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料管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750589阅读:29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加料管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加料装置,尤其是涉及一种对冶金电炉原料布料时使用的加料管。
背景技术
目前,现有的水冷加料管为固定直通式,在使用时存在如下问题由于其只能固定布料 ,当料加入到电炉中后,电炉中的布料断面为三角形,布料偏析严重,造成炉墙处物料较少 ,电弧辐射炉墙使炉墙挂渣熔化,从而也容易造成对炉墙的腐蚀,降低炉墙的使用寿命;在 电炉内,由于靠近电炉电极的地方物料容易熔化,由于加料管固定,不能实现电极的定点布 料,电炉效率低。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可有效提高炉墙使用寿命的加料管。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加料管,包括连接为一体的进料管与 出料管,在出料管上连接有旋转驱动装置,出料管的出料口端为弯头结构。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优选方案,所述旋转驱动装置包括固定连接在出料管上的从动齿轮 以及与从动齿轮配合的主动齿轮,主动齿轮的旋转轴连接电机。
进一步的是,在出料管的外表面设置有冷却系统。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优选方案,在进料管的底部外表面固定设置进料管法兰,出料管的 顶部外表面固定设置出料管法兰,进料管法兰与出料管法兰之间密封配合;所述冷却系统包 括覆盖在出料管外表面的密闭冷却腔以及设置在进料管法兰与出料管法兰之间的环形水槽, 在进料管法兰上固定连接进水管与出水管,进水管与出水管通过环形水槽与密闭冷却腔相通
进一步的是,在密闭冷却腔内设置有隔板,隔板将密闭冷却腔分隔为进水腔与出水腔, 在隔板底部与密闭冷却腔底部之间具有可使进水腔与出水腔相通的通道,所述环形水槽包括 进口环形水槽以及出口环形水槽,进水管通过进口环形水槽与进水腔相通,出水腔通过出口 环形水槽与出水管相通。
进一步的是,在进水腔与出水腔中各设置有至少一层导流板,在导流板上设置有可使冷 却水流通的水流通孔。
进一步的是,所述导流板设置为多层,在相邻两层导流板中,第一层导流板的水流通孔设置在导流板的一端,第二层导流板的水流通孔设置在与第一层导流板水流通孔相对的另一 端。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在出料管上连接旋转驱动装置,当需要布料时,旋转驱 动装置工作,带动出料管沿进料管的轴心线转动,实现环形布料,布料完成后,布料断面为 倒W形,布料偏析小,炉墙处物料较多,避免电弧辐射炉墙使炉墙挂渣熔化,起到保护炉墙 作用;同时,在电炉电极附近,由于受电极的高温影响,在电极附近的物料最先熔化,这时 ,旋转驱动装置工作,使出料管对准电极附近,对电极附近区域进行定点布料,提高电炉冶 炼效率,尤其适合在冶金电炉的布料管上推广使用。


图l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简图; 图2是图1中I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3是图1的A-A剖视图。 图4是图1的B向视图。
图中标记为进料管l、出料管2、从动齿轮3、主动齿轮4、电机5、通道6、进水管7、 出水管8、隔板9、进水腔IO、出水腔ll、导流板12、进口环形水槽13、出口环形水槽14、进 料管法兰15、出料管法兰16、电炉17。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如图1 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加料管,包括连接为一体的进料管1与出料管2,在出料 管2上连接有旋转驱动装置,出料管2的出料口端为弯头结构。旋转驱动装置工作,可带动出 料管2绕进料管1的轴心线转动,而出料管2的出料口端为弯头结构可实现环形布料。布料时 ,首先使旋转驱动装置工作,从而带动出料管2旋转,物料从进料管l顶部加入,经出料管2 后从出料管2的底部管口进入电炉17内,布料完成后,其断面呈W形,布料偏析小,从而可有 效防止高温对炉墙的腐蚀,提高炉墙的使用寿命;而在物料进入电炉17—段时间后,由于受 电炉17电极的高温影响,在电极附近的物料最先熔化,这时,旋转驱动装置工作,使出料管 2对准电极附近,对电极附近区域进行定点布料,从而提高电炉冶炼效率。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带动出料管2旋转的旋转驱动装置可采用带传动机构或链传动机构 实现,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该旋转驱动装置包括固定连接在出料管2上的从动齿轮3以及与 从动齿轮3配合的主动齿轮4,主动齿轮4的旋转轴连接电机5。在布料时,电机5工作,带动 主动齿轮4转动,从而驱动从动齿轮3转动,并带动出料管2旋转,实现环形布料。为了提高出料管2的使用寿命,在出料管2的外表面设置有冷却系统。由于加入到电炉 17内的金属熔化以后,其具有很强的热辐射,而通过设置的冷却系统,可有效防止熔融金属 的热辐射,提高加料管的使用寿命。其中冷却系统可以是喷淋系统,但是在喷淋时,位于电 炉17内的料管部分则不能冷却,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在进料管l的底部外表面固定设置进 料管法兰15,出料管2的顶部外表面固定设置出料管法兰16,进料管法兰15与出料管法兰16 之间密封配合;所述冷却系统包括覆盖在出料管2外表面的密闭冷却腔以及设置在进料管法 兰15与出料管法兰16之间的环形水槽,在进料管法兰15上固定连接进水管7与出水管8,进水 管7与出水管8通过环形水槽与密闭冷却腔相通。这样,冷却水从进水管7经环形水槽后进入 密闭冷却腔内后覆盖在出料管2的整个外表面,其冷却效果好;冷却水通过密闭冷却腔后从 出水管8排出,使得密闭冷却腔内的冷却水不断更新,提高冷却效果。
