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余热回收储能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261515发布日期:2020-04-03 15:33阅读:428来源:国知局
一种余热回收储能设备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余热回收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余热回收储能设备。



背景技术:

近年来,由于能源紧张,以及人民对生态环境的不断重视,人们对节能利用方面也越来越重视。在工业生产和家居生活中,对于加热、熔炼等环节,往往通过燃烧炉体来实现,炉体一般通过燃气、燃油或固体燃料的燃烧而产生热量用于工业生产加工和居家生活所需,在燃料燃烧的过程中,有部分热量通过炉壁扩散到周围环境中,不仅造成炉体周围的工作环境温度过高,影响周围人员的健康和舒适度,而且造成了能源的浪费。鉴于此,往往在炉壁上安装余热回收装置。

然而现有技术中的炉壁余热回收装置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存在一定的弊端,例如:

目前,蒸汽锅炉普遍采用的炉壁余热回收装置往往为板式换热器和管式换热器,炉壁上的热量通过壁板或一般管体对腔体中的水流进行加热,加热后的水流通过管路导流至锅炉进水口中,达到回收利用炉壁表面热量的效果;但是吸收余热的水流在接入锅炉进水口的过程中存在热量散失,降低了炉壁余热回收的效率。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余热回收储能设备,能够充分吸收炉壁上的余热,并加以储存利用,提高了炉壁余热回收的效率。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余热回收储能设备,包括锅炉本体,所述锅炉本体的外部设置有进水管和蒸汽出口,所述锅炉本体的内部设置有炉膛,所述锅炉本体包括锅炉外壁,所述锅炉外壁与所述炉膛之间由外到里依次设置有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所述第一壳体与所述锅炉外壁之间形成第一腔体,所述第一壳体与所述第二壳体之间形成第二腔体,所述进水管贯穿所述锅炉外壁的侧面与所述第一腔体连通,所述第一腔体远离于所述进水管的一端与所述第二腔体连通,所述第二腔体靠近所述进水管一端与所述炉膛的进水口连通,所述进水管的内腔套装有辅助进水管,所述辅助进水管的一端依次贯穿所述第一壳体的侧面和第二壳体的侧面与所述炉膛的进水口连通。

优选的,所述第一壳体的外壁与所述锅炉外壁的内壁之间连接有第一翅片,所述第一壳体的内壁与所述第二壳体的外壁之间连接有第二翅片;通过翅片增加换热效率。

优选的,所述第一壳体外壁圆周上的第一翅片垂直连接在所述第一壳体外壁的母线上,所述第一翅片位于所述第一壳体侧面的部分沿所述第一壳体侧面的径向布置,所述第二壳体外壁圆周上的第二翅片垂直连接在所述第二壳体外壁的母线上,所述第二翅片位于所述第二壳体侧面的部分沿所述第二壳体侧面的径向布置。

