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蒸汽发生器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10951851阅读:530来源:国知局
一种蒸汽发生器的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蒸汽发生器,包括加热体以及设于加热体内的蒸汽管道,还包括散热通水管,所述加热体的外部设有保温层,所述散热通水管设于所述保温层的内部或者设于所述保温层的外部,散热通水管的进水口与外部水源连通,散热通水管的出水口与蒸汽管道的入水口连通。本实用新型在保温层的内部或者外部设置有散热通水管,散热通水管用于吸收加热体外部多余的热量,防止加热体附近元器件及电路因温度过高而烧坏,另外,散热通水管内部的水吸收到由加热体外部发出的多余热量后又被送到蒸汽管道内部,实现了热能的再次利用,提高了能源利用率。
【专利说明】
一种蒸汽发生器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蒸煮电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蒸汽发生器。
【背景技术】
[0002]针对目前市场上现有的蒸煮炉都是先将水加热,水在高温时变成蒸汽,再利用蒸汽来蒸煮食物,加热一锅水要浪费很多的能源及时间,因此有人提出了一种一体式电热蒸汽锅,即将水注入蒸汽发生器的管道中,水在管道中进行加热直接产生蒸汽,此设计节约了能源和时间,然而该蒸汽发生器在工作过程中需要产生高温,发热体长时间工作,虽然有保温层作为隔热保护,但是不能完全限制热量不往外扩散,当余热散发达到一定的温度又无法排出机体外部时,机体内部的电路及控制元件容易受到高温而损坏,甚至烧坏塑料底壳,因此有必要提出一种能源利用率高并且防止蒸汽发生器外部与机体内部温度过高的新型蒸汽发生器。

【发明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蒸汽发生器,提高能源利用率,并且能够防止蒸汽发生器外部与机体内部温度过高。
[0004]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蒸汽发生器,包括加热体以及设于加热体内的蒸汽管道,还包括散热通水管,所述加热体的外部设有保温层,所述散热通水管设于所述保温层的内部或者设于所述保温层的外部,散热通水管的进水口与外部水源连通,散热通水管的出水口与蒸汽管道的入水口连通。
[0005]优选的,所述保温层包裹所述加热体的底部外表面、外侧面和上表面。
[0006]优选的,所述散热通水管设于保温层内部时,所述散热通水管与加热体紧贴,所述散热通水管呈螺旋状设于加热体的底部外表面和至少部分外侧面。
[0007]优选的,所述散热通水管设于保温层内部时,所述散热通水管与加热体之间通过保温层隔离,所述散热通水管包括一体式设置的第一通水管和第二通水管,所述第一通水管呈水平螺旋状设于加热体底部,所述第二通水管围绕加热体螺旋设置。
[0008]优选的,所述散热通水管设于保温层的外部时,所述散热通水管呈螺旋状设于保温层的底部外表面和至少部分外侧面。
[0009]优选的,所述保温层包裹所述加热体的外侧面。
[0010]优选的,所述散热通水管设于保温层内部时,所述散热通水管呈螺旋状紧贴加热体的外侧壁,或者,所述散热通水管与加热体之间通过保温层隔离,所述散热通水管围绕加热体螺旋设置。
[0011]优选的,所述散热通水管设于保温层外部时,所述散热通水管呈螺旋状设于保温层的外侧面。
[0012]优选的,所述散热通水管为食用级不锈钢管。
[0013]优选的,所述蒸汽管道包括管道弯曲设置的管道本体以及分别设于管道本体两端的管道入口和管道出口,所述散热通水管的出水口与管道入口连通,所述管道出口喷出蒸汽。
[001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0015]1、通过在加热体的外部设置保温层,通过保温层减少加热体的热量向外散失,提尚热能利用率;
[0016]2、在保温层的内部或者外部设置有散热通水管,由于散热通水管的进水口与外部水源连通,外部水源相对保温层的温度相对较低,散热通水管以及其内的流动水会吸收保温层多余的热量,可以有效防止蒸汽发生器外部与机体内部之间的元器件及电路因温度过高而烧坏;
[0017]3、散热通水管内部的水吸收到从保温层发出的多余热量后又送到蒸汽管道内部,实现了热量的再次利用,提高了能源利用率。
【附图说明】
[0018]图1为本实用新型蒸汽发生器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9]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一中散热通水管设于保温层内部的剖面示意图;
