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温固体余热锅炉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170485阅读:336来源:国知局
一种高温固体余热锅炉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余热锅炉,特别涉及一种以高温固体物料为热源直接回收其余热的高温固体余热锅炉。



背景技术:

为回收生产过程中产生的高温固体物料的余热,常规办法都是先用气体与高温固体物料换热,高温固体物料被冷却,气体被加热成高温气体再进入气体余热锅炉;其不足之处在于设备造价高、占地面积大、自耗电高、高温固体物料余热利用率低、漏风无法完全避免。目前,已有固体余热锅炉的方案提出,如“201410265553.X高温固体热量回收余热锅炉及回收余热的方法”、“201220686983.5一种固体传热余热锅炉”,其原理是固体余热锅炉中的高温固体物料与换热管中的水直接换热,回收高温固体物料的余热;但所有的方案均止步于试验阶段,而未实现工业化,其根本原因有二点:其一是堆积在固体余热锅炉中的高温固体物料在靠自重从上而下移动时,与被埋在高温烧固体物料中的换热管的管壁只进行接触换热和辐射换热,包围在换热管周围的固体物料被冷却,包围在换热管周围的气体也被冷却,这样在换热管周围就包围着一层由低温固体物料和低温气体构成的低温物质区,而无论是气体还是固体物料的导热系数都极低,这层低温物质区就阻碍了其它高温固体物料向换热管传热;并且固体余热锅炉中的气体是几乎不流动的,受设备高度的限制,高温固体物料下移速度很慢,低温物质区不易被破坏,从而导致整个固体余热锅炉换热功率低;其二是所有的方案均未真正解决大横切面积的固体余热锅炉中同一水平面的固体物料均匀水平下降出料的问题,导致有的固体物料在炉内停留时间效短,未被充分冷却即排出,出料温度过高,不能达到回收高温固体物料余热的同时冷却高温固体物料的目的。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这样一种能够在直接回收高温固体物料余热的高温固体余热锅炉。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通过下述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高温固体余热锅炉技术方案一:

所述余热锅炉包括进料系统、炉体、换热系统和出料系统;所述换热系统主要由换热器和外部储热装置通过管道连接而成,外部储热装置为汽包和/或热水箱,换热器安装在炉体的炉膛内;

所述换热器至少由一组换热管及其进水联管、进水管、出水联管和出水管组成;每组换热管的进水口通过本组的进水联管与本组的进水管连接,每组换热管的出水口通过本组的出水联管与本组的出水管连接;相邻的换热管外壁之间的水平间距大于炉膛内物料最大粒径的1.5倍;

所述炉膛内至上而下划分为至少一个换热区域,每个换热区域内安装一套气体扰动装置;所述气体扰动装置包括热风管和热风泵,选择如下布置方式之一:

A、在换热区域中设置吸气口和鼓气口,吸气口通过热风管与热风泵的进风口连接,鼓气口通过热风管与热风泵的出风口连接,某换热区域所在的部分炉膛、热风管与热风泵构成热风循环系统,热风泵从各换热区域内抽出高温气体又返回到本换热区域中进行气体循环扰动换热;

B、在换热区域中设置吸气口,吸气口通过热风管与热风泵的进风口连接,热风泵的出风口通向大气,热风泵将各换热区域内的气体抽出排向大气,并自动从进料口或者其他地方补充空气进行气体扰动换热;

C、在换热区域中布置鼓气口,鼓气口通过热风管与热风泵的出风口连接,热风泵的进风口通向大气,热风泵从外部吸入的常温气体鼓入到各换热区域中,换热区域内的气体从出料口或者其他地方排出进行气体扰动换热。

所述吸气口选择如下布置方式之一或组合:

051:吸气口设置在换热区域下部炉体的炉壁上和/或炉体的底板上;

052:吸气口设置在吸气管的管壁上,吸气管布置在换热区域的下部;吸气管的一端为出风口;

053:吸气口设置在位于换热区域下部的吸气室的吸气板上,吸气室主要由吸气板、炉体的炉壁或侧板、气室底板或炉体的底板组成,至少一根出料管贯穿吸气室,吸气室上设置出风口;

所述鼓气口选择如下布置方式之一或组合:

061:鼓气口设置在换热区域上部炉体的炉壁上和/或炉体的炉体顶部上;

062:鼓气口设置在位于换热区域上部的鼓气管上,鼓气管的一端为进风口;

063:鼓气口设置在位于换热区域上部的鼓气室的鼓气板上,鼓气室主要由鼓气板、气室面板或炉体的炉体顶部、炉壁或侧板组成,至少一根出料管贯穿鼓气室,鼓气室上设置进风口;

所述A型气体扰动装置配置如下:

