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热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508097阅读:14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传热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传热器技术领域[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传热器,尤其是一种具有管-肋片-芯体 (Rohr-Rippen-Block)的传热器,所述管肋片芯体具有被安置在两个管板之间的管子和肋片,其中,管子的端部被流体密封地(fluiddicht)容纳在管板的开口中,并且在各管板上分别安装有盖子以用于形成集流箱,且盖子与管板密封地连接在一起。
背景技术
[0002]在现有技术中,上述类型的传热器例如作为冷却剂散热器或增压空气冷却器被公开。其中,管-肋片-芯体包括两个在管子的管端上互相对置的管板以及设置在管子之间的肋片,并且被设计成能够预装和能够焊接的单元,就此种单元而言,管子以其管端穿伸入管板的开口中,并且在卷边区域与管板焊接在一起。此外,管板具有环绕的凹槽,该凹槽由三个壁形成,并且沿外缘在管板的区域上与用来容纳管子的卷边连接。在凹槽中先置入密封件,接着将集流箱的盖子的底脚嵌入凹槽之中,并借助于卷边的方式将其与密封件密封地封闭起来。[0003]在诸如压力变换和受热膨胀的情况下,为使管子与管板之间以及集流箱盖子与管板的凹槽之间既能可靠密接,又能相对活动,凹槽应当与管子保持这样的距离,即凹槽的内壁与相邻的管子之间形成间隔,并且集流箱盖子的壁部与穿伸入管板的管端之间存在间距。这样将使构件具有一定的活动自由度,但也意味着传热器将相应地扩大许多,从结构空间的角度来看是不利的。[0004]这样的传热器已通过例如DE 102007013483 Al被公开。[0005]新型内容[0006]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实现一种结构空间需求减小且制造成本低廉的传热器。[0007]这一目的将通过具有以下特征的方案实现。[0008]按照一有利的实施方案,一种传热器,其具有包括管子和肋片的管-肋片_芯体, 其中,所述管子的至少一个端部,优选两个端部被流体密封地容纳在管板的开口中,并与盖子构成集流箱,所述管板具有凹槽,所述盖子具有底脚,所述底脚借助于密封件被密封地容纳于所述凹槽中,其中,所述管板的开口被构造成卷边,而所述凹槽则由位于内部的第一壁、位于外部的第二壁以及形成凹槽底部的第三壁构成,在所述卷边中的管子通过焊接连接方式与所述管板焊接在一起,而且所述管子至少在局部上与所述凹槽的内置的壁焊接在一起。[0009]本实用新型的另一有利方案设计了一种传热器,其具有包括管子和肋片的管-肋片_芯体,其中,所述管子的至少一个端部,优选两个端部被流体密封地容纳在管板的开口中,并与盖子构成集流箱,所述管板具有凹槽,以及所述盖子具有底脚,所述底脚被密封地容纳于所述凹槽中,且所述底脚与凹槽之间设有密封件,所述管板的开口被构造为卷边,所述管子以其突出部插入卷边中并通过焊接连接方式与管板焊接在一起,而且所述集流箱的盖子具有从底脚延伸而出的顶盖,且该顶盖在与凸出的管端相邻之处形成空隙或台肩。[0010]所述凹槽由置于内部的第一壁、置于外部的第二壁以及形成凹槽底部的第三壁构成,其中,所述管子在所述卷边中通过焊接连接方式与所述管板焊接在一起,而且所述管子至少在局部与所述凹槽的内置的壁焊接在一起。特别是,由于凹槽的内壁尤其是在侧面上与管子的侧面区域能够相焊接,这就实现了固定优化并减小空间需求,因为管板与管子彼此离得更近,因而需要的宽度更小。[0011]所述管子以其突出部插入所述卷边中并通过焊接连接方式与所述管板焊接在一起,其中所述集流箱的盖子具有从底脚延伸而出的顶盖,该顶盖在与凸出的管端相邻之处形成台肩。这样将起到如下有利作用,即盖子可以更加靠近管子,同时盖子及盖子的顶盖与管子端部又由于存在台肩而不会发生接触。在这里,台肩完全可以理解成拱形空隙或近似的设置。[0012]所述管-肋片-芯体包括两个在所述管子的管端上互相对置的管板以及设置在所述管子之间的肋片,并且被设计成能够预装和能够焊接的单元。[0013]所述顶盖的台肩被设置在所述顶盖的壁部的内侧,同时在所述顶盖的壁部的外侧也同样设置有台肩或者在顶盖的外侧的这一区域内不配设台肩。若台肩仅设置在顶盖的内侧,那么在顶盖的外侧可以实现基本平滑的走向,这将有助于节省材料。若在顶盖的外侧也相应地设置台肩,则将有助于优化顶盖的坚固程度。[0014]在环形的底脚中间的所述顶盖具有切面呈拱形的轮廓。拱形的轮廓可增加抗压强度。而矩形的轮 廓则可在一定的结构空间情况中具有优点。[0015]从所述管板的横向方向看,所述卷边是相对于内壁被拉长的。[0016]拉长量的大小以在内壁中间实施焊接时能够由焊料弥合此拉长量的方式被设置。[0017]其它的有利设计方案将通过随后的附图说明以及各从属权利要求来阐述。


