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节能电锅炉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172175阅读:373来源:国知局
一种节能电锅炉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电锅炉相关技术领域,尤其是指一种节能电锅炉结构。



背景技术:

传统电锅炉保温大都采用复合保温技术,内层采用耐高温材料如硅酸铝等,外层采用低导热系数保温材料如玻璃棉等,最外层用彩钢板作为外护板。传统电锅炉的保温材料和保温技术已发展多年,保温技术和材料已趋于成熟,在保温材料没有出现突破进展或者保温技术没有出现革命性变革前,保温效果很难大幅提高。电锅炉运行原理是运用电阻或电磁加热,形成可用的热水或蒸汽供给用能设备使用。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上述的不足,提供了一种加热效率高且降低热量损失的节能电锅炉结构。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节能电锅炉结构,包括输入管道、加热装置、连接管道、保温装置和输出管道,所述的加热装置包括容置腔体和主加热室,所述的输入管道与容置腔体连通,所述的主加热室置于容置腔体内,所述的保温装置包括保温腔体和保温组件,所述的保温组件可拆卸的安装在保温腔体内,所述的保温组件与保温腔体连通,所述的主加热室通过连接管道与保温组件连通,所述的保温腔体和保温组件均与输出管道连通。

其中:加热装置内设有为流体进行加热的加热组件,保温装置内设有对流体进行保温用的保温组件,加热装置将加热好的流体输送至保温装置,保温装置根据用能设备需求通过输出管道向其输送流体。本节能电锅炉采用是加热装置和保温装置独立设计,加热时只加热加热装置内的流体,并将加热后的高温流体输入保温装置,从而实现集中加热,由于加热装置中的流体相对少,从而实现快速加热;通过输出管道将流体快速输送到用能设备中,而不需要加热那部分流体可暂时放置在保温装置中;这样设计达到了加热效率高且降低热量损失的目的。

作为优选,所述的主加热室置于容置腔体的中间处,所述容置腔体的底部且与主加热室的位置相对应处设有加热组件,所述的容置腔体与主加热室之间设有对流通道,所述主加热室的上端中间处与连接管道连通,所述的连接管道内设有导流组件。通过主加热室的设计,使得容置腔体内的流体被分为两部分,其中一部分通过对流通道进入到主加热室中,另一部分则保留在容置腔体内,使用时只需要通过加热组件加热主加热室中的流体即可,提高了加热效率,同时由于加热的体积小,大大加快了加热速度。

作为优选,所述的主加热室包括主腔室和盖板,所述盖板的形状为锥形,所述盖板的开口端朝下,所述主腔室的内侧壁上设有若干导轨,所述盖板的开口端边缘处设有与导轨相对应的导槽,所述的对流通道置于主腔室的侧壁底部处。通过导轨和导槽的设计,使得主加热室的容量能够被控制,可以根据实际需要选择合适的容量进行加热,从而提高加热效率,扩大了适用范围;通过主加热室的结构设计,使得主加热室更易聚热,故而主加热室内的流体升温更快。

作为优选,所述容置腔体的上端设有与容置腔体相匹配的罩体,所述容置腔体的底部设有底座,所述的加热组件安装在底座的下方,所述的加热组件为加热线盘或者电磁线盘中的其中一种。通过罩体的设计,能够防止容置腔体内的热量损失。

作为优选,所述的导流组件安装在连接管道上且置于盖板所在位置处,所述的导流组件包括电机、转轴和若干导流板,所述的转轴置于连接管道的中间处,所述的电机置于连接管道的外侧且与转轴连接,所述的导流板均匀的安装在转轴上,相邻两块导流板之间设有圆弧过渡板。通过导流组件的结构设计,使得主加热室内的流体能够被抽送到输出管道中排除。

作为优选,所述的保温组件包括保温基座、保温内胆和加热丝,所述的保温内胆安装在保温基座上,所述加热丝的一端安装在保温基座上,所述的加热丝置于保温内胆的内部中间处,所述的保温基座与保温腔体可拆卸连接,所述的保温内胆分别与连接管道、输出管道和保温腔体连通。通过保温基座的设计,满足了该保温组件可拆卸的目的;通过保温内胆和加热丝的配合,能够满足不同用能设备的需求,扩大了适用范围。

作为优选,所述保温内胆的右侧上第一通孔,所述的保温内胆通过第一通孔与连接管道连通,所述保温内胆的右侧上设有第二通孔,所述的保温内胆通过第二通孔与保温腔体连通,所述保温内胆的底部设有第三通孔,所述的保温内胆通过第三通孔与输出管道连接,所述的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在保温腔体上的位置为靠近保温基座的位置,所述第一通孔到保温基座的距离小于第二通孔到保温基座的距离。通过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的位置设计,能够防止流体从第一通孔倒流回进水管道中。

