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锅炉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6783855发布日期:2021-09-25 12:12阅读:96来源:国知局
一种锅炉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锅炉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锅炉。


背景技术:

2.生物质燃料的燃烧过程与其他固体燃料相似,燃料平铺在炉排上,形成一定厚度的料层,一次风自底部向上穿透料层为炉排上的燃料提供预热、干燥、燃烧所需的基本风量,并搅动燃料,释放出的可燃气体与二次风在炉排上方空间充分混合燃烧。
3.目前生物质振动炉排锅炉热风系统中,一次风由炉底风室单侧进入,通过振动炉排面的小孔为燃料提供所需的风量,这样的进风形式导致炉底进风不均匀,致使燃料无法充分的与空气混合,影响锅炉效率。


技术实现要素:

4.因此,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相关技术中的锅炉进风不均匀,致使燃料无法充分的与空气混合,影响锅炉效率的缺陷,从而提供一种锅炉。
5.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锅炉,包括:本体,所述本体具有中空内腔,构成燃烧室;进风系统,包括多根对称设置在所述本体两侧的第一风管,每根所述第一风管的出气端均与所述燃烧室的底部相通,所述第一风管的进气端均与外界气源相连。
6.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风管相邻的两个出气端之间的间隔相等。
7.进一步地,所述进风系统还包括第二风管,所述第二风管的出气端与所述燃烧室的腰部位置相通,所述第二风管的进气端与外界气源相连。
8.进一步地,所述第二风管包括三个出气端,所述第二风管的三个出气端位于所述本体的同一侧,沿所述本体的高度方向自下而上分别为点火风出气端、二次风出气端以及燃尽风出气端。
9.进一步地,所述进风系统还包括第三风管,所述第三风管的出气端与所述燃烧室的腰部位置相通,所述第三风管的进气端与外界气源相连;所述第三风管的出气端与所述第二风管的出气端位于所述本体相对的不同侧。
10.进一步地,所述进风系统还包括第一风机与第二风机;所述第一风机的出气端与所述第一风管的进气端相连;所述第二风机的出气端与所述第二风管的进气端及所述第三风管的进气端均相连。
11.进一步地,所述进风系统还空气预热器,所述空气预热器与所述第一风机及所述第二风机均相连,适于对输送入所述本体内的气体进行加热。
12.进一步地,所述燃烧室内设置有过热器;所述过热器悬挂在所述燃烧室的顶部。
13.进一步地,所述进风系统还包括电动调节阀,至少在所述第一风管、所述第二风管以及所述第三风管中的一个上设置所述电动调节阀。
14.进一步地,所述进风系统还包括流量计与压力计;至少在所述第一风管、所述第二风管以及所述第三风管中的一个上设置所述流量计;至少在所述第一风管、所述第二风管
以及所述第三风管中的一个上设置所述压力计。
15.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具有如下优点:
16.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锅炉,在本体的燃烧室的底部两侧对称设置有第一风管,使得输送至燃烧室内的气体更加均匀,气量更加充足,有利于燃料与空气充分混合,提高燃烧效率。
附图说明
17.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18.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中提供的锅炉的结构示意图。
19.附图标记说明:
[0020]1‑
本体;
ꢀꢀꢀꢀꢀꢀꢀꢀꢀꢀꢀꢀ2‑
燃烧室;
ꢀꢀꢀꢀꢀꢀꢀꢀ3‑
第一风管;
[0021]4‑
第二风管;
ꢀꢀꢀꢀꢀꢀꢀꢀ5‑
第三风管;
ꢀꢀꢀꢀꢀꢀ6‑
第一风机;
[0022]7‑
第二风机;
ꢀꢀꢀꢀꢀꢀꢀꢀ8‑
空气预热器;
ꢀꢀꢀꢀ9‑
过热器。
具体实施方式
[0023]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0024]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0025]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0026]
此外,下面所描述的本实用新型不同实施方式中所涉及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结合。
[0027]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中提供的锅炉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锅炉,包括:本体1,本体1具有中空内腔,构成燃烧室2;进风系统,包括多根对称设置在本体1两侧的第一风管3,每根第一风管3的出气端均与燃烧室2的底部相通,第一风管3的进气端均与外界气源相连。
[0028]
具体的,本体1的底部可以呈锥形结构。例如,可以有两根第一风管3,每个第一风
管3均可以引出三根支管,即包括三个出气端。在本体1的不同侧,各有三个第一风管3的出气端。整个本体1的底部共计有六个第一风管3的出气端用于向本体1内输送气体。其中,该第一风管3的出气端为一次风出气端。
[0029]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锅炉,在本体1的燃烧室2的底部两侧对称设置有第一风管3,使得输送至燃烧室2内的气体更加均匀,气量更加充足,有利于燃料与空气充分混合,提高燃烧效率。
[0030]
一种实施方式中,第一风管3相邻的两个出气端之间的间隔相等。例如,同一侧上下相邻的两个第一风管3的出气端之间的间隔可以相等,有利于输送入本体1内的气体更加均匀的分配至燃烧室2内。
[0031]
一种实施方式中,进风系统还包括第二风管4,第二风管4的出气端与燃烧室2的腰部位置相通,第二风管4的进气端与外界气源相连。其中,第二风管4的出气端可以高于第一风管3的出气端,例如,第二风管4的出气端均可以位于本体1的腰部位置处。
[0032]
例如,第二风管4包括三个出气端,第二风管4的三个出气端位于本体1的同一侧,沿本体1的高度方向自下而上分别为点火风出气端、二次风出气端以及燃尽风出气端。其中,第一风管3输送的为一次风,一次风可以提供炉排上燃料的预热干燥、燃烧和燃尽所需的基本风量。第二风管4输送的点火风的作用是补充所需的氧量以及对燃料进行预热干燥。第二风管4输送的二次风和燃尽风主要是为本体1内的可燃气体和悬浮的燃料颗粒提供燃烧所需的氧气,同时起到扰动和混合的作用。如此设置,有利于提高燃烧效率。
[0033]
一种实施方式中,进风系统还包括第三风管5,第三风管5的出气端与燃烧室2的腰部位置相通,第三风管5的进气端与外界气源相连;第三风管5的出气端与第二风管4的出气端位于本体1相对的不同侧。例如,第三风管5可以只有一个出气端,第三风管5的出气端与第二风管4的二次风出气端的高度可以相等,两者分别位于本体1的不同侧。其中,该第三风管5的出气端也为二次风出气端。如此设置,有利于根据需要调节二次风的流量,提高燃烧效率。例如,对于单位质量大的燃料如玉米秸秆,一次风风量要稍微增加。单位质量小的如稻壳,一次风风量要减小,二次风尽量开大,以压制火焰,并产生剧烈的卷吸作用,强化与氧气的强烈混合。
[0034]
一种实施方式中,进风系统还包括第一风机6与第二风机7;第一风机6的出气端与第一风管3的进气端相连;第二风机7的出气端与第二风管4的进气端及第三风管5的进气端均相连。例如,可以为第一风管3配备独立的第一风机6,为第二风管4及第三风管5配备第二风机7,这样调整一次风与二次风的风量与风压时,两者互不干扰,有利于提高燃料与空气的混合效果,提高燃烧效率。
[0035]
一种实施方式中,进风系统还空气预热器8,空气预热器8与第一风机6及第二风机7均相连,适于对输送入本体1内的气体进行加热。例如,经过空气预热器8加热的空气可以为180

