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油田注汽锅炉全光管对流段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858394阅读:454来源:国知局
一种油田注汽锅炉全光管对流段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注汽锅炉对流段结构,特别涉及一种油田注汽锅炉全光管对流段装置。



背景技术:

油田现运行的常规注汽锅炉,由于一直采用传统结构,在锅炉运行一段时间后对流段肋片管区域积灰严重甚至肋片损坏,每完成一两口井的注汽任务后就要冲洗对流段,造成对流段传热效果大打折扣,也缩短了注汽锅炉的使用寿命,违背了前期设计的初衷。为提高注汽锅炉使用寿命,降低尾部对流段积灰,使注汽锅炉长时间处于高效运行的状态,有效降低锅炉运行成本,适应水平井、蒸汽驱等当今国内外新型采油工艺技术对热采设备的更高要求。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缺陷,提供一种油田注汽锅炉全光管对流段装置,通过采用全光管对流段,可以避免上述肋片管易积灰、寿命短、效率衰减快的缺点,对提高注热效率、节约能源具有重要意义。

其技术方案是:包括管架(1)、管箱(2)、保温固定件(4)、清扫门(6)、上部连接角钢圈(7)、进口连接法兰(8)、出口连接法兰(9)、下部连接槽钢圈(10)、管板(11)、弯头(12)、光管(13)、套管(14)、侧板(15),所述管架(1)是整个装置的框架,管架(1)由上部连接角钢圈(7)、下部连接槽钢圈(10)、管板(11)和侧板(15)组焊而成,管板(11)上按均匀开孔并焊有套管(14),侧板(15)内壁均匀焊接保温固定件(4),管板(11)和侧板(15)内侧浇注保温浇注料(5),多组光管(13)穿过套管(14)后两端焊接弯头(12),形成一个通畅的介质通道,外部露出的光管(13)与弯头(12)用管箱(2)围住并焊接在管板(11)上,且热水介质从进口连接法兰(8)进入光管(13)和弯头(12),并通过出口连接法兰(9)出来进入锅炉的下一步流程。

上述的管箱(2)内壁用陶瓷纤维毯(3)作为保温层。

上述的其中管架(1)、管箱 (2)和清扫门(6)为碳钢件;光管(13)为高压锅炉管,弯头(12)为锻件。

上述的侧板(15)内壁均匀焊接三角形的保温固定件(4)。

上述的侧板(15)开方孔并安装用于清灰和观察的清扫门(6)。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采用的全光管对流段不易积灰,清洗容易,清洗间隔周期长,能够长时间的保持高效的换热效果。此外烟气在全光管对流段内的烟风阻力小,使得炉膛压力稳定在许可范围内,保证了锅炉安全稳定的运行;同时在起停炉燃烧不充分的情况下也很少拆开清扫门进行水冲洗,提高了锅炉的使用寿命和整体传热效果,有效降低锅炉运行成本,便于后期对流段的维修和更换,对提高注热效率、节约能源具有重要意义。

附图说明

附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

上图中:管架1、管箱2、陶瓷纤维毯3、保温固定件4、浇注料5、清扫门6、上部连接角钢圈7、进口连接法兰8、出口连接法兰9、下部连接槽钢圈10、管板11、弯头12、光管13、套管14、侧板15。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本实用新型安装在注汽锅炉的过渡段之上,对流段换热管光管与烟气形成对流传热,由于全部采用光管,该对流段不易积灰,烟气阻力小,从而减少用水冲洗对流段的频率同时也延长了使用寿命。

本实用新型提到的油田注汽锅炉全光管对流段装置,包括管架1、管箱2、保温固定件4、清扫门6、上部连接角钢圈7、进口连接法兰8、出口连接法兰9、下部连接槽钢圈10、管板11、弯头12、光管13、套管14、侧板15,所述管架1是整个装置的框架,管架1由上部连接角钢圈7、下部连接槽钢圈10、管板11和侧板15组焊而成,管板11上按均匀开孔并焊有套管14,侧板15内壁均匀焊接保温固定件4,管板11和侧板15内侧浇注保温浇注料5,多组光管13穿过套管14后两端焊接弯头12,形成一个通畅的介质通道,外部露出的光管13与弯头12用管箱2围住并焊接在管板11上,且热水介质从进口连接法兰8进入光管13和弯头12,并通过出口连接法兰9出来进入锅炉的下一步流程。

其中,管箱2内壁用陶瓷纤维毯3作为保温层,上述的其中管架1、管箱 2和清扫门6为碳钢件;光管13为高压锅炉管,弯头12为锻件,上述的侧板15内壁均匀焊接三角形的保温固定件4,其采用三角形的结构更加稳定和牢固。

另外,侧板15开方孔并安装用于清灰和观察的清扫门6。

本实用新型的介质流程如下:管线中热水介质从进口连接法兰8进入光管13和弯头12,在流经整个管组过程中,管内热水与管外的烟气进行充分的对流换热,然后热水介质从出口连接法兰9出来进入锅炉的下一步流程。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任何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均可能利用上述阐述的技术方案对本实用新型加以修改或将其修改为等同的技术方案。因此,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所进行的任何简单修改或等同置换,尽属于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