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装饰多通道多功能的可升级的通风管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570377阅读:16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自装饰多通道多功能的可升级的通风管路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一种空调管路、通风管路和新风换热相混合,并产生新功能的空气管路。
目前的风道式中央空调只是单管路运送空气,无法使空气在各个空间中合理的分配,并进行新风和换热的功能。现有的新风换热装置都是将换热装置制成一个独立的装置,配有独立的风机、外壳及操作系统,占用空间大,造价高,而且因为体积的影响,换热的面积小换热效率低,窗式新风换热装置外型同窗式空调相近,安装在窗户上影响采光及建筑的外观,并在窗户上产生振动,扩大噪音。普通空调只能直接作用于一个房间,并且使得房间与其它房间和室外的空气流通性能大为降低。冰储冷设备复杂,造价高,暖气多用电热丝等发热元件,运行费用高。管路要么全部开通,要么全部关闭,管路中的空气流量完全靠风扇风量的调节,所以管路中的各种阀门没有导流的流线形设计,三通管路之间无法很好的切换风量。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用保温材料或导热材料一个管道分为两个以上管路,实现以管路为中心达到中央空调管路、新风、换热、储热、供暧以、调控气流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通过以下设计来实现用保温材料或导热材料将一个管路分成两个以上的管路,使管路具有热交换功能和运送多股气流的功能,并使用切换阀控制各个管路的开启与关闭,管路的外表面采用装饰材料,安装完管路后不用在管路外再次装修,采用可打开的结构,便于管路的安装、维护和升级改造。
以保温材料将一个管路分成两个以上的管路,使管路内可以通过两种以上不同温度、性能、不同出发地和目的地的空气,可以使室内各个房间和室外的不同空气分离,在使用者的控制之下进行流动,达到使用者对环境更高的要求。
权利要求2和3中所述的多通道多功能热交换管路以导热材料分隔管路,使两个以上并行的管路中的气流进行热交换,达到换热的目的,这个将换热装置与管路结合为一体的设计,利用了管路距离长,截面积大,使热交换装置获得了巨大的工作空间,简化了热交换装置,提高了热交换效率。由于管路本身的结构特点,对于管路所需的风扇、过滤材料、热交换装置的布置等都提供了极大的方便。
权利要求4和5中所述的多通道多功能水气热交换管路是将权利要求2和3中所述的多通道、多功能热交换管路中一个方向上的通道封闭,通道内气可以进、出冷热水、蒸气、制冷液或蜡等储能和携带热能的物质,通过导热隔离层使空气可以和这些材料进行热交换,达到调节空气和储能的目的。
权利要求6和7中所述的多通道低风阻导流切换阀带有低风阻的流线形,使一个管路内的空气分流到两个以上的管路中或两个以上管路中的空气汇入一个管路中时不产生涡流,风阻极大的减小。其中权利要求6所述的多通道低风阻导流切换阀是支态的控制阀,即打开一个管路时关闭另一个管路,或通过调整管路中气流流过的截面的大小来控制各个管路中气流的流量。权利要求7所述的阀门切换控制装置是通过手动或自动控制阀门的状态,其中间歇控制装置使两个以上管路中的气流或以间歇性的流通和停止,使室内有变换的气流。
权利要求8所述的透明管口和管路使管路可以方便的由窗户接到室外而不影响窗户的透光性和外观,可打开的结构方便于管路的清洁和维护。
权利要求9所述的自装饰可拆装的多通道信号管路使管路安装完成后不再需要进行外表面的装饰,减少造价和工期,反光内表面使管路内可以流通无线信号,便于从一个房间对另一个房间内的设备及对管路内设备的遥控。可拆管路使管路可以再次打开,方便管路及设备的维护,并可增加设备,使管路升级改造。
权利要求10所述的可拆装多通道管路由分开的管壁组合而成管路,可以多次方便的拆开和拼装而不受损,使管路内设备的安装、维护、升级和改造都更加方便,提高了管路的适应能力和功能。
说明书附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摘要附图和整体设计图。