在051型吸气口与061型鼓气口配套时,吸气口和鼓气口还能够在换热区域的整个炉壁上面对面布置;

在052型吸气口与062型鼓气口配套时,吸气管还能够布置在换热区域的下部或者上部,鼓气管布置在换热区域的中部;

所述吸气口通过热风管与热风泵的进风口连接,或者吸气口通过出风口经热风管与热风泵的进风口连接;鼓气口通过热风管与热风泵的出风口连接,或者鼓气口通过进风口经热风管与热风泵的出风口连接;

所述B型气体扰动装置配置如下:

吸气口通过热风管与热风泵的进风口连接,或者吸气口通过出风口经热风管与热风泵的进风口连接;

所述C型气体扰动装置配置如下:

鼓气口通过热风管与热风泵的出风口连接,或者鼓气口通过进风口经热风管与热风泵的出风口连接。

所述吸气管和鼓气管均水平布置并贯穿炉壁;所述热风管、吸气管、鼓气管、吸气室、鼓气室上能够安装除尘清灰器,除尘清灰器选用放灰阀、旋风除尘器、气力除尘器、布袋除尘器和其他除尘装置之一或组合;

吸气口上能够安装防尘风帽或百页窗式防尘罩或其他防尘装置。

所述热风泵的泵体和热风管能够安装在换热区域内或换热区域的炉壁中;所述炉体的进料口上能够安装锁风进料装置;锁风进料装置为旋转密封阀,或在炉膛顶上安装密闭板,或进料系统的进料管插入炉膛内;采用进料管插入炉膛内时,高温固体物料塞满并堵住进料管实现自密封式锁风;所述换热管的外壁上能够安装翅片, 翅片之间的间隙大于炉膛内物料的最大粒径的1.5倍。

高温固体余热锅炉技术方案二:

所述余热锅炉包括进料系统、炉体、换热系统和出料系统(10);所述换热系统主要由换热器和外部储热装置通过管道连接而成,外部储热装置为汽包和/或热水箱,换热器安装在炉体的炉膛内;

所述换热器至少由一组换热管及其进水联管、进水管、出水联管和出水管组成;每组换热管的进水口通过本组的进水联管与本组的进水管连接,每组换热管的出水口通过本组的出水联管与本组的出水管连接;相邻的换热管外壁之间的水平间距大于炉膛内物料最大粒径的1.5倍;

所述炉膛的横截面为圆形时,高径比大于0.8,炉膛的横截面为矩形时,高宽比大于0.8;

所述炉体的底板上划分出不少于3个的出料区域;

所述出料系统主要由出料器和出料控制器组成,出料器的数量与出料区域的数量相等,出料器安装在出料区域的下方;出料器的电气控制部分与出料控制器电连接;所述出料器包括出料管和区域流量控制器,出料管贯穿底板与炉膛连通,出料管的下方安装区域流量控制器;根据需要选配如下之一:

101:所述区域流量控制器的电控部分均与出料控制器电连接;出料控制器根据出料的温度调控各出料器的出料速度;能够使炉膛内同一水平面的物料均匀下降;

102:所述区域流量控制器的出口安装电子称重仓;电子称重仓包括电子重量感应器、仓体和电控出料门;即:区域流量控制器的出口位于仓体的入口的上方,电控出料门安装在仓体的出口的下方,电子重量感应器安装在仓体上;区域流量控制器、电子重量感应器和电控出料门的电控部分均与出料控制器电连接;出料控制器根据出料的温度调控各出料器的出料速度;能够使各出料器在相同时长的工作周期内排出重量相同的物料,使炉膛内同一水平面的物料均匀下降;

103:所述区域流量控制器的出口安装带有电控出料门的定容料仓;即:区域流量控制器的出口位于定容料仓的入口的上方;各区域流量控制器、电控出料门的电控部分均与出料控制器电连接;出料控制器根据出料的温度调控各出料器的出料速度;能够使各出料器在相同时长的工作周期内排出容积相同的物料,使炉膛内同一水平面的物料均匀下降;

所述高温固体物料通过进料系统从进料口进入炉膛内并堆积到不小于2米工作厚度,将换热管埋没在高温固体物料中;出料系统与进料系统联动维持上述工作厚度,高温固体物料在炉膛内靠自重以小于每小时20米的速度从上而下移动,与换热管中的水进行换热。

所述各出料区域的面积相等,出料管设置在出料区域的中心位置。

所述出料管周围的底板向上凸起形成与出料管相连接的漏斗型溜槽,或者各出料区域的边界安装竖板形成与出料管相连接的分隔室;所述出料管上位于底板下方的部分和区域流量控制器之间能够安装检修阀;所述区域流量控制器为电控闸板、振动出料器、双层插板阀或抽梯阀,电控闸板安装时与出料口保持3mm以上距离;所述定容料仓内安装定容料仓料位仪各定容料仓料位仪均与出料控制器电连接;所述换热管的外壁上安装翅片, 翅片之间的间隙大于炉膛内高温固体物料的最大粒径的1.5倍。

