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内外炭床多层火焰电壁炉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678972阅读:15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内外炭床多层火焰电壁炉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仿真壁炉,尤其是视觉、听觉效果更加逼真的一 种内外炭床多层火焰电壁炉。
背景技术
在现有技术的仿真壁炉中,火焰模拟装置通常采用电子火焰或模拟火 焰,给壁炉产生光学视觉效果,并起到装饰作用。壁炉的火焰模拟装置一 般分为二类,第一类为用一组飘带悬挂在模拟的燃烧物上方、半透明的塑 料屏幕与镜面玻璃之后,通过空气吹动飘带并投影到玻璃面上而产生光线
晃动来模拟燃烧时的火焰,
公开日为2005年5月11日、公开号为CN2699165 的专利文件公开了一种电壁炉取暖器,就采用了这种结构形式。第二类是 在模拟的树枝状木炭燃烧介质后安装由电机带动旋转的活动光源,前部再 设置火型壁、透光屏与镜面玻璃,活动光源带光源的转轴叶片或中空柱型 的透光罩,利用光源的反射或透光罩上的透光孔发出的光源,通过火型壁 上的火焰孔来形成火焰的形状,再投射到透光屏与镜面玻璃上,产生火焰 视觉,
公开日为2001年12月19日、公开号为CN1327138的专利文件公开 的一种电暖器中的火焰仿真装置,就采用了这种结构形式。这两类装置都 可以模拟火焰的视觉效果,但是也存在着明显的不足, 一是以投影方式在成像屏上显示的影像,其火焰效果的显示是在仿真木炭后方燃烧的视觉效 果,缺乏纵深层次感,缺少立体感;二是模拟木炭燃烧时没有考虑木炭燃 烧时发出的声音,且仿真木炭燃烧时总是处于同一亮度,其火焰没有明暗 变化,使得模拟效果不够逼真。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现有技术的仿真壁炉存在的火焰效果缺乏纵深层次 感及立体感的问题而提供一种纵深层次感及立体感强的内外炭床多层火焰 电壁炉。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目的是为解决目前仿真壁炉存在的模拟木炭燃烧 时没有考虑木炭燃烧时发出的声音,其火焰没有明暗变化,使得模拟效果 不够逼真的问题而提供一种仿真木炭燃烧时可以发出声音、燃烧亮度有明 暗变化的、模拟效果更加逼真的内外炭床多层火焰电壁炉。
本实用新型为达到上述技术目的所采用的具体技术方案为内外炭床 多层火焰电壁炉包括电壁炉的壳体、设于壳体下侧的成像光源及设于成像 光源上方的光线处理装置、仿真炭床及紧靠仿真炭床的成像屏组成,成像 屏的下端前侧设有前仿真炭床,成像屏的下端后侧设有后仿真炭床,所述 的后仿真炭床高于前仿真炭床。成像屏的表面呈不规则的毛面或磨砂面, 通过光线处理装置投射的成像光线在布满不规则凸起的毛面或磨砂面的作 用下,形成可观看的火焰模拟像。在紧靠成像屏下端的前后两侧设置仿真 炭床,且后仿真炭床高于前仿真炭床,这样我们除了从正面看到前仿真炭 床外,通过成像光源的照射,我们还可以看到成像屏后面的炭床,再加上仿真炭床上方的火焰模拟像,形成一个具有纵深层次感、立体感的燃烧壁 炉的逼真影像。
作为优选,仿真炭床为前上部设有仿真炭面,后下部空缺的半透明条 状结构,前仿真炭床及后仿真炭床横截面上的炭面大体上为弧面结构,且 前仿真炭床的弧面结构与后仿真炭床的弧面结构相连接。这是按照真实壁 炉的炭火一般呈四周低,中间高且表面往往成弧形的结构特征设置的,这 样的设置使仿真炭床更具真实感。
作为优选,成像屏为双面磨砂的半透明薄片结构,后仿真炭床的前立 面及前仿真炭床的后立面紧贴成像屏。双面磨砂的半透明薄片结构的成像 屏透光时具有靠近成像屏的物体清晰,远离成像屏的物体模糊的特点,由 于后仿真炭床的前立面紧贴成像屏,而后仿真炭床横截面上的炭面大体上 为弧面结构且前低后高,因此,靠近成像屏的后仿真炭床的前立面附近的 炭面在成像屏上形成的影像比较清晰,而远离成像屏的后部较高位置的炭 面在成像屏上形成的影像则比较模糊,并且从清晰的炭面到模糊的炭面是 一个逐渐变化的过程,符合人们看壁炉炭火前面清晰,后面模糊的真实情 形,使电壁炉的炭火模拟更为逼真。
作为优选,后仿真炭床的前立面上设有若干透光槽。在后仿真炭床的 前立面上设置若干透光槽,在成像光源的照射下,透光槽处可以射出部分 光线,这部分光线照射到成像屏后,可以模拟壁炉上的若干个发光亮点, 使整个内外炭床多层火焰电壁炉的模拟效果更好,炭床的仿真燃烧更具真 实感,同时也增加了前后仿真炭床之间的纵深层次感。