附图2、3和4所示的是权利要求2多通道多功能热交换管路和权利要求3所述的层间导流支撑波纹条。
附图5和6所示的是权利要求4所述的多通道多功能水气热交换管路和权利要求5所述的汽液层。
附图7、8、9、10所示的是权利要6所述的多通道低风阻导流切换阀和权利要求7所述的阀门切换控制装置。

图11所示的是权利要求8所述的透明软连接管口管路的窗户。

图12、13、14所示的是权利要求9所述的自装饰可拆装的多通道信号管路和权利要求10所述的可拆装多通道管路。
说明书附
图1所述的是本实用新型的摘要附图和整体设计图。图中1是进风口和新风进气管,可以在进气口安装空气过滤装置和风扇等设备。图中2是排风口和排气管污浊的空气由此排出。图中3是权利要求2所述的多通道多功能热交换管路,作为第一级热交换装置,新风和污浊空气在此进行热交换。图中4是权利要求6中所述的多通道低风阻导流切换阀。图中5是用于排出各个房间空气的管路。图中6是空调。图中7是进入的新风或空调排出的空气进入此管路后由管路内的冷媒或热媒加热或降温。图中8是与图3所示的一样的权利要求2所述的多通道多功能热交换管路,作为第二级热交换装置。图中9是新风排出口,有两个以上的排风口,可以形成对流,并可以由图中多通道低风阻导流切换阀控制各个风口排风量的大小。

图1中可以看出,将热交换装置与管路结合,例如图中的3、7和8,并且可以将空调的蒸发口也与管路结合,空调的冷凝器与管路的排风口结合,将使热交换管路中的空间得到充分利用,而各个热交换装置也得到了广大的工作空间,有利于简化结构、提高换热效率,降低成本,并且还可以设置多级热交换装置,例如图中的3和8就成为新风进入后的第一级和第二级热交换装置,提高了换热效率。
图中6是空调,其进风口有两个以上,可以进入新风或室内空气,两者电可以混合,这样就可以使两种空气分离。
图中7是权利要求4所述的多通道多功能水气热交换管路,可以用于冰储冷,也可以用于通过热水将空气进行加热。图中4将通往图中7的管路开启,空调排出的冷气进入后将管路内的水降温至结冰,阀门4再关闭,使管路7内的冰保持其状态,当左边的新风管路中的阀门4开启,新风或室内空气就进入了管路7中,并被降温。管路内为流动的热水或是储热的材料进就可以便空气升温。
图中4所示的权利要求6中所述的多通道低风阻导流切换阀在管路中起将一个管路中的气体引入两个以上的管路中,并且可以改变各个管路中空气的流量。将多通道合并在一个管路内,可以使管路成为一个整体,便于布置和装修,由图中可以看出,可以将新风与室内空气完全分离,将按使用者的设定,定量和定位的新风排入室内的特定位置,在经过图中3和8与室内排出的空气进行热交换及经过图中6和7的空调调温后仍然保持100%的新风,而不与房间内原有的空气进行混合,与现有的新风进入空调就会与室内空气混合,并且各个房间的新风量不能随意设定有明显的优势。图中导流阀4在进行各个角度的变换,使各个管路的风量进行变换时始终保持流线形的弧度,将空气的阻力减小到最低,避免了气流产生涡旋和噪音,这也是目前通风管路中的各种阀门所没有的。只有这样的切换阀才可以保证如此多的管路分支正常的运行。
权利要求2所述的多通道多功能热交换管路,其特征是由经折叠和有加强棱的多层导热隔离层、封边固定导流条、层间支撑波纹条组成,其中导热隔离层被压出棱,增强导热隔离层的强度;层间支撑波纹条之间有一定的距离。权利要求3所述层间支撑波纹条,波纹条之间有一定距离,以利于气流的扩散。
说明书附图2所述的是热交换管路,图中1是管路的外壳;图中2是管路内经过折叠的导热隔离层和支撑边用的条;图中3是热交换装置的两个进风口;图中4是热交换装置的两个排风口;图中5是热交换隔离膜上的加强棱;图中6是支撑波纹条,右边支撑波纹条上的横线表示的波纹;图中7是管路中的隔离层,隔离层可以是用保温材料制做,使两边的空气不能进行热交换,也可以用导热材料制做,使两边的空气进行热交换;图中8是异型管路。