高温固体余热锅炉技术方案三:

所述余热锅炉包括进料系统、炉体、换热系统和出料系统;所述换热系统主要由换热器和外部储热装置通过管道连接而成,外部储热装置为汽包和/或热水箱,换热器安装在炉体的炉膛内;

所述换热器至少由一组换热管及其进水联管、进水管、出水联管和出水管组成;每组换热管的进水口通过本组的进水联管与本组的进水管连接,每组换热管的出水口通过本组的出水联管与本组的出水管连接;相邻的换热管外壁之间的水平间距大于炉膛内物料最大粒径的1.5倍;

所述炉膛内至上而下划分为至少一个换热区域,每个换热区域内安装一套气体扰动装置;所述气体扰动装置包括热风管和热风泵,选择如下布置方式之一:

A、在换热区域中设置吸气口和鼓气口,吸气口通过热风管与热风泵的进风口连接,鼓气口通过热风管与热风泵的出风口连接,某换热区域所在的部分炉膛、热风管与热风泵构成热风循环系统,热风泵从各换热区域内抽出高温气体又返回到本换热区域中进行气体循环扰动换热;

B、在换热区域中设置吸气口,吸气口通过热风管与热风泵的进风口连接,热风泵的出风口通向大气,热风泵将各换热区域内的气体抽出排向大气,并自动从进料口或者其他地方补充空气进行气体扰动换热;

C、在换热区域中布置鼓气口,鼓气口通过热风管与热风泵的出风口连接,热风泵的进风口通向大气,热风泵从外部吸入的常温气体鼓入到各换热区域中,换热区域内的气体从出料口或者其他地方排出进行气体扰动换热;

所述炉体的底板上划分出不少于3个的出料区域;

所述出料系统主要由出料器和出料控制器组成,出料器的数量与出料区域的数量相等,出料器安装在出料区域的下方;出料器的电气控制部分与出料控制器电连接;所述出料器包括出料管和区域流量控制器,出料管贯穿底板与炉膛连通,出料管的下方安装区域流量控制器;根据需要选配如下之一:

101:所述区域流量控制器的电控部分均与出料控制器电连接;出料控制器根据出料的温度调控各出料器的出料速度;能够使炉膛内同一水平面的物料均匀下降;

102:所述区域流量控制器的出口安装电子称重仓;电子称重仓包括电子重量感应器、仓体和电控出料门;即:区域流量控制器的出口位于仓体的入口的上方,电控出料门安装在仓体的出口的下方,电子重量感应器安装在仓体上;区域流量控制器、电子重量感应器和电控出料门的电控部分均与出料控制器电连接;出料控制器根据出料的温度调控各出料器的出料速度;能够使各出料器在相同时长的工作周期内排出重量相同的物料,使炉膛内同一水平面的物料均匀下降;

103:所述区域流量控制器的出口安装带有电控出料门的定容料仓;即:区域流量控制器的出口位于定容料仓的入口的上方;各区域流量控制器、电控出料门的电控部分均与出料控制器电连接;出料控制器根据出料的温度调控各出料器的出料速度;能够使各出料器在相同时长的工作周期内排出容积相同的物料,使炉膛内同一水平面的物料均匀下降;

所述高温固体物料通过进料系统从进料口进入炉膛内并堆积到不小于2米工作厚度,将换热管埋没在高温固体物料中;出料系统与进料系统联动维持上述工作厚度,高温固体物料在炉膛内靠自重以小于每小时20米的速度从上而下移动,与换热管中的水进行换热。

所述吸气口选择如下布置方式之一或组合:

051:吸气口设置在换热区域下部炉体的炉壁上和/或炉体的底板上;

052:吸气口设置在吸气管的管壁上,吸气管布置在换热区域的下部;吸气管的一端为出风口;

053:吸气口设置在位于换热区域下部的吸气室的吸气板上,吸气室主要由吸气板、炉体的炉壁或侧板、气室底板或炉体的底板组成,至少一根出料管贯穿吸气室,吸气室上设置出风口;

所述鼓气口选择如下布置方式之一或组合:

061:鼓气口设置在换热区域上部炉体的炉壁上和/或炉体的炉体顶部上;

062:鼓气口设置在位于换热区域上部的鼓气管上,鼓气管的一端为进风口;

