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闭式节能冷却塔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539652阅读:131来源:国知局
开闭式节能冷却塔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一种开闭式节能冷却塔,属于水循环冷却【技术领域】。冷却塔喷淋器采用组合式多级并联结构;换热器为分体组合式结构,分体组合式结构换热器采用换热管立面往复和换热管平面往复两种结构形式;冷却塔换热器波节换热管上设置H形散热片。本发明采用组合式多级并联结构喷淋器,增加控制阀门,可根据需要随机调节喷淋器的供水区域及供水量,实现了换热器的局部、大部或全部供水,节约了水资源。采用分体组合式换热器,“U”形进水横管,直列出水横管结合,H形换热片,实现了换热器边沿组合优先进水,中部组合优先出水,保证了换热器换热管内水介质的平衡分布,提高了换热效率。具有产品体积小,重量轻,便于托运和维修安装,避免了局部损坏整体报废等优点。
【专利说明】开闭式节能冷却塔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属于水循环冷却【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0002]目前市场上循环水降温多采用开式蒸发散热冷却塔和闭式冷却塔给水降温;开式蒸发散热冷却塔,由于依靠喷淋水在填料表面形成水膜蒸发散热给水降温,所以水的蒸发损失较大,并对环境造成污染。与本发明相近的现有技术是本 申请人:于2013年3月16日申报的名称为“开闭式节能冷却塔”的实用新型专利,(申请号:201320119229.8)。该专利技术喷淋系统采用进水管并列直通连接喷淋管,由于其喷淋系统进水管并列直通连接所有喷淋管,喷淋时必须保持足够的水压水量,当水压或水量不足时,喷淋管的末端不能过水,致使喷淋不均匀,冷却效果差。除此之外,当气温偏低时,不需要大量的水喷淋降温时,无法人工控制水量或人为减少或分配喷淋区域,造成水资源浪费,能耗高。构成换热系统换热器的换热管采用波节管,散热管上未设置散热片,虽然换热管可采用一组或多组,但是仅限于进出水口的一根或多根换热管并列连接,换热管在换热区内为整根布局,采用此类结构的冷却塔,构成的换热器体积大,制作、运输、安装、维修不方便,换热管道局部损坏整体报废的成本高;供每组换热器的管道采用并列方式而导致换热管内流速不均匀,换热效率低,换热管上无换热片,换热效果仍不理想。

【发明内容】

[0003]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开闭式节能冷却塔,以解决现有技术产品喷淋系统进水管并列直通连接所有喷淋管,喷淋时必须保持足够的水压水量,当水压或水量不足时,喷淋管的末端不能过水,致使喷淋不均匀,冷却效果差。当气温偏低时,不需要大量的水喷淋降温时,无法人工控制水量或人为减少或分配喷淋区域,造成水资源浪费,能耗高。由于换热管在换热区内为整根布局,构成的换热器体积大,不便于运输;供每组换热器的管道采用并列方式而导致换热管内流速不均匀,换热管上无换热片,换热效果仍不理想等问题。
[0004]本发明主要有抽风机、收水器、喷淋器、上、下层冷却换热填料、换热器、百叶进风口、集水池组成。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喷淋器由喷淋器进水横管、分进水管、组合单元进水横管、喷淋管组成,喷淋器采用组合式多级并联结构,若干根喷淋管与组合单元进水横管并联,构成一个组合单元,若干个组合单元通过分进水管与进水横管并联,进水横管连接喷淋器进水管;在连接各组合单元进水横管与进水横管的分进水管上设置控制阀门。换热器为分体组合式结构,分体组合式结构换热器采用换热管立面往复和换热管平面往复两种结构形式。
[0005]换热管立面往复式由换热器进水管、“U”形进水横管、分进水管、箱式集分水器、集分水器隔板、换热管、H形散热片组成;换热器进水管连接“U”形进水横管,“U”形进水横管两端内弯,构成一侧相连另一侧对称的“U”形结构,“U”形进水横管的内侧横管通过分进水管连接每组换热器的箱式集分水器,箱式集分水器下部并连若干根换热管,换热管为波节结构,换热管另一端连接另一侧箱式集分水器下部,依次向上往复连接构成换热器分体组合式单元,若干个单元构成换热管立面往复换热器。箱式集分水器上部外侧与分出水管相连,分出水管连接出水横管,出水横管连接换热器出水管。
[0006]换热管平面往复式由换热器进水管、“U”形进水横管、分进水管、出水立管、U形进水立管、分出水管、换热管、H形散热片组成;换热器进水管连接“U”形进水横管,“U”形进水横管两端内弯构成一侧相连、另一侧对称的“U”形结构,“U”形进水横管的内侧横管通过分进水管连接U形进水立管,U形进水立管的U形对应一侧设置出水孔,出水孔连接换热管进水端,换热管经若干个平面弯曲往复后出水端连接出水立管,若干层平面往复换热管构成平面往复组合式换热器。出水立管上端连接分出水管,分出水管连接出水横管,进而连接换热器出水管。
