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灶具燃烧器的一体式火盖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723146阅读:742来源:国知局
一种灶具燃烧器的一体式火盖结构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燃烧器,尤其是涉及灶具燃烧器的一体式火盖结构。



背景技术:

火盖是灶具燃烧器的重要组成部分,现有不少灶具燃烧器的火盖一般包括有外环火盖和内环火盖,外环火盖与内环火盖相互分离,燃烧器工作时,在内环火盖和外环火盖上分别形成内圈火和外圈火,这种火盖结构不够紧凑、简洁。目前,人们设计出了各种不同结构的火盖,有些火盖上面还盖设有盖板,这些带有盖板的火盖结构中,有的盖板仅仅是放置在火盖上,虽然,拿掉盖板后对于清洁火盖非常方便,但每次清洁完毕后还需要将盖板放回至火盖上,且要确保盖板能够放置到位,使用较为不便。有的盖板则固定在火盖上,不能相对火盖移动,导致清洁火盖较为麻烦。

此外,现有的灶具燃烧器内环火盖和外环火盖分离设计的结构存在如下问题:1、内圈火和外圈火分开设计后需要分别设计内圈火盖的稳焰结构和外圈火盖的稳焰结构,从而使整个燃烧器的结构相对较为复杂,成本增加,且稳焰效果不理想,稳焰孔易堵,一旦稳焰孔堵住,易造成脱火,点不着火,热电偶难维持而熄火的现象。2、由于存在内外圈火的问题,为了使内圈火充分燃烧,需要设计二次进风口来补充内圈火,目前市面上的燃烧器主要采用从底盘补充和从面板上方补充两种方式来解决二次进风问题,对于从底盘补充二次空气的燃烧器而言,二次进风口的存在容易导致溢液流入底盘,对于从面板上方补充二次空气的燃烧器而言,导致二次进风口清洁较为不易。3、内外圈火的设计结构需要足够的二次进风口,导致燃烧器直径无法做小,一般在100mm以上,这样,实际使用时火焰易溢出锅底,使得高温烟气与锅底的接触时间和面积减少,热损失大,热效率低。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第一个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现状,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利于清洁火盖本体的灶具燃烧器的一体式火盖结构。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第二个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现状,提供一种利于二次空气补充的灶具燃烧器的一体式火盖结构。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第一个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该灶具燃烧器的一体式火盖结构,包括呈环形的火盖本体和覆盖在火盖本体中央孔上的盖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盖板与火盖本体活动连接并能相对火盖本体作上下移动。

盖板与火盖本体之间可以有多种活动连接结构,优选地,在所述火盖本体的内周向内凸设有安装部,在所述的安装部上开有安装孔,在所述盖板下表面的对应位置上设有安装柱,螺钉的头部自下而上穿过所述安装孔并固定在所述的安装柱上,所述安装孔的孔径大于螺钉杆部的外径并小于螺钉尾部的外径,并且,在螺钉尾部与安装部之间留有活动间隙。这样,燃烧器正常使用时,盖板依靠自身重力压在火盖上,需要清洁燃烧器时,将盖板相对于火盖向上提起即可,操作非常方便。

进一步优选,所述盖板与火盖本体之间形成有上圈火通道,在所述火盖本体上形成有下圈火通道。这样,该火盖本体没有内圈火和外圈火之分,其内外圈火盖采用一体结构,火盖结构更为简单,降低了加工和材料成本。

进一步优选,在所述火盖本体的外周固定有装饰圈。

进一步优选,所述装饰圈位于所述下圈火通道的出火口的下方。

为了使溢液后的液体均可以沿着火盖流走,清洁无死角,优选地,所述盖板、火盖本体和装饰圈装配成一体后整体呈蝶形结构。

进一步优选,在所述装饰圈上开有供燃烧器的点火针和热电偶向上伸出于装饰罩外的通孔。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第二个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该灶具燃烧器的一体式火盖结构在所述火盖本体的上表面沿着圆周方向成型有径向间隔分布的第一主火槽和第二主火槽,第一主火槽的开槽深度大于第二主火槽的开槽深度,所述第一主火槽的长度大于所述第二主火槽的长度。采用上述结构后,火盖本体上相当于在两个长火孔之间设有一个短火孔,使得长火孔的二次空气补充区域会大很多,进而有利于长火孔的二次空气补充,该火盖安装到燃烧器上后,燃烧器的二次空气可以直接补充,补充效果好,可以更好地促进燃气充分燃烧。