063:鼓气口设置在位于换热区域上部的鼓气室的鼓气板上,鼓气室主要由鼓气板、气室面板或炉体的炉体顶部、炉体的炉壁或侧板组成,至少一根出料管贯穿鼓气室,鼓气室上设置进风口;

所述A型气体扰动装置配置如下:

在051型吸气口与061型鼓气口配套时,吸气口和鼓气口还能够在换热区域的整个炉壁上面对面布置;

在052型吸气口于062型鼓气口配套时,吸气管还能够布置在换热区域的下部或者上部,同时鼓气管还能够布置在换热区域的中部;

所述吸气口通过热风管与热风泵的进风口连接,或者吸气口通过出风口经热风管与热风泵的进风口连接;鼓气口通过热风管与热风泵的出风口连接,或者鼓气口通过进风口经热风管与热风泵的出风口连接;

所述B型气体扰动装置配置如下:

吸气口通过热风管与热风泵的进风口连接,或者吸气口通过出风口经热风管与热风泵的进风口连接;

所述C型气体扰动装置配置如下:

鼓气口通过热风管与热风泵的出风口连接,或者鼓气口通过进风口经热风管与热风泵的出风口连接;

所述各出料区域的面积相等,出料管设置在出料区域的中心位置。

所述吸气管和鼓气管均水平布置并贯穿炉壁;所述热风管、吸气管、鼓气管、吸气室、鼓气室上能够安装除尘清灰器,除尘清灰器选用放灰阀、旋风除尘器、气力除尘器、布袋除尘器、其他除尘装置之一或组合;吸气口上能够安装防尘风帽或百页窗式防尘罩或其他防尘装置;

所述热风泵的泵体和热风管能够安装在换热区域内或换热区域的炉壁中;所述炉体的进料口上能够安装锁风进料装置;锁风进料装置为旋转密封阀,或在炉膛顶上安装密闭板,或进料系统的进料管插入炉膛内;采用进料管时,高温固体物料塞满进料管并堵住进料管下端出口实现自密封式锁风;所述换热管的外壁上能够安装翅片, 翅片之间的间隙大于炉膛内物料的最大粒径的1.5倍;

所述出料器能够配置锁风防尘装置;

适用于101型出料系统的出料器的锁风防尘装置:由密封外壳与旋转密封阀组成;所述旋转密封阀安装在区域流量控制器的下方;出料管的出口部分、区域流量控制器、旋转密封阀的入囗全部被密封外壳所包围;

适用于102型出料系统的出料器的锁风防尘装置:由密封外壳和电控密封闸板组成;区域流量控制器的出口与仓体的入口之间安装电控密封闸板,仓体的出口靠电控出料门锁风防尘;所述出料管的出口部分、区域流量控制器、电控密封闸板、仓体的入口全部被密封外壳所包围;各电控密封闸板均与出料控制器电连接;

适用于103型出料系统的出料器的锁风防尘装置:由密封外壳和电控密封闸板组成;区域流量控制器的出口与定容料仓的入口之间安装电控密封闸板,定容料仓的出口靠电控出料门锁风防尘;所述出料管的出口部分、区域流量控制器、电控密封闸板、定容料仓的入口全部被密封外壳所包围;各电控密封闸板均与出料控制器电连接;

所述出料管周围的底板向上凸起形成与出料管相连接的漏斗型溜槽,或者各出料区域的边界安装竖板形成与出料管相连接的分隔室;所述出料管上位于底板下方的部分和区域流量控制器之间能够安装检修阀;所述区域流量控制器为电控闸板、振动出料器、双层插板阀或抽梯阀,电控闸板安装时与出料口保持3mm以上距离;所述定容料仓内安装定容料仓料位仪,各定容料仓料位仪均与出料控制器电连接。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较具有结构简单合理,通过出料控制来提高换热效率,在高效回收高温固体物料余热的同时迅速冷却高温固体物料。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结构示意图:采用A型气体扰动装置,051型吸气口与O61型鼓气口配套,102型出料器的出料系统。

图2为图1左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的B-B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1扩展型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结构示意图,采用A型气体扰动装置,052型吸气口与O62型鼓气口配套,103型出料器的出料系统。

图6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结构示意图,采用A型气体扰动装置,052、053型吸气口与O62型鼓气口配套,103型出料器的出料系统。

图7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结构示意图,采用A型气体扰动装置,052型吸气口与O62型鼓气口配套,101型出料器的出料系统。

图8为图7的B-B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结构示意图,采用A型气体扰动装置,052、053型吸气口与O62型鼓气口配套,101型出料器的出料系统。

图10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结构示意图,采用A型气体扰动装置,053型吸气口与061、O62型鼓气口配套,103型出料器的出料系统。

图1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结构示意图,炉膛划分为一个换热区域,采用A型气体扰动装置,053型吸气口与O62型鼓气口配套,103型出料器的出料系统。

