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携式取暖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678784阅读:19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便携式取暖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取暖器,尤其涉及一种可在办公室、书房等场合应用的便携 式取暖器。
背景技术
现有的取暖器种类繁多,常见的有立式的,如中国发明专利ZL02136916.X,也 有可安放于床垫下的,如中国实用新型专利ZL200420083468.3, 一般地,取暖器包 括壳体、发热体和风机,壳体具有热风出口和冷风进口,发热体设于上述壳体内,通 电后可持续产生热量,风机也设于上述壳体内,可将上述电发热体产生的热量从上述 壳体热风出口送出,而现有的取暖器占用空间较大,携带不便。近来还出现了一种小型的便携式取暖器,比较适合办公室、书房等场合使用,参 考中国实用新型专利ZL94205504.7,公开了一种《便携储热式电热取暖器》,该专 利的构成由上下壳体经不锈钢圈固定,壳体内衬保温棉层和被它包裹的装有发热元件 和储热炉盘的盒体,盒体下部与温控器支撑架固定,电源插座由插座固定壳与绝缘瓷 套经接线铜螺丝固定于电热器壳体上,该取暖器可以用来暖手,但没有风机,所以空 气对流比较缓慢,周围环境不能快速共享热能,应用较为局限。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现状而提供一种便携式取暖 器,该取暖器可以设于其他物件表面,占用空间小,比较适合办公室、书房等场合使 用。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该便携式取暖器,包括 壳体,具有热风出口和冷风进口;设于上述壳体内的电发热体,通电后可持续产生热量;以及设于上述壳体内的风机,可将上述电发热体产生的热量从上述壳体热风出口送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壳体包括第一表面及可置于其它物件外壁的第二表面,M所述的热风出口则位于上述第一表面上。所述的第二表面上设有至少一块可磁吸于铁磁性表面的磁体,便于壁挂,空间占 用缩小。所述的第二表面上设有一可控制电发热体工作的按下即可通电的按钮开关,有效 地保证了取暖器的正常工作,减少了安全隐患。所述的壳体底面具有辅助进风口,加速风机及导风道外侧的热量散发。考虑到体积的小型化,内部结构紧凑化,所述的风机为蜗壳风机,该风机的出风 口与热风出口之间设有一导风道,而所述的电发热体则位于前述导风道内。作为改进,所述的电发热体采用PTC,且所述壳体内靠近电发热体并保持一定距 离设有一温度保险丝。作为改进,所述的壳体热风出口上设有出风罩,该出风罩与壳体热风出口之间为 可脱卸式插接槽配合。作为改进,所述的壳体内壁冷风进口上布置有一过滤网。冷风进口具体可以如下设计所述的冷风进口则开设于第二表面上,并且,所述壳体与第二表面相临的至少一 个侧面具有与所述冷风进口相通的缺口或通孔。所述冷风进口开设于临近第一表面的侧面,或者所述的冷风进口也开设于第一表面。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由于壳体可以置于其他物件(如写字 桌、沙发、茶几等)表面,占用空间小,应用面广,整体体积小、结构简单、内部布置 紧凑,携带方便。


图l为实施例l的正面结构示意图。图2为实施例1的背面结构示意图。图3为实施例1的侧面结构示意图。图4为实施例1的分解组装图。图5为实施例1的另一视角的分解组装图。图6为实施例1的立体放大剖视图。图7为图6中A部放大图。图8为图6中B部放大图。图9为实施例3结构示意图。图10为实施例4结构示意图。图11为实施例5结构示意图。图12为实施例6结构示意图。图13为实施例6左视图。图14为实施例7结构示意图。图15为实施例7右视图。图16为实施例8结构示意图。图17为实施例8俯视图。图18为实施例9结构示意图。图19为实施例9仰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实施例l:参考图1至图6所示,本实施例的便携式取暖器包括壳体l、电发热体3, 风机2,电源电路搬7, LED灯电路板4和导风道4。壳体l呈长方体,由上盖11和下盖12组成,上盖11与下盖12通过螺钉固定,上盖H 具有第一表面15和两侧面16,第一表面15上开设有热风出口14,第一表面15上还设有 PVC面板开关111和LED灯112, PVC面板111开关用于控制电源通断。热风出口14上设 有出风罩9,该出风罩9与壳体热风出口14之间为可脱卸式插接槽配合,上盖ll的底面 还设有一辅助进风口18及用于电源线8伸入的孔。下盖12具有可置于其它物件外壁的第 二表面16,第二表面16上开设有冷风进口13,上盖两侧面16上均开设有缺口161,该缺 口161与下盖冷风进口13相通。同时下盖12外壁四周设有四个永久磁体122,可磁吸于 铁磁性材料表面,下盖12外壁还向外延伸设有一可控制电发热体3的按钮开关122,该 按钮开关122按下后即可通电,电发热体3就工作,按钮开关122弹起,即可断电,电发 热体3就停止工作。电发热体3通过一安装架31设于导风道4内,通电后可持续产生热量,电发热体3采 用PTC,且壳体1内靠近电发热体3并保持一定距离设有一温度保险丝32,温度过高即 可断电,起到安全保护作用。。风机2设于壳体1内,可上述电发热体3产生的热量从壳体热风出口14送出,风机2 采用蜗壳风机。导风道4设于风机的出风口 21与热风出口 14之间。具体地,参考图7和图8所示,热风出口14两侧设有滑轨141,导风道4靠近热风出 口14处具有凸筋部41,出风罩9两侧设有与滑轨141配合的滑槽及与凸筋部41卡接配合 卡口,安装时,只要将出风罩9的滑槽与热风出口14的滑轨141对上,然后施力插入即 可安装完毕。本实施例使用时,可以直接将取暖器的下盖ll磁吸于其他物件(如写字桌、沙发、 茶几等)的铁磁性材料表面,按钮开关122即处于导通状态,然后插上电源,开启PVC 面板幵关lll,电发热体3及风机2工作, 一部分冷空气由侧面16的缺口、通过冷风进口 进入风机2,另一部分冷空气由辅助进风口18进入风机2,然后风机2将上述两组空气加热后送出热风出口14。