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3d打印机的束直装置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10308687阅读:384来源:国知局
用于3d打印机的束直装置的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3D打印机的原料进行束直的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用于3D打印机的束直装置。
【背景技术】
[0002]3D打印机(3D Printers)简称(3DP)是一位名为恩里科.迪尼(Enrico Dini)的实用新型家设计的一种神奇的打印机,它不仅可以“打印”一幢完整的建筑,甚至可以在航天飞船中给宇航员打印任何所需的物品的形状。
[0003]现有的3D打印机的原料是线束,线束很容易就会打结,很容易导致线束原料提供的不平均的问题,那么设计一种用于3D打印机的在入料前进行束直的装置成为一种亟需解决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000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3D打印机的束直装置,该用于3D打印机的束直装置克服了现有技术中的线束容易发生打结问题,实现了用于3D打印机的线束在入料前的束直。
[000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3D打印机的束直装置,该束直装置包括:驱动机构、主动轮、从动轮和机壳,主动轮和从动轮设置于机壳中,且主动轮的侧面和从动轮的侧面之间形成一个束直线束的空隙,机壳中设置有与线束相配合的输送通道,输送通道经过空隙;驱动机构带动主动轮转动,且主动轮与线束的外表面紧密接触,并通过线束带动从动轮转动。
[0006]优选地,主动轮的侧面沿周向方向上形成有多个凸齿,且相邻两个凸齿之间等间隔的设置。
[0007]优选地,输送通道包括:输料段、入料端和出料端,入料端和出料端设置于机壳的外表面上,输料段上设置有能够伸入主动轮的一部分和从动轮的一部分的开口以束直线束。
[0008]优选地,该束直装置还包括:连接管,连接管连通于出料端,且连接管的内表面接触束直后的线束的外表面。
[0009]优选地,驱动机构包括:电机和轴承,轴承套接并固接于电机的转子,主动轮套接并固接于轴承的外表面。
[0010]优选地,该束直装置还包括:感应机构,感应机构设置于机壳,感应入料端的线束,在感应到线束的情况下,控制电机开启。
[0011 ]优选地,感应机构包括:红外感应器、触发开关和电源,红外感应器设置于入料端,感应入料端的线束,红外感应器被配置成连接于触发开关,在感应到线束的情况下,输出高电平,触发开关闭合,触发开关、电机和电源形成一条闭合的回路。
[0012]通过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的束直装置可以通过主动轮和从动轮实现线束的束直,并避免线束出现打结的情况发生,即使出现打结的情况,也可以通过主动轮和从动轮将线束进行束直,使得线束每次通过的原料都是等量的,避免出现原料过量的情况发生。
[0013]本实用新型的其他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予以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0014]附图是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下面的【具体实施方式】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但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附图中:
[0015]图1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用于3D打印机的束直装置的优选实施方式的具体结构示意图。
[0016]附图标记说明
[0017]I主动轮2从动轮
[0018]3机壳 4入料端
[0019]5连接管6红外感应器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
[0021]在本实用新型中,在未作相反说明的情况下,使用的方位词如“上、下、左、右”通常是指如图1所示的上下左右。“内、外”是指具体轮廓的内与外。“远、近”是指相对于某个部件的远与近。
[0022]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3D打印机的束直装置,该束直装置包括:驱动机构、主动轮1、从动轮2和机壳3,所述主动轮I和从动轮2设置于所述机壳3中,且所述主动轮I的侧面和从动轮2的侧面之间形成一个束直线束的空隙,所述机壳3中设置有与所述线束相配合的输送通道,所述输送通道经过所述空隙;所述驱动机构带动所述主动轮I转动,且所述主动轮I与所述线束的外表面紧密接触,并通过线束带动所述从动轮2转动。
[0023]通过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通过输送通道实现线束的传输,通过主动轮I和从动轮2之间形成的空隙对线束进行束型,使得线束在进入3D打印机之前就塑形,且避免线束出现打结的情况发生,驱动机构给主动轮I提供动力源,实现了主动轮I的转动。
[0024]以下结合附图1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的说明,在本实用新型中,为了提高本实用新型的适用范围,特别实用下述具体的实施方式来实现。
[0025]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中,为了实现线束定量的通过,所述主动轮I的侧面沿周向方向上形成有多个凸齿,且相邻两个所述凸齿之间等间隔的设置。
[0026]在该种实施方式中,所述输送通道包括:输料段、入料端4和出料端,所述入料端4和出料端设置于所述机壳3的外表面上,所述输料段上设置有能够伸入所述主动轮I的一部分和所述从动轮2的一部分的开口以束直所述线束。通过上述的输料段、入料端4和出料端一体的传输体系,实现线束的定量束型,将线束捋直,避免3D打印机用料不平均的情况发生。
