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数控车床的塑料模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290562阅读:664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数控车床的塑料模具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塑料生产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用于数控车床的塑料模具。
【背景技术】
[0002]塑料模具是塑料生产中不可或缺的工具。在现有技术中,方便塑料在模具中快速冷却成型,会在模具内设置冷却水槽,通过向模具内部加注冷却液来提升塑料生产效率,但是目前的冷却装置效率低,冷却水浪费大,热传导效率不充分。而且,塑料在成型之后取出很麻烦,严重影响生产效率。
【实用新型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了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改进的用于数控车床的塑料模具,解决普通的冷却装置效率低,冷却水浪费大,热传导效率不充分。而且,塑料在成型之后取出很麻烦,严重影响生产效率的问题。
[0004]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用于数控车床的塑料模具,包括模具本体,所述的模具本体上表面从左往右分别开设有用于生产塑料产品的第一生产腔、第二生产腔、第三生产腔、第四生产腔和第五生产腔,所述的模具本体下表面从左往右分别开设有与第一生产腔相连通的第一挤压控制腔、与第二生产腔相连通的第二挤压控制腔、与第三生产腔相连通的第三挤压控制腔、与第四生产腔相连通的第四挤压控制腔和与第五生产腔相连通的第五挤压控制腔,所述的第一挤压控制腔、第二挤压控制腔、第三挤压控制腔、第四挤压控制腔和第五挤压控制腔内侧面近上端均固定连接有柔性金属挤压层,所述的第一挤压控制腔、第二挤压控制腔、第三挤压控制腔、第四挤压控制腔和第五挤压控制腔内均螺纹连接有螺纹顶杆,所述的螺纹顶杆上端固定连接有用于挤压柔性金属挤压层的挤压块,所述的模具本体内部位于第一生产腔、第二生产腔、第三生产腔、第四生产腔和第五生产腔外侧开设有螺旋冷却腔,所述的模具本体右侧面近上端开设有与螺旋冷却腔相连通的进水口,所述的模具本体右侧面近下端开设有与螺旋冷却腔相连通的排水口,所述的模具本体右侧壁位于进水口位置固定连接有上三通阀,所述的模具本体右侧壁位于排水口位置固定连接有下三通阀,所述的模具本体右侧壁位于上三通阀和下三通阀之间固定连接有小型电动水栗,所述的上三通阀下端进水口通过上输水管与小型电动水栗出水口相连通,所述的下三通阀上端出水口通过下输水管与小型电动水栗进水口相连通。
[0005]优选地,为了便于冷却液添加和提升效率,所述的上三通阀右端进水口通过上进水管与外接水管相连接。
[0006]优选地,为了便于冷却液排出和提升效率,所述的下三通阀右端出水口通过下出水管与外接水管相连接。
[0007]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用于数控车床的塑料模具通过小型电动水栗联动模具本体右侧的两个三通阀来对模具本体内部的螺旋冷却腔内部进行循环导热散热,从而使得热传导更加充分,塑料冷却效果更好,而且通过挤压控制腔内部的螺纹顶杆对柔性金属挤压层进行挤压,使得塑料取出更加方便,生产效率大大提升。
【附图说明】
[0008]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0009]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0010]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内部示意图。
[0011 ]图中:1.模具本体,2.第一生产腔,3.第二生产腔,4.第三生产腔,5.第四生产腔,6.第五生产腔,7.第一挤压控制腔,8.第二挤压控制腔,9.第三挤压控制腔,10.第四挤压控制腔,11.第五挤压控制腔,12.柔性金属挤压层,13.螺纹顶杆,14.挤压块,15.螺旋冷却腔,16.进水口,17.出水口,18.上三通阀,19.下三通阀,20.小型电动水栗,21.上输水管,22.下输水管,23.上进水管,24.下出水管。
【具体实施方式】
[0012]现在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这些附图均为简化的示意图,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基本结构,因此其仅显示与本实用新型有关的构成。
[0013]图1和图2所示的一种用于数控车床的塑料模具,包括模具本体I,模具本体I上表面从左往右分别开设有用于生产塑料产品的第一生产腔2、第二生产腔3、第三生产腔4、第四生产腔5和第五生产腔6,模具本体I下表面从左往右分别开设有与第一生产腔2相连通的第一挤压控制腔7、与第二生产腔3相连通的第二挤压控制腔8、与第三生产腔4相连通的第三挤压控制腔9、与第四生产腔5相连通的第四挤压控制腔10和与第五生产腔6相连通的第五挤压控制腔11,第一挤压控制腔7、第二挤压控制腔8、第三挤压控制腔9、第四挤压控制腔10和第五挤压控制腔11内侧面近上端均固定连接有柔性金属挤压层12,第一挤压控制腔7、第二挤压控制腔8、第三挤压控制腔9、第四挤压控制腔10和第五挤压控制腔11内均螺纹连接有螺纹顶杆13,螺纹顶杆13上端固定连接有用于挤压柔性金属挤压层12的挤压块14,模具本体I内部位于第一生产腔2、第二生产腔3、第三生产腔4、第四生产腔5和第五生产腔6外侧开设有螺旋冷却腔15,模具本体I右侧面近上端开设有与螺旋冷却腔15相连通的进水口16,模具本体I右侧面近下端开设有与螺旋冷却腔15相连通的排水口 17,模具本体I右侧壁位于进水口 16位置固定连接有上三通阀18,模具本体I右侧壁位于排水口位置固定连接有下三通阀19,模具本体I右侧壁位于上三通阀18和下三通阀19之间固定连接有小型电动水栗20,上三通阀18下端进水口通过上输水管21与小型电动水栗20出水口相连通,下三通阀19上端出水口通过下输水管22与小型电动水栗20进水口相连通。