为提高热交换效率和节省材料成本,所以使用非常薄的铜箔、铝箔等膜,但材料过薄就容易产生变形,改变空气通道内的横截面,影响空气的流动和热交换效率,所以特别在隔离层之间加入了支撑边用的条2、导流支撑进排风口3和4、热交换隔离膜上的加强棱5和支撑波纹条6。附图2中的2即是折叠的导热隔离层,又表示支撑导热隔离层的边,折叠层的上、下最外两个层的边使用支撑条,可以是金属条、金属槽、木条等,里面的边在进行折叠时自然形成了槽形的结构,并且由于不容易受到外力,所以仅凭自身的槽形结构就可以支撑,而不用支撑条。在热交换隔离膜之间布置支撑波纹条可以保证膜不变形,但如果支撑波纹条布满整个空气通道内,又会使空气的横向流动受阻,使空气通道内的气流流动不均匀,也同样影响空气的流动和热交换的效率,所以支撑波纹条之间要隔开一定的距离,使空气可以进行横向扩散,但拉开支撑波纹条之间的距离又会使换热膜可能产生变形,使换热膜产生加强棱就可以解决这一问题。空气流通层较薄时,加强棱在各层换热膜上的位置相同凹凸方向上一致,不影响空气流通层的横截面。导流支撑波纹条6左边的是斜置的波纹条,可以起到引导气流方向的作用,波纹条也可以进行弯曲。当换热膜较厚或加强棱较多,或膜之间空隙较大时可以不使用或少使用支撑波纹条,例如图2中的左半部分在导流支撑进排风口3和4与中间的支撑波纹条之间有一个支撑条,而右半部分没有,则右半部分的跨度就比左半部分大了一倍。在图的右端是异型管路8,空气出口处比对应的左端大,使进出的气流可以斜向进出,使气流更加流畅。异型管路8可以设置在转弯处或隐蔽处。在转弯处做一个节就可以。
说明书附图3中1是壳体,2是换热隔离膜,3是最终封合层,4是未被封合的进气入口导流结构的端口,5是被封合的进气入口导流结构的端口,6是未被封合的排气出口导流结构的端口,7是被封合的排气出口导流结构的端口,8是支撑导流波纹条,9是加固架。气流可以进入未被封合的进气入口导流结构的端口4中,但不能进入被封合的端口中,但4和5在内部是相通的。用附图2中斜置的支撑导流波纹条6就可以将端口4中进入的气流均匀的分配到端口4和5内。以同样的方法将端口5和6内排出的气流汇聚至端口5处排出。进入的空气和排出的空气由最终封合层分成上、下两个通道,互不干扰。支撑导流波纹条8是用于隔离膜之间的间隙较小时使用,保证隔离膜之间的间隙,加固架9是可以在间隙较大时使用,当管路很长,有充足的距离用于热交换时,可以将隔离膜之间的间隙放大,这样就可以不完全依靠波纹条8,用加固架9可以支撑隔离膜,并可以将加固架9固定在外壳上,被封闭的端口和7也可以使用塞子一类的材料封闭。图中6是未被封合的排气出口导流结构的端口,7是被封合的排气出口导流结构的端口,由权利要求2中所述的封边固定导流条构成,封边固定导流条向外的一边有倒角,热交换膜固定在封边固定导流条上之后,气流被导角分向两边相邻的层面,例如图中7被封合,气流就会进入图中4的层面。图中最终封合层3是进气和排气两个通道内的封边固定导流条向上或向下延伸,形成一个条,在这处重叠条上就以方便的进行封合而将多重叠的结构化为简单的两个管路。附图3分为左右两边,左边所示的是附图2,右边所示的是附图4。左边代表附图2中有一个最终封合层,使进排气口成为为上下两边的分布,而右边代表附图4中有两个最终层3,使进排气口成为中间和两边的分布。
说明书附图4所述的是热交换管路,图中1至6所示的与附图2中所示的相同,图中1是管路的外壳;图中2是管路内经过折叠的导热隔离层和支撑边用的条;图中3是热交换装置的进风口;图中4是热交换装置的排风口;图中5是热交换隔离膜上的加强棱;图中6是支撑波纹条,右边支撑波纹条上的横线表示的波纹。与附图2不同的是图中7是进气导流条,可以如图中所示为流线形,在条件要求不高时也可以是直线形,将进入热交换器的空气由两边引向中间,当空气流向相反时,也可以做为排气导流条将中间的空气引向两边。图中8是排气导流条,可以是流线形,也可以是直线形,将两边的空气汇聚到中间,由风扇9排出,当风扇9的风向相反时,将中间进入的空气分向两边。图中9是排风扇,当需要时可以改变风向,成为进风扇,可以取消风扇,如同附图2中所示的一样,将各个排风口接入管路中。图中10是过滤材料,分布在管路的最外边,环绕管路,以获取最大的工作面积。图中两边与进排风口相一至的虚线和带箭头的虚线是指另一层的进、排风口和空气流动方向。和附图4与附图2最大的不同是两边进、排气的端口,图4中将端口分为中间和两边的进、排气口比图2中所示的左右分布的进排风口在空气扩散距离上缩短了一倍,但形状较复杂,适合在距离较短、风速高的管路中使用,而在距离长、风速慢的情况下可以使用结构更简单的图2中的进排风口。在进、排风口外安装风扇和过滤装置可以使热交换管路成为一个完整的热交换装置,也可以将进、排风口直接与管路相连接,使热交换器成为管路的一部分。用调速开关控制风扇的风量就可以控制进、排风量,风速越慢,热交换效率就越高,在不需要大的新风量时可以减少新风量。可以设定单向新风,通过感温器测定室外温度在使用者设定的温度之内时,可以关闭排风风机,而是单向的向室内排入新风,当温度低于或高于使用者设定的温度时,排风风机起动,新风与室内排风进行热交换,当出现室外温度比室内温度更适合使用者要求时,新风不与室内空气进行热交换。可以用感温的双金属片控制电路,通过转动双金属片的根部来设定温度,温度变化,双金属片弯曲,接通或断开电路。