[0020]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一中散热通水管设于保温层外部的剖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1]为了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和优选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0022]如附图1至3所示,一种蒸汽发生器,包括加热体I以及设于加热体I内的蒸汽管道2,为了实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本实用新型的蒸汽发生器还包括散热通水管3,所述加热体I的外部设有保温层4,所述散热通水管3设于所述保温层4的内部或者设于所述保温层4的外部,散热通水管3的进水口与外部水源连通,散热通水管3的出水口 30与蒸汽管道2的入水口连通。所述保温层4设于所述加热体I的外部用于减少加热体I与外部的热量交换。
[0023]所述加热体I用来产生热量,可以是电热丝,电热棒或其他加热装置,其中心区域还设置有一个空腔,用于容纳所述蒸汽管道2,其顶部还设置有一个通孔。
[0024]所述蒸汽管道2优选由耐高温金属管道制成,通常用食用级不锈钢管,所述蒸汽管道设于所述加热体I内部,所述蒸汽管道2包括弯曲设置的管道本体23以及分别设于管道本体23两端的管道入口 21和管道出口 22,所述蒸汽管道2的入水口设于管道入口 21,所述散热通水管3的出水口与所述管道入口 21相连通,所述管道出口 22穿过所述加热体I的通孔到达所述加热体I的外部,管道出口 22用于喷出蒸汽,所述加热体I的顶部设置有与所述管道出口 22及加热体I顶部相匹配的蒸锅。管道本体23内部可以容纳水或其他可以产生蒸汽的液体。将散热通水管3设置成弯曲状,可以增加水行走路径的长度,充分吸收加热体散发到外部的热量,提尚能源的利用率。
[0025]所述散热通水管3为高导热金属管,优选为食用级不锈钢管,高导热金属管可以提高热量传递的效率,实现快速散热,并且传递至散热通水管3内的新鲜水,实现间接加热新鲜水的目的。
[0026]本实用新型的保温层设于加热体的外表面,其可以有多种实施方式,保温层4可以包裹加热体I的底部外表面、外侧面和上表面,也可以是只包裹加热体的外侧面,或者只包裹加热体的底部和外侧面,最优选方案为保温层4包裹加热体I的底部外表面、外侧面和上表面,以下对前两种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
[0027]实施方式一
[0028]所述保温层4包裹所述加热体I的底部外表面、外侧面和上表面,即保温层4包裹了加热体I处于出气孔之外的整个外表面,附图2以及附图3中显示的是保温层4包裹所述加热体I的底部外表面、外侧面和上表面。以下结合散热通水管3的两种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
[0029]当所述散热通水管3设于保温层4内部时,散热通水管3和加热体I可以紧贴设置或者通过保温层4隔开设置。
[0030]所述散热通水管3与加热体I之间通过保温层隔离,此时,所述散热通水管3包括一体式设置的第一通水管31和第二通水管32,所述第一通水管31呈水平螺旋状设于加热体I底部,所述第二通水管32围绕加热体螺旋设置,附图2中显示的为此方式;或者,所述散热通水管4与加热体I紧贴,所述散热通水管3呈螺旋状设于加热体I的底部外表面和至少部分外侧面。
[0031]当所述散热通水管3设于保温层4的外部时,所述散热通水管3呈螺旋状设于保温层4的底部外表面和至少部分外侧面,附图3中显示的为此方式。
[0032]散热通水管3也可以采用其他的弯曲排列方式,散热通水管3采用螺旋状结构时,其分布比较均匀,吸热效果好,并且可以增加与保温层4的接触面积,提高其吸热的效率,同时散热通水管3被多余热量加热的体积以及时间均提高,有效提高了热量的利用率。
[0033]实施方式二
[0034]所述保温层4设于所述加热体I的外侧面,以下结合散热通水管3的两种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
[0035]当所述散热通水管3设于保温层4内部时,所述散热通水管3与加热体I之间通过保温层4隔离,所述散热通水管3围绕加热体I螺旋设置;或者,所述散热通水管3呈螺旋状紧贴加热体I的外侧壁。
[0036]当所述散热通水管3设于保温层4外部时,所述散热通水管3呈螺旋状设于保温层4的外侧面。
[0037]散热通水管3也可以采用其他的弯曲排列方式,散热通水管3采用螺旋状结构时,其分布比较均匀,吸热效果好,并且可以增加与保温层4的接触面积,提高其吸热的效率,同时散热通水管3被多余热量加热的体积以及时间均提高,有效提高了热量的利用率。
