锅炉炉膛出口分区温度与风门的控制关系确定方法及装置与流程

文档序号:18176836发布日期:2019-07-13 10:15阅读:913来源:国知局
锅炉炉膛出口分区温度与风门的控制关系确定方法及装置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自动控制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锅炉炉膛出口分区温度与风门(二次风门和燃尽风门)对应控制关系确定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火电厂锅炉的燃烧情况与锅炉运行安全、节省燃煤资源、减少nox的排放等方面联系紧密,传统的接触式或非接触式等锅炉炉膛测温技术由于其测量温度范围受限、可靠性差、误差较高等问题而一直无法得到推广应用。

近年来,基于声波或激光测温技术的炉膛温度场测量手段得到长足发展,以其灵敏度和精度高、测量温度范围广、测量空间不受限、易于维护等优点弥补了锅炉炉膛测温方面的空白,不仅可以测量炉膛出口外圈和内圈的平均温度,还能对炉膛出口进行分区,给出各分区的平均温度,给燃烧优化技术提供了实现基础。

但是,由于不确定炉膛出口分区温度与各风门(二次风门或者燃尽风门)之间的对应控制关系,这就很难在工业中实现炉膛出口温度的均匀控制,实用价值大打折扣。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锅炉炉膛出口分区温度与风门的控制关系确定方法及装置。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锅炉炉膛出口分区温度与风门的控制关系确定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针对指定负荷段,对目标锅炉的前墙和后墙分别进行单个二次风门性能测试,得到所述目标锅炉的炉膛出口分区在不同二次风门的不同挡板开度下的第一温度变化曲线;

对所述目标锅炉的前墙和后墙分别进行单个燃尽风门性能测试,得到所述炉膛出口分区在不同燃尽风门的不同挡板开度下的第二温度变化曲线;

对所述第一温度变化曲线和所述第二温度变化曲线进行数据拟合,得到用于表征炉膛出口分区温度与单个风门间对应控制关系的第一传递函数,所述风门包括所述二次风门或者所述燃尽风门。

优选的,所述方法还包括:

监测所述目标锅炉的运行状态,并在所述目标锅炉处于稳定运行状态的情况下,执行所述针对指定负荷段,对目标锅炉的前墙和后墙分别进行单个二次风门性能测试,得到所述目标锅炉的炉膛出口分区在不同二次风门的不同挡板开度下的第一温度变化曲线。

优选的,所述方法还包括:

对所述第一传递函数进行简化处理。

优选的,所述方法还包括:

对所述目标锅炉的前墙和后墙进行同层双侧二次风门性能测试,得到所述炉膛出口分区在不同组同层双侧二次风门的不同挡板开度下的第三温度变化曲线;

对所述目标锅炉的前墙和后墙进行同层双侧燃尽风门性能测试,得到所述炉膛出口分区在不同组同层双侧燃尽风门的不同挡板开度下的第四温度变化曲线;

对所述第三温度变化曲线和所述第四温度变化曲线进行数据拟合,得到用于表征炉膛出口分区温度与同层双侧风门间对应控制关系的第二传递函数。

优选的,所述方法还包括:

对所述第二传递函数进行简化处理。

一种锅炉炉膛出口分区温度与风门的控制关系确定装置,所述装置包括:

测试模块,用于针对指定负荷段,对目标锅炉的前墙和后墙分别进行单个二次风门性能测试,得到所述目标锅炉的炉膛出口分区在不同二次风门的不同挡板开度下的第一温度变化曲线;对所述目标锅炉的前墙和后墙分别进行单个燃尽风门性能测试,得到所述炉膛出口分区在不同燃尽风门的不同挡板开度下的第二温度变化曲线;

拟合模块,用于对所述第一温度变化曲线和所述第二温度变化曲线进行数据拟合,得到用于表征炉膛出口分区温度与单个风门间对应控制关系的第一传递函数,所述风门包括所述二次风门或者所述燃尽风门。

优选的,所述装置还包括:

监测模块,用于监测所述目标锅炉的运行状态,并在所述目标锅炉处于稳定运行状态的情况下,触发所述测试模块。

优选的,所述拟合模块,还用于:

对所述第一传递函数进行简化处理。

优选的,所述测试模块,还用于:

对所述目标锅炉的前墙和后墙进行同层双侧二次风门性能测试,得到所述炉膛出口分区在不同组同层双侧二次风门的不同挡板开度下的第三温度变化曲线;对所述目标锅炉的前墙和后墙进行同层双侧燃尽风门性能测试,得到所述炉膛出口分区在不同组同层双侧燃尽风门的不同挡板开度下的第四温度变化曲线;

所述拟合模块,还用于:

对所述第三温度变化曲线和所述第四温度变化曲线进行数据拟合,得到用于表征炉膛出口分区温度与同层双侧风门间对应控制关系的第二传递函数。

优选的,所述拟合模块,还用于:

对所述第二传递函数进行简化处理。

本发明提供一种锅炉炉膛出口分区温度与风门的控制关系确定方法及装置,以一种简单、安全、有效的性能测试方式确定炉膛出口分区温度与各风门间对应控制关系,在保证锅炉运行安全的前提下,可以通过调节二次风和燃尽风将炉膛燃烧状态向最优区和舒适区转移,从而保证锅炉着火稳定、燃烧完全,燃烧均匀,减少偏烧、结渣、过热器超温等问题的出现,提高锅炉热效率,降低污染物的排放。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锅炉炉膛出口分区温度与风门的控制关系确定方法的方法流程图;

图2为声波测温的布置方式及炉膛出口温度分区定义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锅炉炉膛出口分区温度与风门的控制关系确定方法的另一方法流程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锅炉炉膛出口分区温度与风门的控制关系确定方法的再一方法流程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锅炉炉膛出口分区温度与风门的控制关系确定方法的再一方法流程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锅炉炉膛出口分区温度与风门的控制关系确定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锅炉炉膛出口分区温度与风门的控制关系确定方法,该方法的方法流程图如图1所示,包括如下步骤:

s10,针对指定负荷段,对目标锅炉的前墙和后墙分别进行单个二次风门性能测试,得到目标锅炉的炉膛出口分区在不同二次风门的不同挡板开度下的第一温度变化曲线。

在执行步骤s10的过程中,指定负荷段可以是高、中和低负荷段中的任意一个负荷段,在该指定负荷段中的一个负荷下进行如下所有测试。当然,如对高、中和低负荷段均进行如下测试,则可以获得全工况下的锅炉炉膛出口分区温度与风门的控制关系。

首先,对炉膛出口分区的温度做简单介绍:

为方便理解,在此以目标锅炉为采用旋流对冲燃烧方式的直流锅炉为例进行说明,当然目标锅炉并不局限于直流锅炉:

对于采用旋流对冲燃烧方式的锅炉,基于声波测温原理的炉膛温度场在线监测系统可以将锅炉截面划分为p个分区,p个分区的分区温度由dcs(distributedcontrolsystem,分散控制)系统中的声波测温系统测量得出。同时,炉膛外圈平均温度由炉膛外侧各分区温度计算而来,炉膛内圈平均温度由炉膛内侧各分区温度计算而来。此时记录指定时刻炉膛出口分区的温度t01-t0p,初始的炉膛外圈平均温度tp01,初始的炉膛内圈平均温度tp02。

比如,试验电厂为某发电公司#1机组,锅炉为采用旋流对冲燃烧方式的直流锅炉,额定功率600mw,有6台中速磨煤机配正压直吹制粉系统,炉膛中布置有基于声波测温原理的炉膛温度场在线监测系统,分别在580mw、450mw和330mw这三个高中低负荷段进行测试。如图2所示的声波测温的布置方式及炉膛出口温度分区定义,系统将锅炉截面划分为16个分区,16个分区温度t01-t016由声波测温系统测量得出,同时,炉膛外圈平均温度tp01由1-12分区这12个分区温度计算而来,炉膛内圈平均温度tp02由13-16分区这4个分区温度计算而来。

进一步,针对前墙的各层二次风门以及后墙的各层二次风门,均执行性能测试,以此得到炉膛出口分区在各层二次风门不同挡板开度下的第一温度变化曲线。以下对二次风门a进行性能测试的过程进行说明:

步骤(1):对于二次风门a,挡板开度在原有开度的基础上调整(增加或减少)a1%,等待一定时长,待炉膛温度稳定后,通过dcs系统历史数据记录炉膛出口分区的第一温度tn1-tnp变化曲线,此时的炉膛外圈平均温度tpn1变化曲线,炉膛内圈平均温度tpn2变化曲线。

步骤(2):将二次风门a的挡板开度恢复至原有开度,并等待稳定。

步骤(3):挡板开度在原有开度的基础上依次调整(增加或减少)b1%、c1%、d1%、e1%……,按上述步骤再次进行性能测试并记录相关数据。

需要说明的是,二次风门挡板开度的调整范围应保证在炉膛火焰不长时间发生偏烧以及炉膛出口nox含量不发生大幅增加的范围内。在合理的范围内尽可能多做几组数据以保证测试结果的准确性,且任意二次风门性能测试完成后将该二次风门的挡板开度恢复至原有开度。

比如,旋流对冲燃烧方式的直流锅炉的燃烧器一般分前后墙对冲布置,前墙的二次风门分三层从高到低依次为d层、c层、e层,后墙的二次风门分三层从高到底依次为a层、f层、b层,6台磨煤机中b磨备用,其余5台磨正常运行,后墙b层二次风门初始开度为20%左右,其余几层二次风门开度在50%-55%左右。

针对前墙e层二次风门进行说明,挡板开度在原有开度的基础上增加5%,等待10min,待炉膛温度稳定后,通过dcs系统历史数据记录炉膛出口分区第一温度tn1-tn16变化曲线,此时的炉膛外圈平均温度tpn1变化曲线,炉膛内圈平均温度tpn2变化曲线;恢复挡板开度至原有开度,并等待稳定;调整挡板开度在原有基础上增加10%,等待10min,……直到前墙e层二次风门所有的性能测试完成后,恢复挡板开度至原有开度。

依照上述流程分别对前墙d层、前墙c层、后墙a层、后墙f层、后墙b层二次风门进行性能测试,记录相关数据并在测试完成后将挡板开度恢复至原有开度。

s20,对目标锅炉的前墙和后墙分别进行单个燃尽风门性能测试,得到炉膛出口分区在不同燃尽风门的不同挡板开度下的第二温度变化曲线。

在执行步骤s20的过程中,针对前墙的各层燃尽风门以及后墙的各层燃尽风门,均执行性能测试,以此得到炉膛出口分区在各层燃尽风门不同挡板开度下的第二温度变化曲线。下对燃尽风门b进行性能测试的过程进行说明:

步骤(1):对于燃尽风门b,挡板开度在原有开度的基础上调整(增加或减少)h1%,等待一定时长,待炉膛温度稳定后,通过dcs系统历史数据记录炉膛出口分区第二温度tq1-tqp变化曲线,此时的炉膛外圈平均温度tpq1变化曲线,炉膛内圈平均温度tpq2变化曲线。

步骤(2):将燃尽风门b的挡板开度恢复至原有开度,并等待稳定。

步骤(3):挡板开度在原有开度的基础上依次调整(增加或减少)g1%、k1%、m1%、n1%……,按上述步骤再次进行性能测试并记录相关数据。

需要说明的是,燃尽风门挡板开度的调整范围应保证在炉膛火焰不长时间发生偏烧以及炉膛出口nox含量不发生大幅增加的范围内。并且在合理的范围内尽可能多做几组数据以保证测试结果的准确性,且任意燃尽风门性能测试完成后将该燃尽风门的挡板开度恢复至原有开度。

比如,针对旋流对冲燃烧方式的直流锅炉的燃烧器,前墙的燃尽风门为一层(记为g层),后墙的燃尽风门也为一层(记为h层)。针对前墙g层燃尽风门进行说明,挡板开度在原有开度的基础上增加5%,等待10min,待炉膛温度稳定后,通过dcs系统历史数据记录炉膛出口分区第二温度tq1-tq16变化曲线,此时的炉膛外圈平均温度tpq1变化曲线,炉膛内圈平均温度tpq2变化曲线;恢复挡板开度至原有开度,并等待稳定;调整挡板开度在原有基础上增加10%,等待10min,……直到前墙g层燃尽风门所有的性能测试完成后,恢复挡板开度至原有开度。