[0027]在该种实施方式中,该束直装置还可以包括:连接管5,所述连接管5连通于所述出料端,且所述连接管5的内表面接触束直后的所述线束的外表面。通过连接管5的设置让束直之后的线束不会再次打折。
[0028]在该种实施方式中,所述驱动机构可以包括:电机和轴承,所述轴承套接并固接于所述电机的转子,所述主动轮I套接并固接于所述轴承的外表面。通过上述的方式,实现电机带动轴承的转动,从而带动主动轮I的转动。
[0029]在该种实施方式中,该束直装置还可以包括:感应机构,所述感应机构设置于所述机壳3,感应所述入料端4的线束,在感应到所述线束的情况下,控制所述电机开启。
[0030]在该种实施方式中,所述感应机构可以包括:红外感应器6、触发开关和电源,所述红外感应器6设置于所述入料端4,感应所述入料端4的线束,所述红外感应器6被配置成连接于所述触发开关,在感应到所述线束的情况下,输出高电平,所述触发开关闭合,触发开关、电机和电源形成一条闭合的回路。通过上述的方式,可以实现入料端4原料的红外感应,在感应到线束的情况下,控制电机进行转动,从而带动主动轮I转动,实现线束的束直,这样的方式自动化,更加方便实施使用。
[0031]以上结合附图详细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但是,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中的具体细节,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构思范围内,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多种简单变型,这些简单变型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0032]另外需要说明的是,在上述【具体实施方式】中所描述的各个具体技术特征,在不矛盾的情况下,可以通过任何合适的方式进行组合,为了避免不必要的重复,本实用新型对各种可能的组合方式不再另行说明。
[0033]此外,本实用新型的各种不同的实施方式之间也可以进行任意组合,只要其不违背本实用新型的思想,其同样应当视为本实用新型所公开的内容。
【主权项】
1.一种用于3D打印机的束直装置,其特征在于,该束直装置包括:驱动机构、主动轮(I)、从动轮(2)和机壳(3),所述主动轮(I)和从动轮(2)设置于所述机壳(3)中,且所述主动轮(I)的侧面和从动轮(2)的侧面之间形成一个束直线束的空隙,所述机壳(3)中设置有与所述线束相配合的输送通道,所述输送通道经过所述空隙;所述驱动机构带动所述主动轮(I)转动,且所述主动轮(I)与所述线束的外表面紧密接触,并通过线束带动所述从动轮(2)转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3D打印机的束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动轮(I)的侧面沿周向方向上形成有多个凸齿,且相邻两个所述凸齿之间等间隔的设置。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3D打印机的束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输送通道包括:输料段、入料端(4)和出料端,所述入料端(4)和出料端设置于所述机壳(3)的外表面上,所述输料段上设置有能够伸入所述主动轮(I)的一部分和所述从动轮(2)的一部分的开口以束直所述线束。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3D打印机的束直装置,其特征在于,该束直装置还包括:连接管(5),所述连接管(5)连通于所述出料端,且所述连接管(5)的内表面接触束直后的所述线束的外表面。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3D打印机的束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机构包括:电机和轴承,所述轴承套接并固接于所述电机的转子,所述主动轮(I)套接并固接于所述轴承的外表面。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用于3D打印机的束直装置,其特征在于,该束直装置还包括:感应机构,所述感应机构设置于所述机壳(3),感应所述入料端(4)的线束,在感应到所述线束的情况下,控制所述电机开启。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用于3D打印机的束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感应机构包括:红外感应器(6)、触发开关和电源,所述红外感应器(6)设置于所述入料端(4),感应所述入料端(4)的线束,所述红外感应器(6)被配置成连接于所述触发开关,在感应到所述线束的情况下,输出高电平,所述触发开关闭合,触发开关、电机和电源形成一条闭合的回路。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3D打印机的束直装置,该束直装置包括:驱动机构、主动轮(1)、从动轮(2)和机壳(3),主动轮(1)和从动轮(2)设置于机壳(3)中,且主动轮(1)的侧面和从动轮(2)的侧面之间形成一个束直线束的空隙,机壳(3)中设置有与线束相配合的输送通道,输送通道经过空隙;驱动机构带动主动轮(1)转动,且主动轮(1)与线束的外表面紧密接触,并通过线束带动从动轮(2)转动。该用于3D打印机的束直装置克服了现有技术中的线束容易发生打结问题,实现了用于3D打印机的线束在入料前的束直。
【IPC分类】B29C67/00, B33Y40/00
【公开号】CN205219749
【申请号】CN201520893010
【发明人】赵诤
【申请人】安徽蓝蛙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6年5月11日
【申请日】2015年11月10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