[0038]本实用新型公开的蒸汽发生器工作时,外部水管从所述散热通水管3的入水口注入新鲜水,新鲜水沿着散热通水管3流动,最后由散热通水管3的出水口流出进入到蒸汽管道2的管道入口 21,此时,进入到蒸汽管道2的水是经过初步加热的水,水源经过管道本体23时通过加热体I进一步加热并最后由蒸汽管道2的管道出口 22喷出蒸汽,并到达需要蒸煮的蒸锅内部。
[0039]传统的蒸汽发生器进行长时间工作后,加热体产生的热量难免会穿过保温层到达保温层外部,烧坏蒸汽发生器外部周边的元器件和电路,本实用新型在保温层4的内部或外部设置有散热通水管3,从加热体I散发出来的热量穿过保温层4后被散热通水管3吸收,防止了蒸汽发生器外部周边的元器件及电路因温度过高而烧坏,另外,散热通水管3内部的水吸收到由保温层4发出的多余热量后又送到蒸汽管道2内部,实现了热量的再次利用,提高了能源利用率。
[0040]以上所述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主权项】
1.一种蒸汽发生器,包括加热体以及设于加热体内的蒸汽管道,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散热通水管,所述加热体的外部设有保温层,所述散热通水管设于所述保温层的内部或者设于所述保温层的外部,散热通水管的进水口与外部水源连通,散热通水管的出水口与蒸汽管道的入水口连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蒸汽发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温层包裹所述加热体的底部外表面、外侧面和上表面。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蒸汽发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通水管设于保温层内部时,所述散热通水管与加热体紧贴,所述散热通水管呈螺旋状设于加热体的底部外表面和至少部分外侧面。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蒸汽发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通水管设于保温层内部时,所述散热通水管与加热体之间通过保温层隔离,所述散热通水管包括一体式设置的第一通水管和第二通水管,所述第一通水管呈水平螺旋状设于加热体底部,所述第二通水管围绕加热体螺旋设置。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蒸汽发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通水管设于保温层的外部时,所述散热通水管呈螺旋状设于保温层的底部外表面和至少部分外侧面。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蒸汽发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温层包裹所述加热体的外侧面。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蒸汽发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通水管设于保温层内部时,所述散热通水管呈螺旋状紧贴加热体的外侧壁,或者,所述散热通水管与加热体之间通过保温层隔离,所述散热通水管围绕加热体螺旋设置。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蒸汽发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通水管设于保温层外部时,所述散热通水管呈螺旋状设于保温层的外侧面。9.根据权利要求1至8任一项所述的蒸汽发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通水管为食用级不锈钢管。10.根据权利要求1至8任一项所述的蒸汽发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蒸汽管道包括管道弯曲设置的管道本体以及分别设于管道本体两端的管道入口和管道出口,所述散热通水管的出水口与管道入口连通,所述管道出口喷出蒸汽。
【文档编号】F22B1/28GK205640850SQ201620487583
【公开日】2016年10月12日
【申请日】2016年5月26日
【发明人】卢庆云, 何锡欢
【申请人】广东力新热能科技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