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体式一次侧堵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980144发布日期:2020-06-05 19:57阅读:265来源:国知局
分体式一次侧堵板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核电站蒸汽发生器的部件,特别是一种分体式一次侧堵板。



背景技术:

核电作为一种安全、可靠、清洁、高效的电力能源,是我国能源发展的战略重点。随着我国核电产业的迅猛发展和核电市场的扩大,提高核设施的安全性与可靠性,尽量降低操作人员的受辐射剂量,改善操作人员的工作环境,是我国核电行业一个亟待解决的课题。我国在核电站机器人领域工作开展较晚,近年来虽然开发了少量的机械手或机器人平台,实现了局部放射性环境下的特定操作,但数量少,应用面窄,且智能化及可靠性不高。目前有很多工作还是由人工直接完成。

由于核电站内很多维修区域属于高放射性的特殊环境,或者因为部件布置密集,很多区域人员不可到达,世界各国针对核电站高放射性设备的检查、维修、清洗及缺陷修复工作,开发出了大量智能化、自动化、人员远距离控制的高端专用机器人工具,已经形成了核电机器人产业,大大提高了核电站运行的可靠性和经济性。

在核电站大修期间,需对蒸汽发生器内部进行检修。由于蒸汽发生器是通过主管道与反应堆压力容器直接相连,为防止蒸汽发生器一次侧异物通过主管道进入压力容器对堆芯燃料产生一定的破坏,需要对一回路主管道进行临时封堵,此工况下堵板称为低水位堵板。其次,在核电站首次检修及十年大修期间,蒸汽发生器堵板工作是在堆水池储水时进行,此工况下堵板不但起到防异物的功能,还需承受水压起密封作用,以防止一回路水从蒸汽发生器的人孔溢出,此工况下堵板称为高水位堵板。

蒸汽发生器下部的水室结构如图5-6所示,水室3内部设有内腔,水室3内腔中设有竖直布置的隔板31,隔板31将水室3内腔分隔为第一子腔321和第二子腔322,水室3下端设有连通至第一子腔321的第一人孔331、连通至第二子腔322的第二人孔332、连通至第一子腔321的第一主管道孔341及连通至第二子腔322的第二主管道孔342,第一主管道孔341和第二主管道孔342的边缘处设有环形凸台和螺栓孔。

现有的一次侧堵板包括可拆卸安装在水室第一主管道孔处的低水位堵板和可拆卸安装在水室第二主管道孔处的高水位堵板,低水位堵板和高水位堵板均为一体式的结构,低水位堵板的侧边处设有与水室内腔中的环形凸台挂接的挂板,高水位堵板上设有与水室内腔中的螺栓孔相对应的光孔。低水位堵板通过挂板挂在水室内腔中的环形凸台上,从而将水室的第一主管道孔封闭。高水位堵板通过螺栓安装在水室内腔中的螺栓孔处,从而将水室的第二主管道孔封闭。

现有一次侧堵板的拆装工作都是由人工完成,即由操作人员通过人孔钻入或钻出水室内进行拆装。现有一次侧堵板的结构为对折式的,需要操作人员从水室外送入水室内部,水室内操作人员将堵板打开安放在主管道法兰处,由于存在核辐射,需要人工轮流完成堵板的安装工作。

目前,国内外都在积极的研发一次侧堵板拆装机器人,但在研发过程中存在的技术难点是:设计的一次侧堵板拆装机器人包括主体和安装在主体上的机械手,主体通常在水室外部,而机械手需要夹持一次侧堵板从水室人孔伸入水室内腔进行安装,因此在工作状态下机械手就相当于悬臂梁,现有的一次侧堵板重量通常在20kg以上,机械手夹持的物件过重,不仅会对整个一次侧堵板拆装机器人的稳定性造成不利影响,还会增加驱动部件的负荷。同时由于水室内部空间及水室人孔尺寸限制,现有堵板送入水室内部时需要人工不断变化角度,采用现有堵板就必然制约了一次侧堵板拆装机器人的操作灵活性。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分体式一次侧堵板,它解决了一次侧堵板拆装机器人与现有的一次侧堵板不适配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分体式一次侧堵板,包括低水位组合堵板和高水位组合堵板;低水位组合堵板为圆形板,其包括中间分体a及通过公母插接块活动连接在中间分体a两侧的侧分体a,中间分体a和侧分体a分别在同一侧端面上设有两条平行布置的定位筋a,中间分体a及侧分体a的侧边处焊固有l形挂板;高水位组合堵板为圆形板,其包括中间分体b及通过公母插接块活动连接在中间分体b两侧的侧分体b,中间分体b和侧分体b分别在同一侧端面上设有两条平行布置的定位筋b,中间分体b和侧分体b的侧边处分别设有光孔。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