作为优选,所述的保温腔体上设有微压阀,所述的微压阀包括壳体、阀杆、配重块和限位块,所述壳体的横截面形状为u型,所述壳体的开口端可拆卸的安装在保温腔体上,所述壳体的底部设有第四通孔,所述的阀杆安装在第四通孔内,所述的配重块安装在阀杆的一端且置于壳体的外侧,所述的限位块安装在阀杆的另一端且置于壳体的内部,所述限位块的面积大于第四通孔的面积。通过微压阀的设计,能够保证保温腔体内的压强,以确保装置的安全可靠性;通过壳体与保温腔体之间的结构设计,能够方便对微压阀的后期维护。

作为优选,所述的保温内胆内设有温度传感器,所述的保温基座上设有温控仪,所述的温度传感器和加热丝均与温控仪连接,所述的输出管道上设有三通电磁阀,所述三通电磁阀的其中一端与输出管道连接,另一端与保温内胆连接,剩下一端与保温腔体连通。通过三通电磁阀的设计,能够满足对保温内胆和保温腔体内流体的提取。

作为优选,所述的输入管道上设有第一单向电磁阀,所述的连接管道上设有第二单向电磁阀,所述的输出管道上设有单向阀,所述的容置腔体内设有第一红外监测器,所述的保温腔体内设有第二红外监测器,所述的第一单向电磁阀与第一红外监测器连接,所述的第二单向电磁阀与第二红外监测器连接。通过第一红外监测器和第一单向电磁阀的设计,确保容置腔体内的流体液面,防止液面过高而造成该设备的损坏,提高了该设备的使用安全性;通过第二红外监测器和第二单向电磁阀的设计,确保保温腔体内的流体液面,防止液面过高而造成该设备的损坏,提高了该设备的使用安全性。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提高了加热效率,大大加快了加热速度,更易聚热,容量可控,避免能量浪费,起到节能效果;降低热量的损失,保温时间长,安装与拆卸方面,有利于后期的维护,扩大了适用范围,提高了保温效果,安全可靠性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加热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保温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微压阀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保温装置,2.加热装置,3.输出管道,4.连接管道,5.第二单向电磁阀,6.罩体,7.第一单向电磁阀,8.输入管道,9.阀杆,10.单向阀,11.第一红外监测器,12.对流通道,13.加热组件,14.底座,15.主腔室,16.盖板,17.容置腔体,18.主加热室,19.圆弧过渡板,20.转轴,21.导流板,22.电机,23.微压阀,24.第二通孔,25.保温腔体,26.第三通孔,27.三通电磁阀,28.保温内胆,29.加热丝,30.第一通孔,31.保温基座,32.配重块,33.壳体,34.限位块,35.第四通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描述。

如图1所述的实施例中,一种节能电锅炉结构,包括输入管道8、加热装置2、连接管道4、保温装置1和输出管道3,加热装置2包括容置腔体17和主加热室18,输入管道8与容置腔体17连通,主加热室18置于容置腔体17内,保温装置1包括保温腔体25和保温组件,保温组件可拆卸的安装在保温腔体25内,保温组件与保温腔体25连通,主加热室18通过连接管道4与保温组件连通,保温腔体25和保温组件均与输出管道3连通。输入管道8上设有第一单向电磁阀7,连接管道4上设有第二单向电磁阀5,输出管道3上设有单向阀10,容置腔体17内设有第一红外监测器11,保温腔体25内设有第二红外监测器,第一单向电磁阀7与第一红外监测器11连接,第二单向电磁阀5与第二红外监测器连接。

如图2所示,主加热室18置于容置腔体17的中间处,容置腔体17的底部且与主加热室18的位置相对应处设有加热组件13,容置腔体17与主加热室18之间设有对流通道12,主加热室18的上端中间处与连接管道4连通,连接管道4内设有导流组件。主加热室18包括主腔室15和盖板16,盖板16的形状为锥形,盖板16的开口端朝下,主腔室15的内侧壁上设有若干导轨,盖板16的开口端边缘处设有与导轨相对应的导槽,对流通道12置于主腔室15的侧壁底部处。容置腔体17的上端设有与容置腔体17相匹配的罩体6,容置腔体17的底部设有底座14,加热组件13安装在底座14的下方,加热组件13为加热线盘或者电磁线盘中的其中一种。导流组件安装在连接管道4上且置于盖板16所在位置处,导流组件包括电机22、转轴20和若干导流板21,转轴20置于连接管道4的中间处,电机22置于连接管道4的外侧且与转轴20连接,导流板21均匀的安装在转轴20上,相邻两块导流板21之间设有圆弧过渡板19。