上述权利要求2、3和图2、3中的内容说明了以导热材料分割管路形成热交换装置的使用空间大、结构和工艺简单、造价低、热交换效率高和使用灵活的特点例1可以将窗式新风换热机与管道工程机结合在一起。利用权利要求9所述的透明管口和管路和权利要求10所述的装饰性外表面和反光内表面的可拆管路使新风换热机的热交换机可以完全安装在室内,而以管路与室外相通,但又没有管道工程机非常多的室内管路,结合了两种机型的优点。
例2与管道工程中的管路相结合,拥有了巨大的工作空间。在管道工程中,很多管路长几米甚至十几米,而热交换器就可以在管路内长达几米甚至十几米,比起现有的热交换器换热的长度多在半米以下,其热交换面积将极大的增加,其热交换效率也将极大的增加。
例3二次热交换室外新风进入室内与室内空气进行第一次热交换,还可以与空调排出的冷气、暧气进行热交换。现有的新风装置要么与空调分离,开成空调一个管路和排风口,新风一个管路和排风口,要么与室内空气混合。使用二次热交换之后新风可以直接进入空调中,可以与空调排出的气体进行热交换,使新风与室内空气分离,提高使用者对空气的控制能力,提高室内空气的新鲜程度。
说明书附图5和附图6所述的是权利要求4多通道多功能水气热交换管路和权利要求5所述的汽液层。附图5所示的是权利要求4多通道多功能水气热交换管路的端口,图中1是管路的壳体,2是管路中的空气通道,3是空气通道中的支撑波纹板,4是权利要求5所述的被封住的汽液层,5是汽液层的汽液进入口,6是汽液层的汽液出口。权利要求4所述的多通道多功能水气热交换管路,其特征是由经折叠的多层导热隔离层、空气流动层、汽液层、层间支撑波纹条组成,其中导热隔离层、空气流动层与权利要求2中所述的相同;层间支撑波纹条之间的距离缩小或消除;汽液层由进液和出液口、空调的制冷蒸发器、导温条、储能介质、储液袋组成,可以汽液层流通低温或高温的液体,或是蒸汽,也可以不产生流动,用于冰储冷。
图5中空气通道3保持畅通,由空调吹出的冷气、室外进入的新风及室内的空气都可以通过切换阀的控制进入。支撑波纹板由支撑波纹条变化而来,由于空气通道3的进、出口都与内部通道的宽度大致相同,所以没有空气流通的死角,而汽液室内的压力又会加大,所以支撑波纹条之间的间隙可以减小或没有间隙而形成整体的板。图中的汽液层4为对外封闭的空间,各个汽液层之间可以互通,形成象汽车水箱一样的结构,也可以不通,与外界有管路相连接,例如水管和空调的制冷液管,通过水管可以向汽液层里加入冷热水、蒸汽,通过空调的制冷蒸发器可以使汽液层直接降温。
附图6中1是附图5中所示的空气通道2,2是附图5中所示的汽液层4,3是附图5中所示的汽液层汽液进入口5和汽液出口,4是汽液进出管的开闭阀,5是汽液进出管延伸出的低热导保温管,6是空调制冷蒸发器,7是制冷液管延伸出的低热导保温管。权利要求5所述的汽液层,其特征是由进液和出液口、低导热管路、管路开闭阀、导温条、储能介质、储液袋组成,进液和出液口在汽液层的两端,汽液层中的汽体或液体可以由一个口进入,由另一个口流出,液体流动的方向与另一个空气流动层中空气的流动方向相反,两个口的管路开闭阀关闭后汽液层中的气体或液体停止流动。
附图6是附图5中空气通道和汽液层的放大图,图中汽液层2的两端封闭,有管路与外相通。汽液进入口和出口3使冷水、热水、蒸气可以进入到汽液层,当空气通道1中有空气流过时使其升温或降温,汽液进出管的开闭阀4可以切断管路,当用于储能时使汽液层与外界断绝流通。汽液进出管延伸出的低热导保温管5是导热率低,有上、下起伏的管路,上、下起伏的结构使管路中的流体不因为冷热而产生升降来进行热交换,在管路关闭时保持汽液层的温度不从此处外流。空调制冷蒸发器6是空调的盘管,制冷液通过此管路进入汽液层,蒸发后使汽液层内温度下降,可以使汽液层内的水结冰、储冷或直接给流通的空气降温,制冷液管延伸出的低热导保温管7由耐高压和低热导的材料制成,有上、下起伏,在空调停止运行时,防止汽液层的温度变化影响空调管路。为使汽液层内的导热性能增加,在汽液层内加入铝、铜等导热材料的丝、条。在汽液层的边加上弹性条,吸收水结冰后涨大的尺寸。储液袋与管路相连接和密封,提高汽液层的密封能力。