优选的,所述进水管位于第一腔体一端的端面与所述第一壳体的侧面固定连接,且进水管位于所述第一腔体的外围开设有第一通孔。

优选的,所述第一壳体的内侧壁位于所述辅助进水管的外围固定连接有导管,且导管的另一端与所述炉膛的进水口连通,所述导管位于所述第二腔体的外围开设有第三通孔。

优选的,所述辅助进水管靠近其进水端安装有截止阀。

优选的,所述第一壳体远离于所述进水管一端的外围开设有第二通孔。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涉及的锅炉余热回收装置通过在炉膛和锅炉外壁之间设置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第一壳体和锅炉外壁之间形成第一腔体,第二壳体与第一壳体之间形成第二腔体,冷水经辅助进水管直接进入炉膛进行加热气化,辅助进水管与进水管之间的空腔中流动的冷水依次经过第一腔体和第二腔体后进入炉膛,流入第一腔体和第二腔体中的冷水能够充分吸收炉膛外壁产生的热量,使得炉膛外壁散发的热量被回收储存在第一腔体和第二腔体内的水中,冷水在第一腔体和第二腔体中吸收热量后水温上升,再流入炉膛中加热进行气化,达到节省大部分热能的效果,提高了炉壁余热回收的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整体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整体的第一截面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整体的第二截面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整体的第三截面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整体的第四截面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图1中a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中:1-锅炉本体;11-锅炉外壁;111-第一翅片;12-进水管;121-第一通孔;13-蒸汽出口;14-辅助进水管;141-截止阀;15-炉膛;2-第一壳体;21-第二翅片;22-第二通孔;23-导管;231-第三通孔;3-第二壳体;4-第一腔体;5-第二腔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6,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余热回收储能设备,包括锅炉本体1,锅炉本体1的外部设置有进水管12和蒸汽出口13,锅炉本体1的内部设置有炉膛15,锅炉本体1包括锅炉外壁11,锅炉外壁11与炉膛15之间由外到里依次设置有第一壳体2和第二壳体3,第一壳体2与锅炉外壁11之间形成第一腔体4,第一壳体2与第二壳体3之间形成第二腔体5,进水管12贯穿锅炉外壁11的侧面与第一腔体4连通,第一腔体4远离于进水管12的一端与第二腔体5连通,第二腔体5靠近进水管12一端与炉膛15的进水口连通,进水管12的内腔套装有辅助进水管14,辅助进水管14的一端依次贯穿第一壳体2的侧面和第二壳体3的侧面与炉膛15的进水口连通;辅助进水管14中流动的冷水直接进入炉膛15中进行加热气化,辅助进水管14与进水管12之间的空腔中流动的冷水依次经过第一腔体4和第二腔体5后进入炉膛15进行加热气化,流入第一腔体4和第二腔体5中的冷水能够充分吸收炉膛15外壁产生的热量,使得炉膛15外壁散发的热量被回收储存在第一腔体4和第二腔体5内的水中,冷水在第一腔体4和第二腔体5中吸收热量后水温上升,再流入炉膛15中加热进行气化,达到节省大部分热能的效果,提高了炉壁余热回收的效率,冷水在炉膛15内加热产生的蒸汽经蒸汽出口13排出。

第一壳体2的外壁与锅炉外壁11的内壁之间连接有第一翅片111,第一壳体2的内壁与第二壳体3的外壁之间连接有第二翅片21。

第一壳体2外壁圆周上的第一翅片111垂直连接在第一壳体2外壁的母线上,第一翅片111位于第一壳体2侧面的部分沿第一壳体2侧面的径向布置,第二壳体3外壁圆周上的第二翅片21垂直连接在第二壳体3外壁的母线上,第二翅片21位于第二壳体3侧面的部分沿第二壳体3侧面的径向布置。

进水管12位于第一腔体4一端的端面与第一壳体2的侧面固定连接,且进水管12位于第一腔体4的外围开设有第一通孔121,位于进水管12和辅助进水管14之间空腔内的冷水经过第一通孔进入第一腔体4中。

第一壳体2的内侧壁位于辅助进水管14的外围固定连接有导管23,且导管23的另一端与炉膛15的进水口连通,导管23位于第二腔体5的外围开设有第三通孔231,第二腔体5中的水流经第三通孔231进入导管23内,并由导管23进入炉膛15内。

辅助进水管14靠近其进水端安装有截止阀141,需要减少生成的蒸汽量时,可以通过关闭截止阀141阻断辅助进水管14与炉膛15进水口之间的通道,使得水流仅能依次通过第一腔体4、第二腔体5和导管23进入炉膛15内进行加热气化,从而达到减少蒸汽产生量的效果。

第一壳体2远离于进水管12一端的外围开设有第二通孔22,冷水在第一腔体4内吸收热量后经第二通孔22进入第二腔体5内进一步吸收热量。

工作原理:打开截止阀141,辅助进水管14中流动的冷水直接进入炉膛15中进行加热气化,辅助进水管14与进水管12之间的空腔中流动的冷水由第一通孔121进入第一腔体4中,冷水在第一腔体4中吸收热量后经第二通孔22进入第二腔体5内进一步吸收热量,第二腔体5内的水流吸收热量后经第三通孔231进入导管23内,再由导管23流入炉膛15中加热进行气化,水流在炉膛15内加热产生的蒸汽经蒸汽出口13排出;需要减少生成的蒸汽量时,可以通过关闭截止阀141阻断辅助进水管14与炉膛15进水口之间的通道,使得水流仅能依次通过第一腔体4、第二腔体5和导管23进入炉膛15内进行加热气化,从而达到减少蒸汽产生量的效果。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