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停火快装根治窑、锅、茶炉冒黑烟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561422阅读:41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不停火快装根治窑、锅、茶炉冒黑烟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不停火快装根治窑、锅、茶炉冒黑烟装置,主要供各种窑炉、锅炉和茶炉(烧开水炉),在不停火状态下加装本实用新型以根治冒黑烟之用。
迄今为止,尚无此种结构的现有技术。现有立式锅炉见图2,炉体2底部有火床9,开启炉门13,煤15从加煤口14送入火床上,一次风16从火床下进入炉膛17,炉顶上部有烟囱13。其不足之处在于由于炉膛内煤燃烧不充分,导致含有大量黑色可燃气体(碳氢化合物等)和微细碳黑从烟囱排入大气(即冒黑烟),严重污染大气环境;浪费燃煤;锅炉热效率较低。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填补本领域空白和克服上述现有锅炉的不足之处而提供一种在不停火的前提下可根治冒黑烟的不停火快装根治窑、锅、茶炉冒黑烟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措施来达到本实用新型由高压风机、空气加热机构和气流喷射机构组成,气流喷射机构有向里和向下倾斜的喷射通道,喷射通道上方有进风道,进风道和空气加热机构的出口连通,空气加热机构的进口和高压风机出口连通。
空气加热机构为具有上顶和下底的环筒,环筒有进口和出口。
气流喷射机构的进风道和高压风机出口连通,高压风机进口和烟道连通。
喷射通道可用喷射管。
喷射通道还可以砖炉钻出喷射口。
附图的图面说明如下


图1为本实用新型装于立式锅炉的总图;图2为现有立式锅炉的总图。
附图件号代表1、高压风机 2、炉体 3、空气加热机构 4、上顶5、下底 6、进口 7、出8、气流喷射机构9、火床 10、喷射通道11、水套 12、进风道13、炉门 14、加煤口 15、煤 16、一次风17、炉膛 18、烟囱19、火苗下面将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述
图1表示本实用新型装于立式锅炉的总体结构。高压风机1为现有产品,应选用风压高和风量小的产品,通常安装在锅炉炉体2旁的地面上。在炉体或烟道的高温部位装设空气加热机构3,本实施例的空气加热机构3装于烟囱18外,为包于烟囱外的有上顶4和下底5的环形筒体,开有进口6和出口7,进口和高压风机的出口连通。高压风机和空气予热机构均可在锅炉不停火的状态下进行安装和调试。为了省去空气予热机构,还可以改为由高压风机直接从烟道抽取热烟气用于予热空气,并送入气流喷射机构。
气流喷射机构8可用钢板或耐火砖制造,还可用耐火材料烧制。本实施例为钢板制成。气流喷射机构的前下方有面向火床9的喷射通道(含喷射孔或喷射缝)10,喷射孔或喷射缝的上方有和空气予热机构出口7连通的进风道12。对于椭圆形的炉门,还可在炉门上部安装1-5排向里和向下倾斜的喷射管以取代喷射通道。对于砖结构窑炉,可以用风钻在不停火状态下,在加煤口14两侧和上部向里钻通1-10排向下倾斜的喷射口,外垒进风道。本实施例的气流喷射机构安装在加煤口14的上顶部。件号11表示水套。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比较具有下列优点1、可在不改变炉体结构、不停火的情况下快速安装,能减少停火停产给用户造成的经济损失;2、加热后的高压气流均匀地喷射到温度最高的火床火苗19上,引燃因缺氧产生的可燃黑色烟气和微细碳黑,让其在炉膛内充分着火燃尽不再产生黑烟,既可提高热效率,又可节煤和改善环境;3、造价低、运行费用低;4、操作简便、运行安全可靠,寿命长。
权利要求1.一种不停火快装根治窑、锅、茶炉冒黑烟装置,包括高压风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空气加热机构和气流喷射机构,气流喷射机构有向里和向下倾斜的喷射通道,喷射孔上方有进风道,进风道和空气加热机构的出口连通,空气加热机构的进口和高压风机出口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不停火快装根治窑、锅、茶炉冒黑烟装置,其特征在于,空气加热机构为具有上顶和下底的环筒,环筒有进口和出口。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不停火快装根治窑、锅、茶炉冒黑烟装置,其特征在于,气流喷射机构的进风道和高压风机出口连通,高压风机进口和烟道连通。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不停火快装根治窑、锅、茶炉冒黑烟装置,其特征在于,喷射通道可用喷射管。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不停火快装根治窑、锅、茶炉冒黑烟装置,其特征在于,喷射通道还可以砖炉钻出喷射口。
专利摘要不停火快装根治窑、锅、茶炉冒黑烟装置,由高压风机、空气加热机构和气流喷射机构组成,气流喷射机构有向里和向下倾斜的喷射通道,喷射孔上方有进风道,进风道和空气加热机构的出口连通,空气加热机构的进口和高压风机出口连通。在不改变炉体结构、不停火的情况下快速安装,能减少停火停产给用户造成的经济损失;在炉膛内充分着火燃尽不再产生黑烟,既可提高热效率,又可节煤和改善环境;造价低、运行费用低;操作简便、运行安全可靠,寿命长。
文档编号F23L5/00GK2359574SQ9825064
公开日2000年1月19日 申请日期1998年12月25日 优先权日1998年12月25日
发明者宁海泽 申请人:宁海泽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