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锅炉辅机的高效换热器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11016918阅读:546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锅炉辅机的高效换热器的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一种用于锅炉辅机的高效换热器,包括密闭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密闭壳体的两端各设有封头,下部安装在鞍座上,所述的密闭壳体中安装有汽液分离板,汽液分离板上设有汽液分离孔,汽液分离板下方设有管束式换热器,管束式换热器包括换热管、封头管箱、管板、筒体,所述换热管,包括管体,所述管体中部开有通孔,所述管体的外圆周面上均匀间隔设置有凸台结构,位于凸台结构的中部设置有圆弧凹槽,所述凸台结构的高度与管体半径之间的比例为0.9∶1,相邻两个凸台结构之间的距离a为60mm~70mm。本实用新型采用换热管管体的外圆周面上加工凸台结构,并在凸台结构中部设置圆弧凹槽,大大增加了换热面积,换热效果好。
【专利说明】
一种用于锅炉辅机的高效换热器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换热器,具体为一种用于锅炉辅机的高效换热器。
【背景技术】
[0002]换热器是将热量从一种载热介质传递给另一种载热介质的装置。为使热能得到有效利用,减少传递过程中热损失,提高设备热效率,要尽可能使换热器传热过程增强,效率提尚O
[0003]换热管是换热器的核心元件,其性能直接影响到换热器的性能和应用,现有技术中通常采用的换热管为圆柱形管,多根换热管顺序排列安装于压力筒内,通常采用焊接的方式安装换热管,换热管的根数多,排列较密麻,其安装过程中工人劳动强度大,且采用圆柱形换热管,其所能承受压力低,换热面积小,换热效率低。

【发明内容】

[0004]本实用新型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用于锅炉辅机的高效换热器,液态介质从介质进口进入密闭壳体下部的换热区中,与其中安装的换热管进行换热,吸收换热管中的热量后汽化,汽化后的介质穿过汽液分离板,汽液分离板上设有汽液分离孔,液态介质下落,气态介质上升,通过上部的出口接管流出密闭壳体外供其它工艺使用,通过调节换热管的数量可实现换热流量负荷的调节;采用换热管管体的外圆周面上加工凸台结构,并在凸台结构中部设置圆弧凹槽,大大增加了换热面积,换热效果好,换热管通过焊接方式安装于管束式换热器的密闭壳体内部,减少了换热管的根数,即采用较小体积壳体,较少换热管就可以得到承受压力大,换热效果好的换热器。
[0005]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用于锅炉辅机的高效换热器,包括密闭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密闭壳体的两端各设有封头,下部安装在鞍座上,所述的密闭壳体中安装有汽液分尚板,汽液分尚板上设有汽液分尚孔,汽液分尚板下方设有管束式换热器,管束式换热器包括换热管、封头管箱、管板、筒体,所述换热管,包括管体,所述管体中部开有通孔,所述管体的外圆周面上均匀间隔设置有凸台结构,位于凸台结构的中部设置有圆弧凹槽,所述凸台结构的高度与管体半径之间的比例为0.9:1,相邻两个凸台结构之间的距离a为60mm?70mm,所述的封头管箱上设有进口接管,所述的管板位于封头管箱和筒体之间,封头管箱、管板和筒体相连后位于密封壳体外,换热管的两端均固定在管板上,换热管的换热部分位于密闭壳体中的换热区中并由支撑架支撑在密闭壳体中,所述的密闭壳体的下部设有多个与换热区相通的介质进口,所述的密封壳体上方安装有多个出口接管,用于将汽化的水气引出密闭壳体外。
[0006]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锅炉辅机的高效换热器,液态介质从介质进口进入密闭壳体下部的换热区中,与其中安装的换热管进行换热,吸收换热管中的热量后汽化,汽化后的介质穿过汽液分尚板,汽液分尚板上设有汽液分尚孔,液态介质下落,气态介质上升,通过上部的出口接管流出密闭壳体外供其它工艺使用,通过调节换热管的数量可实现换热流量负荷的调节;采用换热管管体的外圆周面上加工凸台结构,并在凸台结构中部设置圆弧凹槽,大大增加了换热面积,换热效果好,换热管通过焊接方式安装于管束式换热器的密闭壳体内部,减少了换热管的根数,即采用较小体积壳体,较少换热管就可以得到承受压力大,换热效果好的换热器。
【附图说明】