依照上述流程再对后墙h层燃尽风门进行性能测试,记录相关数据并在测试完成后将挡板开度恢复至原有开度。

s30,对第一温度变化曲线和第二温度变化曲线进行数据拟合,得到用于表征炉膛出口分区温度与单个风门间对应控制关系的第一传递函数,风门包括二次风门或者燃尽风门。

在执行步骤s30的过程中,可以采用matlab软件或其他软件对数据进行系统辨识得到如下公式(1)所示的第一系统传递函数阵:

其中,公式(1)中各符号含义如下表1所示:

表1

需要说明的是,公式中的gab视系统辨识精确度的不同可能具有不同的结构和参数,在不同负荷等测试条件下传递函数也可能会有较小的偏差。

在其他一些实施例中,为提高第一传递函数的关联性,在图1所示锅炉炉膛出口分区温度与风门的控制关系确定方法的基础上,还包括如下步骤,方法流程图如图3所示:

s40,对第一传递函数进行简化处理。

在执行步骤s40的过程中,通过对系统的各项性能指标以及实际情况的考量,去掉其中系统响应速度慢、延迟大、调节范围小、难以控制的部分,只保留与各分区温度关联性强的因素,就能得到简化后的第一系统传递函数阵,再通过不同负荷、不同开度下等情况的数据对公式中传递函数阵的参数进行修正,即可得到简化的炉膛出口分区温度与单侧风门间对应控制关系。

比如,针对旋流对冲燃烧方式的直流锅炉的燃烧器,在特定负荷段得到炉膛出口分区温度y1-y16与各风门x1-x8之间的对应关系如下公式(2)所示:

其中,各传递函数如下:

由系统辨识的结果可知:二次风门由下层至上层,随着距离炉膛出口分区温度测点的靠近,迟延时间缩短,传递函数中的增益系数k越来越大,表明系统的响应幅度在增加,同时惯性环节中的时间常数t减小,表明系统响应的快速性越来越好。由于纯滞后环节会使控制系统的稳定性降低,动态特性变差,尤其对于纯滞后时间与被控对象的时间常数之比大于0.3的大时滞过程,会使系统的控制质量明显下降,采用常规控制策略已经很难得到满意的控制性能,给后续炉膛分区温度控制系统控制器的设计带来很大的困难,另外,下面两层二次风门开度对拖住炉膛火焰不致过分下冲、防止未燃尽的碳粒落入冷灰斗,保持炉膛欠氧燃烧的环境意义重大,同时其传递函数增益小、时间常数大,作为调节分区温度的手段响应慢、调节范围小、控制难,因此,本例中将迟延时间大于10,增益k较小,惯性环节时间常数t较大的部分略去,只保留对分区温度影响大、影响迅速同时延迟时间小易于控制的部分,得到如下公式(3)所示的简化后的第一系统传递函数阵:

以上公式中参数的意义及公式中的传递函数同公式(2),在此不再赘述,这样得到的公式其实用性、可用性极大增强,分区温度的控制器设计难度及工程实现难度大大降低。根据上面公式建立的数据关系,就可以定量得出炉膛出口分区温度与单个风门间对应控制关系。再由记录到的炉膛内、外圈平均温度变化曲线,通过后续试验、测试找出锅炉燃烧的最优区和舒适区,结合相关控制算法,就可以方便的控制炉膛出口内圈分区温度向内圈平均温度的设定值靠拢,外圈分区温度向外圈平均温度的设定值靠拢,提高锅炉燃烧的稳定性、经济性和环保性。