作为优选,前仿真炭床及后仿真炭床的顶部设有若干不规则分布的缺口 。仿真炭床顶部不规则分布的缺口符合真实壁炉中炭块实际分布的情形, 使所模拟的木炭的视觉效果更加逼真。
作为优选,光线处理装置为由电机驱动的转轴以及设置在转轴上的柔 性反光条构成的反光装置,光线处理装置设置在后仿真炭床的后侧。柔性 反光条一端悬空, 一端固定在转轴上,柔性反光条的长度大于转轴到后仿 真炭床或电壁炉壳体后壁的距离。由于柔性反光条的长度大于转轴到后仿 真炭床或电壁炉壳体后壁的距离,因此柔性反光条在旋转时会碰到仿真炭 床或电壁炉壳体后壁,从而产生不规则性跳动,使得成像光源通过转轴上 的反光条反射后在成像屏上获得自下而上的、大幅度起伏光线运动轨迹, 营造出变化的、大幅度起伏的动态火焰效果。另一方面,柔性反光条碰触 后仿真炭床或电壁炉壳体后壁会发出类似木炭燃烧所发出的声音,从而使 电壁炉不但模拟了视觉上的效果,更具备了听觉上的逼真效果,使使用者 真真切切的感受到了壁炉的存在。
作为优选,电壁炉的壳体内还设有成像光源遥控电路,成像光源遥控 电路按遥控器设定的程序控制成像光源的亮度变化。由于真实使用的壁炉 随着时间的推移其燃烧的强度总会出现变化,而现有技术的电壁炉通常只 有一个燃烧强度,即电壁炉在整个使用过程中其火焰的亮度是基本不变的, 这样就使壁炉缺少了真实感。因此,在电壁炉的壳体内设置成像光源遥控 电路,成像光源遥控电路按遥控器设定的程序控制成像光源的亮度变化, 可以完全模拟自然状态的壁炉燃烧过程的亮度变化,达到最佳的模拟效果。 同时,成像光源的亮度变化控制由遥控器完成,使用者无须靠近电壁炉, 操作非常方便。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它有效地解决现有技术的仿真壁炉存在的 火焰效果缺乏纵深层次感,及立体感的问题。同时,还解决了目前仿真壁 炉存在的模拟木炭燃烧时没有考虑木炭燃烧时发出的声音,模拟效果不够 逼真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模拟木炭燃烧不但发出声音,而且木 炭燃烧的亮度也会随着时间变化,模拟效果更加逼真。


图1是本实用新型内外炭床多层火焰电壁炉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2是附图1的左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的说明。 实施例1
在如图1图2所示的实施例1中,内外炭床多层火焰电壁炉包括电壁 炉的壳体13、设于壳体13下侧的成像光源12及设于成像光源12上方的光 线处理装置6、仿真炭床,紧靠仿真炭床的成像屏1组成,光线处理装置6 为由电机7驱动的转轴8以及设置在转轴8上的柔性反光条9构成的反光 装置,柔性反光条9一端悬空, 一端固定在转轴8上,柔性反光条9的长 度大于转轴8到后仿真炭床3及电壁炉壳体后壁10的距离,光线处理装置 6设置在后仿真炭床3的后侧。成像屏1为表面呈不规则的毛面或磨砂面的 半透明薄片结构,通过光线处理装置6投射的成像光线在布满不规则凸起的毛面或磨砂面的作用下,形成可观看的火焰模拟像。成像屏1的下端前
侧设有前仿真炭床2,成像屏l的下端后侧设有后仿真炭床3,所述的后仿 真炭床3高于前仿真炭床2,后仿真炭床3的前立面及前仿真炭床2的后立 面紧贴成像屏1。仿真炭床为前上部设有仿真炭面,后下部空缺的半透明条 状结构,前仿真炭床2及后仿真炭床3横截面上的炭面大体上为弧面结构, 且前仿真炭床2的弧面结构与后仿真炭床3的弧面结构相连接,前仿真炭 床2及后仿真炭床3的顶部设有若干不规则分布的缺口 5,后仿真炭床3的 前立面上设有若干透光槽4。电壁炉的壳体内还设有成像光源遥控电路11, 成像光源遥控电路11按遥控器设定的程序控制成像光源12的亮度变化。 另外,电壁炉的壳体内壁上涂成黑色,起到吸收光线的作用,防止光线的 漫反射影响壁炉的视觉效果。
内外炭床多层火焰电壁炉使用时,成像光源发出的光一部分直接照射 到前仿真炭床及后仿真炭床上,由于前后仿真炭床均为半透明结构且其炭 面上染有颜色,在灯光的照射下,炭床呈现出炭火燃烧的色彩,同时,炭 床有内外两层,而后仿真炭床又设置在半透明的成像屏后面且高于前仿真 炭床,从正面看,前仿真炭床呈现出鲜明的炭火燃烧的色彩,而后仿真炭 床则呈现出位置较远的炭火燃烧的色彩,从而使壁炉上的炭火形成有纵深 感的、立体感的炭火的逼真效果。后仿真炭床的前立面上设置的透光槽透 出的光线及前后仿真炭床的顶部的不规则缺口所透过的不规则光线,符合 真实壁炉中炭块实际分布的情形,使所模拟的木炭燃烧的视觉效果更加逼 真。电壁炉开始工作后,电机转动带动转轴转动,设置在转轴上的柔性反 光条跟着转动,成像光源的部分光线通过柔性反光条反射到成像屏上,在成像屏上形成自下而上的火焰效果。由于柔性反光条的长度大于转轴到后 仿真炭床或电壁炉壳体后壁的距离,因此柔性反光条在旋转时会碰到仿真 炭床,从而产生不规则的、突然性的向上跳动,使得成像光源通过转轴上 的反光条反射后在成像屏获得大幅度起伏光线运动轨迹,营造出变化的、