1、一次侧堵板采用分体式设计,各分体可拼接或分离,采用一次侧堵板拆装机器人进行拆装操作时,一次仅需夹持一块分体进行操作,大大减轻了夹持重量,从而为一次侧堵板拆装机器人的小型化设计提供了先决基础。

2、一次侧堵板上设有定位筋a、b,该设计便于一次侧堵板拆装机器人的机械手夹持。

以下结合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附图说明

图1为低水位组合堵板在俯视视角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低水位组合堵板在仰视视角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高水位组合堵板在俯视视角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高水位组合堵板在仰视视角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蒸汽发生器下部水室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5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如图1-4所示,分体式一次侧堵板,包括低水位组合堵板1和高水位组合堵板2。

低水位组合堵板1为圆形板,其包括中间分体a11及通过公母插接块活动连接在中间分体a11两侧的侧分体a12,中间分体a11和侧分体a12分别在同一侧端面上设有两条平行布置的定位筋a13,中间分体a11及侧分体a12的侧边处焊固有l形挂板14。

高水位组合堵板2为圆形板,其包括中间分体b21及通过公母插接块活动连接在中间分体b21两侧的侧分体b22,中间分体b21和侧分体b22分别在同一侧端面上设有两条平行布置的定位筋b23,中间分体b21和侧分体b22的侧边处分别设有光孔24。

低水位组合堵板1和高水位组合堵板2分别安装在水室3第一主管道孔341和第二主管道孔342上。

安装低水位组合堵板1时,先将中间分体a11通过l形挂板14挂在水室3第一主管道孔341边缘处的环形凸台上,再分别将两块侧分体a12(通过公母插接块)插接在中间分体a11两侧,形成一块圆形的低水位组合堵板1,安装完成后,两块侧分体a12侧边处的l形挂板14与所述环形凸台相贴。

安装高水位组合堵板2时,先将中间分体b21通过螺栓安装到水室3第二主管道孔342上的相应位置,再分别将两块侧分体b22(通过公母插接块)插接在中间分体b21两侧,形成一块圆形的高水位组合堵板2,再将两块侧分体b22通过螺栓固定在水室3第二主管道孔342处,即完成安装。



技术特征:

1.分体式一次侧堵板,其特征是:包括低水位组合堵板和高水位组合堵板;低水位组合堵板为圆形板,其包括中间分体a及通过公母插接块活动连接在中间分体a两侧的侧分体a,中间分体a和侧分体a分别在同一侧端面上设有两条平行布置的定位筋a,中间分体a及侧分体a的侧边处焊固有l形挂板;高水位组合堵板为圆形板,其包括中间分体b及通过公母插接块活动连接在中间分体b两侧的侧分体b,中间分体b和侧分体b分别在同一侧端面上设有两条平行布置的定位筋b,中间分体b和侧分体b的侧边处分别设有光孔。


技术总结
分体式一次侧堵板,包括低水位组合堵板和高水位组合堵板;低水位组合堵板为圆形板,其包括中间分体A及通过公母插接块活动连接在中间分体A两侧的侧分体A;高水位组合堵板为圆形板,其包括中间分体B及通过公母插接块活动连接在中间分体B两侧的侧分体B。本实用新型采用分体式设计,各分体可拼接或分离,采用一次侧堵板拆装机器人进行拆装操作时,一次仅需夹持一块分体进行操作,大大减轻了夹持重量,从而为一次侧堵板拆装机器人的小型化设计提供了先决基础。

技术研发人员:彭俊杰;李蜀丰;刘秉政;冯栋彦;刘怀民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核检修有限公司深圳分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08.12
技术公布日:2020.06.0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