在其他一些实施例中,为保证测试的平稳运行,在图1所示锅炉炉膛出口分区温度与风门的控制关系确定方法的基础上,还包括如下步骤,方法流程图如图4所示:

s50,监测目标锅炉的运行状态,并在目标锅炉处于稳定运行状态的情况下,执行步骤s10。

在执行步骤s50的过程中,可以对锅炉主要运行参数,比如汽水、风烟系统,主蒸汽压力及中间点温度进行监测,其参数在规定波动范围内,才表示锅炉稳定运行。

当然,测试前还需要确定声波测温系统能正常投入使用,发声测点、接收测点正常,各分区温度能快速准确地显示到dcs系统画面,二次风门、燃尽风调门处于正常运行状态,机组其他主辅设备及系统无重大缺陷,系统二次风与炉膛出口分区温度各数据历史趋势保存正常,等等。

此外,为了保证测试的准确性,在指定负荷段测试时,除规定操作外不进行风压、风量等参数的调整,另外应尽量保持测试过程中燃用煤种的稳定,消除因煤种变化而引起的锅炉出口分区温度的波动。

在其他一些实施例中,为提高控制的精准性,在图1所示锅炉炉膛出口分区温度与风门的控制关系确定方法的基础上,还包括如下步骤,方法流程图如图5所示:

s60,对目标锅炉的前墙和后墙进行同层双侧二次风门性能测试,得到炉膛出口分区在不同组同层双侧二次风门的不同挡板开度下的第三温度变化曲线。

在执行步骤s60的过程中,针对前墙和后墙每一组同层双侧二次风门均执行性能测试,比如对于旋流对冲燃烧方式的直流锅炉,三组同层双侧二次风门分别为前墙d层和后墙a层、前墙c层和后墙f层、前墙e层和后墙b层。以下以一组同层双侧二次风门为例对进行性能测试的过程进行说明:

步骤(1):对于该组同层双侧二次风门中的每一个,挡板开度在原有开度的基础上同时调整(增加或减少)a2%,等待一定时长,待炉膛温度稳定后,通过dcs系统历史趋势记录炉膛出口分区的第三温度tmn1-tmnp变化曲线,此时的炉膛外圈平均温度tpmn1变化曲线,炉膛内圈平均温度tpmn2变化曲线。

步骤(2):将挡板开度恢复至原有开度,并等待稳定。

步骤(3):挡板开度在原有开度的基础上依次同时调整(增加或减少)b2%、c2%、d2%、e2%……,按上述步骤再次进行性能测试并记录相关数据。

需要说明的是,二次风门挡板开度的调整范围应保证在炉膛火焰不长时间发生偏烧以及炉膛出口nox含量不发生大幅增加的范围内。在合理的范围内尽可能多做几组数据以保证测试结果的准确性,且任意组同层双侧二次风门性能测试完成后将该组同层双侧的二次风门的挡板开度均恢复至原有开度。

s70,对目标锅炉的前墙和后墙进行同层双侧燃尽风门性能测试,得到炉膛出口分区在不同组同层双侧燃尽风门的不同挡板开度下的第四温度变化曲线。

在执行步骤s70的过程中,针对前墙和后墙每一组同层双侧燃尽风门,比如对于旋流对冲燃烧方式的直流锅炉,一组同层双侧燃尽风门为前墙g层燃尽风门和后墙h层燃尽风门。以下以该组同层双侧燃尽风门为例对进行性能测试的过程进行说明:

步骤(1):对于该组同层双侧燃尽风门中的每一个,挡板开度在原有开度的基础上同时调整(增加或减少)h2%,等待一定时长,待炉膛温度稳定后,通过dcs系统历史趋势记录炉膛出口分区的第四温度tqh1-tqhp变化曲线,此时的炉膛外圈平均温度tpqh1变化曲线,炉膛内圈平均温度tpqh2变化曲线。

步骤(2):将挡板开度恢复至原有开度,并等待稳定。

步骤(3):挡板开度在原有开度的基础上依次同时调整(增加或减少)g2%、k2%、m2%、n2%……,按上述步骤再次进行性能测试并记录相关数据。

需要说明的是,燃尽风门挡板开度的调整范围应保证在炉膛火焰不长时间发生偏烧以及炉膛出口nox含量不发生大幅增加的范围内。并且在合理的范围内尽可能多做几组数据以保证测试结果的准确性,且任意组同层双侧燃尽风门性能测试完成后将该组同层双侧的燃尽风门的挡板开度恢复至原有开度。

s80,对第三温度变化曲线和第四温度变化曲线进行数据拟合,得到用于表征炉膛出口分区温度与同层双侧风门间对应控制关系的第二传递函数。

在执行步骤s80的过程中,可以采用matlab软件或其他软件对数据进行系统辨识得到第二系统传递函数阵,具体过程可以参见上述步骤s30中得到第一系统传递函数阵的过程,在此不再赘述。

