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安全利用渗滤液处理厂沼气的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4439985阅读:345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渗滤液垃圾处理领域,涉及一种安全利用渗滤液处理厂沼气的方法。



背景技术:

垃圾渗滤液产生的沼气主要成分是甲烷,直接排空将会加剧全球温室效应及造成环境污染,国内一般处理方法是采用火炬直接燃烧,导致资源的极度浪费。沼气在输送利用过程中无有效安全保障措施。由于甲烷具有爆炸危险,一旦出现漏气问题,将造成周围存在严重安全隐患。

垃圾渗滤液产生的沼气通过风机输送至火炬进行燃烧,产生的高温烟气直接排入大气。火炬由火炬头、筒体、点火枪、阻火器、塔架等组成,沼气输送至火炬后,由自动点火控制柜自动控制进行点火燃烧。

采用火炬直接燃烧,导致资源的极度浪费,造成环境污染,而且沼气在输送利用过程中无有效安全保障措施,造成周围环境存在严重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安全利用渗滤液处理厂沼气的方法。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安全利用渗滤液处理厂沼气的方法,将uasb池连接变频增压风机后再分别连接焚烧炉和火炬,uasb池的抽气部位负压值与变频增压风机通过dcs控制系统连锁控制,当沼气抽气量变化超出燃烧器负荷变化范围时,启动火炬;

在各抽气点、变频增压风机前抽气母管、变频增压风机出口、焚烧炉入口均进行压力检测,当某一部位出现漏气,dcs控制系统控制产生压力报警,执行变频增压风机停机动作;

在焚烧炉和火炬前均进行沼气的压力检测、甲烷含量检测、氧含量浓度检测,如遇异常,仪器发出超限报警,dcs控制系统立即执行停机程序。

进一步,在变频增压前,先对沼气进行脱硫处理,将h2s含量降至200mg/m3以下。

进一步,通过变频增压风机稳压,将压力控制在8~20kpa之间。

进一步,对变频增压风机后的沼气进行净化处理。

进一步,所述净化处理包括脱水和除尘。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发明将垃圾渗滤液产生的沼气输送至发电厂的焚烧炉中,通过燃烧器燃烧进行火力发电。可实现沼气安全充分利用。本发明可对系统实行监控,保障系统压力流量稳定,一旦出现漏气,能迅速发现并采取有效措施,防止事故发生,保证系统正常安全运行。

附图说明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本发明提供如下附图进行说明:

图1为本发明方法的连接关系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详细的描述。

本实施例将结合图1对本方法进行说明,本发明一种安全利用渗滤液处理厂沼气的方法,将uasb池1连接变频增压风机2后再分别连接焚烧炉3和火炬4,uasb池1的抽气部位负压值与变频增压风机2通过dcs控制系统5连锁控制,当沼气抽气量变化超出燃烧器负荷变化范围时,则打开阀门11,启动火炬4;以保证系统安全稳定运行。

在uasb池1的各抽气点、变频增压风机2前抽气母管、变频增压风机2的出口、焚烧炉3的入口均进行压力检测,均置有压力传感器6,压力传感器6均连接至dcs控制系统5,当某一部位出现漏气,dcs控制系统5控制可燃气体报警器产生压力报警,执行变频增压风机2停机动作;检修人员进行检修操作。

在焚烧炉3和火炬4前均进行沼气的压力检测、甲烷含量检测、氧含量浓度检测,分别设置有压力传感器6和甲烷含量检测仪7、氧含量浓度检测仪8,压力传感器6和甲烷含量检测仪7、氧含量浓度检测仪8连接至dcs控制系统5,如遇异常,仪器发出超限报警,dcs控制系统5立即执行停机程序。

作为本实施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火炬4采用放散点火装置。确保垃圾发电系统在正常状态或事故状态时产生的放空气能够及时、安全、可靠的在燃烧装置中燃烧掉,满足热辐射和有害气体排放浓度等环保要求。本实施例中,在变频增压前,先对沼气通过脱硫塔9进行脱硫处理,将h2s含量降至200mg/m3以下。通过变频增压风机2稳压,将压力控制在8~20kpa之间。然后对变频增压风机后的沼气用净化装置10进行净化处理。此技术方案既实现沼气安全利用,又可提高沼气利用价值,解决了因沼气利用途径单一可能导致的环境及安全问题。

最后说明的是,以上优选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通过上述优选实施例已经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描述,但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在形式上和细节上对其作出各种各样的改变,而不偏离本发明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范围。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涉及一种安全利用渗滤液处理厂沼气的方法,将UASB池连接变频增压风机后再分别连接焚烧炉和火炬,UASB池的抽气部位负压值与变频增压风机通过DCS控制系统连锁控制,当沼气抽气量变化超出燃烧器负荷变化范围时,启动火炬;本发明可对系统实行监控,保障系统压力流量稳定,一旦出现漏气,能迅速发现并采取有效措施,防止事故发生,保证系统正常安全运行。

技术研发人员:喻本宏;文锦雄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重庆三峰环境产业集团有限公司;重庆三峰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7.11.30
技术公布日:2018.05.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