上面图5和6所述的权利要求4和5中的内容可以使管路对空气温度的调整更加容易和经济。
例1通过汽液层内的冰储冷而达到节省电费和增强空调功率的效果。使空调吹出的冷气进入空气通道中,可以使汽液层内的液体结冰,储存了制冷能力。我国开始实施不同时段不同电价的政策,在夜间空调运行并储冷,电价低,而且夜间温度低,制冰用电量更小,在白天切换空气流通的通道,使室外的新风或室内空气流过空气通道,空调关闭或切换到另外的管路中,用夜间制成的冰制冷就可以节省电费。另外,当空调自身功率不足时,用储存的冰制冷,等于提高了空调的功率。其最大的优点就是不必改造现有的空调设备,只需要将空调的排风口接到本实用新型的管路中就可以。汽液层内还可以加入储热材料。
例2通过汽液层内双向流动冷热水的流动进行制冷、热。用水冷的中央空调系统可以将水管接入汽液层,用锅炉热水、蒸汽、废弃热气等。通过切换,冷、热水可以双向切换,当进入的是热水时,进水管在上,出水管在下,利用冷水下降使水流更流畅,当进入的是冷水时相反。用锅炉、土暖气的热水、蒸汽、废弃热气取暖价格低廉,制热能力强,用管路引入汽液室并关闭制冷水管就可以取暧。
例3将空调的蒸发器引入汽液室内,使空调直接在汽液室内制冰,直接快速。
说明书附图7、8、9和10所示的就是权利要求6所述的低风阻导流切换阀和权利要求7所述的阀门切换控制装置。图7所示的是直管分流向直管和弯曲的支管,图7中1是直管,2是支管,3是变向支管导流板,4是直行导流板,5是转动驱动机构,6是导流板的尖端,7是杆式驱动机构。与附图8中不同的是下方的支管导流板3和上方的直管导流板4其自有弧度都是向上弯曲,而图8所示的是双管平行带弧度弹性导流板,上方的导流板向上弯曲,下方的导流板向下弯曲,这是因为图8中所示的管路都是同方向的直管。如上所述,图7的导流板3和4在不受外力的情况下都带有弧度,使其在受外力作用下可以延此弧度变形,当导游板尖端6向上时,上面的直管导流板4被压缩,弧度变大,下方的支管导流板3被拉伸,弧度变小。导流板5和6的一端分另固定在直管管壁上和支管管壁上,另一端也就是尖端合并在一起,一个板略突出,并可加工成风阻更小的尖的边,在不受外力作用时,导流板3和4合并后的尖端的边位于直管的中间位置,平均分割管内的气流流向两个支管,并且尖端的边保持与管壁平行,使边上不产生涡流,减小风阻。转动驱动机构5由驱动器和执行器组成,图7中显示的是执行器,驱动器可以由外露的把用手动转动,也可以用电机带动。驱动器可以是板式的,也可以是框架,一边固定在位于管壁上的驱动器上,另一端与导流板3和4相连接。驱动执行器5具有一定弹性,在驱动导流板3和4的过程中,为克服导流板3和4为保持原有形状而产生变形,此变形正好可以使导流板3和4的尖端保持水平。图中杆式驱动机构7是由安装在管壁上的驱动机构处伸出驱动杆,与导流板3和4连接,由于杆式驱动机构不发生轴向转动,所以可以始终保持导流板尖端与管壁平行。
图7和图8中所示的低阻力导流阀由于具有了流线外形,所以风阻很小,再配合光滑的外表和消音的材料就可以达到静音的目的,可用于直管、弯管等的开关、一管分为多管的分流、多管合为一管的混合,及管路的开启与关闭,图7和8中空气的流向也可以看作是与箭头方向相反的流向,表示空气由两个管路流进同一个管路后混合,管路可以视为排风口或进风口,使进风和排风的阻力和噪音更小。
附图9和
图10与附图7的结构和作用相似,附图9与图7的不同点是图9中的4是双层,图中的5比4短而且具有流线形,使得双层的5在被4驱动时产生抗变形的力,使得5的前端尽可以保持水平。图中的3比4更短,其优点是使得图中的4的形状更流畅。图中3贴在4的下部,这样可以在空气进入弯管的过程中形成一个由5、4和3共同形成的一个流线形的导流结构。
图10与图7和图9不同的是
图10中5被简化成一个弯弧度的板,结构简单,可以用于要求不高的管路中。
权利要求7所述的阀门切换控制装置由遥控接收口、间歇控制装置、电控驱动装置和手动控制柄组成,间歇控制装置设定阀门开启和关闭之间相距的时间;电控驱动装置根据间歇时间设置钮设定的时间间隔操纵弧形导流驱动板运动。说明书附图7、8、9、10中的驱动执行器5,图7和9中的杆式驱动执行器7受阀门切换控制装置的控制来控制阀门进而控制各个管路的开启和关闭。其中手动控制柄可以让使用者手动操作,而电控驱动装置可以由使用者设定后自动操作,并可以遥控操作。间歇控制装置可以将阀门设定为反复开启和关闭,使管路中间断性的有气流流通,就象最常见的汽车的雨刷等反复运动的装置。将切换阀开启到不同的位置,就可以调整两个分支管路中的气流的流量。在一个房间中分布两个以上的排风口,如附