以此完成空气循环对流。如果没有其他物件没有铁磁性材料表 面,那么可以在合适的物件表面安装一块铁板或安装四个与磁体121对应的铁片。实施例2:本实施例中的便携式取暖器在冷风进口13上布置有一过滤网。其它结构与实施例l相同。实施例3:参考图9所示,本实施例中的便携式取暖器中的冷风进口13与热风进口 14同位于第一表面(即前端面)上,并且相临横向并排布置。其他与实施例l相同。实施例4:参考图10所示,本实施例中的便携式取暖器中的冷风进口13与热风进口14同位于第一表面(即前端面)上,并且冷风进口13位于热风进口14上方。其他与实施例 l相同。实施例5:参考图ll所示,本实施例中的便携式取暖器中的冷风进口13与热风进口 14同位于第一表面(即前端面)上,并且冷风进口13位于热风进口14下方。其他与实施例 l相同。实施例6:参考图12和图13所示,本实施例中的便携式取暖器中热风进口14位于第 一表面(即前端面)上,而冷风进口13位于第一表面的左侧面上。其他与实施例l相同。实施例7:参考图14和图15所示,本实施例中的便携式取暖器中热风进口14位于第 一表面(即前端面)上,而冷风进口13位于第一表面的右侧面上。其他与实施例l相同。实施例8:参考图16和图17所示,本实施例中的便携式取暖器中热风进口14位于第 一表面(即前端面)上,而冷风进口13位于第一表面的顶侧面上。其他与实施例i相同。实施例9:参考图18和图19所示,本实施例中的便携式取暖器中热风进口14位于第 一表面(即前端面)上,而冷风进口13位于第一表面的底侧面上。其他与实施例l相同。
权利要求1、一种便携式取暖器,包括壳体(1),具有热风出口(14)和冷风进口(13);设于上述壳体(1)内的电发热体(3),通电后可持续产生热量;以及设于上述壳体(1)内的风机(2),可将上述电发热体(3)产生的热量从上述壳体热风出口(14)送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壳体(1)包括第一表面(15)及可置于其它物件外壁的第二表面(17),而所述的热风出口(14)则位于上述第一表面(15)上。
2、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便携式取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二表面(17)上设有 至少一块可磁吸于铁磁性表面的磁体(121)。
3、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便携式取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二表面(17)上设有 一可控制电发热体(3)工作的按下即可通电的按钮开关(122)。
4、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便携式取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壳体(l)底面具有辅助 进风口(18)。
5、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便携式取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风机(2)为蜗壳风机, 该风机的出风口(21)与热风出口(14)之间设有一导风道(4),而所述的电发热体(3)则位于 前述导风道(4)内。
6、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便携式取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电发热体(3)采用 PTC,且所述壳体(1)内靠近电发热体(3)并保持一定距离设有一温度保险丝(32)。
7、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便携式取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壳体热风出口(14)上 设有出风罩(9),该出风罩(9)与壳体热风出口(14)之间为可脱卸式插接槽配合。
8、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便携式取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壳体(l)内壁冷风进口 (13)上布置有一过滤网。
9、 根据权利要求1 9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便携式取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冷风 进口(13)则开设于第二表面(17)上,并且,所述壳体(1)与第二表面(17)相临的至少一个 侧歐16)具有与所述冷风进口(13)相通的缺口(161)或通孔。
10、 根据权利要求1 9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便携式取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冷风 进口(13)开设于临近第一表政15)的侧面,或者所述的冷风进口(13)也开设于第一表面 (15)。
专利摘要一种便携式取暖器,包括壳体,具有热风出口和冷风进口;设于上述壳体内的电发热体,通电后可持续产生热量;以及设于上述壳体内的风机,可将上述电发热体产生的热量从上述壳体热风出口送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壳体包括第一表面及可置于其它物件外壁的第二表面,而所述的热风出口则位于上述第一表面上。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本实用新型可以挂于其他物件表面,占用空间小,比较适合办公室、书房等场合使用。
文档编号F24H3/04GK201173581SQ200820083600
公开日2008年12月31日 申请日期2008年2月29日 优先权日2008年2月29日
发明者张和君 申请人:张和君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