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锅炉二次风门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542757阅读:512来源:国知局
一种锅炉二次风门结构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锅炉二次风门结构。它由风室、挡板、轴、喷口、阻流板组成。通过阻流板的合理设计,缩小了挡板处的通流面积,改善了风门的流量特性,尤其适用于采用空气分级低氮燃烧技术,需精确配风的锅炉。
【专利说明】一种锅炉二次风门结构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锅炉二次风门结构,特别是用于采用空气分级低氮燃烧技术锅炉的二次风门结构。

【背景技术】
[0002]燃煤锅炉排放的氮氧化物(NOx)是大气污染的主要来源之一。为降低氮氧化物排放,燃煤锅炉多采用以空气分级燃烧技术为代表的低氮燃烧技术。该技术将一部分空气,通常占进入炉膛总空气量的20。/『40%左右,从炉膛上部送入,使得主燃烧器区域处于还原性气氛,从而抑制NOx的生成,降低了 NOx的排放。为实现最佳的低氮燃烧效果,此技术要求对主燃区各个二次风喷口的风量实现精确控制。在锅炉负荷较低,风量较小的情况下,各个二次风喷口流量的精确控制尤为重要。
[0003]图1为传统的风门挡板结构,它由风室1,挡板2,轴3、喷口 4组成。挡板可绕轴旋转,挡板绕轴旋转时,流体流经挡板产生的阻力发生改变,在压差一定的情况下,流经喷口的风量也发生改变。
[0004]采用低氮燃烧技术后,流经喷口的风量减少,喷口的面积也相应缩小。但由于喷口间距的要求,风室的高度并没有发生改变,于是流经挡板的风速变小,挡板的调节特性变差,从而无法适应低氮燃烧技术精确配风的要求。图3曲线1为图1所示传统挡板的流量特性。可以看出,在风门开度较大、流量也较大的情况下,风门开度发生变化时,流量变化较小,调节特性差;而在风门开度较小、流量也较小时,需要对风量实现精确调控,但此时风门开度稍微变化,流量就发生较大的变化。这显然无法满足低氮燃烧技术精确配风的需要。
[0005]本实用新型专利提出一种新的风门挡板结构,可有效地改善风门的流量调节特性,尤其适用于采用低氮燃烧技术后,流经喷口风量较小的情况。
实用新型内容
[0006]本实用新型专利提出一种新的风门挡板结构,在不改变风室高度的情况下,可有效地改善风门的流量调节特性。
[0007]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风门挡板结构,技术方案如下:
[0008]一种锅炉二次风门结构,它由风室、挡板、轴、喷口,还包括阻流板;所述阻流板使得挡板处的流道的通流面积变小。
[0009]通过将阻流板使得流道形成“渐缩渐扩”的结构,流体进入挡板处时,流体平缓地加速,在离开挡板处时,流体平缓地减速,并恢复到原来的速度。
[0010]阻流板可以设置在挡板的上下两侧或一侧;或者设置在挡板的左右两侧或一侧。
[0011]阻流板与风室内壁围成梯形形状。
[0012]采用本新型挡板可实现以下效果:
[0013]1、较大程度地改善了风门的调节特性,图3曲线2为新型风门的流量特性,可以看出无论是大开度区间,还是小开度区间,其流量特性较传统结构均有较大改善。
[0014]2、在风门挡板全开时,未明显增加风门挡板的阻力。从图3可以看出,在相同情况下,风门100%全开时,,新型风门的流量相对传统风门变化不大。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5]图1为传统风门结构。
[0016]图2为新型风门结构。
[0017]图3为一定压差下传统风门结构与新型风门结构的流量特性。
[0018]图4为锅炉空气进入炉膛的流程图。
[0019]图5为图4所示部分风室风门挡板立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以下结合实施实例来说明本实用新型专利。
[0021]下面结合图2、图4、图5来说明实施实例。
[0022]如图2所示,新的风门结构由风室1、挡板2、轴3、喷口 4、阻流板5组成。通过设置阻流板,减少了挡板处的通流面积,提高了气流流经挡板时的速度,从而改善了挡板的阻力特性,进而改善了风门的调节特性。其中通过将阻流板加工成一定形状,使得阻流板形成的新的流道,存在一个“渐扩渐缩”的结构。流体进入挡板处时,流体平缓地加速,在离开挡板处时,流体平缓地减速,并恢复到原来的速度。此种结构设计减少了不必要的损失,保证了风门挡板在全开时,阻力不增大。
[0023]图4为空气进入炉膛的流程图。6为大风箱,7为风门挡板,8为燃烧器箱壳,4为燃烧器喷口。燃烧器箱壳通过钢板形成了高度方向上分布的风室,风门挡板也利用钢板分成了高度方向上分布的风室,并与箱壳对接;风室的出口安有燃烧器喷口。
[0024]图5为图4所示部分风室的风门挡板的立面图。图示风门挡板由3个风室组成。每个风室均安有挡板。10为风室内壁。通过在挡板上下两侧或一侧加装阻流板,减小了挡板处气流的通流面积,增加了气流流速,改善了挡板的调节特性。
【权利要求】
1.一种锅炉二次风门结构,它由风室(1)、挡板(2 )、轴(3 )、喷口( 4);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阻流板(5);所述阻流板使得挡板处的流道的通流面积变小。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锅炉二次风门结构,其特征在于通过将阻流板使得流道形成“渐缩渐扩”的结构,流体进入挡板处时,流体平缓地加速,在离开挡板处时,流体平缓地减速,并恢复到原来的速度。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锅炉二次风门结构,其特征在于阻流板可以设置在挡板的上下两侧或一侧;或者设置在挡板的左右两侧或一侧。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锅炉二次风门结构,其特征在于阻流板与风室内壁围成梯形形状。
【文档编号】F23L13/00GK204254666SQ201420647969
【公开日】2015年4月8日 申请日期:2014年11月3日 优先权日:2014年11月3日
【发明者】肖琨, 张建文, 柳公权, 李江涛 申请人:上海锅炉厂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