通入到密闭冷却腔内的冷却水在经过一段时间以后,由于其温度升高,为了能将温度升 高的冷却水充分排出,提高冷却效果,在密闭冷却腔内设置有隔板9,隔板9将密闭冷却腔分 隔为进水腔10与出水腔11 ,在隔板9底部与密闭冷却腔底部之间具有可使进水腔10与出水腔 11相通的通道6,所述环形水槽包括进口环形水槽13以及出口环形水槽14,进水管7通过进口 环形水槽13与进水腔10相通,出水腔11通过出口环形水槽14与出水管8相通。通过设置的隔 板9,使得整个密闭冷却腔形成一个连通器,使得从进水管7输入的冷却水从进水腔10进入后 ,从隔板9底部与密闭冷却腔底部之间通道6进入到出水腔11,再从出水管8排出,利于将密 闭冷却腔内温度升高后的冷却水排出,从而可从进水管7通入低温的冷却水,提高冷却效果 。而设置的进口环形水槽13与出口环形水槽14,不管出料管2怎样旋转,均可保证在进水时 冷却水经进水管7后始终从进口环形水槽l3注入进水腔10,而出水时冷却水从出水腔11经出 口环形水槽14后从出水管8排出,利于冷却水的畅通,使冷却水的流通路径始终为冷却水 从进水管7进入,经进口环形水槽13到进水腔10,经通道6后进入出水腔11,再到出口环形水 槽14,然后经出水管8排出。
而为了能更彻底地将高温冷却水排出,在进水腔10与出水腔l 1中各设置有至少一层导流 板12,在导流板12上设置有可使冷却水流通的水流通孔。导流板12又可将进水腔10与出水腔 ll分别分隔为至少两个腔室,通过导流板12的作用,在不断通入冷却水的过程中,可更好地 将高温的冷却水从密闭冷却腔压出。而所述导流板12最好设置为多层,在相邻两层导流板 12中,第一层导流板12的水流通孔设置在导流板12的一端,第二层导流板12的水流通孔设置 在与第一层导流板12水流通孔相对的另一端。如图3所示,多层导流板12将进水腔10与出水 腔ll分别分隔为多个腔室,冷却水进入后,从一个腔室流入另一个相邻的腔室,这样可更好地将密闭冷却腔内的高温冷却水压出,提高冷却效果,从而提高出料管2的使用寿命。
权利要求1.加料管,包括连接为一体的进料管(1)与出料管(2),其特征是在出料管(2)上连接有旋转驱动装置,出料管(2)的出料口端为弯头结构。
2.如权利要求l所述的加料管,其特征是所述旋转驱动装置包括固 定连接在出料管(2)上的从动齿轮(3)以及与从动齿轮(3)配合的主动齿轮(4),主动 齿轮(4)的旋转轴连接电机(5)。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加料管,其特征是在出料管(2)的外表 面设置有冷却系统。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加料管,其特征是在进料管(1)的底部外 表面固定设置进料管法兰(15),出料管(2)的顶部外表面固定设置出料管法兰(16), 进料管法兰(15)与出料管法兰(16)之间密封配合;所述冷却系统包括覆盖在出料管(2 )外表面的密闭冷却腔以及设置在进料管法兰(15)与出料管法兰(16)之间的环形水槽, 在进料管法兰(15)上固定连接进水管(7)与出水管(8),进水管(7)与出水管(8)通 过环形水槽与密闭冷却腔相通。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加料管,其特征是在密闭冷却腔内设置有隔 板(9),隔板(9)将密闭冷却腔分隔为进水腔(10)与出水腔(11),在隔板(9)底部 与密闭冷却腔底部之间具有可使进水腔(10)与出水腔(11)相通的通道(6),所述环形 水槽包括进口环形水槽(13)以及出口环形水槽(14),进水管(7)通过进口环形水槽( 13)与进水腔(10)相通,出水腔(11)通过出口环形水槽(14)与出水管(8)相通。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加料管,其特征是在进水腔(10)与出水腔 (11)中各设置有至少一层导流板(12),在导流板(12)上设置有可使冷却水流通的水流 通孔。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加料管,其特征是所述导流板(12)设置为 多层,在相邻两层导流板(12)中,第一层导流板(12)的水流通孔设置在导流板(12)的 一端,第二层导流板(12)的水流通孔设置在与第一层导流板(12)水流通孔相对的另一端。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对冶金电炉原料布料时使用的加料管,具有可有效提高炉墙使用寿命的特点。该加料管,包括连接为一体的进料管与出料管,在出料管上连接有旋转驱动装置,出料管的出料口端为弯头结构。当需要布料时,旋转驱动装置工作,带动出料管沿进料管的轴心线转动,实现环形布料,布料完成后,布料断面为倒W形,布料偏析小,炉墙处物料较多,避免电弧辐射炉墙使炉墙挂渣熔化,起到保护炉墙作用;同时,在电炉电极附近,由于受电极的高温影响,在电极附近的物料最先熔化,这时,旋转驱动装置工作,使出料管对准电极附近,对电极附近区域进行定点布料,提高电炉冶炼效率,尤其适合在冶金电炉的布料管上推广使用。
文档编号F27D3/00GK201221897SQ200820301190
公开日2009年4月15日 申请日期2008年6月17日 优先权日2008年6月17日
发明者余国才, 勇 张, 杨东升, 王景辉, 郑步清 申请人:攀钢集团冶金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