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气回收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067431阅读:457来源:国知局
燃气回收装置的制造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石油化工的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燃气回收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原油处理联合站绝大部分采用的是全密闭集输工艺,来液进站后经过三相分离器进行油、气、水三相分离,分离后的低含水原油进入加热炉加热至40-45℃,最后从缓冲罐进入外输泵输送至集中处理站进一步处理。根据工艺要求,缓冲罐压力应控制在0.06Mpa,三相分离器的压力应控制在0.25Mpa。由于压力等级的逐步降低和温度的升高,进入缓冲罐原油中的溶解气和轻组份开始析出,这部分气体由于压力较低,无法进入系统回收再利用全部被放空燃烧,造成了能源浪费和环境污染。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燃气回收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原油在处理过程中析出的可燃气造成的环境污染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燃气回收装置,包括:缓冲罐,缓冲罐通过第一管道与放空管道相连通;阀门组件,阀门组件设置在第一管道上;燃气回收装置还包括:第二管道,第二管道的第一端设置在第一管道上并位于缓冲罐和阀门组件之间;燃烧器,燃烧器设置在第二管道的第二端。

进一步地,燃气回收装置还包括燃气分离器,燃气分离器设置在第二管道上。

进一步地,燃气回收装置还包括第一调节阀,第一调节阀设置在第二管道上,并且第一调节阀位于燃气分离器和第二管道的第一端之间。

进一步地,燃气回收装置还包括第二调节阀,第二调节阀设置在第二管道上,并位于燃气分离器和燃烧器之间。

进一步地,燃气回收装置还包括第一阀门,第一阀门设置在第一调节阀和第二管道的第一端之间。

进一步地,燃气回收装置还包括补气组件,补气组件与第二管道连通,且连通位于第一调节阀和燃气分离器之间。

进一步地,补气组件包括第三管道,第三管道的第一端与第二管道相连通形成补气管道。

进一步地,补气组件还包括第二阀门,第二阀门设置在第三管道上。

进一步地,补气组件还包括第三调节阀,第三调节阀设置在第三管道上,第三调节阀位于第二阀门和第三管道的第一端之间。

应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原油在处理时会有可燃气体析出,析出的可燃气体通过第二管道进入燃烧器,燃烧器将上述析出的可燃气体燃烧,这样避免了现有技术中的可燃气体直接排放至大气中造成空气污染。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有效地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原油在处理过程中析出的可燃气造成的环境污染的问题。

附图说明

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燃气回收装置的实施例一的工艺流程示意图。

其中,上述附图包括以下附图标记:

10、缓冲罐;20、阀门组件;30、燃烧器;40、燃气分离器;50、第一调节阀;60、第二调节阀;70、第一阀门;80、补气组件;81、第二阀门;82、第三调节阀;100、第一管道;200、放空管道;300、第二管道;400、第三管道。

具体实施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

应该指出,以下详细说明都是例示性的,旨在对本申请提供进一步的说明。除非另有指明,本文使用的所有技术和科学术语具有与本申请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相同含义。

为了便于描述,在这里可以使用空间相对术语,如“在……之上”、“在……上方”、“在……上表面”、“上面的”等,用来描述如在图中所示的一个器件或特征与其他器件或特征的空间位置关系。应当理解的是,空间相对术语旨在包含除了器件在图中所描述的方位之外的在使用或操作中的不同方位。例如,如果附图中的器件被倒置,则描述为“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上方”或“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之上”的器件之后将被定位为“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下方”或“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之下”。因而,示例性术语“在……上方”可以包括“在……上方”和“在……下方”两种方位。该器件也可以其他不同方式定位(旋转90度或处于其他方位),并且对这里所使用的空间相对描述作出相应解释。

现在,将参照附图更详细地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示例性实施方式。然而,这些示例性实施方式可以由多种不同的形式来实施,并且不应当被解释为只限于这里所阐述的实施方式。应当理解的是,提供这些实施方式是为了使得本实用新型的公开彻底且完整,并且将这些示例性实施方式的构思充分传达给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附图中,为了清楚起见,扩大了层和区域的厚度,并且使用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相同的器件,因而将省略对它们的描述。

如图1所示,实施例一的燃气回收装置,包括:缓冲罐10和阀门组件20。缓冲罐10通过第一管道100与放空管道200相连通。阀门组件20设置在第一管道100上。燃气回收装置还包括:第二管道300和燃烧器30。第二管道300的第一端设置在第一管道100上并位于缓冲罐10和阀门组件20之间。燃烧器30设置在第二管道300的第二端。

应用实施例一的技术方案,原油在处理时会有可燃气体析出,析出的可燃气体通过第二管道300进入燃烧器30,燃烧器30将上述析出的可燃气体燃烧,这样避免了现有技术中的可燃气体直接排放至大气中造成空气污染。实施例一的技术方案有效地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原油在处理过程中析出的可燃气造成的环境污染的问题。