当然,在其他一些实施例中,为提高第二传递函数的关联性,还可以对第二传递函数进行简化处理,具体简化过程可以参见步骤s40中对第一传递函数的简化,在此不再赘述。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锅炉炉膛出口分区温度与风门的控制关系确定方法,以一种简单、安全、有效的性能测试方法确定炉膛出口分区温度与各风门间对应控制关系,在保证锅炉运行安全的前提下,可以通过调节二次风和燃尽风将炉膛燃烧状态向最优区和舒适区转移,从而保证锅炉着火稳定、燃烧完全,燃烧均匀,减少偏烧、结渣、过热器超温等问题的出现,提高锅炉热效率,降低污染物的排放。

基于上述实施例提供的锅炉炉膛出口分区温度与风门的控制关系确定方法,本发明实施例则提供一种锅炉炉膛出口分区温度与风门的控制关系确定装置,该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如图6所示,包括:

测试模块10,用于针对指定负荷段,对目标锅炉的前墙和后墙分别进行单个二次风门性能测试,得到目标锅炉的炉膛出口分区在不同二次风门的不同挡板开度下的第一温度变化曲线;对目标锅炉的前墙和后墙分别进行单个燃尽风门性能测试,得到炉膛出口分区在不同燃尽风门的不同挡板开度下的第二温度变化曲线。

拟合模块20,用于对第一温度变化曲线和第二温度变化曲线进行数据拟合,得到用于表征炉膛出口分区温度与单个风门间对应控制关系的第一传递函数,风门包括二次风门或者燃尽风门。

在其他一些实施例中,为保证测试的平稳运行,在图6所示锅炉炉膛出口分区温度与风门的控制关系确定装置的基础上,还包括如下模块:

监测模块,用于监测目标锅炉的运行状态,并在目标锅炉处于稳定运行状态的情况下,触发测试模块10。

在其他一些实施例中,为提高第一传递函数的关联性,拟合模块30,还用于:

对第一传递函数进行简化处理。

在其他一些实施例中,为提高控制的精准性,测试模块20,还用于:

对目标锅炉的前墙和后墙进行同层双侧二次风门性能测试,得到炉膛出口分区在不同组同层双侧二次风门的不同挡板开度下的第三温度变化曲线;对目标锅炉的前墙和后墙进行同层双侧燃尽风门性能测试,得到炉膛出口分区在不同组同层双侧燃尽风门的不同挡板开度下的第四温度变化曲线;

拟合模块30,还用于:

对第三温度变化曲线和第四温度变化曲线进行数据拟合,得到用于表征炉膛出口分区温度与同层双侧风门间对应控制关系的第二传递函数。

在其他一些实施例中,为提高第二传递函数的关联性,拟合模块30,还用于:

对第二传递函数进行简化处理。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锅炉炉膛出口分区温度与风门的控制关系确定装置,以一种简单、安全、有效的性能测试方法确定炉膛出口分区温度与各风门间对应控制关系,在保证锅炉运行安全的前提下,可以通过调节二次风和燃尽风将炉膛燃烧状态向最优区和舒适区转移,从而保证锅炉着火稳定、燃烧完全,燃烧均匀,减少偏烧、结渣、过热器超温等问题的出现,提高锅炉热效率,降低污染物的排放。

以上对本发明所提供的一种锅炉炉膛出口分区温度与风门的控制关系确定方法及装置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发明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发明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同时,对于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依据本发明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需要说明的是,本说明书中的各个实施例均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的部分互相参见即可。对于实施例公开的装置而言,由于其与实施例公开的方法相对应,所以描述的比较简单,相关之处参见方法部分说明即可。

还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些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发明。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发明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