[0018]下面,以至少一个实施例为基础,并借助于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详细说明。在附图中[0019]图I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传热器的一部分的剖视图;[0020]图2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传热器的一部分的剖视图;[0021]图3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又一传热器的一部分的剖视图;[0022]图4是图3的局部放大图;[0023]图5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再一传热器的一部分的剖视图;以及[0024]图6是图5的局部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5]图I示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传热器的第一实施例,该实施例的传热器被构造为具有包括管子及肋片的管-肋片-芯体的传热器。传热器I在图2中仅有部分被示出,其中, 管-肋片-芯体只是示例性地由管子2来代表。此外,管-肋片-芯体具有一排并排安置的管子2,这些管子与肋片交替布置,这样,第一流体可以流过管子,而第二流体可在管子之间穿流过肋片。在这种情况下,第一流体从第一集流箱出发,经过管子流入第二集流箱。如果流通线路为U型,则第一流体又将经过管子流回到第一集流箱中。第二流体优选地围绕管子往复流动。[0026]这样的传热器在现有技术中是公知的,因而对其一般工作原理不再赘述。[0027]在管子2的至少一个端部3上,或者在管子2的两个端部3上安置管板4,该管板具有用来容纳管子2的开口 5。管子2的端部3流体密封地容纳(例如被焊接)在所述开口 5中。此时,管子端部3穿伸入开口 5中。[0028]此外,管板4具有优选为环形的凹槽6,该凹槽用来容纳和固定集流箱8的盖子7。 此外,盖子7具有底脚9,该底脚被容纳在管板4的凹槽6中且底脚与凹槽之间置有密封件10。开口 5优选构造成卷边11,所述卷边从管板4的平面向内朝着集流箱8内部的方向或者向外朝着管_肋片_芯体的方向延伸。[0029]凹槽6由壁12、外壁13和形成凹槽底部的壁14构成。如图所示,管子2与开口 5 在卷边11的区域内焊接在一起,另外,管子2以其管壁15至少在内置的第一壁12的区域内同样是焊接的。[0030]图2再次详细地示出了这一事实。凹槽6的内置的壁12、外置的壁13以及形成凹槽底部的壁14构成一 U形,而卷边11则构造在内置的壁12及其延长部的区域内。管壁 15与卷边11及内置的壁12相接触,这样,它与管子在卷边的长度上以及在内置的壁12的一部分上是焊接在一起的。因此在管子为扁管的情况下,扁管在其窄面与凹槽的内置的壁 12焊接在一起是有利的。[0031]在图I中还可看出,集流箱8的盖子7具有始于底脚9的顶盖16,所述顶盖将集流箱对外密封并且以帽子状地连接并遮盖在优选为环形的底脚9上。可选的,当在侧面的端部上,例如连接壁(AnschlusswSnde)以其它方式被密封起来,那么底脚也可被构造为不是完整的环形。[0032]在与管端3相邻的区域中,顶盖16在其壁上具有台肩17,所述台肩以这样的方式被构造,即能够确保用以容纳管端的空隙。这样就实现了令管端3与顶盖16彼此能够更加靠近,且管端与顶盖16之间又不发生接触,因为台肩17确保了管端3所需的空间。[0033]图3示出了集流箱的带有底脚51和顶盖52的盖子50,在这里,与盖子设置在一起的还有用来导入和导出冷却剂的接口 53和用来固定冷却器的固定件54。[0034]图4以放大剖面图的形式再次示出了底脚51。附图标记55代表不带台肩57的底脚及顶盖52的轮廓,而轮廓56表示的是包括台肩57的顶盖及底脚。这意味着,可以设计台肩57以便形成一个延伸在底脚及顶盖52外缘的整个范围上的空隙,也可以仅在与管子以及管端3相对的区域中设置空隙以作为台肩57。在管子之间,当不存在这样的通过制造台肩而形成的空隙时,则可能是有利的。[0035]图5再次示出了带有凹槽71的管板70的示图,所述凹槽71具有一内壁72、外壁 73以及形成底板的壁74。在卷边75之间设置有用来容纳管子的开口 76,此时,在用来容纳管端3的开口之间还可以设置用来加强管板的凸缘77。[0036]图6再次示出了管板70的凹槽的放大视图。与内壁72相比,卷边75稍向内,也就是说向着管子的方向偏移,这样将使卷边的内壁77与管子发生接触,从而能够将管子2 与卷边75紧密地焊接到一起,而且这样还将把内壁72向内拉,从而在将管子与卷边焊接到一起时,内壁72的一部分也与相邻的管壁焊接在一起。