大幅度起伏的动态火焰效果。成像光源12的亮度变化受遥控电路11控制, 遥控电路11按遥控器设定的程序控制成像光源12的亮度变化,从而完全 模拟自然状态的壁炉燃烧过程的亮度变化,达到最佳的模拟效果。另一方 面,柔性反光条碰触后仿真炭床或电壁炉壳体后壁会发出类似木炭燃烧所 发出的声音,从而使电壁炉不但模拟了壁炉视觉上的效果,更具备了听觉 上的逼真声响,使使用者真真切切的感受到了壁炉的存在。
权利要求1. 一种内外炭床多层火焰电壁炉,包括电壁炉的壳体、设于壳体下侧的成像光源及设于成像光源上方的光线处理装置、仿真炭床,紧靠仿真炭床的成像屏组成,其特征在是所述的成像屏(1)的下端前侧设有前仿真炭床(2),成像屏(1)的下端后侧设有后仿真炭床(3),所述的后仿真炭床(3)高于前仿真炭床(2)。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外炭床多层火焰电壁炉,其特征在于所 述的仿真炭床为前上部设有仿真炭面,后下部空缺的半透明条状结构, 前仿真炭床(2)及后仿真炭床(3)横截面上的炭面大体上为弧面结构, 且前仿真炭床(2)的弧面结构与后仿真炭床(3)的弧面结构相连接。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外炭床多层火焰电壁炉,其特征在于所 述的成像屏(1)为表面呈不规则的毛面或磨砂面的半透明薄片结构,后 仿真炭床(3)的前立面及前仿真炭床(2)的后立面紧贴成像屏(1)。
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外炭床多层火焰电壁炉,其特征在于所 述后仿真炭床(3)的前立面上设有若干透光槽(4)。
5.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外炭床多层火焰电壁炉,其特征在于所 述前仿真炭床(2)及后仿真炭床(3)的顶部设有若干不规则分布的缺 口 (5)。
6.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外炭床多层火焰电壁炉,其特征在于所 述的光线处理装置(6)为由电机(7)驱动的转轴(8)以及设置在转轴(8)上的柔性反光条(9)构成的反光装置,光线处理装置(6)设置在后仿真炭床(3)的后侧。
7. 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内外炭床多层火焰电壁炉,其特征在于所 述的柔性反光条(9) 一端悬空, 一端固定在转轴(8)上,柔性反光条(9)的长度大于转轴(8)到后仿真炭床(3)或电壁炉壳体后壁(10) 的距离。
8. 根据权利要求l或2或3或4或5或6或7所述的内外炭床多层 火焰电壁炉,其特征在于电壁炉的壳体内还设有成像光源遥控电路(11), 成像光源遥控电路(11)按遥控器设定的程序控制成像光源(12)的亮 度变化。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内外炭床多层火焰电壁炉,内外炭床多层火焰电壁炉包括电壁炉的壳体、设于壳体下侧的成像光源及设于成像光源上方的光线处理装置、仿真炭床及紧靠仿真炭床的成像屏组成,成像屏的下端前侧设有前仿真炭床,成像屏的下端后侧设有后仿真炭床,所述的后仿真炭床高于前仿真炭床。它有效地解决现有技术的仿真壁炉存在的火焰效果缺乏纵深层次感及立体感的问题。同时,还解决了目前仿真壁炉存在的模拟木炭燃烧时没有考虑木炭燃烧时发出的声音,模拟效果不够逼真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模拟木炭燃烧不但发出声音,而且木炭燃烧的亮度也会随着时间变化,模拟效果更加逼真。
文档编号F24C7/00GK201225686SQ20082008889
公开日2009年4月22日 申请日期2008年6月16日 优先权日2008年6月16日
发明者朱宏锋 申请人:朱宏锋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