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治dg2060/17.6-ⅱ1型锅炉顶棚管爆漏的方法及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525936阅读:212来源:国知局
一种防治dg2060/17.6-ⅱ1型锅炉顶棚管爆漏的方法及系统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属于电站锅炉承压部件爆漏防治领域,涉及一种防治DG2060/17.6-1I I型锅炉顶棚管爆漏的方法及系统。
【背景技术】
[0002]DG2060/17.6_ II I型锅炉与顶棚过热器入口集箱相关的蒸汽流程原设计为:从锅筒顶部引出的饱和蒸汽经20根饱和蒸汽引出管进入顶棚过热器入口集箱,顶棚过热器入口集箱的蒸汽分两路引出,一路由180根由鳍片连接的顶棚管组成,另一路由6根蒸汽旁通管组成,原设计蒸汽流程如附图1所示。
[0003]这种设计的缺陷在于:由于接于顶棚过热器入口集箱的6根旁通管的分流作用以及较大口径接管分流造成的附近流场的不稳定,部分旁通管接口附近顶棚管内的蒸汽流量可能会较大程度地小于远离旁通管接口的管子,这就使得旁通管接口附近的这些管子受到管内介质的冷却能力较弱,其管壁温度较其他管子偏高,进而造成其与邻近管子的壁温温差大(根据现场对该型号两台锅炉的实际温度测量结果,对于设计介质温度约为360°C的顶棚过热器,旁通管附近的某些顶棚管子与其相邻顶棚管子的背火面管壁温差最大约达150°C ),温差大的相邻顶棚过热器管因其间鳍片的约束会产生很大的热胀应力,该热胀应力随着锅炉的启停等工况变化在一些结构不连续的部位(鳍片对接处、鳍片终端处等)产生疲劳损伤,损伤累积到一定程度即发生开裂泄漏。某电厂两台该型号锅炉投运约7年间共发生由此造成的顶棚管开裂泄漏约20次。

【发明内容】

[0004]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提供了一种防治DG2060/17.6-1I I型锅炉顶棚管爆漏的方法及系统,该方法及系统可以有效地防治DG2060/17.6-1I I型锅炉顶棚管爆漏。
[0005]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所述的防治DG2060/17.6-1I I型锅炉顶棚管爆漏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06]将DG2060/17.6_ II I型锅炉上的与顶棚过热器入口集箱相连接的各蒸汽旁通管及其在锅炉中心侧邻近的饱和蒸汽引出管均与顶棚过热器入口集箱上的集箱接管座断开并截短,再通过第一弯管和第二弯管将断开并截短后的各蒸汽旁通管与与其邻近的饱和蒸汽引出管相互连接,形成改造后的蒸汽流程,并在断开的集箱接管座上加装平端盖,再在第一弯管及蒸汽旁通管上加装第一支吊架和第二支吊架。
[0007]本发明所述的防治DG2060/17.6_ II I型锅炉顶棚管爆漏的系统由饱和蒸汽引出管、第一弯管、第二弯管、蒸汽旁通管、第一支吊架、第二支吊架以及平端盖构成,饱和蒸汽引出管经第一弯管及第二弯管与蒸汽旁通管相连通;
[0008]所述第一支吊架的管部连接于第一弯管的水平直段上,第一支吊架的根部连接于炉顶上方的槽钢梁上;
[0009]所述第二支吊架的管部连接于蒸汽旁通管上,第二支吊架的根部连接于前屏出口集箱的悬吊梁上;
[0010]平端盖连接于顶棚过热器入口集箱上断开后的集箱接管座上。
[0011 ] 所述第一弯管的数目为6个;
[0012]所述第二弯管的数目为6个;
[0013]所述第一支吊架的数目为6个;
[0014]所述第二支吊架的数目为6个。
[0015]所述第一弯管为单弯弯管,第一弯管与蒸汽旁通管及饱和蒸汽引出管的材料、夕卜径及壁厚相同。
[0016]所述第二弯管为双弯弯管,第二弯管与蒸汽旁通管及饱和蒸汽引出管的材料、夕卜径及壁厚相同。
[0017]所述第一支吊架为单刚吊。
[0018]所述第二支吊架为滑动支架。
[0019]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20]本发明所述的防治DG2060/17.6_ II I型锅炉顶棚管爆漏的方法及系统在防治DG2060/17.6-1I I型锅炉顶棚管爆漏的过程中,汽包输出的饱和蒸汽经饱和蒸汽引出管分为两路,一路输入到顶棚过热器入口集箱中,另一路经第一弯管及第二弯管直接输入到蒸汽旁通管中,从而避免由于蒸汽旁通管的分流作用造成了顶棚过热器入口集箱旁通管接口附近顶棚管过大的管间温差,并由此造成了顶棚管的开裂泄漏的问题,结构简单,操作方便,成本低。
【附图说明】
[0021]图1为DG2060/17.6_ II I型锅炉原设计相关蒸汽流程;
[0022]图2本发明改造后的相关蒸汽流程;
[0023]图3本发明管道结构改造示意图;
[0024]图4本发明中第一弯管4的形式示意图;
[0025]图5本发明中第二弯管5的形式示意图;
[0026]图6本发明中第一支吊架6的安装位置示意图;
[0027]图7本发明中第二支吊架7的安装位置示意图。
[0028]其中,I为饱和蒸汽引出管、2为顶棚过热器入口集箱、3为蒸汽旁通管、4为第一弯管、5为第二弯管、6为第一支吊架、7为第二支吊架、8为平端盖、9为槽钢梁、10为悬吊梁。
【具体实施方式】
[0029]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详细描述:
[0030]本发明所述的防治DG2060/17.6_ II I型锅炉顶棚管爆漏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31]将DG2060/17.6_ II I型锅炉上的与顶棚过热器入口集箱2相连接的各蒸汽旁通管及其在锅炉中心侧邻近的饱和蒸汽引出管均与顶棚过热器入口集箱2上的集箱接管座断开并截短,再通过第一弯管4和第二弯管5将断开并截短后的各蒸汽旁通管3与与其邻近的饱和蒸汽引出管I相互连接,形成改造后的蒸汽流程,并在断开的集箱接管座上加装平端盖8,再在第一弯管4及蒸汽旁通管3上加装第一支吊架6和第二支吊架7。