200℃之间,例如,可以为190℃。如此设置,可以防止输送至本体1内的空气温度太低,造成冷热交替,影响炉内环境。
[0036]
一种实施方式中,燃烧室2内设置有过热器9;过热器9悬挂在燃烧室2的顶部。例如,可以在本体1的燃烧室2的顶部悬挂屏式过热器9,该过热器9可以通过吊架安装在本体1的顶部,燃烧室2内的燃料燃烧时,对过热器9内的蒸汽进行加热。
[0037]
一种实施方式中,进风系统还包括电动调节阀,至少在第一风管3、第二风管4以及
第三风管5中的一个上设置电动调节阀。例如,可以在第一风管3、第二风管4以及第三风管5上均设置电动调节阀,用于控制风量以及风压。
[0038]
一种实施方式中,进风系统还包括流量计与压力计;至少在第一风管3、第二风管4以及第三风管5中的一个上设置流量计;至少在第一风管3、第二风管4以及第三风管5中的一个上设置压力计。例如,可以在第一风管3、第二风管4以及第三风管5上均设置流量计,用于实时监测输入本体1内的风量。例如,可以在第一风管3、第二风管4以及第三风管5上均设置压力计,用于实时监测各个风管内的风压。
[0039]
综上,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锅炉具有以下优点:
[0040]
1,采用新型进风形式,可以做到一次风、二次风单独控制,满足燃烧调整需求;
[0041]
2,根据燃料的燃烧情况,可以实时对各路热风进行单独调整。
[0042]
显然,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所作的举例,而并非对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而由此所引伸出的显而易见的变化或变动仍处于本实用新型创造的保护范围之中。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