图1中左下角所示的,通过切换阀使两个排风口中同时的或交替的排风,使室内产生对流,可以防止因长时间单方向的气流产生的不适。
权利要求8所述的有透明软连接管口管路的窗户,其特征是由窗户、可变形的软管路,保温透明管壁、可开启的管壁、合叶、软连接、移动槽、密封条和固定螺丝组成,可开启的管壁是利用合叶、移动槽和固定螺丝使部分管壁可以与整体管壁连接或分离,并可以封闭管口的端口,便于维护管路。
由保温透明管壁做成可开启和关闭的管口,安装在窗户上,与窗户成为一体,管口与固定在墙壁之上的管路之间可以有软连接保温管路相通,使窗户可以打开。管口处可以安装由合叶与整体管壁相连接的一部分管壁,如附
图11中所示的可以打开管路,并可以封闭管口。

图11中1是管路,2是窗户,3所指的虚线是窗户上的管口即进、排风口,4是管路上的开口,5是可活动的管壁,6是合页。可活动的管壁5在窗户上的开口2与管路上的开口4之间活动,可以活动到管路上的开口4之外,便于清洁内部,并可以在窗户2和管路开口4上安插销等固定元件,并配密封条。当活动管壁5固定在管路开口4上时,窗户上的开口2开启,室外的空气可以进入到管路1中,当活动管壁5固定在窗户上时,室外的空气不能进入到管路1中,而室内的空气可以进入,并可以通过管路上的开口维护管路。在大开口情况下,可以通过移动槽、或螺丝固定等其它方式组合可活动的管壁和窗户,使管路可组装和拆卸。管路可以通过窗户上的开口2延伸到室外,在室外安装风机、过滤材料等设备,也可以在管路1上延伸出软连接管路,使窗户自身可以活动,而固定管路不动。过去的新风多是在墙壁上开一个小孔,这样新风量小,但在墙壁上开大孔,引入大量的新风又会使建筑的外观、结构等受到影响。在窗户上使用透明材料制成可以连接管路的窗口就可以在不影响建筑外观的情况下引入大量的新风。在适当位置将部分管壁制成透明的,可以接收管路外的信号,并可以向管路外发送信号,配合权利要求9所述的内有反光层的信号管路,就可以使一个房间的使用都遥控另一个房间的设备。
权利要求9所述的自装饰可拆装的多通道信号管路,其特征是由外装饰层、装饰性边角、可用于固定的阴角装饰条、可用于固定的阳角装饰条、装饰卡条、保温层、反光内表面和可打开的结构组成;装饰性外表面与装饰性边角组成管路的外表面,使管路外不需要再进行装饰;可打开的结构是由管壁、合叶、软连接、移动槽、密封条和固定螺丝组成,使管路可以反复多次的打开。再有的空调风管、水管等没有装饰性的外表面,管路施工后就需要在管路外再进行装饰施工,有了自装饰性的外表面,就可以使管路的外面不再进行装饰性的施工,减少了成本。当管路需要维护时,管路外的装饰层可以要受到破坏,损失巨大,而使用了有自装饰外表面和可拆装结构的管路后在管路的维护和升级改造时就可以方便的把管路打开施工,然后再把管路组合安装。管路内表面的反光层可以反射信号,配合权利要求8中所述的透明管壁,可以将一个房间内的信号传入另一个房间中,管路就相当于一个光纤网络,可以在管路内放置信号接收、转换的装置,提高管路功能。
权利要求10所述的可拆装多通道管路由分节固定管壁、分节自由管壁、密封条、龙骨、加固边、加固定位板、可拆装的管内隔离层、等规格螺丝孔、螺丝组成,固定管壁固定在墙壁上,自由管壁与固定管壁组合成为完整的管路,内部可以由可拆装的管内隔离层分隔成两个以上的管路。
固定管壁由龙骨、加固边、加固定位板、螺丝等固定元件固定,自由管壁通过螺丝等可再次拆卸的元件及龙骨、加固边等元件固定在固定管壁及墙壁和屋顶上,形成封闭的管路。固定管壁和自由管壁的长短和大小有一定的规格,螺丝孔的大小、距离和分布也都有一定的规格,这样,在管路的互换、安装、拆卸、增加管路内设备等方面提供了方便。
管路在安装时可以先安装固定管路,再安装如权利要求2、4、6等所述的及过滤材料、臭氧、负离子发生器、加温器、加热器等设备和将管路分为两个以上管路隔离层,再安装处面的自出管壁提供了极大的方便。
说明书附
图12、13和14所示的是权利要求9和10所述的自装饰可拆装的多通道信号管路和可拆装多通道管路的结构。说明书附
图12、附图3和附