如图1所示,在实施例一的技术方案中,阀门组件20包括三个手动阀和一个调节阀,其中一个手动阀设置在旁路上,两个手动阀设置在主路上,上述的调节阀设置在两个主路的手动阀之间,主路的两个手动阀为常开状态,旁路的手动阀处于常闭状态,上述的调节阀通过第一压力检测系统测量缓冲罐10内的压力,并通过第一控制系统控制上述调节阀的开闭,当缓冲罐10内的压力大于0.03MPa至0.035MPa时(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设定),上述的调节阀自动打开,打开的燃气通过第一管道100进入放空管道200内进行放空。第一压力检测系统测量缓冲罐10和阀门组件20之间的任意位置的压力都是可以的。

如图1所示,在实施例一的技术方案中,燃气回收装置还包括燃气分离器40,燃气分离器40设置在第二管道300上。燃气分离器40的设置使得原油析出的燃气中的水份或者其它杂质进行分离,燃气分离器40的设置使得燃烧的气体更加纯净。燃气分离器40可以为储罐,或者旋风分离器等分离设备。

如图1所示,在实施例一的技术方案中,燃气回收装置还包括第一调节阀50,第一调节阀50设置在第二管道300上,并且第一调节阀50位于燃气分离器40和第二管道300的第一端之间。从缓冲罐10内进入第二管道300内的燃气通过第一调节阀50时压力调节为0.015MPa至0.02MPa,上述结构使得第二管道300内的压力更加安全,更能满足燃烧器30的需要。第一调节阀50包括第二压力检测系统和第二控制系统,第二压力检测系统将测量的压力传递给第二控制系统,第二控制系统对第一调节阀50进行控制。

如图1所示,在实施例一的技术方案中,燃气回收装置还包括第二调节阀60,第二调节阀60设置在第二管道300上,并位于燃气分离器40和燃烧器30之间。第二调节阀60的设置使得第二管道300内的压力进一步进行调节以满足燃烧器的需要,具体地,将第二调节阀60下游的燃气压力调节为0.004MPa至0.007MPa之间,这样进一步地满足了燃烧器对燃气压力的需要。具体地,第二调节阀60包括第三压力检测系统和第三控制系统,第三压力检测系统对第二调节阀60两侧的压力进行检测,然后将检测的结果通过第三控制系统对第二调节阀60进行控制。

如图1所示,在实施例一的技术方案中,燃气回收装置还包括第一阀门70,第一阀门70设置在第一调节阀50和第二管道300的第一端之间。第一阀门70的设置使得第二管道300多了安全保障,使得燃气回收装置更加安全。具体地,第一阀门70为手动阀门,这样的设置成本较低。

如图1所示,在实施例一的技术方案中,燃气回收装置还包括补气组件80,补气组件80与第二管道300连通,且连通位于第一调节阀50和燃气分离器40之间。当第一调节阀50内的压力不足时,通过补气组件80的补气使第二管道300内的压力达到要求。补气组件80补入干燥的燃气。

如图1所示,在实施例一的技术方案中,补气组件80包括第三管道400,第三管道400的第一端与第二管道300相连通形成补气管道。上述结构设置容易,节省成本。

如图1所示,在实施例一的技术方案中,补气组件80还包括第二阀门81,第二阀门81设置在第三管道400上。第二阀门81的设置使得补入的燃气能够进行控制。具体地,第二阀门81为手动阀,这样可以节省成本。

如图1所示,在实施例一的技术方案中,补气组件80还包括第三调节阀82,第三调节阀82设置在第三管道400上,第三调节阀82位于第二阀门81和第三管道400的第一端之间。第三调节阀82包括第四压力检测系统和第四控制系统,第四压力检测系统检测第三调节阀82下游的压力,当压力小于0.015MPa时,第四控制系统控制第三调节阀82的开闭,以满足第三调节阀82下游的压力满足要求。

实施例二的燃气回收装置和实施例一的区别在于,阀门组件20仅包括设置在主路上的一个调节阀和一个手动阀。上述的手动阀处于常开状态,上述的调节阀和压力检测设备及控制结构相连,压力检测设备检测到该调节阀上游管道内的压力超过预定压力值时,打开该调节阀进行泄压。具体地,预定压力值为0.03MPa时打开该调节阀,本实施例的结构简单。

实施例二的燃气回收装置,包括:缓冲罐10和阀门组件20。缓冲罐10通过第一管道100与放空管道200相连通。阀门组件20设置在第一管道100上。燃气回收装置还包括:第二管道300和燃烧器30。第二管道300的第一端设置在第一管道100上并位于缓冲罐10和阀门组件20之间。燃烧器30设置在第二管道300的第二端。

应用实施例二的技术方案,原油在处理时会有可燃气体析出,析出的可燃气体通过第二管道300进入燃烧器30,燃烧器30将上述析出的可燃气体燃烧,这样避免了现有技术中的可燃气体直接排放至大气中造成空气污染。实施例二的技术方案有效地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原油在处理过程中析出的可燃气造成的环境污染的问题。