进一步优选,在所述第二主火槽的外侧边缘成型有向上延伸的挡壁。设置挡壁后,可改变第二主火槽所对应的短火孔的出火角度。

为了使火盖具有自稳焰效果,优选地,相邻的第一主火槽与第二主火槽之间形成火齿,在所述火齿的上表面邻近第二主火槽的一侧成型有下沉式台阶。设置上述下沉式台阶结构后,下沉式台阶部位可对应形成自稳焰孔,从而使火盖可以具有自稳焰效果。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由于该灶具燃烧器一体式火盖结构的盖板能够相对与火盖本体上下移动,需要清洁火盖时,只需要向上提起盖板即可,从而有效避免火孔堵塞,火盖本体和盖板装配成一体结构后,不仅方便火盖清洗、装拆,而且不易与燃烧器炉头放错位。此外,在火盖本体上设置间隔分布且长短、深浅不同的第一主火槽和第二主火槽后,利于二次空气补充,从而更好地促进燃气充分燃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体式火盖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在盖板未向上提起时的结构剖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在盖板向上提起时的结构剖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火盖本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安装有本实用新型的燃烧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5所示燃烧器的立体分解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如图1至图4所示,本实施例中的灶具燃烧器的一体式火盖结构包括火盖本体1、盖板2和装饰圈3,盖板2盖设在火盖本体1上并且与火盖本体之间为活动连接,装饰圈3固定在火盖本体1的外周。

本实施例中,盖板2与火盖本体1之间通过螺钉4活动连接,具体地,在火盖本体1的内周向内凸设有安装部11,在安装部11上开有安装孔12,在盖板2下表面的对应位置上设有安装柱21,螺钉4的头部自下而上穿过安装孔12并固定在安装柱21上,安装孔12的孔径大于螺钉4杆部的外径并小于螺钉4尾部的外径,并且,在螺钉4尾部与安装部11之间留有活动间隙。这样,燃烧器正常使用时,盖板2依靠自身重力压在火盖本体1上,需要清洁燃烧器时,将盖板2相对于火盖本体1向上提起,操作非常方便,特别利于火盖本体1的清洁,从而有效防止火盖的火孔堵塞。本实施例中,盖板2上下浮动范围为3mm~20mm。

盖板2与火盖本体1之间形成有上圈火通道5,在火盖本体1上形成有下圈火通道6。这样,火盖本体1没有内圈火和外圈火之分,其内外圈火盖采用一体结构,火盖结构更为简单,降低了加工和材料成本。

装饰圈3位于下圈火通道6的出火口的下方,且装饰圈3与火盖本体1铆接固定,在装饰圈3上开有通孔31。当盖板2、火盖本体1和装饰圈3装配成一体后,整体呈蝶形结构,可以使溢液后的液体均可以沿着火盖表面流走,使得清洁时无死角。并且,装饰圈3除了对溢液进行导流的作用外,还能起到导二次空气的作用,使二次空气可以顺着装饰圈3的上表面补充至火盖本体1的火孔内,使得二次空气补充效果更好。

另外,本实施例中的火盖本体1上表面沿着圆周方向成型有径向间隔分布的第一主火槽13和第二主火槽14,第一主火槽13的开槽深度大于第二主火槽14的开槽深度,第一主火槽13的长度大于第二主火槽14的长度。并且,在第二主火槽14的外侧边缘成型有向上延伸的挡壁141,位于相邻第一主火槽13与第二主火槽14之间的火齿15的上表面成型有下沉式台阶151,且该下沉式台阶151邻近第二主火槽。第一主火槽13、第二主火槽14和火齿15与盖板2相配合形成上圈火通道5。

火盖本体1采用上第一主火槽13和第二主火槽14间隔设置的结构后,可以使第一主火槽13内二次空气补充更为充分,利于促进燃气充分燃烧,第二主火槽14内的挡壁141则改变了第二主火槽14的出火角度,火齿15上的下沉式台阶151可以使火盖具有自稳焰效果。

如图5和图6所示,燃烧器9的点火针7和热电偶8位于火盖本体1的外侧,并且向上穿过装饰罩的通孔并伸出于装饰罩3外。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