[0007]所述换热器波节换热管上设置H形散热片H形散热片中间设置H形分割间隙,根据每组换热器供水换热管的根数,在H形分割间隙对应处设置若干对称半圆孔,H形分割间隙合并焊接后,H形散热片同时可作为换热管的固定支架。
[0008]所述分体组合式换热器根据需要设计组合。可采用换热管立面往复式和换热管平面往复式两种结构形式对应组合,也可采用换热管立面往复或换热管平面往复两种结构形式单独组合形式。
[0009]为适应分体组合式换热器的结构构成需要,冷却塔的两侧均需设置热水进水管道和回水管道,热水进水管道连接喷淋器进水管和换热器进水管,回管道连接换热器出水管,形成对应配套的进回水管路。
[0010]采用本发明的积极效果是采用组合式多级并联结构喷淋器,增加控制阀门,可根据需要随机调节喷淋器的供水区域及供水量,实现了换热器的局部、大部或全部供水,节约了水资源,提高了换热效率。采用分体组合式换热器,“U”形进水横管,直列出水横管结合,实现了换热器边沿组合优先进水,中部组合优先出水,保证了换热器换热管内水介质的平衡分布。采用H型换热片,提高了换热效率,同时为换热管设置了固定支架。另一方面,分体组合式换热器是产品体积变小,重量减轻,便于托运和维修安装,避免了局部损坏整体报废带来的损失,进一步改善了冷却塔的节水、降耗、技能效果,提高了工作效率。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1]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附图1是本发明结构示意图;
附图2是本发明喷淋器结构示意图;
附图3是本发明换热器俯视图;
附图4是本发明U形进水立管结构示意图;
附图5是本发明换热器换热片D-D向结构示意图;
图1中I冷却塔、2抽风机、3收水器、4喷淋器、5喷淋器进水管、6上下层冷却散热填料、7换热器出水管、8H形散热片、9换热管、10换热器、11集分水器隔板、12箱式集分水器、13换热器进水管、14集水池、15热水进水管道、16回水管道、17U形进水立管;
图2中4-1喷淋管、4-2组合单元进水横管、4-3进水横管、4-4分进水管、4_5控制阀
门; 图3中10-1出水立管、10-2分出水管、10-3出水横管、10-4U形进水横管、17U形进水立管、10-6分进水管、10-7箱式集分水器;
图4中17-1出水孔;
图5中8-1对称半圆孔、8-2H形分割间隙。
【具体实施方式】
[0012]实施例1
以冷却塔换热器换热管立面往复和换热管平面往复两种结构形式各半对应设置为
例:
如图所示;喷淋器4由喷淋器进水横管4-3、分进水管4-4、组合单元进水横管4-2、喷淋管4-1组成,喷淋器4采用组合式多级并联结构,若干根喷淋管4-1与组合单元进水横管4-2并联,构成一个组合单元,若干个组合单元通过分进水管4-4与进水横管4-3并联,进水横管4-3连接喷淋器进水管5 ;在连接各组合单元进水横管4-2与进水横管4-3的分进水管4-4上设置控制阀门4-5。换热器10为分体组合式结构,分体组合式结构换热器10采用换热管9立面往复和换热管9平面往复两种结构形式。
[0013]换热管9立面往复式由换热器进水管13、“U”形进水横管10-4、分进水管10_6、箱式集分水器10-7、集分水器隔板11、换热管9、H形散热片8组成;换热器进水管13连接“U”形进水横管10-4,“U”形进水横管10-4两端内弯,构成一侧相连另一侧对称的“U”形结构,“U”形进水横管10-4的内侧横管通过分进水管10-6连接每组换热器的箱式集分水器12,箱式集分水器12下部并连若干根换热管9,换热管9为波节结构,换热管9另一端连接另一侧箱式集分水器12下部,依次向上往复连接构成换热器分体组合式单元,若干个单元构成换热管立面往复换热器。箱式集分水器12上部外侧与分出水管10-2相连,分出水管10-2连接出水横管10-3,出水横管10-3连接换热器出水管7。
[0014]换热管9平面往复式由换热器进水管13、“U”形进水横管10-4、分进水管10_6、出水立管10-l、u形进水立管10-5、分出水管10-2、换热管9、H形散热片8组成;换热器进水管13连接“U”形进水横管10-4,“U”形进水横管10-4两端内弯构成一侧相连、另一侧对称的“U”形结构,“U”形进水横管10-4的内侧横管通过分进水管10-6连接U形进水立管10-5,U形进水立管17的U形对应一侧设置出水孔17-1,出水孔17-1连接换热管9进水端,换热管9经若干个平面弯曲往复后出水端连接出水立管10-1,若干层平面往复换热管构成平面往复组合式换热器。出水立管10-1上端连接分出水管10-2,分出水管10-2连接出水横管10-3,进而连接换热器出水管7。
[0015]所述换热器波节换热管9上设置H形散热片8,H形散热片8中间设置H形分割间隙8-2,根据每组换热器10供水换热管9的根数,在H形分割间隙8-1对应处设置若干对称半圆孔8-2,H形分割间隙8-1合并焊接后,H形散热片8同时可作为换热管的固定支架。