[0007]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不意图。
[0008]图2为图1中件14换热管的结构示意图。
[0009]图1、图2中,1.封头管箱,2.进口接管,3.管板,4.筒体,5.封头,6.密闭壳体,7.出口接管,8.汽液分离板,9.汽液分离孔,10.支撑架,11.介质进口,12.鞍座,13.管束式换热器,14.换热管,15.管体,16.通孔,17.凸台结构,18.圆弧凹槽。
【具体实施方式】
[0010]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0011]如图1、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是一种用于锅炉辅机的高效换热器,包括密闭壳体6,其特征在于:所述密闭壳体6的两端各设有封头5,下部安装在鞍座12上,所述的密闭壳体6中安装有汽液分尚板8,汽液分尚板8上设有汽液分尚孔9,汽液分尚板8下方设有管束式换热器13,管束式换热器13包括换热管14、封头管箱1、管板3、筒体4,所述换热管14,包括管体15,所述管体15中部开有通孔16,所述管体15的外圆周面上均匀间隔设置有凸台结构17,位于凸台结构17的中部设置有圆弧凹槽18,所述凸台结构17的高度与管体15半径之间的比例为0.9:1,相邻两个凸台结构17之间的距离a为60mm?70mm,所述的封头管箱I上设有进口接管2,所述的管板3位于封头管箱I和筒体4之间,封头管箱1、管板3和筒体4相连后位于密封壳体6外,换热管14的两端均固定在管板3上,换热管14的换热部分位于密闭壳体6中的换热区中并由支撑架10支撑在密闭壳体6中,所述的密闭壳体6的下部设有多个与换热区相通的介质进口 11,所述的密封壳体6上方安装有多个出口接管7,用于将汽化的水气引出密闭壳体6外。
[0012]本实用新型的工作过程为:
[0013]液态介质从介质进口11进入密闭壳体6下部的换热区中,与其中安装的换热管14进行换热,吸收换热管14中的热量后汽化,汽化后的介质穿过汽液分尚板8,汽液分尚板8上设有汽液分离孔9,液态介质下落,气态介质上升,通过上部的出口接管7流出密闭壳体6外供其它工艺使用,通过调节换热管14的数量可实现换热流量负荷的调节;
[0014]采用换热管14管体15的外圆周面上加工凸台结构17,并在凸台结构17中部设置圆弧凹槽18,大大增加了换热面积,换热效果好,换热管14通过焊接方式安装于管束式换热器13的密闭壳体6内部,减少了换热管14的根数,即采用较小体积壳体,较少换热管14就可以得到承受压力大,换热效果好的换热器。
[0015]由此可见,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锅炉辅机的高效换热器,液态介质从介质进口进入密闭壳体下部的换热区中,与其中安装的换热管进行换热,吸收换热管中的热量后汽化,汽化后的介质穿过汽液分离板,汽液分离板上设有汽液分离孔,液态介质下落,气态介质上升,通过上部的出口接管流出密闭壳体外供其它工艺使用,通过调节换热管的数量可实现换热流量负荷的调节;采用换热管管体的外圆周面上加工凸台结构,并在凸台结构中部设置圆弧凹槽,大大增加了换热面积,换热效果好,换热管通过焊接方式安装于管束式换热器的密闭壳体内部,减少了换热管的根数,即采用较小体积壳体,较少换热管就可以得到承受压力大,换热效果好的换热器。
【主权项】
1.一种用于锅炉辅机的高效换热器,包括密闭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密闭壳体的两端各设有封头,下部安装在鞍座上,所述的密闭壳体中安装有汽液分离板,汽液分离板上设有汽液分离孔,汽液分离板下方设有管束式换热器,管束式换热器包括换热管、封头管箱、管板、筒体,所述换热管,包括管体,所述管体中部开有通孔,所述管体的外圆周面上均匀间隔设置有凸台结构,位于凸台结构的中部设置有圆弧凹槽,所述凸台结构的高度与管体半径之间的比例为0.9:1,相邻两个凸台结构之间的距离a为60mm?70mm,所述的封头管箱上设有进口接管,所述的管板位于封头管箱和筒体之间,封头管箱、管板和筒体相连后位于密封壳体外,换热管的两端均固定在管板上,换热管的换热部分位于密闭壳体中的换热区中并由支撑架支撑在密闭壳体中,所述的密闭壳体的下部设有多个与换热区相通的介质进口,所述的密封壳体上方安装有多个出口接管,用于将汽化的水气引出密闭壳体外。
【文档编号】F28F9/02GK205690379SQ201620619181
【公开日】2016年11月16日
【申请日】2016年6月12日 公开号201620619181.0, CN 201620619181, CN 205690379 U, CN 205690379U, CN-U-205690379, CN201620619181, CN201620619181.0, CN205690379 U, CN205690379U
【发明人】杨鹤林
【申请人】无锡联营电力设备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