图12为图5的扩展型结构示意图。

图13为图3的扩展型结构示意图。

图14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结构示意图,炉膛划分为一个换热区域,采用B型气体扰动装置,053型吸气口,103型出料器的出料系统。

图15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结构示意图,炉膛划分为一个换热区域,采用C型气体扰动装置,O61型鼓气口,102型出料器的出料系统。

图16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结构示意图,炉膛划分为一个换热区域,采用C型气体扰动装置,O63型鼓气口,102型出料器的出料系统。

图17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结构示意图,102型出料器的出料系统。

图18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结构示意图,103型出料器的出料系统。

图19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结构示意图,101型出料器的出料系统。

图20为图19的扩展型结构示意图。

图21为图1、5、7、12、15、16、17、18、19的A-A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22为图6、9、10、11、14的A-A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23为图4、20的A-A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1-进料口,2-炉壁,3-炉膛,4-换热区域,5-吸气口,6-鼓气口,7-热风管,8-底板,9-出料管,10-出料系统,11-锁风进料装置,12-换热管,13-汽包,14-旋转密封阀,15-热风泵,16-泵体,17-吸气管,18-鼓气管,19-除尘清灰器,20-吸气室,21-吸气板,22-定容料仓,23-出料区域,24-检修阀,25-区域流量控制器,26-密封外壳,27-电子重量感应器,28-仓体,29-电控出料门,30-定容料仓料位仪,31-电控密封闸板,32-鼓气室,33-鼓气板,34-防尘风帽,35-出风口,36-进风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高温固体余热锅炉技术方案一,参考附图1,2,3,4,5,6,7,8,9,10,11,12,13,14,15,16,21,22,23。

所述余热锅炉包括进料系统、炉体、换热系统和出料系统10;所述换热系统主要由换热器和外部储热装置通过管道连接而成,外部储热装置为汽包13和/或热水箱,换热器安装在炉体的炉膛3内;

所述换热器至少由一组换热管12及其进水联管、进水管、出水联管和出水管组成;每组换热管12的进水口通过本组的进水联管与本组的进水管连接,每组换热管12的出水口通过本组的出水联管与本组的出水管连接;相邻的换热管12外壁之间的水平间距大于炉膛3内物料最大粒径的1.5倍;

所述炉膛3内至上而下划分为至少一个换热区域4,每个换热区域4内安装一套气体扰动装置;所述气体扰动装置包括热风管7和热风泵15,选择如下布置方式之一:

A、在换热区域4中设置吸气口5和鼓气口6,吸气口5通过热风管7与热风泵15的进风口连接,鼓气口6通过热风管7与热风泵15的出风口连接,某换热区域4所在的部分炉膛3、热风管7与热风泵15构成热风循环系统,热风泵15从各换热区域4内抽出高温气体又返回到本换热区域4中进行气体循环扰动换热;

B、在换热区域4中设置吸气口5,吸气口5通过热风管7与热风泵15的进风口连接,热风泵15的出风口通向大气,热风泵15将各换热区域4内的气体抽出排向大气,并自动从进料口1或者其他地方补充空气进行气体扰动换热;

C、在换热区域4中布置鼓气口6,鼓气口6通过热风管7与热风泵15的出风口连接,热风泵15的进风口通向大气,热风泵15从外部吸入的常温气体鼓入到各换热区域4中,换热区域4内的气体从出料口或者其他地方排出进行气体扰动换热。

所述吸气口5选择如下布置方式之一或组合:

051:吸气口5设置在换热区域4下部炉体的炉壁2上和/或炉体的底板8上;

052:吸气口5设置在吸气管17的管壁上,吸气管17布置在换热区域4的下部;吸气管17的一端为出风口35;

053:吸气口5设置在位于换热区域4下部的吸气室20的吸气板21上,吸气室20主要由吸气板21、炉体的炉壁2或侧板、气室底板或炉体的底板8组成,至少一根出料管9贯穿吸气室20,吸气室20上设置出风口35;

所述鼓气口6选择如下布置方式之一或组合:

061:鼓气口6设置在换热区域4上部炉体的炉壁2上和/或炉体的炉体顶部上;

062:鼓气口6设置在位于换热区域4上部的鼓气管18上,鼓气管18的一端为进风口36;

063:鼓气口6设置在位于换热区域4上部的鼓气室32的鼓气板33上,鼓气室32主要由鼓气板33、气室面板或炉体的炉体顶部、炉壁2或侧板组成,至少一根出料管9贯穿鼓气室32,鼓气室32上设置进风口36;

所述A型气体扰动装置配置如下:

在051型吸气口5与061型鼓气口6配套时,吸气口5和鼓气口6还能够在换热区域4的整个炉壁2上面对面布置;

在052型吸气口5与062型鼓气口6配套时,吸气管17还能够布置在换热区域4的下部或者上部,鼓气管18布置在换热区域4的中部;

所述吸气口5通过热风管7与热风泵15的进风口连接,或者吸气口5通过出风口35经热风管7与热风泵15的进风口连接;鼓气口6通过热风管7与热风泵15的出风口连接,或者鼓气口6通过进风口36经热风管7与热风泵15的出风口连接;

所述B型气体扰动装置配置如下:

吸气口5通过热风管7与热风泵15的进风口连接,或者吸气口5通过出风口35经热风管7与热风泵15的进风口连接;

所述C型气体扰动装置配置如下:

鼓气口6通过热风管7与热风泵15的出风口连接,或者鼓气口6通过进风口36经热风管7与热风泵15的出风口连接。

所述吸气管17和鼓气管18均水平布置并贯穿炉壁2;所述热风管7、吸气管17、鼓气管18、吸气室20、鼓气室32上能够安装除尘清灰器19,除尘清灰器19选用放灰阀、旋风除尘器、气力除尘器、布袋除尘器和其他除尘装置之一或组合;

吸气口5上能够安装防尘风帽34或百页窗式防尘罩或其他防尘装置。

所述热风泵15的泵体16和热风管7能够安装在换热区域4内或换热区域4的炉壁2中;所述炉体的进料口1上能够安装锁风进料装置11;锁风进料装置11为旋转密封阀,或在炉膛3顶上安装密闭板,或进料系统的进料管插入炉膛3内;采用进料管插入炉膛3内时,高温固体物料塞满并堵住进料管实现自密封式锁风;所述换热管12的外壁上能够安装翅片, 翅片之间的间隙大于炉膛3内物料的最大粒径的1.5倍。

高温固体余热锅炉技术方案二,参考附图17,18,19,20,21,23。

所述余热锅炉包括进料系统、炉体、换热系统和出料系统10;所述换热系统主要由换热器和外部储热装置通过管道连接而成,外部储热装置为汽包13和/或热水箱,换热器安装在炉体的炉膛3内;

所述换热器至少由一组换热管12及其进水联管、进水管、出水联管和出水管组成;每组换热管12的进水口通过本组的进水联管与本组的进水管连接,每组换热管12的出水口通过本组的出水联管与本组的出水管连接;相邻的换热管12外壁之间的水平间距大于炉膛3内物料最大粒径的1.5倍;

所述炉膛3的横截面为圆形时,高径比大于0.8,炉膛3的横截面为矩形时,高宽比大于0.8;

所述炉体的底板8上划分出不少于3个的出料区域23;

所述出料系统10主要由出料器和出料控制器组成,出料器的数量与出料区域23的数量相等,出料器安装在出料区域23的下方;出料器的电气控制部分与出料控制器电连接;所述出料器包括出料管9和区域流量控制器25,出料管9贯穿底板8与炉膛3连通,出料管9的下方安装区域流量控制器25;根据需要选配如下之一:

101:所述区域流量控制器25的电控部分均与出料控制器电连接;出料控制器根据出料的温度调控各出料器的出料速度;能够使炉膛3内同一水平面的物料均匀下降;

102:所述区域流量控制器25的出口安装电子称重仓;电子称重仓包括电子重量感应器27、仓体28和电控出料门29;即:区域流量控制器25的出口位于仓体28的入口的上方,电控出料门29安装在仓体28的出口的下方,电子重量感应器27安装在仓体28上;区域流量控制器25、电子重量感应器27和电控出料门29的电控部分均与出料控制器电连接;出料控制器根据出料的温度调控各出料器的出料速度;能够使各出料器在相同时长的工作周期内排出重量相同的物料,使炉膛3内同一水平面的物料均匀下降;

103:所述区域流量控制器25的出口安装带有电控出料门29的定容料仓22;即:区域流量控制器25的出口位于定容料仓22的入口的上方;各区域流量控制器25、电控出料门29的电控部分均与出料控制器电连接;出料控制器根据出料的温度调控各出料器的出料速度;能够使各出料器在相同时长的工作周期内排出容积相同的物料,使炉膛3内同一水平面的物料均匀下降;

所述高温固体物料通过进料系统从进料口1进入炉膛3内并堆积到不小于2米工作厚度,将换热管12埋没在高温固体物料中;出料系统10与进料系统联动维持上述工作厚度,高温固体物料在炉膛3内靠自重以小于每小时20米的速度从上而下移动,与换热管12中的水进行换热。

