤出孔11以及用于与双螺杆挤出机机筒2连接的开口,机筒内设有螺杆3,且所述空腔还设有用于插入热电偶4的开孔,热电偶4可以从该开孔处插入空腔结构中。
[0014]上述实施例方案提供的可测温双螺杆挤出机模头1,在双螺杆挤出机工作时,空腔10中会充满熔体,因此热电偶4可以与熔体充分接触,准确测量出熔体的实际温度。
[0015]作为上述实施例方案的改进,所述空腔10的内径从所述开口至所述挤出孔11逐渐变小,即可测温双螺杆挤出机模头1的内壁为倾斜设置,可以避免熔体在空腔10内停留时间过长而发生降解,不会对现有的生产工艺产生任何影响。
[0016]以上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技术方案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原理以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适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原理;同时,对于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依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在【具体实施方式】以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主权项】
1.一种可测温双螺杆挤出机模头,其特征在于: 所述可测温双螺杆挤出机模头内部具有空腔,该空腔设有用于熔体挤出的挤出孔以及用于与双螺杆挤出机机筒连接的开口,且所述空腔还设有用于插入热电偶的开孔; 所述空腔内径从所述开口至所述挤出孔逐渐变小。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可测温双螺杆挤出机模头,所述可测温双螺杆挤出机模头内部具有空腔,该空腔设有用于熔体挤出的挤出孔以及用于与双螺杆挤出机机筒连接的开口,且所述空腔还设有用于插入热电偶的开孔。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可测温双螺杆挤出机模头通过特殊的模头设计,实现了在生产过程中能够实时的准确监测熔体温度,能够提高现有生产工艺的准确性和可重复性。同时,设计结构简单,成本与现有设备相差无几,且不会对现有工艺产生任何不利影响。
【IPC分类】B29B9/06, B29C47/92, B29C47/12
【公开号】CN205021851
【申请号】CN201520377083
【发明人】李东阵
【申请人】广州辰东新材料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6年2月10日
【申请日】2015年6月3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