权利要求1.一种传热器,其具有包括管子(2)和肋片的管-肋片-芯体,其中,所述管子的至少一个端部(3),优选两个端部被流体密封地容纳在管板(4)的开口中,并与盖子(7)构成集流箱(8),其特征在于,所述管板(4)具有凹槽(6),所述盖子(7)具有底脚(9),所述底脚借助于密封件被密封地容纳于所述凹槽(6)中,其中,所述管板(4)的开口(5)被构造成卷边(11 ), 而所述凹槽(6)则由位于内部的第一壁(12)、位于外部的第二壁(13)以及形成凹槽底部的第三壁(14 )构成,在所述卷边(11)中的管子(2 )通过焊接连接方式与所述管板(4 )焊接在一起,而且所述管子(2)至少在局部上与所述凹槽的内置的壁(12)焊接在一起。
2.一种传热器,其具有包括管子(2)和肋片的管-肋片-芯体,其中,所述管子的至少一个端部(3 ),优选两个端部被流体密封地容纳在管板(4)的开口( 5 )中,并与盖子(7 )构成集流箱(8), 其特征在于,所述管板(4)具有凹槽(6),以及所述盖子具有底脚(9),所述底脚被密封地容纳于所述凹槽中,且所述底脚与凹槽之间设有密封件,所述管板的开口被构造为卷边(11),所述管子以其突出部插入卷边(11)中并通过焊接连接方式与管板(4)焊接在一起, 而且所述集流箱(8)的盖子(7)具有从底脚延伸而出的顶盖,且该顶盖在与凸出的管端相邻之处形成空隙或台肩(17)。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传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由置于内部的第一壁、置于外部的第二壁以及形成凹槽底部的第三壁构成,其中,所述管子在所述卷边中通过焊接连接方式与所述管板焊接在一起,而且所述管子至少在局部与所述凹槽的内置的壁焊接在一起。
4.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传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管子以其突出部插入所述卷边中并通过焊接连接方式与所述管板焊接在一起,其中所述集流箱的盖子具 有从底脚延伸而出的顶盖,该顶盖在与凸出的管端相邻之处形成台肩。
5.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之一所述的传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管-肋片_芯体包括两个在所述管子的管端上互相对置的管板以及设置在所述管子之间的肋片,并且被设计成能够预装和能够焊接的单元。
6.根据权利要求2、3或4所述的传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顶盖的台肩被设置在所述顶盖的壁部的内侧,同时在所述顶盖的壁部的外侧也同样设置有台肩或者在顶盖的外侧的这一区域内不配设台肩。
7.根据权利要求2、3或4所述的传热器,其特征在于,在环形的底脚中间的所述顶盖具有切面呈拱形的轮廓。
8.根据权利要求1、3或4所述的传热器,其特征在于,从所述管板的横向方向看,所述卷边是相对于内壁被拉长的。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传热器,其特征在于,拉长量的大小以在内壁中间实施焊接时能够由焊料弥合此拉长量的方式被设置。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传热器,具有包括管子(2)和肋片的管-肋片-芯体,所述管子的至少一个端部(3)被流体密封地容纳在管板(4)的开口中,并与盖子(7)构成集流箱(8),该管板(4)具有凹槽(6),盖子(7)具有底脚(9),底脚被密封地容纳于所述凹槽(6)中,所述管板(4)的开口(5)被构造成卷边(11),而凹槽(6)则由位于内部的第一壁(12)、位于外部的第二壁(13)以及形成凹槽底部的第三壁(14)构成,在所述卷边(11)中的管子(2)通过焊接连接方式与所述管板(4)焊接在一起,而且所述管子(2)至少在局部上与所述凹槽的内置的壁(12)焊接在一起。本实用新型结构空间需求减小且制造成本低廉。
文档编号F28D1/00GK202747839SQ20122023264
公开日2013年2月20日 申请日期2012年5月17日 优先权日2012年5月2日
发明者哈伊莫·鲍德尔, 弗洛里安·摩尔多瓦, 希沙姆·鲁哈纳, 韦纳·希尔姆斯 申请人:贝洱两合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