如图3所示,保温组件包括保温基座31、保温内胆28和加热丝29,保温内胆28安装在保温基座31上,加热丝29的一端安装在保温基座31上,加热丝29置于保温内胆28的内部中间处,保温基座31与保温腔体25可拆卸连接,保温内胆28分别与连接管道4、输出管道3和保温腔体25连通。保温内胆28的右侧上第一通孔30,保温内胆28通过第一通孔30与连接管道4连通,保温内胆28的右侧上设有第二通孔24,保温内胆28通过第二通孔24与保温腔体25连通,保温内胆28的底部设有第三通孔26,保温内胆28通过第三通孔26与输出管道3连接,第一通孔30和第二通孔24在保温腔体25上的位置为靠近保温基座31的位置,第一通孔30到保温基座31的距离小于第二通孔24到保温基座31的距离。保温内胆28内设有温度传感器,保温基座31上设有温控仪,温度传感器和加热丝29均与温控仪连接,输出管道3上设有三通电磁阀27,三通电磁阀27的其中一端与输出管道3连接,另一端与保温内胆28连接,剩下一端与保温腔体25连通。

如图4所示,保温腔体25上设有微压阀23,微压阀23包括壳体33、阀杆9、配重块32和限位块34,壳体33的横截面形状为u型,壳体33的开口端可拆卸的安装在保温腔体25上,壳体33的底部设有第四通孔35,阀杆9安装在第四通孔35内,配重块32安装在阀杆9的一端且置于壳体33的外侧,限位块34安装在阀杆9的另一端且置于壳体33的内部,限位块34的面积大于第四通孔35的面积。

使用时,首先,打开输入管道8上的单向电磁阀使得流体进入到容置腔体17中,与此同时,流体通过对流通道12进入到主加热室18中;然后,根据实际的需求通过导轨和导槽来调节主加热室18的容量;之后,底座14上的加热组件13进行工作,对主加热室18内的流体进行加热处理,受到主加热室18中盖板16结构的影响,使得主加热室18更易聚热,升温更快,且容量可控;最后,通过电机22驱动转轴20转动从而带动导流板21,使得主加热室18内的流体从连接管道4中流出。这种容置腔体17和主加热室18的结构设计,使得加热装置2自身进一步集中加热,加热时仅加热主加热室18内的流体,由于主加热室18的体积较小,加热时升温较快,使得主加热室18内的流体迅速升温,并通过导流组件快速进入到连接管道4中,与此同时,容置腔体17内的流体通过对流通道12继续流到主加热室18内进行加热,实现即加热即输出,中途的能耗损失小,而且加热主加热室18的所需的电能要远远小于加热整个加热装置2所需的电能,在少量热量需要的情况下避免能量浪费,起到节能效果。

流体通过连接管道4经第一通孔30进入到保温内胆28中,直到保温内胆28中的流体到达第二通孔24的位置处时,进入到保温腔体25中,三通电磁阀27一般连通输出管道3与保温内胆28,直到保温内胆28内的流体用完时,切换到保温腔体25与输出管道3连通。当用能设备对流体有更高的温度要求时,通过温控仪来控制加热丝29对保温内胆28内的流体进行加热,并通过温度传感器进行温度监测,直到加热到所需温度时,切断加热丝29的供电,然后将保温内胆28内的流体通过第三通孔26进入到输出管道3中,供用能设备使用。此外,由于保温腔体25体积较大且相对较为密封,流体在保温腔体25内流动过程中,保温腔体25内部容易产生气压变化,加之保温腔体25内部也设有保温内胆28,通过加热丝29进行加热时,也会造成内部气压变化,为了避免保温腔体25内部气压过高或者过低,通过微压阀23进行气压调节。当保温腔体25内部的气压升高,且压力大于配重块32的重力时,阀杆9慢慢上升,气体会从第四通孔35与阀杆9之间的间隙排出,以降低气压,防止气压过高;当气压过低时,配重块32自身具备一定重力,使得阀杆9重新下降,配重块32将第四通孔35重新封闭,让保温腔体25内保证有一定的气压,有助于保温,也避免了热量散失,在工序停顿间隙起到保温节能的作用。

本节能电锅炉采用是加热装置2和保温装置1独立设计,加热时只加热加热装置2内的流体,并将加热后的高温流体输入保温装置1,从而实现集中加热,由于加热装置2中的流体相对少,从而实现快速加热;通过输出管道3将流体快速输送到用能设备中,而不需要加热那部分流体可暂时放置在保温装置1中。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