在实施例二的技术方案中,燃气回收装置还包括燃气分离器40,燃气分离器40设置在第二管道300上。燃气分离器40的设置使得原油析出的燃气中的水份或者其它杂质进行分离,燃气分离器40的设置使得燃烧的气体更加纯净。燃气分离器40可以为储罐,或者旋风分离器等分离设备。

在实施例二的技术方案中,燃气回收装置还包括第一调节阀50,第一调节阀50设置在第二管道300上,并且第一调节阀50位于燃气分离器40和第二管道300的第一端之间。从缓冲罐10内进入第二管道300内的燃气通过第一调节阀50时压力调节为0.015MPa至0.02MPa,上述结构使得第二管道300内的压力更加安全,更能满足燃烧器30的需要。第一调节阀50包括第二压力检测系统和第二控制系统,第二压力检测系统将测量的压力传递给第二控制系统,第二控制系统对第一调节阀50进行控制。

在实施例二的技术方案中,燃气回收装置还包括第二调节阀60,第二调节阀60设置在第二管道300上,并位于燃气分离器40和燃烧器30之间。第二调节阀60的设置使得第二管道300内的压力进一步进行调节以满足燃烧器的需要,具体地,将第二调节阀60下游的燃气压力调节为0.004MPa至0.007MPa之间,这样进一步地满足了燃烧器对燃气压力的需要。具体地,第二调节阀60包括第三压力检测系统和第三控制系统,第三压力检测系统对第二调节阀60两侧的压力进行检测,然后将检测的结果通过第三控制系统对第二调节阀60进行控制。

在实施例二的技术方案中,燃气回收装置还包括第一阀门70,第一阀门70设置在第一调节阀50和第二管道300的第一端之间。第一阀门70的设置使得第二管道300多了安全保障,使得燃气回收装置更加安全。具体地,第一阀门70为手动阀门,这样的设置成本较低。

在实施例二的技术方案中,燃气回收装置还包括补气组件80,补气组件80与第二管道300连通,且连通位于第一调节阀50和燃气分离器40之间。当第一调节阀50内的压力不足时,通过补气组件80的补气使第二管道300内的压力达到要求。补气组件80补入干燥的燃气。

在实施例二的技术方案中,补气组件80包括第三管道400,第三管道400的第一端与第二管道300相连通形成补气管道。上述结构设置容易,节省成本。

在实施例二的技术方案中,补气组件80还包括第二阀门81,第二阀门81设置在第三管道400上。第二阀门81的设置使得补入的燃气能够进行控制。具体地,第二阀门81为手动阀,这样可以节省成本。

在实施例二的技术方案中,补气组件80还包括第三调节阀82,第三调节阀82设置在第三管道400上,第三调节阀82位于第二阀门81和第三管道400的第一端之间。第三调节阀82包括第四压力检测系统和第四控制系统,第四压力检测系统检测第三调节阀82下游的压力,当压力小于0.015MPa时,第四控制系统控制第三调节阀82的开闭,以满足第三调节阀82下游的压力满足要求。

本申请的技术方案满足了工艺要求,使得缓冲罐10内的压力由原来的0.06MPa将至0.03MPa,这样更有利于缓冲罐10的安全,而且还减小了原油气进缓冲罐的阻力,可以将三相分离器的压力同步下调,从而减小集输系统的回压。

本申请的技术方案使得第一调节阀(第一调节阀为减压阀)后移至燃气分离器40的进口端,第一调节阀前压力调整范围(即缓冲罐压力)设定在0.03MPa至0.035Mpa之间,第一调节阀后压力控制在0.015MPa至0.02Mpa之间将燃气输送至第二调节阀(第二调节阀为减压阀)供燃烧器使用。当燃烧器用气量增大回收的尾气不够用的情况下,第二调节阀的阀前压力低于0.015Mpa时,补气组件的第三调节阀自动打开补气,第二阀门81为常开状态。本申请缓冲罐压力由原来的0.06MPa至0.08Mpa的设定值改设为0.03MPa至0.035Mpa之间,缓冲罐在运行过程中主要的控制参数是液位,设定压力的下降不影响系统的正常运行。

需要注意的是,这里所使用的术语仅是为了描述具体实施方式,而非意图限制根据本申请的示例性实施方式。如在这里所使用的,除非上下文另外明确指出,否则单数形式也意图包括复数形式,此外,还应当理解的是,当在本说明书中使用术语“包含”和/或“包括”时,其指明存在特征、步骤、操作、器件、组件和/或它们的组合。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数据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这里描述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例如能够以除了在这里图示或描述的那些以外的顺序实施。此外,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他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单元的过程、方法、系统、产品或设备不必限于清楚地列出的那些步骤或单元,而是可包括没有清楚地列出的或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它步骤或单元。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