[0032]本发明所述的防治DG2060/17.6_ II I型锅炉顶棚管爆漏的系统由饱和蒸汽引出管1、第一弯管4、第二弯管5、蒸汽旁通管3、第一支吊架6、第二支吊架7以及平端盖8构成,饱和蒸汽引出管I经第一弯管4及第二弯管5与蒸汽旁通管3相连通;第一支吊架6的管部连接于第一弯管4的水平直段上,第一支吊架6的根部连接于炉顶上方的槽钢梁9上;第二支吊架7的管部连接于蒸汽旁通管3上,第二支吊架7的根部连接于前屏出口集箱的悬吊梁10上;平端盖8连接于顶棚过热器入口集箱2上断开后的集箱接管座。
[0033]需要说明的是,第一弯管4的数目为6个;第二弯管5的数目为6个;第一支吊架6的数目为6个;第二支吊架7的数目为6个;第一弯管4为单弯弯管,第一弯管4与蒸汽旁通管3及饱和蒸汽引出管I的材料、外径及壁厚相同;第二弯管5为双弯弯管,第二弯管5与蒸汽旁通管3及饱和蒸汽引出管I的材料、外径及壁厚相同;第一支吊架6为单刚吊,其管部连接于第一弯管的水平直段上,其根部连接于炉顶上方的槽钢梁上;第二支吊架7为滑动支架,其管部连接于蒸汽旁通管上,其根部连接于前屏出口集箱的悬吊梁上。
【主权项】
1.一种防治DG2060/17.6-1I I型锅炉顶棚管爆漏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将DG2060/17.6-1I I型锅炉上的与顶棚过热器入口集箱(2)相连接的各蒸汽旁通管及其在锅炉中心侧邻近的饱和蒸汽引出管均与顶棚过热器入口集箱(2)上的集箱接管座断开并截短,再通过第一弯管(4)和第二弯管(5)将断开并截短后的各蒸汽旁通管(3)与与其邻近的饱和蒸汽引出管(I)相互连接,形成改造后的蒸汽流程,并在断开的集箱接管座上加装平端盖(8),再在第一弯管(4)及蒸汽旁通管(3)上加装第一支吊架(6)和第二支吊架(7)。
2.一种防治DG2060/17.6-1I I型锅炉顶棚管爆漏的系统,其特征在于,基于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治DG2060/17.6-1I I型锅炉顶棚管爆漏的方法,由饱和蒸汽引出管(I)、第一弯管(4)、第二弯管(5)、蒸汽旁通管(3)、第一支吊架(6)、第二支吊架(7)以及平端盖⑶构成,饱和蒸汽引出管(I)经第一弯管(4)及第二弯管(5)与蒸汽旁通管(3)相连通; 所述第一支吊架(6)的管部连接于第一弯管(4)的水平直段上,第一支吊架(6)的根部连接于炉顶上方的槽钢梁(9)上; 所述第二支吊架(7)的管部连接于蒸汽旁通管(3)上,第二支吊架(7)的根部连接于前屏出口集箱的悬吊梁(10)上; 平端盖(8)连接于顶棚过热器入口集箱(2)上断开后的集箱接管座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防治DG2060/17.6-1I I型锅炉顶棚管爆漏的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弯管⑷的数目为6个; 所述第二弯管(5)的数目为6个; 所述第一支吊架(6)的数目为6个; 所述第二支吊架⑵的数目为6个。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防治DG2060/17.6-1I I型锅炉顶棚管爆漏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弯管(4)为单弯弯管,第一弯管(4)与蒸汽旁通管(3)及饱和蒸汽引出管(I)的材料、外径及壁厚相同。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防治DG2060/17.6-1I I型锅炉顶棚管爆漏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弯管(5)为双弯弯管,第二弯管(5)与蒸汽旁通管(3)及饱和蒸汽引出管(I)的材料、外径及壁厚相同。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防治DG2060/17.6-1I I型锅炉顶棚管爆漏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吊架(6)为单刚吊。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防治DG2060/17.6-1I I型锅炉顶棚管爆漏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支吊架(7)为滑动支架。
【专利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防治DG2060/17.6-Ⅱ1型锅炉顶棚管爆漏的方法及系统,包括以下步骤:将DG2060/17.6-Ⅱ1型锅炉上的与顶棚过热器入口集箱相连接的各蒸汽旁通管及其在锅炉中心侧邻近的饱和蒸汽引出管均与顶棚过热器入口集箱上的集箱接管座断开并截短,再通过第一弯管和第二弯管将断开并截短后的各蒸汽旁通管与其邻近的饱和蒸汽引出管相互连接,形成改造后的蒸汽流程,并在断开的集箱接管座上加装平端盖,再在第一弯管及蒸汽旁通管上加装第一支吊架和第二支吊架。本发明可以有效地防治DG2060/17.6-Ⅱ1型锅炉顶棚管爆漏。
【IPC分类】F22B37-42
【公开号】CN104848195
【申请号】CN201510256944
【发明人】马红, 贺锡鹏, 崔雄华
【申请人】西安热工研究院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5年8月19日
【申请日】2015年5月19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