图14中,1是指墙壁和屋顶,2是指固定管壁,3是指自由管壁。
图12和13中的固定管壁2是贴在墙壁和层顶的保温板,形成了一个直角形,
图12中的自由管壁3与固定管壁2一样,是对应的直角形,合在一起形成封闭的管路。
图13中的自由管壁3是一个斜置的平板,也可以制成带弧度或其它形状的外壳,同样可以形成封闭的管路。而附
图14中左图所示的固定管壁2是一个槽,被固定在墙壁和屋项上,而自由管壁3是一个保温板,封闭槽口。
图14中右图的固定管壁2是保温板固定在墙壁或屋顶上,图中所示的是固定在墙壁之上,而自由管壁3是一个槽,罩在固定管壁上。
说明书附
图12中的4是指固定板,5是固定条,6是固定螺丝,7是加固角边,8是阴角装饰条和阳角装饰条,9是固定装饰条的固定材料,10是外装饰面,11是连接用的固定条、合叶,12是形成多个通道的隔离层,13是一个管路空间,价格较低的材料材质较为松软,可以直接粘贴在墙壁之上,但当再次拆下固定管壁2时会破坏管壁和墙面,在墙壁、屋顶上打孔后就可以通过螺丝等固定元件将固定板4连同固定管壁2都固定在墙壁之上,因为在安装和拆卸固定管壁时可以先拆卸自由管壁,就会将螺丝孔暴露在外,可以非常方便的操作,这是其它采用封闭式的管路所不能比拟的。将固定管壁2和自由管壁3拼合在一起后就形成了一个封闭的管路,当固定管壁2或自由管壁3两者或其中一者是由有弹性的,可以起到密封作用的材料制做而成时,例如橡塑软发泡等材料时,可以不使用密封条,通过附
图12中的固定条5将两部分管壁连接在一起,连接处带有一定的压力,通过管壁的弹性压缩起到了密封的作用。当两部分管壁材质都较硬时,可以在两部分相连接处增加密封条,保证接口的密闭性。
图12中的固定条5,位于固定管壁2的边上,起到两个作用,一是将固定管壁固定在墙壁上,二是固定自由管壁或其它物体。固定条5是条形或块形体,当被固定物体较松软时,使用长形的固定条,反之可以使用短的固定块,固定条具有较为坚定的材质,例如木材、工程塑料等可以固定螺丝等元件,并可以用胶粘接,固定条上有统一规格的通孔和螺丝孔,通孔用于穿过螺丝,将固定条固定在墙壁上,螺丝孔用于通过螺丝将固定其它物体固定在固定条上,而且还可以用胶粘的方法固定。例如用木龙骨做为固定条5,木龙骨5与固定管壁2粘接在一起,上打通孔,就可以穿过横置的螺丝6,将木龙骨5和固定管壁2固定在墙壁、屋顶1上,固定条下方的木螺丝就可以穿过自由管壁3钉入木龙骨5中,固定自由管壁3。固定条5还可以用于吊顶、吊柜、顶柜等处与墙壁、屋顶的连接。
说明书附
图12中的12指的是用于设立多通道管路的隔离层,其中左上角的是在管路的一角形成一个单独的管路,右侧竖置的保温板将管路分为左右两个管路,这样一个管路就可以分为三个管路,为些内置的隔离层可以用固定自由管壁3的方法固定。当有需要时,还可以再将管路进行分割,形成多功能管路。
当有螺丝孔外露而影响外观时,可以将一列外露的螺丝孔制成槽,可以用装饰卡条卡入槽中,遮挡螺丝孔,或用装饰球塞入螺丝孔,主要用于阴角装饰条和阳角装饰条上,阴角和阳角装饰条与自由管壁连接在一起时,通过螺丝将阴角装饰条固定在墙壁或龙骨上就可以,即方便又美观。装饰条8也可以只用于固定,当管路需要与墙壁或屋顶有一定距离时,可以在装饰条8与墙壁和屋顶间放置隔离块,隔离块固定在墙壁或屋顶上,装饰条再固定在隔离块上,或是可以无限加大装饰条8的宽度,使其成为屋顶。
由上述内容可以看出,具有外装饰表面的管路与可拆装的管路结构相组合,使管路在施工工艺和实用功能上都有了极大的提高,没有了可拆装的管路结构,管路内的设备在制做和安装进就有了很大的难度,而以后的维护更加困难。而没有了自带的装饰外表面,管路就失去了可拆装结构的优势而被深埋在外装修工程里面。另外,有了可拆装的管路结构使管路的安装和固定更加方便,例如以前的管路是用吊杆将管路吊挂起来,管路与屋顶间有很大的距离,使建筑的有效高度降低,现在可以将管路通过螺丝固定、粘贴固定等方法固定使管路与屋顶的距离缩小至0,增大了房间的有效高度。
由上述多项内容中可以看出本实用新型将让使用者通过对空气的缃分和加入新型的空气处理设备,并用新型的管路设计,达到对空气的质量更好的把握,得到更完美的室内大气环境。空气可以被分为全室外新风、室内外混合风、室内风、全新调温风(经过空调调温、调湿处理)、室内外混合调温风、室内调温风、负离子和臭氧风、加湿风、干燥风等。空气经过细分后可以分到不同的位置,例如当起居室有人时,全新风排入起居室,当起居室没有人而卧室有人时关闭起居室,新风进入卧室,负离子随同新风一起走,而大多数臭氧与新风分离,与室内风一起进入无人的房间、衣柜、床具、碗柜等处起到除尘、杀菌、消毒等作用。臭氧具有极强的杀菌、消毒等作用,但高浓度臭氧对人体有害,将臭氧与新风分离并排入到更需要它的地方。