[0014]优选地,为了便于冷却液添加和提升效率,上三通阀18右端进水口通过上进水管23与外接水管相连接,优选地,为了便于冷却液排出和提升效率,下三通阀19右端出水口通过下出水管24与外接水管相连接,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用于数控车床的塑料模具通过小型电动水栗20联动模具本体I右侧的两个三通阀来对模具本体I内部的螺旋冷却腔15内部进行循环导热散热,从而使得热传导更加充分,塑料冷却效果更好,而且通过挤压控制腔内部的螺纹顶杆13对柔性金属挤压层12进行挤压,使得塑料取出更加方便,生产效率大大提升。
[0015]实施例:塑料饶注之后,通过外接水管向上进水管23注水,然后冷却水经过上进水管23、上三通阀18、进水口 16进入螺旋冷却腔15,再从出水口 17进入下三通阀19,下输水管22进入小型电动水栗20,小型电动水栗20再将冷却水通过上输水管21再次进入上三通阀18,从而形成一个循环回路,通过小型电动水栗20表面的温度显示器来了解冷却液温度,通过控制上、下三通阀来控制冷却水更换,控制十分简单。
[0016]以上述依据本实用新型的理想实施例为启示,通过上述的说明内容,相关工作人员完全可以在不偏离本项实用新型技术思想的范围内,进行多样的变更以及修改。本项实用新型的技术性范围并不局限于说明书上的内容,必须要根据权利要求范围来确定其技术性范围。
【主权项】
1.一种用于数控车床的塑料模具,包括模具本体(I),其特征是:所述的模具本体(I)上表面从左往右分别开设有用于生产塑料产品的第一生产腔(2)、第二生产腔(3)、第三生产腔(4)、第四生产腔(5)和第五生产腔(6),所述的模具本体(I)下表面从左往右分别开设有与第一生产腔(2)相连通的第一挤压控制腔(7)、与第二生产腔(3)相连通的第二挤压控制腔(8)、与第三生产腔(4)相连通的第三挤压控制腔(9)、与第四生产腔(5)相连通的第四挤压控制腔(10)和与第五生产腔(6)相连通的第五挤压控制腔(11),所述的第一挤压控制腔(7)、第二挤压控制腔(8)、第三挤压控制腔(9)、第四挤压控制腔(10)和第五挤压控制腔(11)内侧面近上端均固定连接有柔性金属挤压层(12),所述的第一挤压控制腔(7)、第二挤压控制腔(8)、第三挤压控制腔(9)、第四挤压控制腔(10)和第五挤压控制腔(11)内均螺纹连接有螺纹顶杆(13),所述的螺纹顶杆(13)上端固定连接有用于挤压柔性金属挤压层(12)的挤压块(14),所述的模具本体(I)内部位于第一生产腔(2)、第二生产腔(3)、第三生产腔(4)、第四生产腔(5)和第五生产腔(6)外侧开设有螺旋冷却腔(15),所述的模具本体(I)右侧面近上端开设有与螺旋冷却腔(15)相连通的进水口(16),所述的模具本体(I)右侧面近下端开设有与螺旋冷却腔(15)相连通的排水口(17),所述的模具本体(I)右侧壁位于进水口(16)位置固定连接有上三通阀(18),所述的模具本体(I)右侧壁位于排水口(17)位置固定连接有下三通阀(I9),所述的模具本体(I)右侧壁位于上三通阀(18)和下三通阀(I9)之间固定连接有小型电动水栗(20),所述的上三通阀(18)下端进水口通过上输水管(21)与小型电动水栗(20)出水口相连通,所述的下三通阀(19)上端出水口通过下输水管(22)与小型电动水栗(20)进水口相连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数控车床的塑料模具,其特征是:所述的上三通阀(18)右端进水口通过上进水管(23)与外接水管相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数控车床的塑料模具,其特征是:所述的下三通阀(19)右端出水口通过下出水管(24)与外接水管相连接。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塑料生产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用于数控车床的塑料模具,包括模具本体,模具本体上表面从左往右分别开设有用于生产塑料产品的第一生产腔、第二生产腔、第三生产腔、第四生产腔和第五生产腔,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用于数控车床的塑料模具通过小型电动水泵联动模具本体右侧的两个三通阀来对模具本体内部的螺旋冷却腔内部进行循环导热散热,从而使得热传导更加充分,塑料冷却效果更好,而且通过挤压控制腔内部的螺纹顶杆对柔性金属挤压层进行挤压,使得塑料取出更加方便,生产效率大大提升。
【IPC分类】B29C33/04, B29C33/44
【公开号】CN205201884
【申请号】CN201521046509
【发明人】张艺锋
【申请人】张艺锋
【公开日】2016年5月4日
【申请日】2015年12月11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