所述各出料区域23的面积相等,出料管9设置在出料区域23的中心位置。

所述出料管9周围的底板8向上凸起形成与出料管9相连接的漏斗型溜槽,或者各出料区域23的边界安装竖板形成与出料管9相连接的分隔室;所述出料管9上位于底板8下方的部分和区域流量控制器25之间能够安装检修阀24;所述区域流量控制器25为电控闸板、振动出料器、双层插板阀或抽梯阀,电控闸板安装时与出料口保持3mm以上距离;所述定容料仓22内安装定容料仓料位仪30,各定容料仓料位仪30均与出料控制器电连接;所述换热管12的外壁上安装翅片, 翅片之间的间隙大于炉膛3内高温固体物料的最大粒径的1.5倍。

高温固体余热锅炉技术方案三,参考附图1,2,3,4,5,6,7,8,9,10,11,12,13,14,15,16,21,22,23。

所述余热锅炉包括进料系统、炉体、换热系统和出料系统10;所述换热系统主要由换热器和外部储热装置通过管道连接而成,外部储热装置为汽包13和/或热水箱,换热器安装在炉体的炉膛3内;

所述换热器至少由一组换热管12及其进水联管、进水管、出水联管和出水管组成;每组换热管12的进水口通过本组的进水联管与本组的进水管连接,每组换热管12的出水口通过本组的出水联管与本组的出水管连接;相邻的换热管12外壁之间的水平间距大于炉膛3内物料最大粒径的1.5倍;

所述炉膛3至上而下划分为至少一个换热区域4,每个换热区域4内安装一套气体扰动装置;所述气体扰动装置包括热风管7和热风泵15,选择如下布置方式之一:

A、在换热区域4中设置吸气口5和鼓气口6,吸气口5通过热风管7与热风泵15的进风口连接,鼓气口6通过热风管7与热风泵15的出风口连接,某换热区域4所在的部分炉膛3、热风管7与热风泵15构成热风循环系统,热风泵15从各换热区域4内抽出高温气体又返回到本换热区域4中进行气体循环扰动换热;

B、在换热区域4中设置吸气口5,吸气口5通过热风管7与热风泵15的进风口连接,热风泵15的出风口通向大气,热风泵15将各换热区域4内的气体抽出排向大气,并自动从进料口1或者其他地方补充空气进行气体扰动换热;

C、在换热区域4中布置鼓气口6,鼓气口6通过热风管7与热风泵15的出风口连接,热风泵15的进风口通向大气,热风泵15从外部吸入的常温气体鼓入到各换热区域4中,换热区域4内的气体从出料口或者其他地方排出进行气体扰动换热;

所述炉体的底板8上划分出不少于3个的出料区域23;

所述出料系统10主要由出料器和出料控制器组成,出料器的数量与出料区域23的数量相等,出料器安装在出料区域23的下方;出料器的电气控制部分与出料控制器电连接;所述出料器包括出料管9和区域流量控制器25,出料管9贯穿底板8与炉膛3连通,出料管9的下方安装区域流量控制器25;根据需要选配如下之一:

101:所述区域流量控制器25的电控部分均与出料控制器电连接;出料控制器根据出料的温度调控各出料器的出料速度;能够使炉膛3内同一水平面的物料均匀下降;

102:所述区域流量控制器25的出口安装电子称重仓;电子称重仓包括电子重量感应器27、仓体28和电控出料门29;即:区域流量控制器25的出口位于仓体28的入口的上方,电控出料门29安装在仓体28的出口的下方,电子重量感应器27安装在仓体28上;区域流量控制器25、电子重量感应器27和电控出料门29的电控部分均与出料控制器电连接;出料控制器根据出料的温度调控各出料器的出料速度;能够使各出料器在相同时长的工作周期内排出重量相同的物料,使炉膛3内同一水平面的物料均匀下降;

103:所述区域流量控制器25的出口安装带有电控出料门29的定容料仓22;即:区域流量控制器25的出口位于定容料仓22的入口的上方;各区域流量控制器25、电控出料门29的电控部分均与出料控制器电连接;出料控制器根据出料的温度调控各出料器的出料速度;能够使各出料器在相同时长的工作周期内排出容积相同的物料,使炉膛3内同一水平面的物料均匀下降;

所述高温固体物料通过进料系统从进料口1进入炉膛3内并堆积到不小于2米工作厚度,将换热管12埋没在高温固体物料中;出料系统10与进料系统联动维持上述工作厚度,高温固体物料在炉膛3内靠自重以小于每小时20米的速度从上而下移动,与换热管12中的水进行换热。

所述吸气口5选择如下布置方式之一或组合:

051:吸气口5设置在换热区域4下部炉体的炉壁2上和/或炉体的底板8上;