权利要求1.一种用于空调和新风的自装饰多通道多功能的可升级的通风管路,其特征是由自装饰可拆装的多通道信号管路(1)、隔离层(2)、保温隔离层(3)、多通道多功能新风热交换管路(4)、多通道多功能水气热交换管路(5)、多通道低风阻导流管(6)、多通道低风阻导流切换阀(7)、透明管口(8)、风扇组(9)、过滤装置(10)和可拆装的管路(11)组成;其中,可拆装的管路(11)为壳体,隔离层(2)和保温隔离层在可拆装管路(11)内,将一个管路分为两个以上保温或不保温的管路,将多通道管路(1)、多通道多功能新风热交换管路(4)、多通道多功能水气热交换管路(5)、多通道低风阻导流管(6)、多通道低风阻导流切换阀(7)、风扇组(9)、过滤装置(10)安装在内,实现管路和可拆装性、多功能性、扩展性及利用多通道低风阻导流切换阀7对管路的控制性;透明管口(8)与可拆装管路(11)对接,防止因管路与窗玻璃对接而影响建筑的外观。
2.根据利要求1所述的自装饰多通道多功能的可升级的通风管路,其特征是多通道多功能热交换管路是由管壁、经折叠和有加强棱的多层导热隔离层、封边固定导流条、层间导流支撑波纹条、风扇组、调整开关组成,层间支撑波纹条之间有一定的距离。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多通道多功能热交换管路,其特征是多通道多功能热交换管路中的波纹条之间有一定距离。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多通道多功能水气热交换管路由管壁,其特征是汽液层是由进液和出液口、低导热管路、管路开闭阀、空调的制冷蒸发器、导温条、储能介质、储液袋和弹性条组成,进液和出液口在汽液层的两端。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装饰多通道多功能的可升级的通风管路,其特征是多通道低风阻导流切换阀是由导流驱动板、双管平行带弧度弹性导流板、直行带弧度弹性导流板、变向带弧度弹性导流板和阀门切换控制装置组成;其中直行导流板和变向导流板的一个边分别与弧形导流驱动板相连,另一边与直行的或分叉的管壁相连接,形成一个可变的带弧度的低风阻分叉管路。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装饰多通道多功能的可升级的通风管路,其特征是有透明软连接管口管路的窗户是由窗户、可变形的软管路,保温透明管壁、可开启的管壁、合叶、软连接、移动槽、密封条和固定螺丝组成。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装饰多通道多功能的可升级的通风管路,其特征是自装饰可拆装的多通道信号管路是由可拆装多通道管路是由分节固定管壁和分节自由管壁、管路外装饰面、管路内反光面、密封条、龙骨、加固边、加固定位板、可拆装的管内隔离层、等规格螺丝孔、透明管壁、信号接收转换装置组成。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是一种多管路、多功能的空调管路,其主要特征是自装饰可拆装多通道信号管路、多通道多功能水气热交换管路、多通道低风阻导流切换阀组成。其中,自装饰可拆装多通道信号管路具有外装饰面和内反光层,并具有多次拼接安装的结构,可以方便的安装和更改设计,增减、维护内部设备。多通道多功能水气热交换管路内具有可以安装气管、水管及冰储冷箱体的空间设计,在管路内运行水、气等,用于对经过管路内的空气升、降温。多通道低风阻导流切换阀由驱动机构和导流板组成,移动导流板可以将一个管路中的空气根据需要分配到多个管路中或将多个管路中的空气进行混合,增强了空气处理的性能。
文档编号F24F13/02GK2771718SQ0326615
公开日2006年4月12日 申请日期2003年6月26日 优先权日2003年6月26日
发明者任春严 申请人:任春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