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随形冷却管道的鞋底模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343880阅读:470来源:国知局
带随形冷却管道的鞋底模具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模具结构,尤其是涉及一种带随形冷却管道的鞋底模具。
【背景技术】
[0002]注塑模具的冷却系统在注塑模具结构中占有十分重要地位,是改善注塑成型制品质量、提高注塑成型效率的关键。传统的冷却水道一般是由一组平直的开孔通路所组成,为形成封闭的流道,除进口和出口外,其它的开孔需要用堵头密封。这种冷却技术存在如下问题:受加工工艺的限制,冷却水道无法实现按需求设置,导致冷却效率低,冷却效果差。
[0003]—般注塑模具内部的冷却回路,目前多采用钻孔方式进行加工。受限于钻孔工艺只能加工直孔,当冷却回路较复杂时,需先将模具分块,再从两侧钻孔。对于型腔为圆弧形曲面或阶梯状的模具,需采用直线段逼近,使得冷却效率降低。
【实用新型内容】
[0004]基于此,有必要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带随形冷却管道的鞋底模具,通过改变冷却管道本身结构,增强冷却介质的冷却作用,提高注塑制品的冷却效率和品质。
[0005]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带随形冷却管道的鞋底模具,其包括上模座及下模座,所述下模座上左右两侧分别开设有下模型腔,所述上模座与下模座对接设置,所述上模座内设置有第一冷却管道,所述第一冷却管道匹配设置在下模型腔上方;所述下模座内设置有第二冷却管道,所述第二冷却管道呈“W”型设置,所述第二冷却管道沿所述下模型腔周缘设置。
[0006]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冷却管道包括弯折部及冷却部,所述弯折部沿下模型腔周缘上方设置,所述弯折部一端设有第一出液口,所述弯折部另一端连接冷却部,所述冷却部呈n状设置在所述下模型腔正上方,所述上模座上方一侧中部设置有第一进液口,所述第一进液口连通弯折部。
[0007]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冷却管道的管径大小范围为20mm± 1mm。
[0008]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冷却管道设置有第二进液口及第二出液口,所述第二进液口设置在两下模型腔之间,所述第二出液口分别设置在所述下模座两侧部。
[0009]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冷却管道处于同一水平面上。
[0010]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冷却管道距离下模座底端面15mm± 1mm。
[0011]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冷却管道的管径大小范围为12mm± 1mm。
[0012]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冷却管道及第二冷却管道采用钢质材质构造,所述上模座及下模座采用铝质材质构造。
[0013]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带随形冷却管道的鞋底模具通过在上模座内设置第一冷却管道,配合在下模座下端部设置第二冷却管道,将第一冷却管道及第二冷却管道分别匹配设置在下模型腔的周缘,通过改变第一冷却管道及第二冷却管道的本身结构,增强冷却介质的冷却作用,提高注塑制品的冷却效率和品质。
【附图说明】
[0014]图1为本实用新型带随形冷却管道的鞋底模具的结构剖视图;
[0015]图2为本实用新型带随形冷却管道的鞋底模具的上模座的结构示意图;
[0016]图3为本实用新型带随形冷却管道的鞋底模具的下模座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7]为能进一步了解本实用新型的特征、技术手段以及所达到的具体目的、功能,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0018]如图1至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带随形冷却管道的鞋底模具包括上模座10及下模座20,所述下模座20上左右两侧分别开设有下模型腔21,所述上模座10与下模座20对接设置,所述上模座10内设置有第一冷却管道11,所述第一冷却管道11匹配设置在下模型腔21上方,具体地,所述第一冷却管道11包括弯折部111及冷却部112,所述弯折部111沿下模型腔21周缘上方设置,所述弯折部111 一端连接第一出液口 12,所述第一出液口 12设置在所述上模座10两侧部,所述弯折部111另一端连接冷却部112,所述冷却部112呈η状设置在所述下模型腔21正上方,以便更高效地对下模型腔21内成型的鞋底进行冷却;所述上模座10上方一侧中部设置有第一进液口 13,所述第一进液口 13连通弯折部111。
[0019]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冷却管道11的管径大小范围为20mm± 1mm。
[0020]所述下模座20内设置有第二冷却管道22,所述第二冷却管道22沿所述下模型腔21周缘设置,具体地,所述第二冷却管道22呈“W”型设置,所述第二冷却管道22设置有第二进液口 23及第二出液口 24,所述第二进液口 23设置在两下模型腔21之间,所述第二出液口 24分别设置在所述下模座20两侧部,以保证在下模型腔21内成型的鞋底的热量通过第二冷却管道22中冷却介质的作用均匀传导出去。
[0021]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冷却管道22处于同一水平面上,具体地,所述第二冷却管道22距离下模座20底端面15mm± 1mm,以更充分利用下模座20的内部空间,降低下模座20的实际占用体积,节约生产成本。
