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体化火焰检测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7299448发布日期:2021-11-06 05:19阅读:72来源:国知局
一体化火焰检测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天然气应急放空燃烧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体化火焰检测装置。


背景技术:

2.对于大型煤粉锅炉,炉膛燃烧火焰燃烧的稳定与否,是保证安全和经济运行的最重要条件。当燃烧不稳或操作不当时,会引起部分或全部燃烧器熄灭,降低了生产效率,同时还产生了污染和噪声。若继续向燃烧器提供气,会给井站或其他设备的周边环境带来污染及安全隐患。为了此类现象发生,必须对燃烧的火焰进行切实有效的检测。火焰检测器是安全监视系统的“眼睛”,用来观察是否有火焰。目前,火焰检测器已从普通光学检测器(紫外光火焰检测器、可见光火焰检测器和红外光火焰检测器)发展到了火焰图像检测器,传统的火焰检测装置具有体积大、灵敏度低、监视角大、抗干扰能力弱,易受日光、灯光、温度、红外热辐射等的影响。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为了解决上述记载内容中存在的技术缺陷问题,而提出的一体化火焰检测装置。
4.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5.一体化火焰检测装置,包括连接接头、前壳体、主壳体进线口和尾盖,所述前壳体的左端固定连接有一体成型的连接接头,所述前壳体的右端固定连接有主壳体,所述主壳体的内侧中部安装有呈水平分布的紫外线传感器,所述主壳体的右端固定连接有进线口,所述进线口的右端固定连接有尾盖,所述尾盖的内侧安装有pcb。
6.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7.所述连接接头的内侧开设有m60x1.5内螺孔。
8.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9.所述前壳体的内侧可拆卸安装有聚光镜。
10.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11.所述前壳体和主壳体之间与进线口和尾盖之间均嵌设有密封o型圈。
12.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13.所述固定连接方式具体为丝扣链接。
14.综上所述,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5.本实用新型中,采用组合一体式结构,检测装置的壳体结构整体是由连接接头、前壳体、进线口和尾盖通过丝扣链接组合而成,无机械可动部件,耐腐蚀,稳定可靠,寿命长,长期运行无须特殊维护;同时在壳体结构内侧从左至右依次设有聚光镜、紫外线传感器和pcb,聚光镜可将壳体结构的检测端进行密封和聚光处理,使得检测装置整体具有灵敏度高,响应速度快,寿命长,抗干扰能力强,对太阳光、各种灯光、高温辐射光均不敏感,从而延
长了检测装置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16.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体化火焰检测装置的结构示意简图;
17.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的截面示意图;
18.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的原理方框图;
19.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的紫外线传感器光谱响应图。
20.图例说明:
21.1、连接接头;101、m60x1.5内螺孔;2、前壳体;201、聚光镜;3、主壳体;4、进线口;5、密封o型圈;6、尾盖;7、紫外线传感器;8、pcb。
具体实施方式
22.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3.请参阅图1

4,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体化火焰检测装置,包括连接接头1、前壳体2、主壳体3进线口4和尾盖6,前壳体2的左端固定连接有一体成型的连接接头1,前壳体2的右端固定连接有主壳体3,主壳体3的内侧中部安装有呈水平分布的紫外线传感器7,主壳体3的右端固定连接有进线口4,进线口4的右端固定连接有尾盖6,尾盖6的内侧安装有pcb 8。
24.具体的,如图1

4所示,连接接头1的内侧开设有m60x1.5内螺孔101,前壳体2的内侧可拆卸安装有聚光镜201,前壳体2和主壳体3之间与进线口4和尾盖6之间均嵌设有密封o型圈5,固定连接方式具体为丝扣链接,这种固定方式的选用,提升了壳体结构之间组合拼装后的稳定性和密封效果,m60x1.5内螺孔101的设置,便于检测装置的旋合安装处理,聚光镜201的设置,可将接收的光信号进行聚集处理,从而提升了紫外线传感器7接收信号的效果,密封o型圈5的设置,可使得前壳体2和主壳体3以及进线口4和尾盖6之间的连接空隙处进行封堵密封处理。
25.工作原理:使用时,首先根据监测点的情况,选择能可靠的观测到火焰,又尽可能远离高温区的位置(一般选择与燃烧器轴线平行的进风口),将监测器的前壳体2对准观测点,旋接在m60x1.5内螺孔101接头上以保证监控器能通过连接管观测到火焰存在或熄灭情况,火焰燃烧时的火焰发射出从红外到紫外各种波长的光线,其中包含紫外线传感器7所敏感的波长为185~260nm远紫外线,该波段的紫外线经聚光镜201会聚后照射到紫外线传感器7上,使之转换为频率随火焰强度变化的电脉冲信号,因该传感器对波长为185~260nm以外的其它光线均不敏感(紫外线传感器光谱响应图),而只有火焰和火花等明火才能发射出该波段的光线,故该紫外线传感器7对太阳光、各种灯光及高温辐射光线均不敏感,从而避免了各种杂散光线的干扰,由紫外线传感器7生成的电脉冲信号经火焰信号放大器去干扰、限幅、整形、频压转换、非线性校正等一系列处理后,转换为随火焰强弱变化的标准仪电流信号和限值晶体管开关量信号输出。
26.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体化火焰检测装置,包括连接接头(1)、前壳体(2)、主壳体(3)进线口(4)和尾盖(6),其特征在于,所述前壳体(2)的左端固定连接有一体成型的连接接头(1),所述前壳体(2)的右端固定连接有主壳体(3),所述主壳体(3)的内侧中部安装有呈水平分布的紫外线传感器(7),所述主壳体(3)的右端固定连接有进线口(4),所述进线口(4)的右端固定连接有尾盖(6),所述尾盖(6)的内侧安装有pcb(8)。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体化火焰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接头(1)的内侧开设有m60x1.5内螺孔(10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体化火焰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前壳体(2)的内侧可拆卸安装有聚光镜(201)。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体化火焰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前壳体(2)和主壳体(3)之间与进线口(4)和尾盖(6)之间均嵌设有密封o型圈(5)。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体化火焰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连接方式具体为丝扣链接。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体化火焰检测装置,包括连接接头、前壳体、主壳体进线口和尾盖,所述前壳体的左端固定连接有一体成型的连接接头,所述前壳体的右端固定连接有主壳体,所述主壳体的内侧中部安装有呈水平分布的紫外线传感器,所述主壳体的右端固定连接有进线口,所述进线口的右端固定连接有尾盖。本实用新型中,采用组合一体式结构,检测装置的壳体结构整体是由连接接头、前壳体、进线口和尾盖通过丝扣链接组合而成,无机械可动部件,耐腐蚀,稳定可靠,寿命长,长期运行无须特殊维护;同时检测装置整体具有灵敏度高,响应速度快,寿命长,抗干扰能力强,对太阳光、各种灯光、高温辐射光均不敏感,从而延长了检测装置的使用寿命。从而延长了检测装置的使用寿命。从而延长了检测装置的使用寿命。


技术研发人员:高子龙 王南 刘博卿 逯遥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四川希克玛机电设备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11.30
技术公布日:2021/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