[0016]所述分体组合式换热器根据需要设计组合。可采用换热管立面往复式和换热管平面往复式两种结构形式对应组合,也可采用换热管立面往复或换热管平面往复两种结构形式单独组合形式。
[0017]为适应分体组合式换热器的结构构成需要,冷却塔I的两侧均需设置热水进水管道15和回水管道16,热水进水管道15连接喷淋器进水管5和换热器进水管13,回管道连16接换热器出水管,形成对应配套的进回水管路。
[0018]工作时热水或其他冷却介质通过供水管道进入换热器,冷却介质在波节换热管内换热后进入喷淋器,通过喷头依次淋入上冷却填料、换热器、下冷却填料降温后流入水池。
[0019]根据外界气温不同,工作时热水或其他冷却介质通过供水管一部分进入换热器,在换热器换热降温后通过阀门调节流入水池,一部分通过阀门调节进入喷淋器,通过喷头依次淋入上冷却填料、换热器、下冷却填料降温后流入水池。
[0020]夏季气温过高,工作时热水或其他冷却介质通过供水管全部进入喷淋器,通过喷头依次淋入上冷却填料、换热器、下冷却填料降温后流入水池。
[0021]冬季气温过低,工作时热水或其他冷却介质通过阀门调节全部进入换热器,换热降温后,流入水池,实现全闭式空冷循环,达到节水目的和消除羽雾现象。
【权利要求】
1.一种开闭式节能冷却塔,主要有抽风机、收水器、喷淋器、上、下层冷却换热填料、换热器、百叶进风口、集水池组成,其特征是喷淋器由喷淋器进水管、进水横管、分进水管、组合单元进水横管、喷淋管、控制阀门组成;喷淋器采用组合式多级并联结构;换热器为分体组合式结构,分体组合式结构换热器采用换热管立面往复和换热管平面往复两种结构形式;所述换热器波节换热管上设置H形散热片。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开闭式节能冷却塔,其特征是喷淋器若干根喷淋管与组合单元进水横管并联,构成一个组合单元,若干个组合单元通过分进水管与进水横管并联,进水横管连接喷淋器进水管;在连接各组合单元进水横管与进水横管的分进水管上设置控制阀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开闭式节能冷却塔,其特征是换热管立面往复式由换热器进水管、“U”形进水横管、分进水管、箱式集分水器、集分水器隔板、换热管、H形散热片组成;换热器进水管连接“U”形进水横管,“U”形进水横管两端内弯,构成一侧相连另一侧对称的“U”形结构,“U”形进水横管10-4的内侧横管通过分进水管连接每组换热器的箱式集分水器,箱式集分水器下部并连若干根换热管,换热管为波节结构,换热管另一端连接另一侧箱式集分水器下部,依次向上往复连接构成换热器分体组合式单元,若干个单元构成换热管立面往复换热器,箱式集分水器上部外侧与分出水管相连,分出水管连接出水横管,出水横管连接换热器出水管。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开闭式节能冷却塔,其特征是换热管平面往复式由换热器进水管、“U”形进水横管、分进水管、出水立管、U形进水立管、分出水管、换热管、H形散热片组成;换热器进水管连接“U”形进水横管,“U”形进水横管两端内弯构成一侧相连、另一侧对称的“U”形结构,“U”形进水横管的内侧横管通过分进水管连接U形进水立管,U形进水立管的U形对应一侧设置出水孔,出水孔连接换热管进水端,换热管经若干个平面弯曲往复后出水端连接出水立管,若干层平面往复换热管构成平面往复组合式换热器,出水立管上端连接分出水管,分出水管连接出水横管,进而连接换热器出水管。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开闭式节能冷却塔,其特征是H形散热片中间设置H形分割间隙,根据每组换热器供水换热管的根数,在H形分割间隙对应处设置若干对称半圆孔,H形分割间隙合并焊接后,H形散热片同时可作为换热管的固定支架。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开闭式节能冷却塔,其特征是所述分体组合式换热器根据需要设计组合,可采用换热管立面往复式和换热管平面往复式两种结构形式对应组合,也可采用换热管立面往复或换热管平面往复两种结构形式单独组合形式。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开闭式节能冷却塔,其特征是为适应分体组合式换热器的结构构成需要,冷却塔的两侧均需设置热水进水管道和回水管道,热水进水管道连接喷淋器进水管和换热器进水管,回管道连接换热器出水管,形成对应配套的进回水管路。
【文档编号】F28F25/02GK103471422SQ201310452086
【公开日】2013年12月25日 申请日期:2013年9月29日 优先权日:2013年9月29日
【发明者】李金鹏 申请人:德州贝诺风力机械设备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