052:吸气口5设置在吸气管17的管壁上,吸气管17布置在换热区域4的下部;吸气管17的一端为出风口35;

053:吸气口5设置在位于换热区域4下部的吸气室20的吸气板21上,吸气室20主要由吸气板21、炉体的炉壁2或侧板、气室底板或炉体的底板8组成,至少一根出料管9贯穿吸气室20,吸气室20上设置出风口35;

所述鼓气口6选择如下布置方式之一或组合:

061:鼓气口6设置在换热区域4上部炉体的炉壁2上和/或炉体的炉体顶部上;

062:鼓气口6设置在位于换热区域4上部的鼓气管18上,鼓气管18的一端为进风口36;

063:鼓气口6设置在位于换热区域4上部的鼓气室32的鼓气板33上,鼓气室32主要由鼓气板33、气室面板或炉体的炉体顶部、炉体的炉壁2或侧板组成,至少一根出料管9贯穿鼓气室32,鼓气室32上设置进风口36;

所述A型气体扰动装置配置如下:

在051型吸气口5与061型鼓气口6配套时,吸气口5和鼓气口6还能够在换热区域4的整个炉壁2上面对面布置;

在052型吸气口5于062型鼓气口6配套时,吸气管17还能够布置在换热区域4的下部或者上部,同时鼓气管18还能够布置在换热区域4的中部;

所述吸气口5通过热风管7与热风泵15的进风口连接,或者吸气口5通过出风口35经热风管7与热风泵15的进风口连接;鼓气口6通过热风管7与热风泵15的出风口连接,或者鼓气口6通过进风口36经热风管7与热风泵15的出风口连接;

所述B型气体扰动装置配置如下:

吸气口5通过热风管7与热风泵15的进风口连接,或者吸气口5通过出风口35经热风管7与热风泵15的进风口连接;

所述C型气体扰动装置配置如下:

鼓气口6通过热风管7与热风泵15的出风口连接,或者鼓气口6通过进风口36经热风管7与热风泵15的出风口连接;

所述各出料区域23的面积相等,出料管9设置在出料区域23的中心位置。

所述吸气管17和鼓气管18均水平布置并贯穿炉壁2;所述热风管7、吸气管17、鼓气管18、吸气室20、鼓气室32上能够安装除尘清灰器19,除尘清灰器19选用放灰阀、旋风除尘器、气力除尘器、布袋除尘器、其他除尘装置之一或组合;吸气口5上能够安装防尘风帽34或百页窗式防尘罩或其他防尘装置;

所述热风泵15的泵体16和热风管7能够安装在换热区域4内或换热区域4的炉壁2中;所述炉体的进料口1上能够安装锁风进料装置11;锁风进料装置11为旋转密封阀,或在炉膛3顶上安装密闭板,或进料系统的进料管插入炉膛3内;采用进料管时,高温固体物料塞满进料管并堵住进料管下端出口实现自密封式锁风;所述换热管12的外壁上能够安装翅片, 翅片之间的间隙大于炉膛3内物料的最大粒径的1.5倍;

所述出料器能够配置锁风防尘装置;

适用于101型出料系统10的出料器的锁风防尘装置:由密封外壳26与旋转密封阀14组成;所述旋转密封阀14安装在区域流量控制器25的下方;出料管9的出口部分、区域流量控制器25、旋转密封阀14的入囗全部被密封外壳26所包围;

适用于102型出料系统10的出料器的锁风防尘装置:由密封外壳26和电控密封闸板31组成;区域流量控制器25的出口与仓体28的入口之间安装电控密封闸板31,仓体28的出口靠电控出料门29锁风防尘;所述出料管9的出口部分、区域流量控制器25、电控密封闸板31、仓体28的入口全部被密封外壳26所包围;各电控密封闸板31均与出料控制器电连接;

适用于103型出料系统10的出料器的锁风防尘装置:由密封外壳26和电控密封闸板31组成;区域流量控制器25的出口与定容料仓22的入口之间安装电控密封闸板31,定容料仓22的出口靠电控出料门29锁风防尘;所述出料管9的出口部分、区域流量控制器25、电控密封闸板31、定容料仓22的入口全部被密封外壳26所包围;各电控密封闸板31均与出料控制器电连接;

所述出料管9周围的底板8向上凸起形成与出料管9相连接的漏斗型溜槽,或者各出料区域23的边界安装竖板形成与出料管9相连接的分隔室;所述出料管9上位于底板8下方的部分和区域流量控制器25之间能够安装检修阀24;所述区域流量控制器25为电控闸板、振动出料器、双层插板阀或抽梯阀,电控闸板安装时与出料口保持3mm以上距离;所述定容料仓22内安装定容料仓料位仪30,各定容料仓料位仪30均与出料控制器电连接。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