[0022]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冷却管道22的管径大小范围为12mm± 1mm。
[0023]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冷却管道11及第二冷却管道22采用钢质材质构造,所述上模座10及下模座20采用铝质材质构造,以使得第一冷却管道11及第二冷却管道22分别在上模座10及下模座20中成型时始终保证自身不会发生形变,进而保证产品生产品质。
[0024]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上模座10—侧设置有上模手把14,所述下模座20—侧设置有下模手把25,以方便将上模座10及下模座20进行移位。
[0025]本实用新型具体使用时,鞋底在下模座20内成型后,通过第一进液口13将冷却介质传送至第一冷却管道11内,同时,通过第二进液口 23将冷却介质传送至第二冷却管道22内,冷却介质在第一冷却管道11及第二冷却管道22内分流进而对左右两侧的下模型腔21内的鞋底进行冷却成型,冷却介质最后通过第一出液口 12及第二出液口 24流出进行循环利用,完成对下模型腔21内鞋底的冷却工序,通过改变第一冷却管道11及第二冷却管道22的本身结构,增强冷却介质的冷却作用,提高注塑鞋底的冷却效率和品质。
[0026]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带随形冷却管道的鞋底模具通过在上模座10内设置第一冷却管道11,配合在下模座20下端部设置第二冷却管道22,将第一冷却管道11及第二冷却管道22分别匹配设置在下模型腔21的周缘,通过改变第一冷却管道11及第二冷却管道22的本身结构,增强冷却介质的冷却作用,提高注塑制品的冷却效率和品质。
[0027]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主权项】
1.一种带随形冷却管道的鞋底模具,其特征在于:包括上模座及下模座,所述下模座上左右两侧分别开设有下模型腔,所述上模座与下模座对接设置,所述上模座内设置有第一冷却管道,所述第一冷却管道匹配设置在下模型腔上方;所述下模座内设置有第二冷却管道,所述第二冷却管道呈“W”型设置,所述第二冷却管道沿所述下模型腔周缘设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随形冷却管道的鞋底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冷却管道包括弯折部及冷却部,所述弯折部沿下模型腔周缘上方设置,所述弯折部一端设有第一出液口,所述弯折部另一端连接冷却部,所述冷却部呈η状设置在所述下模型腔正上方,所述上模座上方一侧中部设置有第一进液口,所述第一进液口连通弯折部。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带随形冷却管道的鞋底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冷却管道的管径大小范围为20mm± 1mm。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带随形冷却管道的鞋底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冷却管道设置有第二进液口及第二出液口,所述第二进液口设置在两下模型腔之间,所述第二出液口分别设置在所述下模座两侧部。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带随形冷却管道的鞋底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冷却管道处于同一水平面上。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带随形冷却管道的鞋底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冷却管道距离下模座底端面15mm ± 1mm。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带随形冷却管道的鞋底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冷却管道的管径大小范围为12mm ± 1mm。8.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带随形冷却管道的鞋底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冷却管道及第二冷却管道采用钢质材质构造,所述上模座及下模座采用铝质材质构造。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带随形冷却管道的鞋底模具,其包括上模座及下模座,所述下模座上左右两侧分别开设有下模型腔,所述上模座与下模座对接设置,所述上模座内设置有第一冷却管道,所述第一冷却管道匹配设置在下模型腔上方;所述下模座内设置有第二冷却管道,所述第二冷却管道呈“W”型设置,所述第二冷却管道沿所述下模型腔周缘设置。本实用新型带随形冷却管道的鞋底模具通过在上模座内设置第一冷却管道,配合在下模座下端部设置第二冷却管道,将第一冷却管道及第二冷却管道分别匹配设置在下模型腔的周缘,通过改变第一冷却管道及第二冷却管道的本身结构,增强冷却介质的冷却作用,提高注塑制品的冷却效率和品质。
【IPC分类】B29C45/73
【公开号】CN205255449
【申请号】CN201521009572
【发明人】陈同举
【申请人】东莞市站胜模具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6年5月25日
【申请日】2015年12月7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